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田在内东郊,内东郊一带都是朝廷的田地,朝廷田地一律有内务府管理,结算,然后冲进国库的财产里。所以在内东郊有一座很大的院子,住的基本都是内务府那些打理田地的太监。
本朝一共有九家被赐予丹书铁券的开国勋臣,当时他们的功勋田基本都在内东郊和内西郊,后来五家造反的造反、没落的没落,他们的功勋田又被朝廷收了回去。
现在拥有功勋田的有李家:忠勇侯府、忠国公府;陈家:长宁公主的驸马家,陈家也是当年的开国勋臣,赐爵永义侯,陈驸马是永义侯嫡出的二子,不过陈家都是文人,如果说李家一门两进士,李老太爷和李晖风光一时,那么陈家也不可小觑。
虽然陈家旁支没什么出息,本家也没什么人才,但是当年的陈驸马考了状元时,陈家可谓风光极了。只是……陈驸马被尚了公主,前途没了。
这个婚事虽然是长宁公主自己看中的,但是先皇和太子宴也有这个意思。先皇是想限制世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凭状元的才华,将来进内阁、做尚书是早晚的事情。先皇疑心大,连自己最喜欢的太子都要挟制,更何况世家。
忠国公府可是收敛了几代,才没有被先皇疑心,从前一代忠国公李老太爷的父亲、到这一代忠国公、到世子李晨,都是碌碌无为的人。
李老太爷因为是庶子,先皇才没打压,却没想到让他混出了样子。但那又怎样,三品封顶,再也没有上升的空间。
还有一家是仁乡侯。只不过这个仁乡侯金家虽然是开国勋臣金家之后,一路却是非常的坎坷。祖上因为冤案被流放、什么开国勋臣、丹书铁券、功勋田全部没了,上一任仁乡侯成了草莽出生,但是人家有事业心,从军打仗有了战功,请先皇翻案。先皇这人好面子,恨不得告诉全天下他是一个好皇帝,所以就给翻案了,草莽汉子当时有一个老弱的父亲,翻案之后他成了世子,他父亲成了仁乡侯。
然后他遇见了李念静,对李念静一见钟情。
上门求亲。
他有个快死的爹、没兄弟姐妹,李念静念他有胆识,又有赤子之心,然后下嫁,成了世子夫人,其实跟侯夫人没什么区别,因为不用伺候婆婆。
后来仁乡侯去世。
这种没有背景的侯爵,先皇最喜欢重用了,加上忠国公府也老实本分,向来不跟皇亲国戚有姻亲关系,所以仁乡侯的军权一直拿的很稳。到现在仁乡侯去世,李念静成了老封君,军权到了他儿子的手中。
不过,现任仁乡侯在边境开了侯府,一家老小都搬过去了。
李家、陈家、金家之外,之后一家是苏家。大皇子的正妃,出自苏家。
三个小时候后,马车到了内东郊的功勋田。这边望去,挨着山头的都是田地和村庄。
“少爷,咱们先去村子里吃个午饭吧,不然您这肚子待会儿有的饿了。”纪管家现在对李洛那是一个忠心,“附近村子里可以吃的,只要我们付点银子就好。”
“好,你带路。”
附近的村子里,老百姓每个月都会做这种生意,富贵人家在吃这方面非常的大方,有时候给的小费都比老百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所以老百姓非常的愿意做这种生意。
纪管家找的一户农家,是他和李鸿来的时候经常吃的。
“纪管家来了?”老农汉子看到纪管家,有些意外,“今儿还不是月底啊……大少爷没来啊?”
纪管家站到一边,迎了李洛下马车,然后又对老农汉子道,“大少爷没来,今儿来的是我们小少爷。”
老农汉子看到马车里出来的小男孩时,很意外。这么小的孩子过来能有什么用?不过这排场比大少爷还要厉害。他记得大少爷来的时候,就带了一个纪管家、一个小厮和两个家丁,可是这小少爷带了好多侍卫。
“小少爷,这是这家的当家,我们之前的饭就是在这里吃的,有时候来不及回去,就在这里过夜。”
李洛点点头:“打扰了。”
在老农家吃了午饭,纪管家带着李洛去了良田,千亩良田,这面积之大,让李洛很是兴奋。良田上种植的都是稻谷,不过这稻谷杂草丛生,没有金灿灿的亮眼。
李洛走进稻谷丛中:“快要丰收了吧?”
“九月初就可以丰收了。”纪管家回答。
“那这些稻谷是派什么用场的?”千亩良田,这得多少稻谷啊。而且全部种稻谷,吃上一辈子一吃不完。
“卖掉。”纪管家道,“拿一部分去府里,老夫人会发给大家。”
“都是内务府的人帮忙卖的?”账面上是这样,“然后从播种到卖掉,所有的事情都是内务府的人做的?”
