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府第一年的春节晚会,就定下了募捐的基调。还是望江楼负责歌舞表演庆典,不过和一个多月之前的年末庆典的欢快氛围不同,这一次走的是‘祈祷’风。
祈祷团途径所有寺庙道观文庙门口,向各类神仙送上祝福。送上祝福的同时,后面还跟着功德募捐箱。
捐款多少随意,给不给也随意。
只不过不光是所有寺庙道观,就算是所有个人的捐款白苏也直接写了【红榜】登记在册。然后全部公布在县衙门口的公告栏上,专门开辟出来的那个,据说可以将红榜一直保存的那种。
村民一人十文钱,村长一人一两银子。镇长十两银子,商贾看个人情况一百五百不等。道观寺庙也不强求,捐的是全体,一家给个十几两几十两的,白苏也完全不嫌弃。
白苏自己一口气捐了一万两,那个望江府成立的商会也集体捐了一万两。
银子全部汇总到县衙白苏手里,当天白苏就宣布了善堂一分为二的事情。将女堂还有自认为自己心理性别为女的哥儿全部迁移到了望江楼,剩下的男童还有心理性别为男的哥儿继续留在文庙。
所有能狠下心遗弃孩童的人,并不是都能留住最后一点良心的。那所谓的最后一点良心,就是将那些不想要的孩子扔到别人能看见的地方。
未来某个重男轻女的时代,遗弃甚至都算是犯罪的时候,遗弃女婴、溺死、流产、打胎,只要是提前检测或者生下来发现是女孩的时候,就可以残忍的做到不给你活的机会,就更不要提相比之下甚至更加野蛮的古代了。
白苏不是地图炮,甚至都不是谴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百姓的粮仓充足了,丰衣足食了,才能顾得到和你讲究礼义廉耻人伦道德。
白苏不想将人想的太坏,不想将那些事情全部归罪在就是人性的残忍上,所以白苏努力想要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活着的负担变得更少。
这样,才能真正的让那些已经生下来的孩子还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以前的白苏肯定是没有这么好心,甚至可以说现在的白苏这么做也不见得是出于什么自己的好心。
只不过每天看着自家小夫郎羞涩的笑脸,总是忍不住会想,怎么样才能让这个人更幸福一些。
经历了穿越,连世界观都被迫重塑了一遍。曾经也不信神佛的人,现在也不由得多了几分谨慎。
也许白苏自己还是不信,可一点都不妨碍他去做能让石菖蒲更幸福的事儿。
在过年之前,望江府的各个村落将收集到的桃核也全部送到了县衙。白苏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弄了一家榨油工坊。
桃核仁儿榨的油全部送到了善堂,分开来用乌桕榨的油,是为了加大蜡烛的生产做的准备。
二月底,江南已经快要入春的时候,北方还在寒冬里。白苏之前就开始订购的白菜萝卜土豆红薯什么的,也开始进入了丰收的季节。
这种平日里南方人自己不怎么喜欢吃所有不怎么种的多的东西,用了白苏提供的种子之后,产量简直惊人。
白苏按照之前就说好的价格,白苏将那些蔬菜全部收购了回来,然后转手就送到了北方。一条南北的商路,在白苏有意为之的情况之下,慢慢的在望江府和边境之间形成。
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雏形,可因着是朝廷士兵‘开辟’出来的商道自然比别的路线安全了许多。越来越多的商人,闻着味儿走上了这条路。
望江府往来的客商更多了,望江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楼里从美酒开始,现在有了各种佳肴。从‘感冒药’开始,有了蜡烛。
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像是一个交易市场。
三月,迎春花怒放的日子。白苏站在院子内,看着已经开始冒着绿芽的桃树。只不过半年的时间,时间过的飞快。甚至有种恍惚中,时间就已经消失不见的感觉。
白苏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慢慢的多了一分笑意。
他这人,从来不喜欢欠人。半年的忙碌,已经彻底洗白了望江楼。而上面曾经给的恩情,他也算是还清了。
以后他还会好好做官,还会好好赚钱。和北方的生意也不会断了,但以后终于可以用平等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而不是还恩情的心态。
白苏再次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浑身清爽的感觉让他甚至觉得飘飘然。轻松,自在,已经很久没有了的感觉了。
“小宝贝儿,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呀。”心情舒爽,白苏回头去看石菖蒲。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晶同名。
