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韩遂造反已经有些年头,凉州叛军的首领都已经更换了好几茬,先是羌人首领北宫伯玉率兵劫持了凉州的官员边章和韩遂。
然后俘虏边章和韩遂反客为主,成为叛军的首领,带领叛军攻占凉州,杀金城太守,斩护羌校尉。皇甫嵩和董卓一起上都没能平定叛乱。
随后韩遂发动兵变,杀了边章和北宫伯玉,成为这支叛军的主人,拥兵十万进攻陇西。扶风的马腾也来插一脚,和韩遂结盟,一同带兵进犯三辅地区。朝廷派张温带着孙坚和董卓一起平叛,同样没能搞定。
这么多名将都平定不了凉州,刘宏当然没指望何进能创造奇迹,他只不过想找个由头把何进远远支开,好做一件大将军在洛阳就不方便做的事。
天子总想把何进忽悠出京城,还找了一个这么烂的借口,明摆着有问题。以何进的智商,都知道绝对不能去。
三月下旬,郭嘉守孝期满,几个好友难得相聚。
戏璕一边煮茶一边和郭嘉荀彧闲扯,“何进虽是外戚,但一个杀猪的大将军,底蕴和当年的窦武没法比,天子如此防着,让蹇硕夺他的兵权,还想把他调离洛阳,该不会是想废长立幼?”
没错,废长立幼,这就是何进只要人还在洛阳就一定会不惜代价阻止的事。
郭嘉心中转过几个念头:按照近一百五十年的天子的平均寿命,三十三岁的刘宏已经算是高寿。如果他没记错,刘宏活不过今年夏天。
刘宏有过好几个儿子,但目前还能喘气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养在史道人家的大儿子刘辩,民间戏称“史侯”。另一位是养在董太后处的小儿子刘协,民间戏称“董侯”。
刘辩的生母是何皇后,舅舅是大将军何进。在这当口打压何进,估计那个刘辩确实不讨喜。
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早早就挂了,据说是被何皇后毒死的,董太后把小皇子带在身边,教养的聪明伶俐,是刘宏的心头宝。而且董太后跟何皇后的婆媳关系不太好,一直互相较着劲呢。
后世普遍的看法,认为刘宏至死都在犹豫:立皇子辩还是立皇子协?
其实更可能的是:刘宏想立刘协为太子,这样才能合理解释他授意蹇硕去夺何进的兵权,还任命董太后的侄子董重为票骑将军,以及其他一系列为刘协铺路的行为。
奈何群臣激烈反对废长立幼,蹇硕也没本事压制何进,何进依然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刘宏要是敢明确表示传位给刘协,一个处理不好,群臣就敢撺掇着何进拥立刘辩。
千万不要小看古人,志才、文若、公达,一个个都是人精,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会被他们无限放大,见微知著。
郭嘉拈起一块肉干,“废长立幼这种事,一个天子带着一群太监,想想就好,恐怕是办不成的。”
不光大将军何进支持自家外甥刘辩,满朝文武也多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拥护者。多少明君都没办成的事,要是让刘宏给做成了,那才是一桩奇事。
第15章
美貌不分性别 荀彧:“何谓‘太监’?”
郭嘉:“就是下边没了的,比如蹇硕、张让之流。”
戏璕神色古怪,“原来奉孝昨日说书唱的那一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内涵如此丰富。”
荀彧:“说书?彧也要听。”
郭嘉耍赖:“谁让文若比志才晚到一天,饶过我吧,重说一遍会要命的。”
戏璕:“讲故事一定要有始有终,说了开头不说结尾的人下边也没了。”
郭嘉无语凝噎,他说还不行嘛,“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二十多天之后,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
去洛阳赴任的途中无事,荀彧在马车里抚琴弦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同行的郭嘉一阵牙疼,老天爷,他都干了些什么啊!让一个优雅方正、温润如玉、举世无双的美男子弹唱这种不着调的词,真是造孽。
乱世正是能人异士辈出之际,郭鸿这么个老实人,在京城只能坐冷板凳。这位廷尉大人的府上门可罗雀,据说如今的重案要案都交给侍御史来审,侍御史不行还有尚书台、司隶校尉,反正没廷尉府什么事儿。
续了两次茶水,郭鸿终于上朝归来。他气色不太好,像霜打的茄子。
郭嘉随口一问,原来刘宏病重,群臣请立皇子辩为太子,刘宏一言不发,拂袖而去,留下百官大眼瞪小眼。
立嫡立长是祖宗家法,算上郭鸿,郭氏一门出了七个执掌律法的廷尉,郭鸿理应带头支持嫡长,所以何进让他出面请求立太子,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可叹他第一次奏事,就被打击得够呛。
郭嘉扶额:有一个能被何进忽悠着当枪使的兄长,我好慌。
当年郭禧留在洛阳的宅邸住了郭鸿,还空着两个院子,郭嘉也没客气,直接挑了一个比较幽静的,带着赵云安顿下来。
主要是这院子里有片竹林,脩羽喜欢竹子。
郭鸿请郭嘉喝花酒,陪酒的女郎甚是殷情,拈起一颗梅子送到郭嘉口边,见他吃了,便笑着劝酒,没骨头似的往他身上粘。
就在这时,一道白光破窗而入,凌空从女郎的头顶飞过,一把抓散了她的发髻。
女郎惊呼一声,双手捂着头,玉簪落地,跌成两段。
锵地一声,郭鸿拔剑,长剑出鞘一半,突然被郭嘉按住剑柄推了回去。
郭鸿仔细一看,原来袭击女郎的是一只白色大鸟,正是十六弟养的那只。
他顿时乐了,“呦,这鸟挺凶猛,看气势倒像个来捉奸的悍妇。”
郭嘉抓住脩羽,柔声问女郎:“可有伤着?”
