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穿越重生)——凔溟

时间:2020-08-04 09:25:04  作者:凔溟
  寇骁心里有气,恨不得将那人碎尸八块,但李煦发话了他也不会反驳,反正如果人留在南越,他总有机会报仇的。
  ******
  回到宫里,皇帝先一步得到了消息,等在御书房门外,见到他白衣上的血迹,怒气冲冲地问:“好端端的为何会遇刺?是何人所为?凶手可抓到了?”
  李煦在路上稍微花了点妆,让自己看起来更虚弱些,他纯色偏淡,此时有些发白,“让父皇担心了,儿臣刚回京城,还是第一次出宫,实在不知与谁结仇,那刺客武艺高强,杀人未遂就抓了人质威胁,儿臣身边带的人太少,让他逃了,不过城卫营的士兵已经去追捕了。”
  但二人心知肚明,一个脸长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一旦跑了就等于鱼入大海,根本抓不到。
  “先让太医来看看伤势。”皇帝一脸怒气,大声交代赵公公:“让京畿营统领、京兆府尹和城卫营的人来见朕!”
  “喏。”
  李煦就在御书房等着太医,他的伤其实不重,就是被刀尖划破了一层皮,这时血已经止住了,放到寇骁身上就等于没受伤一样。
  但他毕竟不是寇骁那样的糙汉子,白玉无瑕的肌肤突然多了一道伤口,他自己不觉得如何,寇骁每看到一回眉头就皱的紧紧的,恨不得自己替他受了。
  太医诊断过后,无非是说了些失血过多、体虚之类的官面话,最后开了几副调理身体的药就离开了。
  李煦起身对皇帝说:“父皇,儿臣先回去沐浴更衣,您不必担心,只是小伤而已。”
  皇帝当然知道是小伤,但伤势是小,这件事的恶劣程度却非常大,敢在京城天子脚下当街行刺皇子,不仅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未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看了一眼李煦,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外头的事情别管了,朕会替你找到凶手。”
  “多谢父皇!”李煦由刘树搀扶着离开。
  刚回宿羽宫,就见小公主焦急地跑出来,拉着他问:“父王,姝儿听说您遇刺了,您受伤了?”
  李煦把胳膊抬起来给她看看,安慰道:“不碍事,一点小伤而已。”
  小公主确认他没事才没让眼泪掉出来,天知道她刚得知李煦遇刺的消息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她抱着李煦哭诉道:“父王,您一定不能有事,姝儿不能没有父王。”
  “好,你放心,为了姝儿,父王也会长命百岁的。”
  小公主破涕为笑,见寇骁冷着脸站在一旁,以为他在自责自己没把父王保护好,走过去拉着他的胳膊说:“母妃,您别伤心,父王没事就好。”
  寇骁嘴角抽了抽,提醒道:“殿下,在这皇宫里,您可不能喊我母妃,被人听到了如何解释?”
  小公主吐吐舌头,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她其实并不会每回都喊母妃,只是她以为寇骁爱听这个称呼,才喊出来安慰他的。
  事实证明,大人和小孩是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的。
  李煦这一趟出去确实有点累了,泡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就躺床上休息去了,为了营造虚弱的形象,他准备在床上躺三天。
  皇帝是个很讲究效率的人,当日就让各衙门去查刺客,还有幕后凶手,并且要求在五日内破案,否则各衙门的领头人乌纱不保。
  大家叫苦不迭,刺客找不到还可以找个替罪羊,可这幕后凶手要怎么查?万一查到某位皇子身上,他们是交代还是不交代?
  这京城中,敢行刺顺王的人能有几个?
  但再怎么不情愿,他们也不能不去办,否则可不单单是乌纱不保了。
  除了这些人,李煦遇刺的事情宣扬开后,不少朝臣都暗中揣测,到底是何人所为,顺王刚到京城没几天,除了牵涉到贪墨案外,按理也不会得罪人啊。
  “由此可见,贪墨案顺王确实是被栽赃了,那幕后之人见一击不中只好剑走偏锋,这是一定要置顺王于死地啊,整个大燕中,谁与顺王有如此深仇大恨呢?”
  “那还用说,顺王碍着谁的道就是谁了,顺王死了谁最得意就是谁了。”
  一时间,官场上风言风语,矛头直指三皇子,而偏偏此时,有风声传出,说是三皇子这两年根本没在同洲守陵,而是跑到别处招兵买马去了。
  不管是真是假,三皇子的名声渐渐臭了起来。
 
 
第295章 一条人命怎么够?