这种医术上记载的东西,白苏还是知晓很多的。玻璃这种东西具体什么年代开始有的,白苏还真记不清楚。但是在华夏的古代历史记载之中,这东西出现的还挺早的。
不过不是后人习惯的透明玻璃,古代的玻璃大部分都是绿色的。
白苏对玻璃的制作工艺不熟悉,但白苏对玻璃的使用还是很熟悉的。订购了大片的琉璃瓦,在院中搭建了这个小小的温室。
头顶的玻璃是最大程度的淡绿色,暖阳照射下来不会让人眼晕还能让人觉得有几分暖意。两边除了一根承重柱之外,全部都是藤蔓植物盘出来的植物墙。
超过五十平的空间里面,边上还弄了一架可以双人坐的秋千。里面全部都是白苏催生优化过后的花卉,香气扑鼻提神醒脑还漂亮非常。
秋千的另一边,放着可以两个人躺上去的矮榻。除了花卉之外,地面全部都是白苏改良之后的绿草。
最多没过脚面的绿色如茵,踩在上面柔软舒适,甚至都不需要穿着鞋袜。背靠着县衙院子原来的墙壁,正前方是同样用琉璃做的门。
就这小小的一个简陋温室,不过上下‘两块’玻璃,就足足花费了两百多两银子。为了美观,白苏也没为难人。
一整块的琉璃墙上,开了一个可以供人出入的小门。从顶上到前面,白苏种了一片的紫藤。紫藤藤蔓垂下来,就当了温室的门。
别小看这一丛一丛的植物,就是这些小东西硬是将温室的温度一直维持在十六度以上,完全不见寒冷。
在放矮榻的那个角落,有一个专门的书架,放的全部都是石菖蒲的书籍。白苏也有一张小桌子,放在矮榻的另外一边。
上面凌乱的还有一些纸张和成套的笔墨纸砚,最近时间终于空下来的白苏,也终于有了学习画画的时间。
石菖蒲斜躺在矮榻之上,腰间还搭着一个薄毯。闻言抿着嘴角,笑意盈盈的看着白苏。“时间过的好快呀。”
看着向自己走来的白苏,石菖蒲眼中都多了几丝恍惚。是啊,时间过的可真快啊。去年的现在,两个人也不过才初识。
那时候的石菖蒲,在河边第一次和白苏说上话。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石菖蒲连忙收回目光,脸上也有了一丝微红的模样。
不过一年的时间,回想起来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模样有多傻乎乎。
第094章
赶在三月底之前, 白苏请文庙祝等人在杂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甚至还具体的讲述了望江楼是朝廷扶持的产业,就是为了让犯错之人赎罪的理念。望江府的杂刊免费发放给所有读书人,并且让各个酒楼茶馆里的说书人不间断的口述告知。
上报朝廷之后,朝廷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这些内容刊登到了全国的杂刊上面。虽说主要说的是望江楼改造之后为朝廷做出的贡献,为百姓做出的贡献,但【望江楼】这三个字,还是和【善堂】【善事儿】这两个词彻底的联系在了一起。
三月底, 望江府向京城送去了一份儿贺礼。按照贺礼运送的速度,是赶在五月之前就能抵达的圣人大婚之礼。
礼物是一卷长达十米的字帖, 里面全部都是祝福的话语。从稚嫩只能按压手印的幼童, 到刚学习写字粗糙丝毫没有美感的大字, 再到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总算能看的字体。
望江楼内, 所有善堂收养的孩子都亲自一笔一划的写上了祝福的话。
敢用望江楼的人书写送给圣人的贺礼,白苏的手笔不可为不大。此举之后, 望江楼算是彻底的被洗白了。
望江府的人不会傻的和他们的财神爷作对, 上面的人也不会那么不怕死的和二皇子还有皇帝和未来的皇后作对。
总之除非有人造反并且成了, 要不然就算只是奔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基础生存理念, 也没人会戳破这样的改变。
四月初, 桃叶已经舒展了身姿, 让整个院子变得绿意葱葱。望江府今年又多种了一千颗桃树, 全部都是白苏改良过后的优良品种。
桃树也算是被充公了, 每年丰收的桃子卖掉一半的钱直接注入【教育基金】,年尾收上来的桃核压榨的油全部分配给困难的家庭。
桃叶桃胶什么的,是属于白苏的, 还有一半的桃子。白苏种树越来越多,这个分配的比例却是不变的。
去年计划好的初级学堂也已经全部建造完毕,白马书院还有哥儿书院那边一部分的学生通过考核之后也已经成为了第一批初级学堂的夫子。
白苏躺在院中温室的矮榻上面,眯着眼睛悠然的看着天空。顶上的藤蔓也开始慢慢的攀爬,将温室顶部稀稀疏疏的覆盖着。
阳光从缝隙中透下,只剩下点点柔和的光晕。
将最后一份儿‘答卷’上交之后,白苏彻底的放松下来了。将近一年时间的忙碌,将体内为数不多的勤劳因子已经彻底消耗干净了。
没有了那个最大的压力,白苏觉得自己能在床上躺三天三夜不下来。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才是人生享受的真谛。
“白大哥,肚子饿吗?”
