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独立电影人(近代现代)——superpanda

时间:2020-06-29 14:57:29  作者:superpanda
  莘野轻轻叹了口气。
  “莘野,”谢兰生说,“文艺导演比较孤独,而在中国尤其如此。可是,我不累,我很高兴。”
  莘野:“……”
  “昨天下午开完会后那十几个导演都说,这个时代并不需要深刻的东西。我没办法这样认为。我觉得,任何时代都很需要深刻的东西。”
  “……”
  “他们还说,文化就是娱乐大众,这个世界娱乐至死。同样,我没办法这样认为。文化有它一生下来就必须承担的使命。镜头里的人被关注,镜头外的开始思考。有些题材是可以在商业、文艺中求平衡的,我很支持,但有些题材、有些故事却没办法变商业化,它们也需要生存空间。有时候,电影、小说比新闻要更加艺术、更有力量,它们不能被淹没了。当然,目前,中国这些文艺电影还基本上比较幼稚,甚至莫名,但,它们需要空间来好好发展呀。”
  “我知道。”莘野说,“我全力支持。”
  “宝贝儿,”谢兰生又哈哈笑了,“你可真好。”
  莘野眼神一动:“你第一天知道这个?”
  谢兰生说:“不是。我知道了八年多了。”
  莘野两脚左右一分,把盘腿的谢兰生的木凳子给拉过一截,卡在自己膝盖之间,凑过去,而后右手拇指食指捏着谢兰生的下巴,一扽,扬起脖子吻上对方挺饱满的两片嘴唇。
  阳光照在他们两个长长的眼睫毛上。
  …………
  莘野办事一向迅速。
  两个月后,春节刚过,“深蓝影业”宣布改组,搞出一个分公司来。
  这分公司还购买了某广场里的一栋商业用房,房屋单价每平米8000,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合同总金额为20,000万元,整整两亿,卖方叫“嘉美置业公司”。
  合同上写,签订合同10日以内,深蓝支付其中一半,其余房款办理按揭,中国工商银行同意最高提供一亿按揭。
  莘野本来打算收购一家地产的子公司,包括全部股权以及债权,这样,他就可以在市场上独立拿地、自己开发,不过后来他又觉得现在没有太多精力,于是退而求其次,直接购买商业用房了。
  不过,这个商业房屋的应付款付完之后,深蓝资金基本没了,账上只剩3500万元。
  这还多亏2003年十一深蓝上了一部片子,2004年春节又上了一部片子,一共净收6000来万。
  谢兰生被数字吓着了。
  他知道,这是用来开影院的。
  可,两亿也太夸张了!
  而且房屋建筑面积远远大于影院需要!谢兰生想,莘野是打算用其他的那些地方养电影院吗?
  抱着一点歉疚、一点担心,一瞬间,谢兰生想摄制一个商业电影试试看了,反正现在正筹备的文艺电影进展迟缓。被禁的这些年里,他肯定会冒出一些商业片的点子来,但迫于无法公映也只能按兵不动。
  他想自己掏腰包拍,但让深蓝当出品方,拿分成,帮莘野与深蓝影业尽早填平账上亏空。
  另一方面,他也想用公映机会宣传推广“文艺影院”,要知道,“解禁后的首部电影”+“商业片”两个噱头才能引发最大效果,让更多人好奇、关注。再有就是打打名声,培养观众,让部分人愿意去看他未来的文艺电影,看他的“闷片”。何况故事他也喜欢。
  谢兰生把自己想法跟莘野一一说了,莘野又与平常一样支持他,百分百地。
  “好。”谢兰生说,“那,莘野,我马上又进剧组了,咱们好久不能见了。
  “嗯。”这状况也经常发生。
  谢兰生手搂对方腰,用胸膛去贴莘野的,抬眸,对视:“别忘了,平时天天都要通话,每两小时发个短信。”
  “当然。”他们一直都是这样。
  “你可千万不能漏了。”谢兰生笑,踮脚去吻对方下巴,学着那部港中合拍的电影的经典台词,“说好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作者有话要说:  霸总来了!!!莘霸总!!!
