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穿越之小侯爷当家(穿越重生)——紫色木屋

时间:2020-07-15 09:59:09  作者:紫色木屋
  “那是小臣聪明,一万人……不,是十万人之中,才能有一个小臣这样聪明的人。人家甘罗拜相……”
  “好了好了。”照宁帝打断他,“甘罗那是野史,学不得。”
  甘罗并非野史,是李洛生活的那个朝代的历史,在这个朝代里,却是野史。李洛觉得自己也成了照宁帝口中的,野史中的人。
  “说起来,朕一直没有问,你的那些花花肠子是怎么想的?慈善之家又是怎么想到的?还有国家律法,你又是怎么想到去了解的?”照宁帝问。
  李洛心一紧,帝皇这话是什么意思?试探?对上照宁帝的眼神,李洛心跳加速。他的眼神很深,李洛根本看不清他眼底的意思。
  这是一代枭雄,而并非那些十几岁让李洛可以糊弄的人。
  李洛自喻聪明,却是忽略了一点,他的聪明是在于他的年纪,而比他年长的,比他聪明的多得是。
  “嗯?”照宁帝挑眉,泛起了一个浓浓的鼻音。
  李洛的额头冒出细微的汗水。
  而照宁帝眯起眼。
  “也许……也许是小臣投胎的时候……”李洛的声音有些紧张,呼吸有些急,“也许是小臣投胎的时候忘记了喝孟婆汤,又也许……也许是小臣是天上的神仙,来人间应劫的。所以……所以小臣是个老不死,而不是六岁。”
  “哈哈……”照宁帝突然大笑了起来,“朕以为你说,你是个妖精,活在人间数百年了,然后幻化成李旭儿子的样子。”
  李洛松了一口气:“小臣如果是妖精,幻化成李洛的样子,那皇上觉得小臣的目的是什么?”
  “让朕想一想。你成立慈善之家、又捐大米到西北军队,你的目的总不是画本子里的妖精那样,来为祸人间的,那么……是来报恩的?”照宁帝和李洛开着玩笑。
  “小臣如果是来报恩的,那也一定是报齐王哥哥的恩,却让皇上点了鸳鸯谱牵了姻缘线。”李洛忙道。
  “只要不是为祸人间,吸男人精气,什么妖精都好。”照宁帝不在意。
  呃……李洛小脸一红。说到吸男人精气,他早就想歪了。画本子里吸男人精气的妖精是为了活命,可两个男人凑成了对,不也是吸男人的精气吗?
  小侯爷越像是想,脸就越红。想着跟顾郡辰一起洗澡的时候,他身材还是蛮好的,虽然还没完全的发育。
  “你脸红什么?”照宁帝瞧着他越来越脸红,忍不住问。
  李洛道:“小臣想着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小臣算不算吸男人精气的妖精。”
  可这如实回答的话,让照宁帝一个老男人听了都不好意思,他忍不住骂道:“你个死小孩”
  。
  李洛捂着嘴,偷偷的笑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照宁帝发威了,借着李洛捐大米的事情,狠狠的发了一次威。
  “最近京城最热闹的事情大家可是知道?”照宁帝问。
  帝皇这话什么意思?最热闹的事情不就是李小侯爷捐了90万斤大米给西北军营的事情吗?可是,没有人敢回答。这事情如果讨论下去会引来什么话题,大家隐约有些知道。
  “是李小侯爷捐90万斤大米给西北军营的事情。”御史出来道。御史永远是最懂帝皇心的大臣啊。
  别人不回答,御史可不行。
  “御史历来闻风说事,这件事,你们御史怎么看?”照宁帝问。
  “小侯爷此乃善举,御史台惭愧。”御史大夫出来道,“微臣正三品,朝廷赐下900亩良田,早稻丰收了45万斤大米。微臣敬仰小侯爷人品,30万斤大米已经捐给小侯爷的慈善之家了”
  。
  御史大夫此话一出,再一次把朝廷里的人都震惊了一边。
  靠,这个老匹夫,原来是有备而来的。
  谁都知道御史台和翰林院是清流的衙门,没油水。号称朝廷最穷的衙门。眼下御史大夫这一出,谁还敢如此不捐?
  “微臣的二儿子李淡在西北军营,所以微臣家中千亩功勋田的大米有50万斤,就不捐给慈善之家了,直接捐给西北军营了。”忠国公李晨道。
  靠,又是一个有备而来的。
  其实李晨这一招,还是他家老母亲指点的。你侄子都给你儿子捐大米去了,你一个老爹在干嘛呢?忠国公府虽然辉煌不在,但是门风极好,所以兜里钱也不少。
  否则当年李老太爷被分家的时候,这一任老夫人的婆婆能给李老太爷这些家产?银子够他花、三进三出的房子给他住,还有100亩的良田,种的大米也够他吃了。
  “哦?李淡在西北军营?”照宁帝有些意外,“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李淡是郡辰的伴读吧?”