女郎摇头,脸上仍有一丝后怕。
郭嘉略带歉意:“我这鸟脾气有些怪,它不喜欢女子离我太近。”
郭鸿捶着几案大笑:“那十六弟可有点不妙,这软香温玉,红裙翠袖,满园春色,只能看不能尝,哈哈~”
郭嘉解下随身玉佩抛给女郎,“赔你的簪子。”
脩羽箭一般窜过去,赶在女郎之前接住玉佩,玉佩上的络子挂在它的小爪子上,左右摇摆不定。
郭嘉:“……”
这块羊脂白玉他从小佩到大,前不久上面突然换了一条别致的梅花络子,也不知是谁为他打的结饰。
郭鸿扯下腰间玉佩,随手递过去:“用我的。”
一直到散场,也没有女郎敢再靠近郭嘉,连替他斟酒都小心翼翼。
郭嘉撸着脩羽顺滑柔软的羽毛,“白滚滚,你这么能吃醋,我身边连只母蚊子都留不住。你将来一定要变成俏佳人,似这般良辰美景、姹紫嫣红都补偿给我。”
脩羽在他腿上挠了一爪子。
入夜,郭嘉躺在京师流行的胡床上,翻来覆去,毫无睡意,脩羽偷偷来钻被窝,被他一把捞住,这毛团子摸黑摸起来手感极好,软萌讨喜,不知化形以后会是什么模样?圆润的美娇娘?
半夜突然醒来,天还没亮,月光透过窗牖铺了满地青霜。
郭嘉怀里抱着的毛团不见了,耳畔有温热的气流拂过,微痒。
有什么人正躺在他身后,用双臂揽着他。
郭嘉的脊背瞬间绷紧,屏住呼吸回头,好巧不巧,视线正和那人对上了,由于距离太近,眼前是放大的一双凤目,根本看不清那人的长相。但莫名有几分熟悉的感觉,因为那人身上有一种如雪花般清冽的气息,和脩羽的味道一样。
“白滚滚?”
“嗯。”
似是察觉到郭嘉的忐忑,脩羽拉开一点距离,手掌在床沿上轻轻一撑,整个人坐了起来。
长眉凤目,鬓若刀裁,清雅的姿容,清冷的神情,映着淡淡的月光,惊艳又惊心。
对着如此清雅昳丽的美男子,郭嘉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眼前人和打滚逗趣的小萌宠联系在一起。
肖想了好几年的俏佳人居然是个男子,郭奉孝三观尽毁,一度怀疑自个儿仍在做梦。他把眼闭了一闭,睁开再看,眉如远山横,眼似秋水寒。这人真真切切就在眼前。
“怎么,不认识了?”就连声音也是清清冷冷,透着奇异的禁欲感。
郭嘉伸出一根手指,在脩羽的脸上戳了一个窝窝:“你食言,都是男人,还说什么替我挡桃花。”
话音未落,双肩都被脩羽按住,动弹不得,俊颜缓缓逼近,直至距离太近再也看不清彼此。一个吻轻轻地印在额头上,一触即退。
郭嘉脑中一片空白,过了几秒钟才恢复思考的能力。只听脩羽幽幽开口:“从未食言,一直在替你挡桃花。”
当初韩六娘退亲,少不了脩羽推波助澜。这些年偷偷思慕奉孝的钗裙粉黛,也都是他暗中打发的。奉孝一向机敏,唯独对此事不太开窍。
一念及此,脩羽用他的小法术去探听郭嘉的心语。他借来的乌鸦壳子可以直接感知到郭嘉的意念,人形的时候由于宠物契约无法识别,他们之间的意念相通也会暂时中断。冒名顶替得来的契约果然不靠谱。
“每天让我撸毛的小可爱居然是个汉子!?”
