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爷。”
“明义回来了。让我看看,嗯,高了,也壮了。”
“我爹和我叔在家吗?”
“在。走,进屋去吧。”
“小杨同志,你总算舍得回来了。”
“叔,我爹回来了就行,我回不回来无所谓,是吧?”
“你这个不孝子,我这颗老父亲的心啊,被你伤透了。”
“你俩都省省吧,这个孩子哪来的?”
“他叫范坚强,张爷爷,麻烦你带他出去玩会儿,行吗?”
“范坚强,爷爷带你出去看看爷爷种的菜。”
“他是我娘后来生的孩子。”杨明义把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你带回来怎么办?去部队又不能带着他。”
罗利泽狠狠地掐了杨传厚一下。“别跟我玩这个,我还能容不下一个孩子?”
“嘿嘿嘿!这不是怕你生气嘛。”
“留在家里吧,都这么大了,也不用怎么照顾,回头找个学校让他去上学。不过你们两个,今天中午不用吃饭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父亲的眼神说:还是不高兴的了。儿子:你去哄哄。
范坚强正式开始在罗家的生活。这个孩子太勤快懂事了,帮着做饭洗碗,打扫院子,提水浇菜……只要是他能干的活都去帮着干,懂事的罗利泽和两位老先生看着都心疼,只有经历过磨难的孩子才会这么懂事。
“坚强……”
“罗叔叔,怎么了?”
“家里的活你不用什么都帮着干,你还小,洗个碗还行,重活干多了不长个。你看你哥哥,他就不干,天天等着吃。”
“这些活以前在家的时候也干过。”
“以前是以前,在咱们家不用孩子干活。好了,去找哥哥玩吧,让他带你出去转转熟悉一下,过两个月你就要去上学了,得认识路。”
“好的,谢谢罗叔叔。”
明义正靠在软塌上,拿着本书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坚强跑到他面前,大声叫道:“杨明义!”
明义抬眼看了他一眼,没应声。
坚强不情不愿的改口:“哥哥。”
“嗯,有事?”
“罗叔叔说你太懒了,让我带你去外面转转。”
明义站起来,伸手照着坚强的头一顿狠揉。“小子,叔叔是这么说的吗?”
“不是!不是!哥哥饶命!”
“走吧,带你出去玩。”
“哥哥你每天什么都不干,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再说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干。”
“就浇过一次花园,修过一次院墙,也叫干活?”
“小子,你记得挺清楚的嘛。你到底想说什么?我几年好不容易休一次假,回来还不得好好感受一下老爹的父爱。”
坚强小声咕哝:“我们住在罗叔叔的家里,你还这么懒,不怕他不高兴?”
“这也是我家。”
“才不是,我们都是青县的,只有罗叔叔和罗爷爷是沪市的,这是他们的房子,我都听说了。”
“小子,你想的太多了,想太多的孩子长不大。和你说不清楚,你只要知道罗叔叔的家就是我爹和我的家就行。以后也是你的家。”
“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快点走了,带你去别处看看,这么慢耽误吃饭了。”
“对了,范坚强这个名字谁取得?”
“咱妈。”
“她怎么给你取这么个名字?”
“我爸没给我取名字,咱妈又不认字,她只知道坚强勇敢是好词,我就叫坚强了。”
“得亏你没有弟弟了,不然他得叫范勇敢。你想不想改个名字?”
“不用了。”
家里,罗利泽和杨传厚也在谈论。“坚强这个孩子挺有意思的。”
“怎么有意思?”
“想的太多,完全不像个孩子。还很聪明。”
“你喜欢就好,要不然让他改姓罗,给你当儿子。就当我们俩生的。”
“去一边吧,什么馊主意。明义就是我儿子。要不然你生一个给我养?”
“哈哈哈哈,我倒是想生,可惜没有这个能力。要不然我们更努力试试,说不准是因为我们做的还不够多。”
“你真是有辱斯文!”
“我本来也就是个武夫。”
“滚滚滚!做饭去!”
周末,家乐一家大小都来了。
“小远,家里又来了个叔叔,和你差不多大,你带他一起玩。”
“好的,爷爷。这种任务交给我就对了。”
两个小少年结伴跑出去了。
“不是说最近学校里忙着搞调研,没时间吗?”
“干爹,上次你说明义也要回来,我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就请了一天假。都好几年没见了。”
“便宜哥哥,还是你有良心,想着我这个弟弟。我又捡了个便宜弟弟,一点都不尊敬哥哥。”
“就冲你这句话,人家也不会尊敬你。院子里和小远一起玩的那小孩?干爹,你好大胆子,敢背着罗叔有私生子。”
“哈哈哈哈,家宝,你更敢说。”两位老先生被这些孩子乐坏了。
“别瞎说,什么私生子,你罗叔生的。”
“杨传厚,我算是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孩子他爹?”
“知道为什么这几个儿子说话都这么贫嘴,都在你这个根上。不管是亲儿子、干儿子还是便宜儿子,都是被你教坏的。”
“说得有道理。传厚,家乐以前多老实的孩子,现在也变得这么滑头。”
哈哈哈哈…………
多么和睦、其乐融融的一家!
“明义,你什么时候归队?”
“叔,我的假期还剩十天,大后天走吧。”明义本来靠在软塌上,看到罗利泽过来赶紧坐直了。
“买票了吗?”
“还没有。”
罗利泽朝着厨房的方向喊:“老杨同志,明义大后天就要走了,你去给他买票。”
“他自己去买。”
“叔,我自己去买就可以了,吃完午饭我就去。”
“那让你爹去买吃的,天热肉干什么的放不住,买一包点心糖果给你带着,回去分给战友吃。还有巧克力,你训练累了吃一块。”
“叔,巧克力很贵。”
“傻小子,知道你没钱,所以才让你爹去买。”
明义朝着罗利泽竖起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坑他爹这种事,还是得靠罗利泽。
第50章 悔不当初
过了几个月,杨传厚和罗利泽俩人又商量着出去的事。
“老杨同志,报纸上说中部安省的农村已经取消合作社生产队,田地承包给个人了。”
“我也看到了。罗领导又有何指示?”