  “是的,去年十月齐王爷去西北军营的时候,那小子担心王爷的安全,也跟着去了。”李晨回答,“也不想想,他就会三脚猫的工夫。”
  李晨在朝廷没有实权,就一个闲职挂着,其实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因为闲职,平时谁也不会在意。
  “李淡有心了。”照宁帝想着,这是李洛效应,比鲶鱼效应还要好。
 
 
第174章 李洛的效应
  御史大夫和李晨打了头阵,接下来是陈家永义侯道:“老臣家也有千亩功勋田,今年也有五十万斤大米,捐给西北军吧。”齐王在西北,怎么说也是陈驸马的妻弟,当爹的也要意思意思啊。
  “大家都捐给西北军,那其他军怎么办?”有位官员道。
  “的确是。”户部尚书开口,“不如全部捐给户部,由户部统一发放?”
  李晨第一个不干了:“这捐粮纯属个人意愿,难道我们捐的粮要随户部尚书的意愿?”
  “国公爷这是什么话?”户部尚书道,“西北军营已经有李小侯爷的90万斤大米了,暂时不缺,这不是应该先给缺军粮的军队吗?”
  李晨淡淡一笑:“没关系,等那90万斤大米吃光了,我们国公府再捐。”
  “你……”
  “不过,如果朝廷每个官员都愿意捐50万斤大米的话,我们国公府也是愿意听尚书大人安排的。”李晨又道。
  我呸,拿着我国公府的大米去养其他人,当我是后爹吗?李晨心想。谁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他只养亲儿子。
  陈家永义侯道:“那我永义侯府等国公府捐过去的大米吃光了,再捐给西北军吧。”他也只养齐王爷的兵啊,他们是一路的啊。嫁了儿子,连儿子媳妇的娘家也要顾着。
  一个一个的,都像人精似得。
  “尚书大人,我一个正三品的官都捐了 30万斤大米。尚书大人正二品,怎么也得捐40万斤吧?”御史大夫道。
  “老夫家中人口比较多,旁系族人也要救济,恐怕没有御史大夫家人口少。”户部尚书回答。
  “听说前几天尚书大人的二公子娶了第三房的姨太太,花了 2000两银子,这不……果然是人口多。”御史大夫。
  那个姨太太还是青楼出身的,养婊子倒是有钱。
  “这件事微臣也听说了,好像是什么院的花魁。”吏部尚书笑嘻嘻的道,“老臣家中就捐个20万斤大米意思意思吧,至于给哪里,……就跟御史大夫一样,给慈善之家让李小侯爷去安排吧。”
  “微臣也捐给慈善之家。”
  “微臣也是。”
  “还有微臣。”
  捐给军队,那是大批量的,他们决定捐个几百斤几千斤的,还是给慈善之家吧。
  照宁帝看着他们的配合,很满意:“朕会给李小侯爷交代,知道爱卿们的一片心意。”敢捐少,给他等着。“不过,朕听到朝廷士兵的军粮竟然还要一个六岁的孩子去捐助,朕很伤感”
  。
  朝堂上,又恢复了安静。
  “一个六岁的孩子,身无分文的来到京城,听说了他父亲在西北的故事,知道那里地处不好,所以有时候吃不上饭,于是他把家里2200亩农田种出来的大米,全部捐给了西北。不是大家以为的90斤,而是110斤大米。”照宁帝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别说其他人,就是朕当年从军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让齐王府农田里产出来的大米,捐给西北军营。比起李小侯爷,朕都自叹不如。”
  “臣等惶恐。”满朝的大臣跪下。
  皇上说自己都不如,那么他们呢?岂不是更加不如。
  “朝廷没有银子、没有粮食,一个六岁的孩子懂得去捐款,可是朝廷的银子和粮食去哪里了?”照宁帝问。
  还是没有人回答。
  “户部。”照宁帝加重了声音。
  “微臣在。”户部尚书额头开始冒冷汗。
  “你是户部尚书,你来告诉朕,朝廷的银子和大米去哪里了?每年收起来的田税和人口税呢?”照宁帝问。
  “每年的支出都在账本里,微臣……微臣一时之间也说不出来。”
  “去,现在就把账本给朕拿来。”
  “这……诺。”
  于是,户部尚书去拿账本了,所有人在大殿等着。
  户部尚书是连滚带跑的过来的,抱着一堆的账本:“皇上,账本在此。”
  “呈上来。”
  账本到了照宁帝的手中,没有人知道他看不看得懂,只见鸦雀无声的大殿里,帝皇在认真的看账本,突然,帝皇开口:“刑部侍郎借款1200两银子、礼部尚书借款5000两银子、太常寺卿借款2500两银子、五城兵马司北城指挥使借款1000两银子、鸿胪寺卿借款800两银子、兵部尚书借款30000两银子……”名字报到这里,照宁帝停了下来,凌厉的双眼看向下方的大臣们,然后轻轻笑了,“原来国库的银子不是用在军队身上,而是用在你们这些人身上了。朕都没有用国库的银子,你们有什么资格用?”