石菖蒲坐在矮榻旁边,成套的桌椅上面,放着成套的学习资料。刚完成半个时辰的练字,石菖蒲在心里轻叹一口气,好笑的出声询问。
自从那份儿贺礼送上京之后,白苏就彻底成了没骨头的人。每天软趴趴的,不是睡在床上就是躺在软塌上。地点倒是跟着自己移动,但那不想动弹的姿势完全不变。
如果只是这样,石菖蒲还不怎么担心。可伴随着白苏越发惫懒的,还有他的‘生存欲’。石菖蒲不把水杯端到跟前,白苏甚至可以一天不喝水。
石菖蒲要是忘记吃饭了,白苏也就顺便忘记了要吃饭的事情。
半个月之前,还是白苏天天盯着石菖蒲按时吃饭进补。现在,天道轮回轮到石菖蒲关注白苏会不会饿死了。
白苏眼睛微微睁开了一点,看了一眼石菖蒲。没有说话,只是慢腾腾的转身换了个背对着石菖蒲的姿势继续躺着。
右手在身下摸啊摸,摸啊摸,终于摸到了毯子。有气无力的将毯子拉起来,慢慢的蒙住脑袋准备继续睡觉。
这是连吃饭都觉得是在浪费精力了。
石菖蒲看的好笑,哭笑不得的从书桌后面走了出来。冲着守在温室外面的下人摆了摆手,对方福礼告退下去准备午膳。
走到矮榻跟前,贴着白苏坐下。石菖蒲从白苏的肩膀开始,慢慢的往下按摩。手上稍微用了点劲儿,让白苏舒服的直哼哼。
等下人们将准备好的午膳端过来的时候,白苏也终于不情不愿的哼哼着将脑袋从毯子里放了出来。
白苏抱着石菖蒲的腰身不起来,石菖蒲也就任由对方这么抱着。四个下人训练有素的进出温室,将矮桌移动过来,将四菜一汤两碗米饭摆放好。
最后放下一个装着米饭的大盆,再次安静的离开。
石菖蒲用了点力气,在白苏脸上狠狠的搓揉了两把。白皙的脸庞被揉捏的泛红,看的石菖蒲也跟着稍微红了脸。
终于将人从矮榻上拉了起来,两个人靠坐在一起吃饭。还是平平常常的四菜一汤,可美味精致的程度却是上升了好几倍。
“白大哥,你有什么想做的事儿吗?”白苏给石菖蒲碗里夹了一筷子菜,石菖蒲给白苏碗里夹了一大块肉。
两人肩膀贴着肩膀,说话间稍微凑近一点都能脸贴着脸了。不是什么舒服的吃饭姿势,可两个人无事的时候就喜欢这么贴在一起。
等石菖蒲考上秀才之后,两个人游玩的事情才能提上日程。而且要等白苏三年任期完成,两个人才能考虑去更远的地方游玩的事情。
远的地方还有两年才能去,近的地方也还有一个月要等。石菖蒲忙着学习,白苏却是一身轻的状态。
别看白苏现在恨不得连吃饭都躺在床上让人喂,可石菖蒲比谁都清楚,这样的姿态他家白大哥最多也就再坚持两天。
两天过后就算没人说他,他自己也会因为无聊躺不下去。
他家的白大哥啊,根本就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
白苏吃了一口拌着肉汤的大米饭,眯着眼睛认真的思考起来。“其实还真有一个想做的事儿。”
“什么呀?”
“学医。”
“那就学吧!”
白苏细细的咀嚼了十几下口中的白米饭,眯着眼睛认真的思考了一番。“还是算了。”
“……”石菖蒲夹菜的手顿了一下,疑惑的扭头看向白苏。肩膀轻轻的撞了撞对方,不自觉的人也靠过去了一些。
“为什么呀?因为太麻烦了吗?”
白苏将石菖蒲刚想要夹的菜夹起来直接喂到对方嘴里,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倒也不是麻烦,只是大家理念不同。”
白苏这段时间忙于公务,但该做的尝试和努力也没有落下。他不仅自学还专门请教专人把脉之类的技巧,懂,但是麻烦。
木系异能在病人体内转上一圈,虽不能直接治病,但哪里出了问题还是可以一目了然的。这就造成了白苏在把脉这件事儿上,控制不住的惫懒。
拥有汽车的时候,没人还会习惯走路吧。
“看病是不行了,不过总结一下医书还是可以的。”白苏当年背的那些医书,都是历史记载然后流传到未来的。
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些医书是从华夏真正的历史上总结记载流传下去的,并不是从这个架空的时代开始的。
所以别说什么宋朝明清时代的医书,就连本该唐朝的医学知识都有很多被蝴蝶没了。白苏之前没怎么在意过这个问题,现在却不由得有了那么一点点想法。
和□□飞机大炮之内的具有杀伤性的发明不同,医学就是治病救人的。自己只需要将那些背诵过的东西写出来,宣传出去,那么就有无数人可以受益。
白苏的目光不自觉的看向石菖蒲的腹部,然后在石菖蒲发觉之前又移开了目光。这辈子不能生育,可能会变成石菖蒲的遗憾。
87/108 首页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