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玄幻灵异)——血血

时间:2020-05-29 14:40:32  作者:血血
  绝大部分需要提供给农家乐, 这也没有办法啊, 名以食为天, 云水村这边最吸引游客还是这里的食堂。
  有好吃的, 就连拴住游客的胃啊。
  如今,流水席也吃了,沈潇云跟李佑安在国外安心的度了蜜月之后,酱酱酿酿的也甜蜜了一段时间,这回来之后,用金钱的力量暂时的腐蚀了一下他哥的怒弟心情。
  长时间不需要自己来直播,沈潇云再次咸鱼了,他跟李佑安回来后,也就每次吃饭的时候直播一下。因为有了流水席上的视觉享受,大鱼大肉,再看农家乐的一日三餐,直播间里每天来打卡的人就少了。
  眼看着年关将近,来村里游玩的游客少了,没办法,大家都赶着在过年来临之前,多赚一波,还有一波是打算回家过年,这要旅游也是回老家过年了……
  面对游客大批量游客减少,每天的收入减少,村民一时之间还有点不习惯。
  沈潇云也给他们做了思想工作,跟他们解释了,之前之所以游客多,那主要还是因为当初版流水席,大家来吃吃喝喝,都是当天来当天走,大家都有买土特产的习惯,这也就使得他们收入增多。
  村民也知道是这样一回事,可这落差太大了,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收入,大家心里就有些慌慌的。
  生怕这些游客回去了,就不再回来了。
  他们这也是穷怕了,突然间能赚钱,现在又没有了源头,就慌得不行,每天都有村民来找沈潇云,让沈潇云帮忙出出主意。
  沈潇云也咸鱼了一段时间了,看到村里游客大幅度的减少,也有些不习惯。
  习惯了热闹,人多,突然间,人一下子少了很多,看着还有些凄凉。
  沈潇云也自我检讨,是不是这段时间太过于的荒唐了,导致自己太荒废,现在连赚钱的事情都不积极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默默的在心里自我唾弃了几秒钟后,沈潇云就认真的想了想,他不能太缠绵于儿女私情,不能终日困在棉被里,这日子过的太颓废了……
  对此李佑安举动的拿起自拍杆,对沈潇云说:“我来帮你直播,你继续睡吧。”
  揉着酸软的腰部,沈潇云还是坚强的从床上爬起来了,他不能再继续懒惰下去了,也不能继续被美色所迷惑。
  他要赚钱!
  赚钱才是正事。
  “我觉得我还行,我能起来。”
  拿起自拍杆,跟熟悉的观众们打了招呼后,沈潇云就认真的直播起来了,因为年关将近了,沈潇云打算跟网友们直播他们这边办年货的事。
  “不知道你们老家办年货是怎么样的,我们这边除了一些需要的鞭炮,年画对联什么的,一般都是自给自足。”沈潇云一谈到这个,顿时就觉得那年味就来了,满脸的雀跃:“像那些鸡鸭鱼肉什么的,都是自己家里养的,每逢过年,都是大批量的宰杀,年味也就跟着来了。今天呢,我就带着大家来我们村,最大的一个鱼塘,围观村里捞鱼。”
  沈潇云举着自拍杆,一边走,一边直播:“我们村子这边有三个大鱼塘,鱼塘里每年都会在过年的时候进行一次打捞,一般都是等要过小年才开始打捞,今年提前了一点,不过我听我爸说了,今天就捞一个鱼塘。”
  关于村里的鱼塘捞鱼这个事,其实很多同龄人还是有记忆的,尤其是以前住在农村,这鱼塘捞鱼是常有的事。
  沈潇云这一聊,大家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了。
  “嘿!我们老家倒也是鱼塘,不过就小时候,那个时候鱼塘里的水很清,大家洗菜,洗衣服,都在一个大水塘,然后每年会撒一些鱼苗,过年会打捞,然后每年按人头来分鱼,那个时候全村都站在鱼塘的岸边看着,特别的有意思。可惜,还没等我长大,我老家水塘水都臭了……”
  “一样一样的,我老家也是,水根本就不能用,现在除了洗拖把,那鱼塘水变了颜色,也有鱼,不过都是一些很小的,没人捞了……”
  “现在的鱼都是人工饲养,大批量的,鱼又胖又肥,一打开肚子,鱼肚子里都是白白的肥油,鱼肉也变得不好吃了,还是小时候吃的鱼肉好吃啊。”
  “唉,怀念小时候的鱼,那鱼汤鲜美,真的是不需要多加调料,一点都不腥……”