  “请皇上恕罪。”大臣们纷纷跪下。
  “恕罪?”照宁帝冷笑,“把你们拉出去砍了吗?”
  “微臣不敢。”
  “不敢?朕只是不明白,这些银子被借走的时候,怎么朕不知道?”照宁帝问。
  这……
  “还是你这些银子是在父皇在位的时候,或者皇兄在位的时候借的?”照宁帝又问。
  这……还是没有人敢回答。
  “父皇在位三十二年,如果是父皇在位的时候借的,你们是不是该算上利息一起还了?如果是皇兄在位的时候,皇兄在位连三个月都没有,那个时候国丧,你们怎么有这个勇气向国库借钱?”照宁帝又问。
  大臣们别说说话,就是连大气都不敢踹一声。
  “你们……你们真行。”砰,照宁帝把账本扔了下去,“三天,三天内如果没有把欠国库的银子还上,抄家还。退朝。”
  随着照宁帝的一句退朝,大家瘫痪在朝堂上。
  还钱?朝廷有百分之八十的官员都欠钱了吧?兵部秦尚书还欠了3万两银子,他也还吗?
  不管其他人心里怎么想,李晨是心里乐乐的走了。
  “国公爷稍等。”大理寺卿追了出去。
  “洪大人有事?”李晨问。
  “李小侯爷真是厉害,这一捐大米,朝廷的风向马上变了。”大理寺卿道。
  李晨笑了笑:“洛哥儿年纪小,很多事情不懂,还得有洪大人这样的明白人看着点才是。”
  “哪里哪里,李小侯爷才是京城世家里的一道清流吧,让本官都佩服的不行。”大理寺卿道。
  两人有说有笑的离开了。
  引起朝廷大动的李洛还不知道这件事。因为元末及笄了。婢女及笄是不办的,但是李洛体恤下人,就让大家在琼极院里做了一桌子的好菜,为元末庆生,又送了她一件礼物。礼物是平安去挑选的,一个化妆盒子。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有很多的小东西:胭脂、手链、项链、头花元末大为惊喜。
  作为元末的姐妹,平安、年红和绿瓶也送了东西。还有其他院子的一些婢女,跟元末有些交情的,都送了东西。当然,吃饭的时候元末也叫上她们了。
  元末没有家,及笄之后,李洛就把她的卖身契还给了她:“接下来你就要嫁人了,好好的准备。”
  “谢谢小侯爷……小侯爷的大恩大德,奴婢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元末决定立个长生牌,一辈子保佑小侯爷。
  “傻姑娘。”可不就是傻姑娘吗?才十五岁,就要嫁人了,接下来是生子。好在李长诚是个靠得住的,李家也是好人家。“长诚,我们来谈谈人生。”
  李长诚不知道李洛要跟他谈什么赶紧过去。“走,一边走边谈。”
  李洛把李长诚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道:“长诚啊,在医学上,女人太早生孩子对身体不好。”
  李长诚心一紧,脸一红。“请……请小侯爷指点。”
  “按照医学的角度,十八岁……二十岁左右生孩子才好。”李洛道,“所以你们洞房之后,记得让元末喝避子汤。”
  李长诚的脸更红了,跟一个六岁的孩子谈人生,真的合适吗?
  “谢谢侯爷提醒,属下母亲也是这个年龄生的属下,现在身体很健康,所以属下家里不会急着要孙子抱的。”李长诚保证。
  “那就好。”李洛放心了。要知道古代的女人就是怀孕太早了,所以难产死的很多。
  西北军营
  “110万斤大米,天啊,这是真的吗?”士兵们不敢相信。去年收到45万斤大米已经是雪中送炭了,今年竟然又送了 110万斤大米过来,小侯爷真是西北军营的福星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