  最后一句,《霸王别姬》啦。
  前面似乎忘记说了。这篇文,基本上,所有出现过的香港、台湾、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方的导演、电影名字都是真的,比如提过的《纵横四海》《英雄本色》《无间道》《真实的谎言》《毕业生》《七武士》……所有大陆/内地的导演、电影名字,都是架空的……
  管理商场要啥资质咱也不知,就这样吧。
  开文艺影院是所有的文艺导演都梦想的,但今天也实现不了。目前中国文艺片的市场太小受众太少,几乎没有固定受众群体(欧美日本是有的),虽然偶有文艺电影票房尚可,但基本要靠铺天盖地的宣传来造出声势,还是资本运营的结果。
  现在就有一个百老汇,北京有,上海好像也有,但还是靠商业那边来养着文艺这边。
  但2017年开始,全国艺术电影联盟搞了一个什么活动,有100家还几百家电影院会拿出一个厅专门放映文艺电影,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加盟名单。
  商业、文艺没有高下哈~但主角是独立电影的导演,这篇文的侧重点肯定不会是商业电影。商业肯定需要迎合,独立本质不在这里。但并不是说,独立导演拍的片子,就肯定闷,就肯定没票房,这不好说。
  2003年就有三大独立电影节了:云之南记录影像展、中国独立影像展、北京独立影像展。打擦边球办起来的。
  几个电影的大论坛(比如曾经最大的“后窗看电影”)这个时候有点没落了,网易有个电影板块慢慢地变红火了,因为请到不少名导开设专栏发表帖子。
 
 
第83章 《一见钟情》(六)
  决定好拍商业片后, 谢兰生便开始准备《一见钟情》的梗概了。他脑中有许多故事, 最后选了《一见钟情》。
  因为早有故事雏形, 差不多只用了两周他便填好全部资料,去电影局申请审查,有点激动, 也有点忐忑,一直担心需要修改。
  结果,兰生完全未曾料到, 他啥东西都没递上去。
  电影局的人告诉他:“别人只交剧情梗概, 你需要交剧本全文。”
  “???”谢兰生问回复的人,“我……需要交剧本全文?”
  “对, 有些人交剧本全文,谢导您就包括在内。”对方语气斩钉截铁, “否则不能被审查的。”
  “…………”
  没办法,写吧。
  兰生开始战战兢兢地用电脑撰写全文。他知道, 别人故事大致内容没问题就可以拍了,他呢,电影里面每句话都没问题才可以拍摄, 压力自然是非常大。
  终于, 在2月末的时候,他把剧本《一见钟情》全文26000字交上去了,从此开始漫长等待。谢兰生只觉得,等过审的这个过程,等“资格”的这个过程, 又温柔,又残酷。他一路走来,有一些浪漫,也有一些悲壮。
  在谢兰生焦急等待审查结果的过程中,莘野的深蓝影业又想出品一部电影。
  不过,因为刚刚买了“嘉美”在某广场的一栋楼,深蓝账上只剩3500万了,全部投在某导演的一部贺岁喜剧上了,此时看到好的本子,莘野又不想错过,又没有资金。谢兰生知道,莘野看好这部片子。
  谢兰生本以为莘野会请人注资深蓝影业,用深蓝的股份换钱,或者,请人注资一部分,自己再掏一部分——作为枕边的人,谢兰生他非常清楚莘野还是有点富的。只是这样的话,莘野他在深蓝影业的股份数会少一些了。
  然而莘野竟然贷款。按理说,要开影院的商业房屋已被押给工商银行做按揭了——工商银行同意的是最高提供一亿按揭,深蓝影业已经拿满,不能用它再筹款了,而在谢兰生说他想开文艺影院这番话前,莘大影帝并没想把资金投在房产这些东西上,一心一意出品电影,办公地点是租来的,也没法儿拿去质押,深蓝应该弄不到款。
  可谁知道,莘野竟然开了先河,用还没拍的两部电影从银行借出钱来了!
  在好莱坞,片子需要先卖版权,片方才能拿着合同向各银行申请贷款。在那边,影视公司贷款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担保,而保险公司的前提就是看到预售合同。可现在,莘野一无所有,就能从银行借出钱来。
  到3月14号,虽然还没正式放贷,但是深蓝贷款3500万这事儿已板上钉钉,深蓝与那民营银行开始修改合作协议书。这样,双方签订协议书后,深蓝便可拿着协议与演员等签订合同,等到合同清楚显示这部片子一定会拍,银行再正式放贷。
  这银行是民营银行,在政策上并不很严,因为2004年Q1效益不好,它决定担这个风险,毕竟,深蓝影业出的电影目前为止还没赔过。
  那个新片的大导演有一点儿大嘴巴。民营银行还没放贷,他就说的人尽皆知。
  所有的人都被莘野这番操作给惊呆了。
  还没拍的两部电影竟然就能贷出钱来?!这么虚的一个玩意居然也能借出款来?!
