萧弘说完,底下顿时哑口无言。
天乾帝看着略微得意的萧弘,目光不禁往后面的贺惜朝看去,这位还好端端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连脚都不需要挪出来,自有老萧家的傻子替他辩解。
帝王心中颇为不悦,可又不好当场发作,于是不咸不淡地说:“太子倒是一清二楚,鸿胪寺卿都无需上证自辩。”
萧弘一听,那点得意顿时僵在嘴边。
贺惜朝一收到攻讦,他的脑袋就开始发热,打了鸡血一样撸起袖子就冲出去舌战群儒,压根没想到自个儿的身份。
他摸了摸鼻子,讪笑了一声,解释道:“那个,习惯了……”
天乾帝都懒得搭理他,直接道:“贺卿,你来说说如此行事的用意?众卿考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商贾毕竟逐利,不以国家大局为重。”
贺惜朝于是从队列中站出来,向帝王行了一礼,面色平静道:“启禀皇上,早在谢少卿前往西域之时,微臣便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边贸之事,等谢少卿回来之后,大致流程就确定了,包括人员部署,关卡设置,交易区域划分,与各国谈判的时间及边贸开放的商品名录等一系列事宜。”
他的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大本折子,呈上道,“此乃初步流程和计划细要,以及所需的各种文书协议,请皇上过目。也请诸位大人放心,边贸乃是朝廷重视,我等自是不敢交由商人来定夺。”
天乾帝从黄公公手里接过这份折子,真的是厚厚的一本,打开来,里面还分成三个册子,朝堂上短暂的时间内根本看不完。
不过用心二字却是足够了。
“可这邀请商贾商议又是什么意思?”忽然谢阁老问了一声。
贺惜朝说:“若说边贸乃是一棵大树,枝干等主要之物自然由朝廷定夺,然而不管是鸿胪寺还是户部,乃至在场的各位,毕竟不参与边贸商业之事,是以细节之中还有待考量……方才太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他朝萧弘拱了拱手,后者立刻展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贺惜朝瞥了一眼丹陛上的帝王,没敢将笑意露出来,继续若无其事道:“所以才有广邀天下商人来京商讨,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能看到外行人所不知道的缺漏,指出规则之中不当之处。商道是由他们他们来走,他们必然珍惜,若能加以完善,就能让边境贸易走得更顺当也更持久。大齐商人也是大齐子民,诸位大人,都是为了大齐,何必纠结在身份上,将民众排除在外?商贸繁荣,才有关税源源不断,与国有利,便是双赢之局,何乐不为?请体谅一二。”
贺惜朝的一番话,委婉周全,相比萧弘的直接质问可动听多了。
不少大臣连带着天乾帝微微颔首,看贺惜朝的目光和善了起来。
就是之前咄咄出声的大人也缓和了神情。
其实都是些小事,不过贺惜朝之前得罪了不少人,总是会想尽法子挑上一些刺。
或者干脆搅黄了边贸最好。
“可这说来说去,关税到底多少,听说高达两成,是不是真的?”这话是萧奕问的。
要论手底下的大商贾,萧铭跟萧奕比起来还要逊上一筹,毕竟前者更在意脸面,不敢大肆收下。
禁走私,萧奕最不乐意,若是关税再高一点,他得跳起来。
萧奕这话一出,顿时又引起了一阵反对。
“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两成的税,这,这简直就是……横征暴敛不为过啊!”
“这重税一出,还有谁来走边贸?说句不好听的,拿着这笔银子走私的关卡都能打通了。”
“这究竟是谁定下的?”
萧弘清咳了一声,手指掏了掏耳朵,听着这些声音,有些不得劲。
“又来了,诸位,你们都不是商贾,怎么就知道这多了呢?”他喊了一声。
萧奕道:“可商税不过半成,哪怕再加上半成也行,大哥,两成实在太过了!”
“此税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边贸怕是无人来了。”萧铭淡淡地说。
“哦?三弟这么肯定?”萧弘问。
萧铭笑了笑:“亏本的买卖谁来做,不远千里赶到边关,难道就为了将银子送交给国库,这还是商贾吗?”
萧弘点了点头:“虽然你的话孤不认同,不过有句说的还挺有道理。”
“请太子指教。”
“商人不是傻子,也没那大公好义,有利图,他们就来,无利图,立刻就走,是不是?”
“自是如此。”
“好,那就看着吧,这两成税一下去,究竟会不会有人来?正好,刚发了邀请帖出去,三个月后天下商贾齐聚京城,大伙儿就看个热闹。”萧弘掸了掸衣袖,回头瞧了一眼贺惜朝,“在此期间,诸位就都消停消停吧。”
“若是没人来呢?”萧铭问。
萧弘闻言惊奇地看着他:“三弟是要跟孤打赌吗?”