“是的。”
“这一亩两天能种出多少大米?”
“正常情况下每一亩有500斤,但是收益不好的时候只有300到400斤。”
“那每100斤大米多少银子?”李洛又问。
“批发卖掉一两银子100斤。”纪管家回答。
一两银子100斤,这跟内务府的账是一样的,所以账面上没有问题,那么唯一有问题的是大米的数量,500斤一亩写个400斤一亩,侯府根本不会知道。多出来的100斤可以卖一两银子,千亩的话就是1000两银子了。一年两次,一次五月、一次九月。所以内务府的太监很好赚钱“去村子里找个熟悉的人,问一下这样的情况每亩稻谷约有多少斤大米。”李洛道。
“是。”纪管家跑的腿,把中午的老农汉子找了过来。
老农汉子看了一下良田的情况道:“按照小人的经验来说,这里的稻谷长得非常不好,平时缺少打理,每亩应该有450斤这样的大米。其实稻谷打理的好,一亩地有600斤的大米。”李洛听了不由的一愣,这么好?“走,去会会内务府的。”
接着李洛一行人来到朝廷建造在这里专门安顿内务府这些人的庄园。庄子还算大的,因为内务府的人不少,而且这是朝廷的脸面,肯定不能少。
门口有侍卫守着,这些侍卫看人的眼神如同看着一条狗。“你们找谁啊?”说着,手掌伸了出来,意思不言而喻。
纪管家上前:“我们找余公公,我们是忠勇侯府的人。”
“嗯?”侍卫晃了晃手掌。
纪管家送上二两银子。侍卫哼了一声,嫌有些少:“这么多人见余公公?那个是谁?”“这是我们小侯爷。”纪管家笑着回答。
“啥?这么小的小不点还是个侯爷,那我不是老侯爷了?”侍卫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洛挑眉:“长诚,掌嘴。”
“诺。”李长诚上前。
“你们要干什么?要造反吗?不知好歹。”侍卫顿时拔剑大骂。
但是李长诚的动作更快,他跃起,一脚踢上侍卫的手,剑又重新进了剑鞘,然后跃到侍卫的身后,朝着他的腿狠狠的一蹿,侍卫顿时跪下。守门的侍卫有两个,另一个见状马上冲了上去,但是被另一个护院组长拦住了。
李洛上前,然后拍了拍那个跪在地上的侍卫的脸:“本侯自被皇上封侯一来,还没有人敢称是本侯的老子,你真勇敢。”
男孩的声音清脆又好听,可是他的语气慵懒又高傲,让侍卫打了一个冷颤。“你……你……”
“掌嘴。”
李长诚又打了对方一巴掌。
“在本侯面前,你也敢放肆,也不打听打听本侯是谁。吊起来,也不知道他们平时拿了多少好处,待我回去告诉皇上,领个功劳。”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纪管家擦了擦额头的汗,小侯爷说话……真嚣张。
庄院里的人已经听到门口的风声出来了,为首的穿着老爷服,身边跟着很多侍卫。不是说这里住的是太监吗?
“什么人敢闯朝廷的庄园?”他尖锐着声音道。
一听声音才知道,原来是个太监。太监穿着老爷服,他以为在过年吗?
还不等李洛等人回答,有个小男孩跑了出来:“义父义父,你来陪我玩。”小男孩跑到太监身边,拉着太监的衣服。看小男孩锦衣玉食的生活,妈的,不像小太监啊。
“等义父处理了事情再陪你玩,乖。”太监揉揉小孩的头。
小男孩不满道:“什么人敢打扰义父陪我玩?”然后看向李洛,庄院里也有小孩,但都是农民家穿着脏兮兮的小孩,像李洛这样精雕玉琢的小男孩,他头一次看到。视线在李洛身上溜达,然后停在了他的腰间,小男孩眼睛一亮,“这块玉佩好漂亮,快给我。”
李洛心想,这不会是个傻逼吧?
