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象也不是常大嫂介绍的那些,他自己从部队找的,军区医院的护士。别管怎么找的,他终于决定要结婚了,常家所有人都高兴不已。
常龙来信说他们国庆节休假回家办婚礼,让家乐一家有空的话也回去。这种事,必须有空啊!再说他们三年没回去了,也该回去看看,请假也得回。可是实际上请假不是那么好请的,瑷珲县太远,来回一趟加上在家的时间,至少二十天,家乐的单位和常远的学校都不同意。
杨传厚知道后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坐飞机?”家乐惊讶的反问。
“对,坐飞机,能省一半时间。”
“飞机能让我们坐吗?又不是出去公干。”
“早两年就开放民用了,去年我和你罗叔坐过一次,就是在里面太难受,你罗叔晕的不行。你和小远可以坐,让英子娘俩还坐火车。”
“她们俩,我可不放心。而且我们还打算把我爹娘也接来。”
“这是好事,你爹娘年纪大了,你们兄弟俩又常年不在家,是该接过来。这些都交给我,你们俩该坐飞机坐飞机。”
“干爹,你和罗叔要和我们一起回去,你的药厂不管了?”
“你干爹把事都推给亦凡了,还管事,天天在家闲着和你张爷爷下棋。”罗利泽在一边吐槽。
“亦凡不是才刚回来几个月?”
“嗯,亦凡能干得很,比我管的好,能者居上嘛,我就退休了。你说你怎么就不感兴趣呢?”
“呵呵!干爹,我觉得还是现在的工作适合我,有亦凡帮你就够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杨传厚和罗利泽带着英子和妞妞早一个星期就坐火车走了,家乐和常远父子俩27号坐飞机。一张机票将近一百块钱,也是够贵的。常远还挺期待,“爸爸,你见过飞机吗?这么贵的票,飞机上得多好?”
“我也没见过,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要是好的话你爷爷他们做过一次就再也不坐了,为什么?他又不在乎贵不贵。”
“有道理。”
他们是没报多大希望,可也没想到坐飞机那么痛苦。飞机上是挺好,就几十个人,干净,座椅是软的,还有个端庄大方的空姐,给每个人分免费的食品和酒水饮料。可是太晕了,忍了几个小时,下了飞机父子俩一顿吐,飞机上吃的那点东西全吐出来不说,隔夜饭也吐没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爸爸,你说的对,我爷爷不坐飞机是有原因的。咱俩回来还得忍一次。”
“忍着吧。”父子俩相视苦笑。
等着家宝办完婚事,父子俩又晕回沪市,一致决定以后再也不坐飞机了。
第53章 番外二
“爸爸,我妈妈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暂时回不来。今天收到你爷爷发来的电报,给你看看。”
常远接过电报,上面写着:亲爹不舍,干爹访友,十一月归。
“十一月!”
“对!这俩老头太过分了,他们不着急,倒是把你妈妈送回来啊。常远,以后咱们得对你妈妈好点。”
“啊?”话题太跳跃,常远有点跟不上思路。“我们对妈妈不好吗?”
“好,但是还可以更好。我现在才知道她每天有多么辛苦,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干家务伺候我们,还得开店,太辛苦了!”
“嘻嘻,你要是把这话说给我妈妈听,你就是不干什么她都高兴。”
“说是要说的,实际行动也得有。”
常远爷奶来了沪市,两人身体硬朗,不需要人照顾还把家里的事都包了,英子不必那么辛苦,就把心思都放在商店上。后来他们把隔壁的两间房也买下来,光明商店扩大了一倍不止,成了一个小百货商店。家乐也当了科长,这几年家里的生活过得蒸蒸日上。
常远却并不满足于此,他鼓动着英子去别的地方再开一个更大的店,雇售货员,他自己有空去照应管理。
一开始英子不同意,架不住常远会说,把家里的爷、奶、妹妹都说动了,一家人帮着敲边鼓,时间长了英子招架不住,又同意了。
“常远,妈妈特别好奇你是怎么说动你爷奶他们帮着你说话的。”在英子的概念里,她公公婆婆那种老人,应该比她更不放心常远去开店才对。
“妈妈,要有一点神秘感,说出来就不好了。”
怎么说服他爷奶的?因为他说这是英子的意思,英子想给家里再开一个店,怕他们多想,觉得这个儿媳妇好高骛远,一直不好意思提。他还嘱咐爷奶别说破了,不然他妈妈心里过意不去。常龙夫妻一合计,英子这么好的儿媳妇,她想做的事必须无条件支持。