萧铭笑了笑:“不敢跟太子殿下作赌,只是问一声罢了。”
“呵。”萧弘也跟着笑了起来,目光直视着萧铭,一字一句道,“你放心,一定会有人来,而且趋之若鹜!”
大朝会一下,萧弘就正准备往贺惜朝那儿溜达过去,不过还没靠近,却被天乾帝派人给拎走了。
“你就不能出息一点,别眼巴巴地贴上去,非得让朕使出手段,你才甘心?”
天乾帝对今日边贸不边贸根本没走心,全程就关注着这俩,可悲的是,从头至尾,贺惜朝都秉持着君臣之礼,没有任何逾越之处。
然而萧弘却兴匆匆地瞧了人好几眼,他管都管不住。
帝王就是再不讲理也看得出来,这件事,错不在贺惜朝。
他那傻儿子才是罪魁祸首,撩拨的那一个,凭那张惯会哄骗的嘴和那股殷勤劲,谁不沦陷?
如今逼着好端端的人走上了孤臣之路,说来帝王于心不忍。
萧弘一听,顿时急了:“别,爹,都是我不好,你别迁怒他。我克制,克制还不行吗?”
天乾帝皱着眉,不禁再次警告道:“弘儿,记住,你是储君,一言一行关系着天下,你可以喜欢,却不能表露。马上就要大婚了,该把此事放下,与你好,与他也好,否则朕如何放心?”
萧弘的肩膀终于耸拉了下来,闷闷地说:“儿子知道,您再给点时间,他马上就得去西域,其实再多的念想,再多的不甘也没用。”
“也只好这样了。”万事不能逼太急,天乾帝重重地叹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身在皇家,扛着江山社稷,自有诸多无奈,别无他法。”
萧弘听了,忽然反问道:“若咱们是普通人家,爹,您会同意吗?”
天乾帝没想到萧弘会这么问,顿时一怔,然后半晌都没有说话。
萧弘见此,忽然笑了,深深地行了一礼:“多谢父皇。”
第266章 春日踏青
四月春风, 吹开枝头苞芽,绿草如茵, 阳光和煦,正是踏青好时节。
每年这时, 出城到郊外的贵人马车便多了起来。
还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出行春猎的。
贺惜朝骑在一匹温顺的马上, 回头望着城门方向, 视线停留良久。
“惜朝, 你在看什么?”旁边的萧弘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队马车正在经过城门检查。
“今日听闻屯溪乔家,浙杭闵家会进京。”
萧弘想了想:“茶商?”
“嗯,这两家可以说是大齐最大的茶商, 贡茶之中他们的份额最大,因此在茶商会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家跟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 其它茶商多看他们行事。”贺惜朝道。
“是来参加边贸会议。”
“边贸虽开放的名录众多,可其中依旧以茶为主,这是西域各国的必需品,连匈奴也不例外, 之前走私最凶的便是茶。”贺惜朝看着马车通过城门, 进入城内,扯了扯嘴角道, “这两家怕是没那么容易乖乖地接受边贸,顺应朝廷。”
萧弘点了点头:“我想起来了,他们两家其中一个女儿给萧奕做妾, 之后另一家干脆依样画葫芦送往萧铭那里,各自找了个靠山,别苗头。可惜萧铭好面子,至今没得名分,不过挺宠的,最近听说已经怀有身孕,应该更得宠了。”
说起这种消息,萧弘很有兴致,摸着下巴嘴里啧啧作响:“你说那他们俩王妃看在眼里,是不是特别膈应,特别李家那丫头,萧铭本来就不太想娶,结果李家还倒台了。”
贺惜朝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戏谑道:“这消息你倒是灵通,听着的意思似乎还挺怜惜的?”
“啊?”萧弘眨巴眨巴眼睛,一脸听不懂的无辜表情,然而在贺惜朝好以整暇的目光下,他只能讪笑着挠了挠脑袋,“怎么就拐到我身上呀,不过是随便说说,我就感同身受了一下。”
要感同身受也是他好不好,谁才是订婚的那一个?