“我们去看看吧,考察一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我们的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好的,谨遵领导指示。”
杨传厚的行动力,说去就去。第三天,他们已经站在安省的某个村里了。
在安省一个月,罗利泽去了三个市的近五十个村子,实地探访,对他们的改变有了一个深切的认知。
“原来农村实行承包以后是这样的。”
“什么样?”
“不用为吃穿发愁,每天鼓足干劲,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样的农村才是正常的农村,才是我们国家该有的农村。这样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1960年以前的农村。那时候完全没有机械,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什么的,农民听都没听说过。连耕牛都很少,当时我们整个杨家村才三四头耕牛,也没有什么良种。可是我们那时候种的地一点不比现在少,亩产也比现在高。”
罗利泽拿出笔记本,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为什么?”
“因为人的积极性。集体所有,平均分配,干多干少差别不大。打个具体的比方,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我一天可以干四个人的活,但是工分最多是别人的两倍,甚至不到两倍。而到了年底分粮食的时候,一年也就能多分三五十斤和十几块钱。对干活多的人来说,既然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干那么多的意义是什么呢?”
“对,很有道理。那解放前呢?”
“这个我给你提供不了信息,得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罗利泽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写,笔记都记了好几本。
回沪市以后他们都陷入忙碌的状态。杨传厚忙着修炼,炼药。罗利泽忙着整理这一个月的探访成果,每天还要去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
春节过后,他们再次出门,去了一趟浙省。后来又去了山省,河省等好几个产粮大省。
这样一直忙碌到年底,终于停下脚步。一天晚上,杨传厚兴冲冲来到罗利泽的书房。
“利泽,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老杨同志,我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先说。”
“我的文章写完了。”
“关于农村变化的?”
“嗯,文章题目就叫《家庭联产承包——承包的到底是什么?》”
“很贴合的题目,还拿到沪市日报去发表?”
“对,沪市日报的总编挺负责,胆小也大。你的好消息呢?”
“我终于突破到练气四层了。”
“练气四层,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灵气增加了不止一倍,身体也有变化,你看好了。”杨传厚眨眼已经到了十米以外。
“为什么?”
“变化就是我能控制灵力作用到一个地方。灵力集中在腿上,速度变快;集中在手上,力气变大。”
“你的力气已经很大了,还能大到什么程度?”
杨传厚去墙上拔了一根悬挂字画的铁钉,用两根手指使劲捏了几下,铁钉变成铁片。他再用手使劲揉搓几下,铁片又变成铁钉。
杨传厚把钉子插回墙上,字画挂好,回头一看罗利泽还是呆愣的状态。
“回神了。”
罗利泽抓起他的手仔细研究,还是一样的。温暖的大手,有点粗糙,手心里布满老茧。
“小傻瓜,看出什么来了?”
“像变戏法一样。”
“别琢磨了,有两件好事,我们得好好庆祝庆祝。”
“都快六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正经。”
“对着你,八十也这样。”
又到了不可描述之画面,请自行想象。
夜里的庆祝是假的,第二天俩人出去放松一天,看电影,去西餐厅吃饭,以慰劳他们最近的辛苦。
一个月后,沪市日报又有一篇文章引起轰动。记性好的人会发现,作者罗利泽在去年也发表过一篇轰动全国的文章。
从此以后,罗利泽就像开了外挂一样,每年都有新的文章出现,每一篇都能轰动一时。就连邓公都养成了每年等他一篇文章的习惯。
罗利泽研究他的经济学,醉心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杨传厚也没有闲着。
80年以后全面开放私有,他在沪市和苏省交界的地方租了一大片山地,用来种植药材。还开了一个药厂。他把培元丹和生肌丹做了改动,不用灵力炼药,用普通的方法生产出了补气养生丸和外伤膏,效果没有那么神奇,但是比起现有的同类型药,效果好十几倍。
“老杨同志,和你商量件事。”
“好啊!”杨传厚看着和二十年前一样充满活力,一样年轻俊美的爱人,心里无比自豪。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就好啊。”
“什么都好。罗利泽的决定杨传厚无条件服从。”
“你这人真是让人无话可说。我想出国,我们和多数国家已经恢复外交,我们出去看看。”
“好,你想去哪?”
“先去欧洲,再去美国,其实我还想去非洲看看。”
“我的罗利泽先生,你想不想去月球?”
“月球不想,月球上没有人,没有经济可供我研究。”
杨传厚把他拉到自己腿上,弹了他额头一下。“欧洲和美国没问题,非洲你想都不要想。那里现在战争频发,等过几年如果和平了,还可以考虑。”
听他这么说罗利泽也不失望,他也知道去非洲不现实,只是说着玩的。
“等我一个星期,我把手上的工作和亦凡交代一下,你去办理出国手续。”
“你的工作有什么可交代的,药厂和种植基地早就是亦凡在管,你干什么了?”
“别这么说嘛,我也是很忙的。”
罗利泽心说:是哦,忙着骚扰我。
吴亦凡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中部某市的财政部做一个科员。他并不喜欢在政府工作,倒是对做生意挺感兴趣。杨传厚知道以后就提议让他到药厂来帮忙。他每年陪罗利泽到处跑,放在药厂的精力有限,所以他的药虽然效果很好,但销量低,药厂效益并不好。
本来吴亦凡还犹豫,但是杨传厚跟他说得很直白:明义不在家,你不来替他尽孝?
35/39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