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穿越重生)——胖大葱

时间:2020-06-28 17:33:33  作者:胖大葱
  “哥,你下回、下回肯定考得比景行之哥哥好!”
  李华敏的哥哥,李华穗笑了笑,摸摸弟弟的脑袋。自从送弟弟上学后,弟弟越来越来可爱了,他觉得当初的决定真是特别好。
  想到当初,李华穗心里不免闪过某个男人的影子。
  不想前面撞到他弟弟那个奇怪男人,听到“景”字,就咋咋呼呼地又赤红着眼回头冲了过来。
  郑绝伦对着一大一小,挺直胸膛不忿道:“他景行之算什么,会试时他定然没有姓名,而我郑绝伦将会名列前茅!”
  “郑绝伦?”李华穗念出郑绝伦的名字。
  郑绝伦表情和缓了些许:“你认识我?”
  李华敏大大的眼睛单纯地看着郑绝伦:“我知道,你是第五名!”
  郑绝伦:……
  李华穗看着郑绝伦顿时变了的目光,赶紧将自家弟弟扒拉到身后,藏好。
  李华穗藏好弟弟,对郑绝伦道:“郑兄,我听说过你,也算认识吧。小弟无状,但年纪尚小,性情天真,还请勿怪。”
  李华穗彬彬有礼的态度,使得郑绝伦心中舒服了不少。他对着抱拳表示歉意的李华穗,摆了摆手。
  可李华穗犹豫了一下,下一句是:“不过郑兄啊,做人要实际,好高骛远不好。”
  郑绝伦嘴里涌出了血腥气,他嫌恶地看着李华穗,觉得这人十分讨厌。又看了看李华穗身后的小短腿,心想兄弟两个一样讨厌!
  难道是个人,都能指责我?你们根本不知道,第五不是我的真实水准!
  郑绝伦不屑问道:“你算什么?有名有姓吗?”
  李华穗看他一眼,牵注李华敏的手,作势往前走。
  郑绝伦看着这兄弟两要走,冷笑着心想:无名无姓之辈,没脸报上自己名字了吧?
  这想法刚一闪而过,他听到了近在迟尺的五个字——“在下李华穗。”
  李华穗表情认真,自报姓名后又道:“我不如景行之多矣。所以劝郑兄一两句,实属真心话。”
  这话明明在郑绝伦耳朵里,可异常扎心。
  郑绝伦觉得李华穗在鄙视他,李华穗在对他说——我这个老二在景行之面前,自认菜鸡,你郑绝伦就不要做白日梦了,要不晚上早点睡,梦里什么都有。
  郑绝伦清楚荀白的水平,却不清楚李华穗。
  他不禁有些绝望,难道他连第二的实力都没有?
  第二的实力都没有,会试还有什么希望?
  李家兄弟两大手牵小手,离开了这个地方,独留下郑绝伦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怀疑人生。
  走出去一截,李华穗教导李华敏:“你看刚刚那个人,心胸太小,一次没考好就像个疯子,这样可不行。世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我们强的永远都有,但只要我们不断变强,目标和眼光放远,一切皆有可能。最关键的是——男孩子,心胸要宽广。”
  李华敏看看自己扁扁的胸,认真地点头:“哥哥,我知道了。”
  然后李华敏又认真检讨自己:“我错了,哥哥。”
  “嗯?”轮到李华穗有些懵,“你做错什么了?”哥哥竟然都没发现。
  李华敏看看李华穗,低下了小脑袋,闷声道:“我不应该为了安慰哥哥说大话,这样会让你目标放太近。你下回,好像也考不过景哥哥……”
  李华穗表情一滞,他感觉自己忽然不想当好哥哥了,可以打孩子吗?
  ******
  从环水到汉北府,坐船一日功夫。
  所以一日内,乡试的名次就飞快地传到了环水书院。
  中举的学子欣喜欲狂,直外院的小酒馆,恨不得喝个昏天黑地。
  中不中,关乎自己的后半生,也关乎家庭的希冀,能不能出头就看一场场考试,学子们压力太大了。所以一旦压力得到了释放的口子,他们不免想要尽情发泄出去,唯有酒最能宣泄冲动。
  而此时的汉北府案首,景行之却是坐在方家,看过消息后,笑得十分得宜。
  得宜,也就说明不是高兴疯了。
  成就感是有的,但也就那样吧。
  景行之抓着柳方的手把玩,把纸送给柳方献宝。
  柳方看了,比景行之还满足,还高兴,好像他才是中了案首的人。
  方启晨也很高兴,他不出手收徒则以,一出手收徒就惊人不凡,这种隔代的满足感让他内心很膨胀。
  不过怕小弟子高兴太过,浪费了备考会试的时间,方启晨强行压下笑容:“这回考得不错,不过要戒骄戒躁,不要因为这点小成家就满足,忘了后面的会试和殿试!”
