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还债记(玄幻灵异)——明江

时间:2020-07-24 10:47:13  作者:明江
  “不用,是太子殿下说得对,臣没有准备,是臣下的错。”
  宋徽明如此自称,便是在强调尊卑有别了。
  郭后脸上染上一丝忧郁。成佳是未来的君,徽明是未来的臣,现在兄弟虽同住宫中,但十三岁的大殿下已经不小了,几年后便要被丢下朝堂历练了,早些将兄弟间的君臣之别培养出来,自然是好事。
  但在这么个春风和煦的日子,他们如寻常人家的母亲与兄弟般闲谈赏春,忽然提及这个话题,总让人难堪。
  宋徽明知她心软,自然要好声自责一通,给皇后的和太子台下。
  郭后领了他的好心,笑道:“徽明再给十五玩玩别的东西吧,这孩子平时就爱哭,奶娘都哄不好,偏偏见了你就笑,若是以后有空,多来母后这看看。”
  “自然。”
  三人又心神不合地闲聊几句,忽听园外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众人一听,忙跪了一地。
  穿着黛青便服的天子走进园来,低声道:“都起来吧。”
  说着走上前,将郭后扶起,柔声道:“朕不是跟你说了么,你身子骨还没调理回来,不必行这些礼,坐着便可。”
  郭后莞尔:“陛下,孩子们都在呢,断不可因妾废礼啊。”
  天子笑笑,扶她坐下。帝后太子先后入座,这一家四口坐在主位,皇上威仪俊朗,原妻温柔贤淑,两个孩子一个清隽非凡,一个稚嫩可爱,端的是极让人艳羡的。
  空留半大的皇长子走也不是,跪也不是,杵在那活像滴在画卷中央的一点浓墨。
  还在搬椅子的小宫娥见状,吓得直接跪了下来。
  天子看了看自己初长成的长子:“成圆是来看小弟弟的?”
  “回父皇的话,儿臣的确是来向母后问安,再看看弟弟来的。”
  “你母妃近日病可好些了?”
  “母妃用了北疆新贡的膏药,近日夜里已经不大咳嗽,有所好转了。”
  天子欣慰地点点头:“你先回去吧,改日再来向你母后问安。前几年你没办法多陪在母妃身边,现在有空了,就多陪陪她吧。”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儿臣告退。”
  宋徽明纹丝不乱,头也不回地退出凤仪宫。
  只见身穿红罗裳的小豆丁蹲在云罗宫门口,作远眺状。
  见英俊贵气的少年由远而来,小豆丁眼前一亮。
  【作者有话说:朝晖篇完了,真的完了。修完这篇会告诉大家的。
  明天开始回忆杀_(з」∠)_
  求收藏求各种票票~
  不知道为什么多发了一遍一毛一样的_(з」∠)_】
 
 
第64章 瑞雪
  “哥哥!”
  小豆丁撒开小短腿,不顾奶娘的呼喊,一溜烟直扑进兄长怀里,满面笑容,奶声奶气地喊他。
  这一声“”哥哥登时叫宋徽明心中的不快一扫而空。他蹲下身来,揉揉弟弟胖乎乎的面颊,笑道:“怎么了?”
  “哥哥刚刚去看小弟弟的时候,黄太医又来看母妃啦。太医说母妃的病再过两三个月便能大愈下床啦。母妃欢喜,还让嬷嬷新煮了红豆粥等你回来呢。”
  “小成保吃过了么?”
  “没呢,成保和母妃都在等等哥哥呢,”说着,便拽着少年的衣袖,兴冲冲地往宫里走,“哥哥快来,母妃还在屋里呢。”
  宋徽明笑道:“走慢点,别跌到。”
  今日大雪,朔风入骨。
  京城裹上银装,不见行人,车马疾驰而过,也不愿在外头受冻。
  湿寒刺穿人的鞋,由脚底板刺进人最柔软最怕冷的肉里。
  桂生裹着乌黑油亮的狐皮大氅,头戴锦帽,下了马车。随行小童推开玉春堂的紫木门,迎他进去,末了又拿锦帕抖抖他衣料上盐粒似的雪,以免雪水沾湿这么好的料子。
  玉春堂是官家开设的玉器行铺,兼营买卖雕琢,不少玉雕工都是从天子御用退下来的老师傅,是故但凡朝中有头有脸的人得了块好玉胚子,准抱着玉料上这来打磨雕琢。一来二去的,玉春堂在京中的名号便响了,只可惜今日天公不作美,才罕见地门前冷落。
  “掌柜的。”
  桂生脸上除去眉毛,好像就看不到半丝毛发,真如少女般清秀。他这一开口,尖细的嗓音便暴露了他的来历。
  “三个月前我家少爷订的兰赤山子呢?”
  毕竟身在宫外,尽管双方心知肚明,他仍不好轻易报出大殿下的名号。
  胖乎乎的掌柜从桌后探出头,恭声道:“桂公公您可来了啦,大少爷定的山子早完工啦,就等着您来拿呢。我这就让伙计们给您装好,搬上马车?”
