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跟踪罪犯(推理悬疑)——顾之君

时间:2020-05-19 08:51:01  作者:顾之君
  “那你说!你是不是知道这件事?知道他是杀人犯的儿子?!”妇女死死地瞪着他。
  “我不知道……”
  “你再说一次,你知不知道?”
  “是,不过那是他父亲,和他没……”
  “啊啊啊——”妇女崩溃尖叫,扑过去用力打他,“是你害了我女儿!你把她还回来!还给我!”
  而妇女口中的杀人犯儿子,静静地站在原地,个子很高,体格却稍显消瘦,衣服被拽得皱巴巴的,神情平静而淡漠地看着这一场闹剧,仿佛这一切和他并没有任何关系。
  应深站在走廊的另一边,顿住脚步,看见这一幕,下意识道:“何锡均。”
  “你认识?”沈文钦问。
  “五年前我和当地警局一起侦查的案子,他是凶手的儿子,还是警校里非常出色的学生,对犯罪心理有兴趣,毕业后可能会来我们部门,所以我有印象。”应深平静答。
  “但是,他父亲是个杀人犯,直接失去资格,连警察都没得做了。”沈文钦接着往下说。
  “嗯。”
  正是如此。
  有这样的规定,虽然罪不是他犯下的,但他的血亲犯下重罪,便直接对他产生影响。一个梦想要做警察,热血的年轻人,希望能维护正义铲除罪恶,却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是离自己最近的罪恶。而且,他从未怀疑过父亲什么。在他眼里,父亲或许是有些强势专.制,但不可否认是个好爸爸,绝不是那种和穷凶极恶的杀人犯能挂上钩的人。
  何锡均身旁还站着一个扎着马尾的年轻女孩,眉头微皱,对眼前的情况担忧,却又无措做不出什么帮忙的举动。她的注意更多放在了何锡均身上,刚才拉扯之中,她也是努力希望能将情绪激动的妇女拉开。只是,她眼神里含着犹豫,动作踌躇。
  她看向何锡均,嗫嚅开口:“阿姨说的是真的吗?”
  何锡均僵硬地站着,沉默一会,轻轻点头。
  女孩呼吸一窒,又艰难道:“但是你父亲……是有原因的吧,就、就好比,为了保护自己重要的人,不得已这么做的。我、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怀孕的老婆被打了,老公立刻冲过去把人踢飞了……这种,我可以理解的。”
  她声音颤抖着解释,不知是向何锡均要一个答案,还是给自己一个能接受的理由。喜欢了那么久的人,是杀人犯的儿子,换成谁,应该都难以接受。
  “当、当然杀人是不对的,但那个人是你父亲,不是你,跟你没关系。”女孩低声重复,更像是说服自己。眉头却越皱越紧。
  “六个。”何锡均面无表情,突然说出一个数字,声音冷淡,“我父亲杀了六个人,都是陌生人,既然不认识,当然也无冤无仇。”
  所以,他父亲只是杀人而已。王
  女孩浑身僵住,不知怎么的,很无厘头的突然蹦出一句话,“我喜欢你。”
  在警局,在这么诡异的气氛下,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围观的人都有些讶异,瞪大了眼看着他们。
  “我不喜欢你。”何锡均回绝得很干脆,没有一丝的犹豫,“你可以回去了。”
  他伸手,很轻地搭在她肩上,想推她出去,但一瞬间,女孩倏地向后退了一大步,过急后缩的动作,透着明显的反感和恐惧。女孩自身都被惊到了,摇着头想要解释,“我不……”
  是下意识的动作,但更能表达本人的情感。
  何锡均脸色未变,只是手在空中顿了顿,又很寻常地收回来,朝她微微一笑,毫不介意的模样。
  女孩却慌了,看着他好一会,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转身跑了。背影透着丝狼狈,更像是落荒而逃。
  应深他们就在旁边看着,默默观察。
  沈文钦看时间差不多,该去现场,便转头问应深:“你要留下来审问吗?”
  毕竟是认识的人,可能有什么交集。而且看应深的神情,似乎对何锡均很关注。
  应深却摇了摇头,“不用,我们出发吧。”
 
 
第46章 遗传
  地铁站口, 正是发现第三具尸体的地方。卧倒在台阶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过往的路人很多,但他们都没有发现, 直到清洁工人提醒被害者不能睡在这里,
  一推肩膀……人已凉透。
  应深他们站在台阶边,向四处张望, 看哪里能轻松地看这边的情况, 又很自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最终, 锁定了对面的一间奶茶店。
  叮铃一声。
  他们推门走进店内, 下意识扫视了一圈周围, 然后走到前台,抬头看了一眼头顶的摄像头, 拿出警察证,“麻烦给我们看一下监控录像。”
  王
  收银员面色犹豫, “那个……”
  沈文钦皱眉,“怎么了?”