  隔了两天,皇帝下了道旨意,说要留顺王在京休养一年,这一年中,顺王可上朝,参预朝政,且监管财政一事。
  朝臣们哪能看不出皇帝对顺王的偏爱,但想到他当年可是太子,才华横溢,对此没人表示反对,哪怕是三皇子站在朝堂上,也是拼不过顺王的,这一点就是赵家也心知肚明。
  赵夫人听完这个消息恨得牙痒痒的,她以为李煦被贬到南越那种旮旯地方这辈子肯定没指望了,在三皇子要派人刺杀李煦时,她甚至骂他多此一举,今日看来,早应该将这人斩草除根的。
  不过她也不急,韩家造反一事总归是皇帝心里的一根刺,之前李煦能保住性命只是因为没证据证明他也参与其中了而已,如果他参与了呢?或者他事先就知情了呢?
  要伪造这个证据可比伪造他贪墨军饷的证据简单多了,甚至都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只需要随便一句话。
  她看着焦急走来走去的兄长,拧眉说道:“你急什么?这才哪到哪?李煦可是皇上精心教养出来的,怎么可能不偏爱他?”
  “可你知道今天朝堂上的气氛多诡异吗?他们看我的眼神都带着同情和怜悯,咱们好不容易拉拢过来的大臣见了我居然就躲,而且居然私下说顺王遇刺是咱们干的!”
  顺王遇刺的事情大张旗鼓地查着,京城路人皆知,自然不少人将矛头对准赵家和三皇子,也有人说是因为贪墨案没能将顺王拖下水所以对手才想出刺杀这种昏招,还好顺王命大,否则真让对方得逞了。
  “越是这样,咱们越要镇定,我听到个消息,皇上派了人去同洲宣旨,要招贤儿回京。”
  赵曙大惊,“什么?什么时候的事?为何我不知道?”
  赵夫人看不惯他大呼小叫的性格,低声呵斥道:“连我都是私下听人说起的,你不知道又有何奇怪?问题是,皇上居然会私下招贤儿进京,准没好事!”
  “那可怎么办?同洲那边的部署还不成熟,兵马也未配齐,若是三殿下回京,那些人是否一起来?”
  “你傻吗?十万大军无论如何也掩藏不了踪迹,大张旗鼓地上京,岂不是明摆着告诉皇帝我们要造反?”
  “那……就留在同洲?”
  “必须留在同洲,而且让他们化整为零,我怀疑有人知道了点什么?尤其是李煦,否则为何他一回来皇上就要招贤儿回来?”
  赵曙觉得不可能,顺王何必要把三皇子叫回来?他一个人在京城独得圣宠不好吗?
  “其实回来也是好事,三殿下不也生了一个女儿?你也看到皇上对顺王家的小公主多宠爱了,据说这几日赏赐流水般地送进宿羽宫,若是咱们的小郡主回来,好歹能分一杯羹。”
  说起这事赵夫人就气的胸闷,当初三皇子的两名侧妃同时怀孕,本以为至少能剩下一个儿子,可其中一人在去同洲途中滑了胎,而且是个成型男婴,另外一人只生了个女儿,还是早产儿,据说身体瘦弱的很。
  因为是个闺女,赵夫人也就没多放在心上,就算回来能有多大的用处?何况那位可是刚出生就封了公主的封号。
  “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
  “赶紧把颍川的局势平定下来,贪墨案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既然已经无法定李煦的罪,这事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无利。”
  “真是不甘心啊,咱们布了这么久的局,还因此得罪了安家,居然如此顺利的让他逃脱了!”
  赵夫人怒气冲冲地问道:“那你为何事先没有查清楚,这难道不是你的疏忽?”
  赵曙跳起来说:“这与我何干?谁能想到他居然多年不用毛笔了,你以为找个能仿造他字的人很容易吗?”
  “好了好了,你赶紧出宫吧,最近少来后宫,免得皇上怀疑。”赵夫人明显感觉到,最近几日皇帝对他冷淡了许多,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心爱的儿子回来了,所以没空搭理她。
  不过想到同洲的事,赵夫人又心安了些,他们这几年招兵买马,暗中筹集了十万兵马,是否能成功就看这一次了。
  顺王在京城也好,正好可以一网打尽!
  ******
  寅时刚过,刘树就进门叫李煦起床,今日是大朝会,李煦如今也要上朝了。
  他很少这么早起过,坐在床上还有些不清醒,说实话,皇帝这个职位真不是人干的,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不是皇子之间没有手足之情,他真不愿意去争这个位置。
  当个安逸享乐的王爷不好吗?
  “寇骁起了吗?”
  “将军起了,在院子里打拳呢。”
  李煦嘀咕了一句:“他可真有精力!”