  “等等,让我验个货,要是我家少爷不满意,这么大的罪责,要扣在谁头上?谁又担得起?”
  “自然自然,都怪小的不好,这些天来查账查得都把规矩给忙忘了,还请桂公公大人不记小人过,随小的来看看。”
  桂生哼道:“也好。”便跟着掌柜的进了内堂小间。
  山子被置放于燃着暖香的隔间中,用重重红缎裹着。鲜红的绸缎在显出细微金色的烛光下,竟有如流水一般的细腻光泽。
  “桂公公,请看。”
  掌柜的招呼伙计将山子上的红缎拨开。红缎一层层叠在桌上。但见一点夺目的蓝光由红中漏出。
  那带着金属光泽的苍蓝,色泽纯净,如一团凝固的蓝火。只看一眼,便能将人的身心都勾走。
  桂生跟着宋徽明见了不少奇珍异宝,可一见那快蓝石,便如被夺了神志,不觉间瞪大了眼,忘了说话。
  半人高的兰赤石料经过数月雕琢,业已换了面貌。群山峻岭巍峨不倒,山头苍翠的树林拥着几座檐角欲飞的仙阁。
  衣裙飘飘、神态端庄的神女由一众侍童围着,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下山。飞禽走兽,流水草木,交相辉映。
  山子上的人兽均被雕得面目清晰,生动可爱。仿佛一接近这座山子,便能听见高山上的流水声与鸟啼,听见那悠扬舒畅的仙乐。
  掌柜的笑道:“桂公公,您瞧瞧?”
  桂生凑近了些,用手捂住口鼻,生怕呼出的气沾在山子上。他仔细围着山子看了几圈,均未看出异样,遂点点头道:“装好。我这就回去向大少爷复命。我家大少爷说了,若是过几天老夫人喜欢,他重重有赏。”
  掌柜的只觉松了口气,赔笑:“您放心咯,我们铺从未出过闪失,若老夫人高兴了,还请桂公公在大殿……大少爷面前替小的还有玉雕师傅们美言几句……”
  他笑着,从袖中摸出几串珠玉,放在桂生手上:“桂公公,这点心意,您收着。”
  桂生面不改色地将珠子收进袖中,吩咐小太监:“都盯着他们装山子,看着他们把东西抬出去。”
  他不敢怠慢,在一旁盯着。待到山子被裹好、套上八层红漆大箱上了锁、用红缎绑好,他方如释重负地走出小隔间。
  谁料刚拐过一条长廊,对面的廊里便也走出一队抬漆箱的人。
  两条长廊在转折处汇成一条出路。正好两路人脚程步速都差不多,都堵在路口,冷眼相瞪,互不相让。
  冤家路窄,两看生厌。
  “原来是莲公公,”大老远的,桂生就认出这人是侍奉太子的莲生,他特意瞥了眼莲生身后的红漆箱,“太子殿下也在玉春堂订寿礼了?”
  “正是,”莲生扯扯嘴角,“二位殿下兄弟情深,心有灵犀,连给老夫人祝寿的贺礼,都想到一块去了,真是巧了。”
  这便是提醒桂生,两人虽然都是下人,但侍奉的主人尊卑有别,哪怕是到了宫外,也别忘了自己的斤两。
  桂生哪能不懂他的话外之音?他恨得牙痒痒,面上仍笑道:“能与太子殿下同取一家铺子做工,是我家殿下的福分。太子殿下的东西,自然要尊贵许多,我可不敢耽误莲公公回宫复命,还请莲公公先行。”说罢,示意身后的队伍往后退,让出路来。
  莲生微笑:“多谢,我便先行一步。”
  待到他领了一干人出了门,桂生才让人将山子搬出店,抬上车队的后一辆马车。
  他绕回第一辆马车,踩着小太监的背,掀开锦丝帘子,进了马车。
  车窗都用厚实的绒锦布盖严实了,车里又暖又暗,青年坐在里面,见他来了,便放下手中的猫。
  十八岁的大殿下,已是一副丰神俊朗的模样了。
  “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马车中的青年低声问。
  “大殿下,小的刚刚在堂里看到太子殿下身边的莲生了。”
  马车起行,不免有些颠。桂生弓着身没走几步,便跌到宋徽明面前,宋徽明顺势接住他,将人圈进怀里。
  “他也在这?太子也在这订了贺礼?”
  桂生点头:“嗯。”
  宋徽明的半张脸都藏在阴影里。桂生忙拉起他的手道:“殿下莫气,小的方才看那山子,真挑不出半分毛病,再说,图纸是殿下自个挑着灯画的,别无他家,殿下这颗真挚诚心,太后娘娘想必都会看在眼里,依小的看,这天底下,没谁会比大殿下更用心了。”
  宋徽明大悦,捏着他的下巴,低下头去。桂生面露羞意,微微仰头,同他如胶似漆地腻在一块。他这一动,袖子里的珠串便漏了到了宋徽明身上。宋徽明将手探进他外衣里,贴着柔软的衣料捏了一下他的腰。
  小太监嘤咛一声。
  “小混蛋,又拿人东西了?”