他们根本想不到开商店都是常远的主意,管理大部分也是常远在做,在他们眼里,十六岁的常远还是个孩子呢,嗯,一个聪明懂事偶尔调皮的好孩子。
…………
至于妹妹,就是哥哥的小迷妹。从小崇拜哥哥,永远和哥哥意见保持一致,无条件拥护哥哥。
可能常远是一个天生的经商人才,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大学毕业以后,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商店。他根据沪市持外汇券才能进去买东西的自选商场,开了一家面向大众百姓的超市,叫做“利民自选商场”。
商场开业之前英子很担心,自选商场她也去过,买东西不通过售货员,进去想买什么自己拿。但是里面卖的都是高级货,去自选商场里买东西的人并不多,而且她总担心那样会丢货。
常远开的自选商场和那种完全不同,卖的都是普通日用百货,品种多,价格便宜。开业之前他特意写了一篇介绍利民自选商场的小文章,花钱请沪市日报连登一个月。
他在市区繁华地段租了一个二层楼,面积很大,准备上的货量也大,进货有的厂家愿意先发货,一个月后结账,有的必须先结账。他自己的钱要开这样一个超市完全是杯水车薪,他从银行贷了一部分款,杨传厚给他投了一部分,算是入股。杨传厚很看好他这个自选商场,也是被常远做事的劲头给打动,三百万说投就投了,毫不犹豫。
开业那天人出乎意料的多,百姓们对持外汇券才能进的自选商场都很神往,但是外汇券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有一个什么券都不需要就能买东西的自选商场,肯定要去看看了。
当顾客进入两层楼的自选商场,看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实惠的价格,每个人都控制不住自己,拼命的往购物筐里放东西,有的人甚至拎两个筐,还有发动全家一起去的,好像买东西不要钱一样。
常远准备的一个月存货量,三天就卖了近一半,他只能紧急进货。有的货也不好进,像有些电器,拿货就很困难,是他全国各地一家家跑断腿才跑来的进货合同。
不过他的辛苦回报也很丰厚,开业一个月后结账核算,营业额两百多万,纯利润高达四十万。商品遗失也有,都是小件,价值几千块钱,和四十万比起来不值一提,而且以后管理越来越规范,遗失会更少。
这个数额把他自己都吓到了。其实他自己压力很大,心里也是没底。因为这个自选商场一共投入了四百多万,三百万是杨传厚的,从银行贷了一百万,还有他自己这些年的存款和卖了他那个商店的钱共几十万。但是这些投入除了他和杨传厚,别人谁都不知道具体数额,因为实在太多,他怕家里人知道后天天睡不着觉。
而且杨传厚那三百万只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摆明了是不想挣钱,只为支持他的事业。
连续几个月常远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睁眼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深夜,幸亏他身体好,不然巨大的压力和劳累,一般人早就扛不住了。
这个数额出来,他一直提着的心才算落地。
有个顺利的开始,常远在这个行业越走越远,几年后利民自选商场更名为利民超市,并在沪市和周边城市又开了好几家分店。他也成了沪市数一数二的青年企业家。
他一直记得父亲家乐的那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直诚信经营,与顾客如此,与合作厂家亦如此。
常龙夫妻是长寿之人,也是有福之人,儿孙孝顺,晚年生活顺遂无忧。快到常龙八十大寿的时候,常远琢磨着给他爷一个不一样的寿礼。
他问家乐和英子,他们也给不出一个好的建议。也是,常龙什么都不缺,家乐夫妻买的,家宝夫妻寄过来的,还有常远和妹妹孝敬的,真正是羡煞一群老头老太太。
他没法了,就和杨传厚说。“爷爷,我爷快八十大寿了,我想送他一个不一样的寿礼,可是我想不出来,你能帮我问问他有什么想要的或者是心愿吗?”
“好孩子,你爷没白疼你。不用问,我知道他的心愿。”
“是什么?”
“你爷当了近二十年村长,一心想的是把二道沟管好,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现在他自己过得这么好,村民还是那样,你说他的心愿是什么?”