  寇骁当然有精力,在皇宫里他不可能夜夜和李煦睡一起,浑身无处发泄的精力太多了。
  皇帝不仅让李煦在朝中任职,还给寇骁封了个大将军的头衔,也是要上朝听训的。
  冬日本就天亮的晚,两人赶到太极殿时天还是黑的,但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官员,正揣着手三三两两的聊天。
  李煦住在皇宫里可以晚起一些,如果住的远的官员也不知要起得多早,亏得现今大家晚上没有娱乐活动都睡得早,否则谁经得起这样折腾。
  凌晨的刺骨寒风不是吃素的,不少官员面色发青,频频跺脚,李煦的到来让他们转移了注意力,纷纷上前与他见礼。
  “顺王殿下……”
  李煦扫了一圈,太暗了看不清人脸,不过从身上的官服能看出都不是什么高品级的官员,也是,高品级的那些都可以入偏殿等候,会需要等在寒风里的也只有五品以下的官员,大朝会时他们要在门外聆听圣训。
  “各位大人辛苦了,天气寒冷,可莫要冻着了。”李煦转头吩咐跟着的小太监,“去给各位大人倒杯热茶来驱驱寒,再每人发一个厚一些的蒲团。”
  这时候上朝都是跪坐着的,这些小官只能跪在门外,只有一顶屋檐,无法阻挡寒风,跪上一两个时辰人都去半条命了。
  大家没料到顺王一来就给他们发福利,顿时恭维的更诚心了,“多谢殿下体谅。”
  “你们不必谢本王,此乃父皇嘱咐的。”李煦可不敢一来就被冠上拉拢人心的帽子,只当自己替皇帝做好事罢了。
  但官员们心里有数,皇帝不是对他们不好,而是历来就是如此的,高坐在龙椅上的人又岂能体会到门口寒风的凛冽?
  这些官员许多是这几年才晋升的,没见过顺王殿下,心里感慨:顺王果然如传说中一般仁慈善良,就是不知是否过于软弱,否则定是明君。
  李煦没有与他们寒暄太久,带着寇骁步入大殿,他时辰卡的准,此时各位大臣也已列队站好,就等着皇帝驾临了。
  李煦是第一次参与到这种级别的朝会中,原主身为太子时是有参加的,只是那毕竟是存在记忆中的场景,与自己亲身经历不一样。
  他甚至不知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这就有点尴尬了。
  好在有小太监来引路,他的身份摆在那,无疑是站在朝臣之上的,而在他身旁,也是大燕王朝的顶级官员体系,三公九卿环绕,每一个站出去跺跺脚都是能动摇国本的人。
  魏丞相李煦见过,但薛太尉和御使大夫陈阳练他并不熟悉。
  他的视线与薛太尉对上,后者噙着笑大大方方地行礼:“殿下安好,多年不见,您风采优胜当年。”
  “太尉大人过赞了,您看着也风采依旧。”
  李煦从贪墨案中脱身而出,薛太尉却依然是嫌疑人之一,这段时间差点愁白了头发,哪来当年的风采?
  “殿下下朝后可有空与下官小坐片刻?”
  李煦知道他想问的是什么,打趣道:“难道太尉大人有好茶请本王品尝?”
  “哈哈,谁都知道如今全大燕最好的茶就是出自南越,怕殿下看不上下官家中的俗物。”
  “那你可错了,只要是好茶,哪里出产的都行,喝惯了岩茶,品一品其他茶也是好的。”这就算答应薛太尉的邀约了。
  两人说话并没有压低音量,周边的大臣们都听到了,自然也联想到了薛太尉与三皇子的关系。论起来,这两位本该是敌对阵营的,也不知三皇子是如何操作的,硬生生将自己的老丈人推给了顺王。
  还有个同样有眼无珠的人,就是郎中令安大人了,本该是顺王的岳父,可却退了这门亲,白白便宜了南越寇家,顺王如此风采,别说是做正妃,就是做侧妃也该笑醒了,哪有女子会不喜欢顺王这样的人物?
  真真是有眼无珠啊!
  宁俊之也在朝上,看到李煦与大臣谈笑风生,再想想自己英年早逝的儿子,愤恨的情绪油然而生,眼里如淬了毒一样深沉,恨不得将李煦生吞活剥。
  一道高大的人影堵在宁大人身前,他抬头一看,只见一名长相突出的青年将军正盯着自己猛瞧,那眼神如野兽般凶狠,让人无端心惊肉跳起来。
  “你是……”
  “这位想必就是宁大人吧?”寇骁开口问道。
  宁俊之也无需他作答,这朝中新晋的青年将军只有一位,那就是南越寇家军的将领,也是顺王的头号跟随者。
  来者不善!宁俊之深知这一点。
  “寇将军有何见教?”
  “不敢,只是来瞧瞧能教出宁允那样的蠢货儿子的人长什么样,可惜,宁大人看起来挺精明的,没想到儿子如此不济,这偌大的王朝,敢明目张胆收买凶手截杀顺王的人,恐怕也只有令郎一个了。”
  宁俊之脸色白了又青,不知是被气的还是被羞恼的,尤其周围的朝臣都用一种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自己。
  “寇将军旧事重提,是想做什么?我儿再如何不济也赔上了一条性命,难道还不够?”
  “这是两码事。”寇骁趁着周围人不注意,凑过去低声说了句:“而且当然不够,敢与王爷为敌,一条人命怎么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