  “小混蛋不敢向殿下邀功么。”
  “……过来,我好好收拾你。”
  不知马车行了多久,二人才低喘着分开。
  宋徽明让桂生坐在自己腿上,用指腹摩挲着他脸上又热又软的嫩肉,哑声道:“你这皮子怎么养的?揉起来真舒服。”
  “是殿下对小的的喜欢养着小的呢。”
  主仆二人相识多年,玩得投趣。他心知宋徽明宠他,不完全只将他当玩物看,方有闲情与胆量这般说。与其说阿谀谄媚,不如说是撒娇。
  “嘴真甜,是不是又痒了?让我看看小混蛋是哪痒了。”
  等回了宫,两人才分开,体体面面地进了屋。
  按照祖制,皇子及冠前都养在宫中,待到及冠之年,再出宫建府,虽有封土,但一年到头也基本住在京中。
  而此时距离姜贵妃故去,已过去三年。宋徽明年纪渐长,住在亡母宫中不大合适,便带着九殿下另择永平宫而居。他在宫中起殿本不合祖制。天子看他忙于学习政务,又不便与后妃们同住,才额外开恩,美名曰让老大提前适应出宫建府的独居生活。
  却说短短五年间,皇子们命途多舛。老二老三小六小七小八皆因病早夭,惠妃所出的四殿下又因中了巫蛊之术,被送出宫调养。如今尚在宫中的皇子,除去小豆丁们,年纪大些、有自己宫室居所的,只有大皇子宋徽明与太子宋徽安。
  宋徽明要亲自看看那山子,桂生便指挥小太监,将红漆箱子搬进永平宫。
  小太监们轻拿轻放,轻手轻脚地拆开重重漆箱,拨开层层红缎。苍蓝欲滴的罕世珍宝,将本就富丽堂皇的大殿照得更加华丽。
  大殿下捏着桂生的嫩手,围着山子转了一圈,自得道:“妙极。”
  桂生柔声道:“照着殿下的图纸做,自然是万无一失的。殿下的图多美啊。”
  话音刚落,却见宋徽明的眼神忽然凌厉起来。他不觉惊道:“殿下,怎么了?”
  “我送去的石料,似乎比这块大一些。”
  “兴许是玉雕师傅多削了些边角料呢。”
  “不对,”宋徽明皱眉,“我送去的那块,上部的颜色比这个深些,就一点点。”
  【作者有话说:回忆杀应该不长
  大概十来章就能交代完(大概吧_(з」∠)_
  剧情进展到这里一定要【声明】一下,宋徽明和宋徽安这两位不是骨科,没有血缘关系,沙雕作者并没有顶风作案的胆量。
  那么,究竟是皇上绿了还是……?】
 
 
第65章 贺寿其一
  桂生心道一定是光线问题,正要安抚他,宋徽明已对一旁的侍卫道:“把它的底拆了,翻过来我看看。”
  侍卫应声而动。
  只见一道沟壑般刺目的裂纹纵贯整个底面,并隐隐有向内里延伸之势。
  他对了一下自己给玉春堂的图纸,那图是他画的,他自不会记错。山子体表修饰那道裂痕的地方,被刻成山体的深线,天衣无缝,哪怕看过图纸,也不定能看出这处不同。
  但他的图纸上,根本没有这么个东西。
  几乎是一瞬间,宋徽明想起一件事。
  “恭喜大殿下,您这回可真是受陛下赏识了,这回从平川运来的兰赤料子呀,总共就那么六件,除去陛下自己收着的三件,也就惠妃娘娘、太子殿下和您得了一块,不是小的胡说,您这块石料啊,比太子殿下的都要大上一圈,大殿下啊,陛下这是真的看好您,才将这料子赏赐给您呐!”
  宋徽安那块料子,运回东宫也有一阵子了。太子少年锐意,不免沉不住气,得了这么漂亮的御赐,小半年来没个动静,可说不过去。
  暗中对调两块差不多的石料,将有瑕疵的那块雕成他宋徽明送给太后的贺礼,如此霸道之事,骄纵惯了的太子殿下还真干得出来的。
  “我的太子殿下啊,”宋徽明冷笑,“太子殿下真是好手腕。罢了,他不仅是吃穿用度,连送人的贺礼,都应该是最好的。”
  桂生让侍卫们将山子搬回去,战战兢兢地想,没发现石料被掉包,按理说他也有责任,但原本那么大块石料,宋徽明再喜欢也不可能天天抱着睡觉,他一个下人,更没有机会得见石料几眼,但东西毕竟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抬回来的,出了纰漏,他实在难推其咎。
  大殿下这两年来脾气愈发让人捉摸不透,人前还好,端的是翩翩君子、彬彬有礼,在人后时心情好,也是位美郎君,可若是心情不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