贺惜朝无语地白了他一眼。
“唉,惜朝,我无奈订下婚约的那位,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啊!”萧弘一脸苦闷着朝前面骑马走进的宣灵努了努嘴。
宣灵耳聪目明,正好听了个着,顿时扬起眉毛,嗤笑一声:“这话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太子殿下,彼此彼此。”
她抬起手对萧弘敷衍地抱了一个拳,接着又对贺惜朝展颜一笑,“惜朝,让你久等了,对不住。”
“我们也是刚来,郡主客气。”贺惜朝抬手回礼。
宣灵一身劲装,素颜长发,看起来精神极了,骑在马背上,哪怕手里不拿兵器,依旧气势十足。
在她的身后,是亲卫打扮的两个侍女,阿月和阿青,再往后便是骑在两匹稍小的马上,由旁边侍卫看护着小跑而来的镇北王宣和和其弟宣羽。
他们的马背上都有猎具,就是两位小公子看着也是英姿勃发。
宣灵道:“怎么忽然间请我出来打猎,两位最近不是挺忙的吗?”
萧弘无奈地长叹说:“父皇说,咱俩好歹有婚约,让我顾着你一点,别让人觉得我不重视你,怠慢了镇北王府,惹你不满。我想想也对,不管怎么说,我们也算是盟友,正好,一块儿出来踏个青。”
好歹宣灵是他“求来”的太子妃,婚约定下之后,可萧弘连门都没踏进去过,放在外人眼里也的确很奇怪。
虽说未婚男女为了礼数不该时常见面,可一次都没有,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太子殿下在外人眼里就不是个讲究规矩的人。
萧弘自己不在意,帝王却放在心上,不希望外头传出乱七八糟的闲话。任性的儿子不着调,当爹的只能亲自操心,安抚儿媳,对于镇北王府,三五不时地就有赏赐下来。
而宣灵一听,眼里带上了惊讶,皇帝居然这么说,这是……
“皇上知道你俩的事了?”
萧弘点点头,痛心疾首道:“棒打鸳鸯,要不,怎么会有你?”
不,她的意思是皇上知道居然还放这两人在一起,而不是直接送贺惜朝离京或者……赐死,断了萧弘念头?
她疑惑望向贺惜朝,后者轻声说:“诸多不易,说来话长,还得劳烦郡主担当。”
“那你们准备……散不散?”宣灵有点担心,散了她怎么办?
“当然不散!干嘛,你不会真想当太子妃吧?”萧弘闻言防备地看着她。
宣灵冷笑道:“稀罕!别忘了五年之期,否则我就让你后院起火,家宅不宁,太子也坐不稳。”
萧弘顿时放下心来:“有你这样鞭策我就放心了。”
“一颗好白菜被猪拱了,真是可惜。”宣灵讽刺道。
萧弘气得鼻子都歪了。
“姑姑,太子殿下!”身后传来宣和的声音,宣灵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哼了一声道:“那走吧,京城看着繁华,却一点意思也没有,整日拘在王府,我也闷了。”
镇北王府在京中没什么势力,宣灵与萧弘定下婚约之后,的确有不少宗亲女眷来拜访攀关系,可她向来不拘小节,衣食住行随意,硬着头皮招待一次之后,仿佛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仗,整个人都虚脱了,脸僵得笑都笑不出来。
至此闭门谢客,拒绝参加任何宴会邀请。
这还是头一回出来放风!
宣灵想想接下来真成了太子妃,整日拘在内院,坐立行走讲究一套规矩,还得面对妯娌女眷,未来简直凄凄惨惨戚戚。想了想她缓和了语气,商量着说:“太子殿下,你以后多带惜朝出来走走,我给你们遮掩。”
太子出行,自是浩浩荡荡,再加上镇北王府的侍卫,里里外外护了个周全。
官道之上,恐冲撞了尊贵的太子殿下,沿路的马车人流纷纷避让。
待尘土飞扬而过,人群才重新开始排队入城。
一个青衫老者在左右两边的服侍下,再次登上了马车,他看着远去的身影,不禁叹道:“果真如传闻中一般年少。”
“太子殿下今年二十,的确年轻呢。”
老者摇了摇头:“老夫指的不是太子,而是那位主持边贸的鸿胪寺卿。”
“这……方才孙儿没看清。”
“无妨,迟早是要拜会的。”老者道,“走吧,先进城。”
随着三月期限到来,大齐各行各业的大商贾陆续到达京城。
当然,头一件事便是拜会各自的主子或是靠山。
魏国公府,贺明睿请了几位当家人坐下,笑道:“诸位都是各行业的翘楚,对于这高达两成的关税,不知道受不受得住?虽说朝廷开边贸乃是一件好事,可为了国库赤字,牺牲我等大齐子民的利益,这便是不妥了。”
“敢问贺大人,这关税是确定了吗?说实话,初闻开放边境,我等着实高兴了一阵,也做好了多交税银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居然会这么高,实在令人吃惊啊!”茶商乔家的当家乃是四十来岁的中年老爷,略微富态,眯起的小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235/295 首页 上一页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