常远沉思了一会儿。“爷爷,你说我该怎么做,给村民捐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二道沟来说,让他们生活变好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路,二是上学。其实不单是二道沟,所有的偏远农村都需要这两样。你还记得肖老师吗?就是和我们一起下放,后来留在二道沟的肖老师。”
“记得,但是了解不多。”
杨传厚就开始和他说肖云夫妻。
当初留在二道沟的肖云夫妻,靠着补给他们的十年的工资,在二道沟建了一个小学。因为他们是自己建的小学,没有工资,村里感念他们的好,邹平一趟趟去公社,硬给磨出来两个正式的公办老师名额,他们的生活也算是有了保障。
后来杨传厚也给小学赞助了一些钱,他们就建了一个正式的小学,一到五年级正式分班分教室上课,不再所有人挤在一间教室里。公社又给小学配了两个民办老师,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就都可以过来上学。这些孩子有不少学习好的,考上大学、中专,从此走出去,改变了一批孩子的命运。
听完这些,常远点点头:“爷爷,我明白了。上学,能改成孩子的未来;修路,能让当地的经济发展。”
“对。你把二道沟通往乡里的路修了,在你爷过寿的时候带他衣锦还乡,走在他孙子修的路上,保管他乐掉假牙。把这几家超市一年的利润拿出来,修一条五六米的水泥路,足够了。”
常远赶紧反对:“爷爷,这是我要做的事,怎么能让你一起出钱?我自己有钱。”
“知道你有钱,这是善举,不是给你的,而且给二道沟修一条路,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常远以利民超市的名义给家乡捐款修了一条路,他本来没想大肆宣传,可是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后来这条新闻被央视做农村专题的一个记者看到,他特意跑到瑷珲县去采访,在央视报道出来。
利民超市一下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被人知晓。随后几个月超市的营业额翻了一倍,常远趁机又开了两家分店。
这件事情给他触动很大,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该走的路。从此往后,他把集团每年的利润拿出五分之一,用来给贫困地区修路、建学校。
别人都不理解他,五分之一的利润,剩下的除了能保证集团运营,他们股东几乎分不到钱。
好在他们就两个股东,他和杨传厚。
五十岁之前,常远把利民超市开遍全国各大城市,同样,他的超市开到哪个城市,就给哪个城市的贫困地区捐款修路或者建学校。
他自己最奢侈的东西是一套年青时买的别墅,一住几十年,和一两百万的座驾。他不算什么大富豪,但绝对是受人尊敬的企业家。
第54章 番外三
范坚强人如其名,有坚强的生命和坚强的内心。他的坚强从他在娘胎里开始。在刘三妹的肚子里安然无恙的度过九个月,没有和刘三妹前面几个孩子一样被打掉,足见他生命之坚强。
生活在那样不健康的家庭中,六岁丧父九岁丧母,依然能保持乐观向上三观正常,足见其内心之坚强,相信以后更不会有什么挫折能打倒他。
上天从不会遗忘每一个认真生活的孩子,他的童年虽然不幸,十岁以后却绝对称得上幸福。
开始被哥哥杨明义带到罗家的时候,他很拘谨。虽然哥哥答应了他妈妈的嘱托,同意抚养他,但是他很清楚,哥哥和妈妈没有多少感情,而他和杨传厚,就更没有关系了。
但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是很奇妙的,罗利泽很喜欢他,也可以说是他们俩有父子缘。
当然从感情上来说,罗利泽是把明义当亲儿子的,可是这个儿子一是年龄太大,二是爱好不同,他体会不到养儿子的感觉,他们俩相处更像兄弟、朋友。
因为初到沪市,不适应这里的老师和学习内容,罗利泽在家的时候就每天给他辅导功课,范坚强这个孩子懂事,文静,爱学习,罗利泽越来越喜欢他。
孩子是很能分辨别人的善意和真心的,渐渐地范坚强放松下来,他觉得罗利泽就是他梦想中的父亲的样子。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他对于父亲的所有美好幻想,罗利泽身上都有。
至于和杨传厚,他敬畏有余亲近不足。其实很好理解,他的亲生父亲那么暴力,经常打他母亲,他肯定不会儒慕那种看起来强壮武力值强的人。
时间久了以后他明白了罗利泽和杨传厚的关系,知道罗利泽不可能再结婚有孩子,就完全以罗利泽的儿子自居。
有一次见识过杨传厚的力气,几百斤的东西轻松的搬来搬去,那天开始他就每天早上盯着罗利泽仔细看一遍。
罗利泽就问他:“坚强,你每天早上盯着我看什么呢?看我衣服有没有穿对?”
范坚强凑到罗利泽耳边小声说:“我是看你身上有没有淤青。大伯力气那么大,他要是打你得多疼啊?还好没有,要是大伯欺负你,你得告诉我,我保护你。”
罗利泽好笑又感动,这个孩子有一颗纯纯的赤子之心。他揉揉范坚强的头:“坚强谢谢你,我要是被欺负了一定告诉你。”
罗利泽私下里拿这事调侃杨传厚。
“你们这是真当亲父子了。我前妻的儿子,和我现在的爱人关系这么好,这叫什么事?”
“就是我们有父子缘。我让他叫我爸爸怎么样?”
37/39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