  …………
  和网友们聊天时间过的很快,沈潇云很快就来到了村里养鱼的大鱼塘,沈潇云来的时候,鱼塘岸边都站满了人,以前是云水村的村民,如今是来云水村的游客,他们对于正用传统方式捞鱼,很是感兴趣。
  岸边都站满了,沈潇云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不少游客一副兴奋且激动的看着下方,穿戴到脖子的雨胶鞋服,那种鞋子跟衣服连在一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这鱼塘,提前给放了水,以前满满的一鱼塘的水,如今只剩下四分之一左右,鱼塘的岸边,往下是一层层软绵绵的泥沙,倾斜而下,这种泥沙状态,半固体,一直到水边缘,大概有三到五米的距离。
  而今,穿着雨胶衣的村民,一个个穿着单薄的秋衣,他们卷起了袖子,手里被渔网绳子勒的紧紧的,身子往前倾斜,像是拉纤的纤夫。
  打捞鱼的工具很传统,是自己打的渔网,渔网的从鱼塘一段,像是拉绳子一样,两端站有将近三十来人,一个个都是强壮有力的庄稼汉子,他们拖着渔网拉绳子,在拖动渔网的时候,那渔网跟着浮子散开,铺开,像一条宽且长的帷幔,拉开来。
  凭借人力,还有传统的渔网,将鱼塘里的鱼进行驱赶,围捕,然后再打捞,这就是云水村这边的捞鱼。
  随着水塘两侧的村民拉动渔网,那遥遥相望,彼此还有两百多米的水平面,突然间有一条条白白的,肥大的鱼群跳动起来。
  岸上围观的游客看到这一幕,发出惊喜和欢呼声来。
 
 
第241章 分鱼咯
  随着鱼塘两岸拉网绳的村民脚步的挪动, 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子从原来的直线变成了弯刀形, 同时平静的水面变得沸腾起来, 起先还只是细微的骚动, 随着渔网的拉绳被拉扯的弧度变大,弯刀形变成了弯月形, 那沸腾的水面, 就是不断从沸腾的水里跳出的鱼群。
  这些鱼的个头大不说, 一条条特别的白净,跳出水面得有一两米, 每次跳起来,其他躁动的鱼群也跟着不断的跳起,噗通噗通的,那水面彻底的沸腾起来,随着渔网的驱赶拉动, 那些跳跃的鱼群不断的往前涌……
  从岸上的角度来看, 那就是成群成群的鱼群在翻滚, 在跳跃, 这一幕让人看的格外的激动和喜悦, 仿佛一场大丰收就在眼前。
  并且,自己还是有份的那种。
  “有鱼!有鱼!我擦!那鱼好大啊!”
  “嗷嗷嗷, 有条大的跳过去了, 好肥的一条啊。”
  “好大的鱼啊……”
  站在岸边围观的游客躁动了起来, 对这些沸腾的鱼群, 就跟自己下了鱼塘里打捞似的, 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有时候遇到一条大的,止不住的发出惊叹声来,甚至是用手比划着,这会儿不管身边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自来熟的交谈了起来。
  就现在,目前市场里面卖的鱼,通常就鲫鱼,鳊鱼,草鱼,乌鱼,鲢鱼比较多,这些鱼,几百克到几斤不止,不过这些都很少超过十斤。
  倒也不是没有,像那种大的,过年的时候也会遇到,可现在的人都不喜欢吃那种大鱼了。
  没办法,现在的鱼绝大部分都是人工饲养,吃的都是饲料不说,很多都是成批量,密集度大,甚至有直接用鱼笼子装着饲养,鱼看着肥胖,结果那鱼肉不紧致不说,还满肚子的肥油,味道也远远的不如以前的好吃。也就是因为这样,大部分人看着那种肥胖,又很大的鱼,不怎么愿意买,平时也就买个两三斤一条的鱼就可以了。
  而云水村这边打捞鱼,光是从那些越出水面的鱼群来看,很多都超过了五斤,一些体型面条的估计得十斤以上,而且这里的鱼吃的都是纯天然食物,没有吃什么饲料,能长这么大,怎么能不叫他们惊奇。
  直播间里的网友们看到这些沸腾的鱼群,眼看着那渔网绳子从弯月变成了u形,变成了一个有豁口的大网兜子,激动的在直播间里嗷嗷的直叫,恨不得从那直播间里钻出来,现场来围观。
  “主播主播!鱼啊鱼啊,好多的鱼啊,天啦,主播村里的人太爽了吧。”
  “这鱼肯定很好吃!”
  “我也很想要啊。”
  “主播你们村每年都捞鱼吗?每年的鱼都这么大?”