  收银员说:“监控已经坏了一个多月了,没修,只是个装饰。”
  “……”
  看着眼前两位警察微妙的表情, 收银员略觉羞愧, 主动说:“不知警官先生想知道什么, 我会尽力帮忙的。”
  沈文钦收拾了一下表情,恢复严肃,指着角落窗边的座位, “4月30日, 下午三点,坐在那里的人, 一直看着窗外,至少待了一个小时,你有印象吗?”
  那是面向地铁站口,最好的观赏位置。
  收银员回忆一下,然后抱歉道:“那天值班的人不是我,我帮你们打电话问问。”
  王
  电话拨了三次才被接通,一次无人接听,一次被利落挂断。收银员一脸尴尬地瞥了两位警察,干笑了一声。
  “……前天你值班,下午三点坐窗边的客人你有印象吗……是两个警察来问……你还没醒?!都几点了,今天下午是你值班你没忘吧……昨晚还喝那么多,活该你个狗子……”
  收银员熟稔地通话着,许是朋友宿醉太过丢脸,不好在警察面前骂骂咧咧,说着不自觉压低声音,最后挂了电话,不好意思地朝对面站着的应深和沈文钦低头,“抱歉,我同事宿醉,现在说什么他脑子都不清醒,大概没办法想起那时的事了。”
  “那麻烦给一下他的联系方式。”
  收银员立刻写下一串手机号码,递过去时,犹豫说:“警官先生,他喝得有点多,所以可能会挂电话不接。”
  “那地址也写上。”
  收银员:“呃……他中午才刚睡觉,可能要到明早才能清醒点,喝得有点多,所以……”去了也没用。
  沈文钦听了,笑:“这么听来,喝得确实有点多啊,你们老板没炒了他,真是良心。”
  收银员干笑,心想那家伙就是不打算干了,才这么大胆的。
  应深便说:“我们明天再来。”
  收银员点头,“好的,麻烦两位警官了。”
  回了警局。
  何锡均那边的审问也差不多了,应深他们一问,得到的结果是极其配合,大概是史上对警察最友好信任的嫌疑人了,所以反而感觉没问出些什么。
  “不是有研究说什么天生杀手吗?犯罪者的脑部结构异于常人,往上追溯,家族内有好几个杀人的,会遗传,后代犯罪的可能性更高。”一警员提出这个观点。
  不是胡乱说说,是的确有一定的科学性。国外研究者用大量杀人犯的脑部CT作为论证,得出这样的结果。那本身从来没犯下什么大罪,只因为祖辈有罪,他们就该同样承担不良影响,一旦出什么事,就成为警方的头号嫌疑人?这未免显得太不公平。所以部分过激的研究者也被批判功利主义,为了社会整体,忽视了个人的权利,伤害个体的行为也会扩散影响开来,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
  专案组组长沉声说:“就因为这样怀疑?那怎么定罪,说因为他脑子不寻常,很可能是犯罪者所以关起来吗?别说虚的,要证据。”
  只是怀疑,没有确切证据,顶多留置盘查二十四小时,就要放人。
  说到虚的,有些警员下意识地看向两位来协助侦查的犯罪心理侧写人员,说什么心理分析,听着玄乎,又不能作为呈堂证供,不就是很虚吗?