  景行之点点头:“好。”
  方启晨看着小弟子欣喜里,有掩饰不住的淡然,讶异问道:“你怎么瞧着,不是特别高兴?”
  景行之眨了眨眼睛,道:“还好啊,我挺高兴的。但我考第一,不是很正常?”
  考试的人里,又没有柳方。想我景行之,曾经也是万年老二。现在第一不考了,我不就是第一了。
  至于古代的这些竞争对手,这一届最有名那个郑绝伦风头出得多,对方的文章景行之也找来琢磨过,早把对手吃透了,所以对自己拿第一的把握很足。
  心里早有数,欣喜也就有限。
  方启晨却是个操心的慈父心肠,他想着: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可排在最前面,小弟子怎么看起来不高兴?
  怪哉!怪哉!肯定有问题。
  于是方启晨心里捋过最近发生的事,把罪魁祸首定在了宁海波夫妻身上,肯定是他们影响了小弟子的心情!
  如何才能让小弟子正常第高兴呢?
  方启晨怕景行之抬高兴,又怕小弟子一点儿也不高兴,心里堵着事难受。
  思索一番,方启晨心里涌现“锦衣还乡”几个字。
  小弟子心里的亲人,可不是宁海波那对夫妻,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小弟子的身边还有景家村那好些热情的村民呢。
  方启晨勾起唇角,像土地公似的笑了起来,他摸着胡须提议道:“我记得景家村还没有举人牌坊吧,你中得举人,应当回家去告诉乡亲们一声,给你们村长长脸面。也当回家去告诉你家二老,他们泉下有知,定然也是心中欢喜。我看,你不如收拾收拾回老家一趟,待上几日。”
  景行之听得心中一震,好似有层薄膜在他心中破开,一层层的欣喜在此刻涌了上来。
  他终于想起了,中举人除了自己的喜悦之外,值得高兴的事。
  他是景行之,也是小秀才,所以他是景家村乡亲们的骄傲,是景父遗愿的完成者,更是景母期盼的佳儿……
  他没见过景父景母,但对方施于小秀才一份大爱,他如今小有所成,怎么也得告知他们一声,为他们上一炷香,让他们知道——孩子出息了。
  “这次回去待太久怕懈怠了读书之心,应当住不了几日,所以就不带你了。”景行之看向柳方,跟他分析道。
  柳方坐船陪考了一番,景行之怕柳方还没休息好,所以不准备带上柳方。
  柳方摸摸肚子,鼓起脸颊不太乐意,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
  方启晨看着这一幕,呵呵笑:“下一次回去,可就要添丁了,他们肯定高兴!不会怪小方此回不能回去的。”
  景行之一个人,收拾收拾东西,第二天就回乡。
  另一厢,吴明瑞兴冲冲地赶回来跟好友分享好消息,结果好友跑了……
  吴明瑞欣喜又无奈:“是不是知道我今天回来,他跑得这么快?”
  柳方看他风尘仆仆,猜他根本没回家,一到码头就往书院赶了。
  柳方提醒他:“明瑞兄,去向夫子们道个谢,然后赶紧回家吧,吴姨还在家里等着你呢。”
  “好,我这里不打扰弟夫郎了,回头行之回来我再请你们去家里吃饭。”吴明瑞朝柳方一礼,转身去找书院的夫子们道谢。
  拜谢过夫子们,吴明瑞还得去山长家里拜谢一番,因为景行之这个山长弟子老给他开小灶,不然此次他也不会得到如此成绩。
  可想到山长家里,吴明瑞就想到山长家的方姑娘,应该……遇不上吧?
 
 
第79章 
  景行之独自回乡, 行囊简单,干脆连汪庄都没带。
  外出的话,人生地不熟,带个能办事人自然是方便不少。不过景行之是回乡,回自个儿的家,那自然不用准备什么。
  傍晚时分, 景行之一到明溪镇的码头上, 就二牛叔叫住了。
  景二牛用粗糙的手拉着景行之上牛车,眉飞色舞:“我就知道你今天要回来了!今天不回来, 也就是过几日的事。”
  景二牛之所以这么笃定, 还是因为景父。
  景父就葬在景家的坟山上, 而景父最大的心愿便是——中举。
  如今儿子完成了已故父亲的志向,自然会回来告诉父亲一声。
  至于乡试的详细消息,今日之前明溪镇的人知道得都不多。还是昨日李华穗回隔壁镇,在码头上被人问起说了几句, 消息从隔壁镇子传到明溪镇, 今天早上众人才知道镇子里多了个举人老爷!
  景二牛常年在码头上混,知道消息回去告诉了村里人,今天一早就在码头上等着,果真等到了小秀才。
  不对, 现在不是小秀才了, 是举人老爷了!
  景二牛目光上下看着景行之,笑呵呵地憨厚道:“我瞧着举人老爷也还是一样,还是瘦, 回家让你秀叔姆给你做鸡蛋饼吃!”