小男孩见李洛不理他,他冲了上去,去抢李洛的玉佩。但是被李洛身边的护卫推开了。小男孩倒在地上:“哇……”小男孩哭了。
“你反了天了,给我把人抓起来。”太监愤怒了。
“是。”侍卫们冲了上去,还有几个太监。很快把李洛等人围住。
“你们敢伤害我儿子,我要你们死。”太监道。
纪管家上前:“卜总管,我们是忠勇侯府的人,关于功勋田的事情,我们来找余公公。”虽然他们这边有十个护卫,但是对方有三十多个侍卫,纪管家怕伤到李洛。赶忙说出自己的来历。
“忠勇侯府?”卜太监冷笑了声,“天皇老子来,也不能欺负我的儿子。我儿子竟然喜欢那块玉佩,就把玉佩给我儿子玩玩。要知道我儿子看中你的玉佩,是你们的福气。”
李洛摸了摸挂在腰间的玉佩,玉佩从顾郡辰那里又到了他的手中。“我怕你拿不起。”“不过区区一块玉佩,当有多大的能耐,咱家拿不起?”卜太监呵呵大笑,“那咱家就拿给你看看。”说着,他走到李洛面前,动手就要拿的时候,李洛开口。
“这是齐王殿下的玉佩,你确定你拿得起吗?”
卜太监手一顿。齐王殿下的玉佩,他的确拿不起。随即他笑了:“看在齐王殿下的面子上,咱家就不跟你们计较了,你们有什么事情?”
李洛微微一笑:“听说我侯府的功勋田是余公公在管,本侯为功勋田而来。”
“既然如此,带他们去找余公公。”卜太监指了指其中的一个侍卫。
“是”
李洛却是没有走,又漫不经心的道:“本侯去御书房,也没见圣上有这位公公那么大的架子。”
卜太监眯起眼,这个小孩是什么意思?
李洛就说了一句话,然后走了。
看着他们进去的背影,心腹问卜太监:“大总管,小娃子什么意思?”
“能有什么意思?一个小孩子,怕什么?而且忠勇侯府?什么狗屁侯府,早就落魄了。”
卜太监满不在意。
“余公公,忠勇侯府的人来了。”侍卫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第106章
余公公的房门开着,里面还传出声音,似乎有客人,听到侍卫的声音,余公公出来了。余公公三十来岁的年纪,看上去很精明沉稳,他是认识纪管家的,看到纪管家笑着道:“什么风把纪管家吹来了,大少爷没来吗?”眼神溜达了一下,没看到李鸿的身影,但是余光又打量了李洛一番。毕竟被护卫护在中间的仗势,有些庞大。
“大少爷不来了,功勋田以后交给我们侯爷负责,这是我们侯爷。”纪管家介绍。
余公公一愣,有些意外,这个小男孩竟然是忠勇侯。接着马上笑道:“啊哟,奴才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不知道小侯爷驾到,还请小侯爷恕罪。”虽然这么说,却没有行礼的意思。
“这里有眼不识泰山的奴才的确挺多的。”李洛顺着他的话道。
余公公被咽了一下,接着又笑了:“小侯爷这次来是?”
“功勋田的事情以后由本侯派人负责,不再麻烦内务府了,本侯这次是来结账的。”李洛直接道,“余公公是要在这里跟本侯谈?还是?”
余公公马上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小侯爷里面请,里面的人正好也有事情找侯府。”
“哦?”李洛的大步进去。
里面的厅里坐着三个男人,个个沉着脸,可见刚才他们在里面谈的并不痛快。
“三位工头,这是忠勇侯,你们之前干的农活就是在侯爷家的田里,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侯爷说。”余公公道。
李洛嘴角泛起一抹笑,有意思,这余公公是给他下马威?
李洛直接坐到主位上:“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说。”
三名工头看着李洛是个小孩,这事情怎么说?他们面面相觑,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其中一位决定试试看:“侯爷,我们今年上半年在田里干活的工钱还没给我们,什么时候给?”
上半年的工钱?“纪管家,账本。”
“是。”纪管家赶忙拿出账本。
李洛接过账本问余公公:“余公公,这账本是你交给家兄的吧?”
余公公上前接过,翻看了一下:“是奴才交给大少爷的。”
“如果上面的字我没有认错的话,账本上写着上半年的稻谷的结余是200两银子,结余的意思应该扣除一切费用之后,怎么他们的工钱还没给吗?”李洛问。200两银子,等同于收支持平,没钱赚。
“侯爷是这样的,上半年稻谷的结余的确是200两,但是上半年卖掉的稻谷钱还没拿回来,如果钱全部拿回来之后,再把工钱支付给他们,才有200两的结余。”余公公回答。
“是吗?那么上半年我们一千亩功勋田,一共是36万斤大米,每100斤大米1两银子的价钱,应该是3600两银子对吗?”李洛问。
余公公有些惊讶,虽然小男孩可能事先准备过,但是他的口头表达的真清楚,数字也是念的相当清晰。
“侯爷说得对,侯爷算术真好。”余公公夸奖。
李洛轻笑,有些不好意思:“本侯从小是圣上派人教导的,不敢辜负圣上的希望。”
48/341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