  人人感慨,深蓝影业太会玩儿了。
  还有一个中银国际的partner说了个奇闻轶事:2000年,莘野还在美国那时,互联网泡沫破灭,IT公司纷纷破产,整个硅谷极其萧条。当时莘野一个朋友拥有一家B to B(公对公)的公司,也眼瞅着就完蛋了,然而莘野给这朋友出了一个新的招儿:推出个让企业客户按年付费的全新plan,而在当时,网上这些IT服务全部都是按月付费的。因“按年”可享受9折,同时减少accounts payable的工作,差不多有一半企业改为选择“按年付费”,那朋友的公司资金一下变得充裕不少,于是挺过那次危机,而他2001年为造噱头在多个场合都公开说过:“这个主意,是金像奖入围影片《xx》的男主演给我出的!”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影视圈的人又感慨:太会玩儿了。
  …………
  到3月末时,谢兰生的《一见钟情》审查结果下来了。
  在看到了修改意见时,兰生脑子“嗡”的一声。
  非常非常非常不好。
  需要改的地儿超多。
  而且,最最严重的是,电影局的审查认为,《一见钟情》核心剧情存在问题,需要修改。
  谢兰生他简直呆了。
  这电影的核心剧情、高潮部分需要修改……?
  可,没法儿改。
  这些如果被去掉了,这电影将面目全非,换句话说,若按意见全修改了,这电影也不存在了。
  兰生想起环球影业要求改掉《生根》那次。乡村血夜若没发生,《生根》将会变得无力。现在,《一见钟情》也是一样的,甚至更严重。
  上一次他尚能拒绝,可这一次,他无能为力。无能为力。
  他以后要怎么办呢?
  谢兰生拎着本子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路上正好是晚高峰。北京的车越来越多,整个城市像发了狂,到处都弥漫着急躁。喇叭一声高过一声,那么高亢,那么尖锐,让人不安。似乎人人都有一场重要约会等着去赶,无法等待,无法平静,晚一点儿都不可以。
  这样一来,到家已经6点半了。
  谢兰生在回家以后先进浴室洗了个澡,感觉自己清爽了点,褪了褪一身的疲惫,也褪了褪满身的风尘。
  再下楼,谢兰生却惊讶发现莘野已经在做菜了。
  “……贝儿?”谢兰生说,“这么早就回来了吗?”
  “嗯,”莘野在炒虾仁鸡蛋,家常菜,他把东西盛进盘子,说,“你下午去电影局了,出来也没发个短信。我担心结果不好,回来看看。”
  “……”谢兰生长长叹气,帮莘野把盘子端走,等莘野也过来了,才端正地并腿坐好,把手放在两只膝上,说,“按电影局那个改法,《一见钟情》就平庸了。”
  莘野挑眉:“具体说说?”
  谢兰生把反馈意见跟莘野全说了一遍,最后道:“独特创意被推翻了,《一见钟情》没意义了。大美女陆一停对平凡男人一见钟情,可交往时却是用了她姐姐的名字‘一止’。最后……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那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兰生。”莘野沉稳一如既往,他修长的十指交叉,也没动筷子,眼睛锁住谢兰生的,说,“首先,我们需要努力争取。我们可以试着证明,《一见钟情》是好的,是能拍的,是正面的,它的剧本完全符合《电影管理条例》规定。”
  他的声音让谢兰生也意外地平静了些。
  是的,谢兰生知道,电影局的那些领导也并非是无法沟通的。他可以解释,可以争取,并不是一定不能拍摄。
  可为什么,他自己一个人时对于结果十分悲观,可当莘野在身边时他就又看到希望了呢?
  “其次,兰生。”莘野继续说了下去,“谢兰生的下部电影一定是要公开放映的,对吗?”
  谢兰生点点头:“对。”
  “好,”莘野继续引导着,“我们既然如此确定,那一切还比较好办。对于如此确定的事,没有什么好焦虑的。先冷静,情况未必真那么坏,现在着急还太早了。我们尽全力、听天命,争取这部《一见钟情》可以拿到好的结果,至少,是能接受的结果。我们可以请几个学者甚至儿童教育专家写些分析以及建议,证明不会影响观众,还可以把较类似的国产电影提交上去,也可以用同类型的欧美电影当作例子,还可以……”一下说了很多建议。
  对谢兰生的事儿,莘野从来不说“你可以”,全部都是“我们可以”。
  接着,莘野又说:“最不济,我们就换一部电影。我知道,你脑子里有很多想法。慢慢来,不要多想,你我都明白,你的下部电影最终肯定可以公映。”
  “……嗯。”
  经过莘野这番分析,谢兰生真好受不少。
  是啊,谢兰生想,对于一个目标确定、结局也确定的事儿,没什么好焦虑的,也没什么好多想的,尽力就好了,十字路口才会让人感到迷茫以及焦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