  “那麻烦叔姆了!”景行之笑笑,坐到二牛叔牛车的后面。
  景二牛看他坐好了,便驱使牛车拉着他往村里走。
  一边赶牛车,景二牛一边问:“方哥儿身子还好吗?你上回送信回来,说是有孩子了,可真快!嘿嘿嘿!”
  景行之想,要是柳方在,这声嘿嘿嘿就能把人脸弄红了。
  跑神想了下小方方,景行之答道:“挺好的,就是之前陪着我去了府城,来回折腾,刚歇了没几日,这回就没一起回来了。”
  景二牛大笑:“是你婶子想他了,怕他刚怀上什么都不懂,可不是我催。”
  景行之想到自己要去祭拜先人,要准备一些东西,便道:“二牛叔,我打算去坟前烧些东西,你在卖丧葬品那个街口放我下车吧,稍候我一会儿。”
  景二牛却不拐方向,直接往出县城的方向走:“东西村长都给你操持好了,你人回去就行。那老东西昨晚上知道村里要建座举人牌坊,高兴得半夜没睡着,最后被他婆娘揍了才安生。”
  景行之想象着那画面,无奈笑道:“麻烦乡亲们了。”
  一到地方有人接,家里有人帮着看,祭拜先人纸钱都给备好了,体贴得让景行之觉得自己像个哪来的老太爷。可是道谢又显得生疏,只能说一句麻烦。
  景二牛却还推拒:“这种麻烦,别人想要都要不到呢!
  你年纪小,还不懂,面子便是便利。
  我们以后村口立个举人牌坊,夏日里放水都能多得些便利;我们村的人,要想去官府办事也方便;收粮纳税也有好处,那些衙役可不敢得罪你!
  我们将来能得这些便利,还不都是因为你。所以你别管那些,村长那老小子高兴着呢!大家也高兴!”
  景行之有些惊讶,他不是没想到自己身份上的改变给村里带来的好处,只是没想到二牛叔竟然也想得透彻。看来生活这回事,阅历果然还是好东西。
  牛车被二牛叔赶出马车的架势,比往日里更快地回到了村里。
  一到村里,村里的小娃子上车看举人老爷的上车,跑去叫村长的叫村长,叽叽喳喳兴奋得像是过年一般。
  景多因为占据了景行之身边的最佳位置,小脸上写满高兴,他问道:“秀才哥哥,听说你中举人了?你是文曲星吗?”
  肯定有人跟小孩说过什么文曲星,不过景行之可不能自己应这话。
  他点点景多冒着细汗的小鼻子:“我该是你秀才哥哥啊。你刚刚做什么了,弄得一身汗?回头小心你弟弟嫌弃你一身臭味。”
  景多弟弟是个哥儿,白嫩嫩的像个包子,小名也叫包子,是景多的心尖尖。
  景多拿袖子蹭掉脸上的汗,跟景行之谈心道:“你说小哥儿鼻子怎么灵,什么味儿都闻得到?”
  景二牛看他说得没边,大手啪地往景多脑门上一拍:“关你弟弟什么事,让你天天闹腾,学堂也不好好上!还有,现在不能叫秀才哥哥了,你得叫举人老爷!”
  景多捂着脑袋,往景行之身边一躲:“秀才哥哥又不老,不行就叫举人哥哥呗!”
  被一口一个老爷叫着,景行之也觉得怪不自在。他点点头,赞同景多的主意:“就叫举人哥哥,下回再换。”下回说不定还有进士哥哥,探花哥哥,状元哥哥,反正改口的机会很多。
  景行之一说,身边立马嚷起各种叫哥哥的声音。
  牛车跑进村里十米,来的不再是在村口玩耍的孩童,而是村里的一众村老和村长。
  景行之感觉,自己可能变成了金元宝,人人都喜欢。
  在村长家坐了一会,商量后面几日景行之要做什么。
  明日上午祭拜先人,下午会有位镇里老举人过来拜访,和景行之认认脸。
  后日村里开始会请来官府的人,量地方建牌坊。
  等个三五日,牌坊初步建好了,村口办一日的流水席,跟其他村炫耀炫耀。
  自打柳方办了百货铺子,景家村的日子越发好过,在十里八村都是让人羡慕的“有钱”村,村里也有钱办这些涨涨面子。不过景行之也不能让大家出力还出钱,他自己掏了流水席的食材钱。
  休息一夜,第二日景行之早早地起了,他提起篮子往景家村的坟山去。
  走过弯弯的山道,踩着霸道生长到路面上的杂草和野花,景行之到了景家父母的墓前。
  说是墓,其实就是两个坟包,这两个坟包和其他人的坟并没有什么区别。顶多就是景父的墓前,石碑更大更好看些。
  景父去世时,是景母操持的丧事,墓碑花了不少的银子请人雕刻的碑文。如今雨打风吹多年,那碑文上已经有个别字的刻痕变浅了许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