“身娇体柔,一直以为是软妹……”
“美貌不分性别,手感还是很好的……”自我唾弃:“禽兽啊,你连男人都不放过。”
“脩羽,既然都是男子,以后不准爬我的床。”这话是低声说出来的,神色很坚决。
脩羽怔怔地望着郭嘉,郭嘉却怕光似的抬手遮住眼睛,抱着小宠物入睡,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男人,有点惊悚好吗……
短短两个呼吸的时间,好像一生那么漫长。
如果不是为了郭嘉,脩羽根本不会来这个时空。事实证明,喜欢一个人,真是可以一次次刷新底线的。如果冥界知道他曾以一只鸟的形态,在地上打滚,只为哄一个身体虚弱,喝两口奶还会吐一口的婴孩开心,恐怕众神的三观都会碎一地?
彼时,郭嘉说喜欢能摸能抱会打滚的毛团子。真当他看不出来:郭嘉想要一只狐狸,结果来了一只乌鸦,在闹小脾气?
哼,其实赠品就是狐狸,只不过被他暗中顶替了。
单相思多年,一直到昨天才醋罐子打翻,豁出去爬郭嘉的床。
脩羽捉住郭嘉的手,用力移开,压在枕侧。唇角勾出一个冷魅的弧度:“你摸也摸了,睡也睡了,现在想反悔?”他凑近郭嘉耳边,吐气如兰,缓缓说出两个字:“做梦!”
洛阳城此时阴云密布。
蹇硕想诱杀何进,都把人骗到宫门口了,有人给何进使眼色,让他给跑了。何进飙车抄近路跑回他的直属军营,带兵进驻百郡邸和大将军府,称病不再进宫,轻易连家门都不敢出。
这都怪何进招揽的那群智谋之士,他们绘声绘色地给何进讲前任大将军的故事,大汉朝近百年连着五位大将军都是外戚,没有一个善终的。
他们讲这些前车之鉴,本意是希望何进这杀猪的能吸取经验和教训,奋力一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干脆利落地把十常侍宰了让士大夫当家作主。没想到何进被吓破了胆,疑神疑鬼,惶恐不安,一点风吹草动就缩进乌龟壳子里……
不过这难不倒那些聪明人,何进不敢出门,那就先待在家里装病。
五月十三号,刘宏驾崩,丧钟响彻整个洛阳。他们簇拥着何进上朝,让军队守在宫外,由何进直接取一套龙袍,披在皇子辩的身上,把他扶到皇帝的位置上坐定。
这时,拥护皇子协的人终于从懵逼中反应过来,能做的事也只剩下跟着何进参拜新君了。
那些给何进出主意的聪明人,袁绍任司隶校尉,何颙任北军中候,荀攸任黄门侍郎,郑泰任侍御史,陈琳任大将军主薄。
何进一次提拔了二十多个人,唯独没有曹操。据荀攸透露,这是因为在何进跟袁绍商量着要杀光宦官的时候,曹操认为:宦官也有存在的理由,只诛首恶即可。
何进嘲笑曹操是宦官子孙,和他们不是一条心。
第16章
郎官生存指南 对于何进要杀宦官的计划,何太后是这么说的:先帝尸骨未寒,杀光宦官,难道让哀家直接和士大夫议事吗?
何进一听,好像也有道理。但他手下的聪明人告诉他:不杀宦官,大将军您就是下一个窦武,迟早被宦官弄死。
袁绍给何进出主意,让他召董卓、丁原、乔瑁带兵向洛阳逼近,威胁恐吓何太后,逼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曹操一听就急了:“杀宦官,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将乎?”
说这话的结果依然是自取其辱,曹操这样身份敏感的人,劝不住已经昏了头的何进。
侍御史郑泰对何进说:“董卓凶狠残暴,有无穷野心,如果倚重此人作为外援,一定会危害朝廷!”曹阿瞒说一个狱吏就能搞定宦官,或许想得有点美,其实一个司隶校尉更稳妥。所以司隶校尉袁绍给何进出这种馊主意,到底想干嘛?
何进不听劝,郑泰对荀攸说:“何进不易辅佐呀。”他把官印一挂,直接弃官离去。
这下何进懵了,他找来袁绍,“本初兄,他们都反对召董卓进京,您看这事是不是再商量一下?”
袁绍:“董卓就是做做样子,又不会真的带兵进京,不用担心。”
袁绍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商量什么啊,董卓是我袁氏的门生故吏,丁原也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意向。等董卓、丁原的人马都驻扎在洛阳城外。到时候无论是何进灭掉十常侍,还是十常侍弄死何进,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还不都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说了算?
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先是张让、赵忠等十常侍为了自保,杀了跟何进有过节的蹇硕,向大将军投诚。随后大将军何进不接受投诚,天天对十常侍喊杀喊打,求生欲很强的十常侍密谋砍掉了何进的脑袋,从宫墙里扔出来。
这一天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五日。
袁术和袁绍带头领兵杀入皇宫,不杀不行,如果让十常侍缓过一口气,死的就是他们这些支持何进的人。
10/90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