  “应该不可能吧,每年捞的话,鱼不可能有这么大的……”
  “不晓得作为主播的员工是否有幸在过年的时候,能领取到一些鱼,这应该也算是工作福利的一种吧……”
  ……
  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沈潇云还是很喜欢围观村里捞鱼,那种氛围里,看着越出水面的鱼群,就有种莫名的激动和满足。
  仿佛过年不捞鱼,那就是不完美的。
  沈潇云也在看村民捞鱼,他会分出一些心思在直播上面,跟网友们进行交流。
  “村里每年都会捞鱼,不过我们这边捞鱼的渔网缝隙是有规定的,一般而言,小于两斤的鱼都会漏掉,如果打捞的鱼比较多,会选择性的把小一些的鱼丢回鱼塘里面,来年再撒一些鱼苗,这样每年捞,都会有大的鱼。”
  “而且这鱼塘,我们每年就捞一次,不会过度的捕捞,一般捞一次顶多只能把这鱼塘里的鱼捞一半……”
  不过,今年的鱼确实是比往年的鱼要大很多,而且大的鱼群也很大,以前一渔网下去,打捞出来的鱼,五斤多的鱼占据的数量比较多,十斤以上的鱼也有,不过最多,也就十几条,但是今年光是从那些围堵起来的鱼来看,这十斤以上的,早就超过了五十。
  沈潇云心里暗暗的吃惊,他想到了后山水潭里,灵气的泄露。
  鱼塘这边的鱼群应该也跟这些有关系,一个劲的猛涨。
  围堵的鱼太多了,单纯的用渔网拉,根本拉不起来,村民一部分留在岸边拉着渔网绳子,一部分直接下水里面,带着一人来高的竹框子。
  鱼塘里的水看起来很浅,可等人去了水里,那水就淹没了腰部,然后没过了胸口,眼看着就到了颈部,看起来非常的吓人。
  因为鱼塘里面的淤泥太深,村民也不能再往前,有的村民就拿竹篙子开始拍打水面,再次驱赶,村民就抱起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网那竹筐子里投,一条条又大又肥,体型洁白修长的鱼很快就填满了竹筐子,这些竹筐子被两人齐力拖着才能拖动。
  竹筐子拖到岸边,站在岸上的游客就一个个伸出手来了,热心极了,憋足了劲儿,一个个满脸通红,拖着那一人来高的大竹筐,将那鱼拖到另一边,然后按照村民的要求,倒出来。
  随后这竹筐子再次被拉去装鱼……
  “哇擦!好重啊,这一框子鱼起码有好几百斤啊。”
  “看着没多少,没想到那么的重。”
  游客们叽叽喳喳的,还处于兴奋状态,而其他的游客则是跑去围观那些活蹦乱跳的大肥鱼,又是抓拍,又是惊叫,好像这辈子都没有见过鱼似的……
  一框框的鱼往岸上拖,然后再倾倒,很快,这些鱼就被拖到空旷的地面,而在搬运的过程,就已经有村民把那些打捞出来的鱼,一条条,整齐有序的排列起来。
  “这是干嘛呢?怎么还给排队啊。”
  “我知道啊,这是要分鱼了,我们老家以前也是这样的,提前给称好,然后按大小,给排好,每家有大的鱼,也有小的,小的算是补称的那种。”
  沈潇云也时不时的跟大家解释一番。
  “嗯,是要分鱼了,虽然也是按人头来算的,比如一人十斤,我家有口人,就有十斤,这鱼分的时候也得照顾到每一家头上。比如这大鱼,每家会落上一条,然后再给稍微小一点,再小的,就补称。”
  “这也是担心,有的人想要大的,结果有的人家就没有,这分配差不多,有多余的大鱼,就按照市面价格来买,其余的钱就给最后有的分配不足的人当补给。”
  “再多余的,就分给每家每户……”
 
 
第242章 杀鱼咯
  以往每年每户能分到一条十斤以上的大鱼, 这就是非常的不错了。
  而今年的云水村, 这鱼塘里的鱼特别的给力, 十斤以上的有好几百条, 每家能分到三条,其余的因为分不到每家四条, 暂时先放到一旁。
  这五斤以上的鱼, 每家也分到了好几条, 沈潇云因为今年家里又添了一口人,再加上他跟他哥每年都回来,村里的一些事也相互帮衬, 算是村里的一份子, 因此他家今年分的鱼,比往年多。
  以往,沈潇云家里,那过年的鱼, 每个鱼塘能分个四五十斤, 三个鱼塘全部加起来, 这鱼能分个百来斤。
  而今年, 光是这一个鱼塘, 沈潇云家里就分到了百来斤的鱼,这鱼的份量可谓是翻倍了。
  这就相当于每人就能分到十斤的鱼, 一个个眉开眼笑的, 像这种公家的东西, 而且自己还没有花一分钱, 就放着鱼塘里养着,还能有如此的收获,怎么能不叫人开心。
  沈潇云现在算是村里的大户了,那些多余的大鱼,他提前就跟村里分鱼的人打了招呼,说要收一些,这收鱼的价格自然比外面的高一些,每斤都给加了几块钱。
  村民们听的乐呵呵的,这每家分的鱼也够他们吃了,这多余的他们能分到钱,这事他们也乐意。
  而且沈潇云收这些鱼,估计也是送到了农家乐那边,给食堂那边加餐,这事他们也没有什么好争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家乡建设,村民也知道了,农家乐这边的伙食好了,游客们招待好了,他们也跟着一起沾光。
  这福利待遇是紧密连接的,因此往年还有人抢着要最大的鱼留着回家过年的,今年都不怎么吱声了。
  沈潇云这边,毫不客气的就让食堂那边的阿姨给这些鱼拉了回去,还有剩余的一些三五斤,只剩下分不均匀的,沈潇云也一起买了,付了钱,等沈潇云拉着鱼回去,村民也各自收到了钱。
  虽然不是很多,每家能分到个十几块,几十块不等,可这钱拿到手都乐呵呵的。
  游客们围观完了,虽然各自都是双手空空的,可大伙儿还是很开心啊,尤其是看到那么多鱼都是往食堂那边拖,他们口水就哗啦啦的往下淌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