  “别看我们,这方面你们破案也会用到,只是不专门搞这个,根据犯罪行为、尸检报告、现场证据等加以分析,有依据的,可不是乱猜。”沈文钦解释。
  然后互相交换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技术员调出了何锡均的生平资料,随即便是应深他们的工作,这人是否符合侧写,过去的经历有无造成杀人诱因的可能。一般来说,为避免主观心理影响,不会以一个特定的人来进行反侧写,考虑范围太过狭窄,局限思考。但现在失踪者的母亲死蹲守在警局,双目赤红,担忧着唯一的女儿生命安全。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不是什么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可翻云覆雨,从各种渠道去找人。她焦急,无力,没有任何办法,警方是她唯一的希望。警方当然也不愿让她失望。
  何锡均,25岁,长相白净,品行端正,从小一直成绩优异,即便有些小毛病,总的来说,也是容易让人喜爱的年轻人。大学期间,有一个感情很好的女友,毕业后本打算结婚,但自他父亲的杀人罪名落实,在镇里传开后,他的名声也跟着彻底臭了,杀人犯的儿子,有多少人能坦然接受?女友一家和他断绝关系,处处碰壁,遭人冷眼,竟瞬间尝遍了人情冷暖,众叛亲离。
  之后,他便收拾所有行李,离开了长大的地方,去了很远的城市,没有人认识他,可以摆脱过去,重新开始。但他父亲犯下的是命案重案,终究有被发现的一天。
  王
  而现在,一个和他认识的,并爱慕着他的年轻女性失踪了,他便有了重大嫌疑。
  但若撇开他的父亲不谈,其实他怎么都算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因为刑警剧而热血沸腾,报了公安大学,认真努力,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幻想着未来某天可以查破命案,抓住嫌疑人,拯救一个被拐卖的小孩,自己起到了作用。但现实打破了他的梦,还未毕业,他第一个接触并协助警方抓捕的命案嫌疑人,是他的父亲。
  看着这些资料,戏剧一般的人生,警方人员都有些沉默。若没有他的父亲,说不定何锡均已经成为他们的同行,青涩,但热血,充满朝气和生机,是一个优秀的新人。
  经历了这样跌宕悲哀的事情,原本单纯的心境现在有了什么变化?谁都不知道。但在场的众人都不希望他成为另一个嫌疑犯。
  二十四小时后,因为没有实质证据,警方放了人。
  这并不是说何锡均就彻底洗脱嫌疑了,警方依旧在继续侦查,若有证据表明他做了,他还要再回警局。一切都只是暂时的而已。
  好不容易安抚了失踪者母亲的情绪,让她稍冷静下来。不过两个小时,就发现了新的尸体,这样的发展不知该说是巧合,还是命运的打脸。警方人员的心情都十分复杂。这个节骨眼,仿佛是他们把嫌犯放出去作案的。
  犯罪现场的检测由鉴证科人员负责。应深他们到达时,工作还未结束,只能待在车里等。或许是因为病了,应深觉得疲倦,靠着车窗,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即便就在现场,尸体在不远处,他依旧睡得很沉,早已经习惯了这些。
  被叫醒时,应深睁开眼,眨巴两下,才慢慢回神,发现自己身上披着一件黑色外套。身旁的沈文钦递给他感冒药和一瓶水,说:“那边已经接近尾声,就要轮到我们工作了。”
  “谢谢。”应深接过,仰头吃了,然后问,“你不眯一会吗?”
  “不用,我是夜猫子,晚上反而更精神。”沈文钦耸肩。
  他们先后下了车,走向尸体所在位置。
  掀开盖在尸体脸上的布,低头观察着被害者。
  “死者身份已经确认,是廖佳宁。”
  正是来警局求助的妇女,她失踪了三天的女儿。
  “手腕上有捆绑过的痕迹,多处挫伤,不同于前几名被害者,凶手情绪更加激烈,是实验被破坏了,所以恼怒吗?”沈文钦道。
  一名警员在旁看着,忍不住说:“还是被警方审问了,情绪急躁,然后在被害者身上发泄?”
  说的自然是何锡均。刚放人,就发生这样的事,不禁还是会联系在一起。此前就有不少例子,在审问过的嫌疑人中,其中一个是真正的凶手,藏身其中,迫于即将被警方发现的极大压力,心情暴躁,作案手法不可控的变得更加激烈残忍,发泄在被害者身上。
  他们对视一眼,神情都有些复杂。
  应深平静说:“我们可以给出侧写了。”
 
 
第47章 入院
  公安局内, 专案组人员都在会议室,讨论案情进展。轮到应深他们发布侧写时,走到会议室一端, 身体笔直如松, 表情严肃,将分析结果娓娓道来。
  “犯罪嫌疑人是男性, 25-35岁, 身体强壮,受过良好的教育, 性格沉稳细心, 工作时间较为灵活, 有医疗人员背景,能接触到药剂,
  有交通工具。根据被害者无明显联系的特征,注射药物后置于路边等待死亡的作案手法, 嫌犯是实验型罪犯,喜欢做研究。”
  “不是平时的科研人员实验,嫌犯的实验对象是人,他对待生命没有常人的敬畏, 只有好奇。嫌犯童年时期经历过某个亲近之人的死亡,
  一个活生生可以讲话行走的人, 就这么不会动了,给他带来极大的冲击。并且,他没有得到心理上科学的纾解, 这导致他在孩提时期情感层面上出现问题,
  缺乏同理心,进一步成为了犯罪的诱因。一般来说,
  这种情况不算严重,只要孩子在关爱下长大,慢慢自然会恢复。但如果环境没有带来正确引导,这种不正常的心理转化为一种淡漠,轻视生命,带着这样的认知长大,他当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生命。”
  “他随机选择陌生人做实验,也就是犯案,在他眼里,活生生的人只是实验对象,就和一张桌子椅子没有区别。而这种罪犯,平时你看到他,并不觉得他冷漠,相反,他的社交能力很好,遮掩住了自己内心的冷血,完美地融于人群中,甚至是很受欢迎的人,能够取信于被害者,轻松作案。”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