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钰南气到脸色发青,他们将士的伤亡人数每天都在激增,要是再不破城,他们的兵马只怕就快要给耗光了。
然而他们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甚至还有人提出等其他两路封王兵马来了再集合攻城,祁钰南气不打一出来,他们这么急着攻城就是怕其他的这些不对付的王分一杯羹,有一个肃王就已经让他如鲠在喉了,等其他封王到来,谁还听他的命令?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之时,账外有人飞奔来报,“王爷,大事不好了。”
祁钰南眉头一皱,喝道:“什么事?”他现在正在气头上,听到大事不好,心情可想而知。
报信之人已经急急说道:“王爷,北城门破了。”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什么北城门破了,如果说东,西,南门破了,他们或许还会相信,可是北门破了,他们只会以为听错了,这不是痴人说梦呢吗?
北门是肃王的五千兵马,从开战至今,他们军中的兵甲只怕都没发放到位吧?他们不是成日里就在军营之中训练跑步,对练什么的吗?
他们还曾跑去奚落过祁桓,真不知道就这么在军营中训练就能吓唬人自动破了城门不成?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现在他们却被打脸了,还被打得啪啪作响,这叫他们如何能够相信?他们北城门难不成是豆腐做的的?一夕之间就能破城?
报信之人又说了一遍,所有人才从惊呆中回过神来,祁钰南已经抓住来人,让他说详细的情况。
报信之人咽了咽口水,这才将打听到的一一说来。
今儿凌晨天还未明之际,北城门的守城士兵还在熟睡,就有几个黑影朝着城门口而去,他们三五人一组,配合默契,一路绕过巡逻士兵,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了城门那里。
“谁?”守夜的士兵似乎听到动静,喝问了一句。
一旁的同伴打了个呵欠,这个时候他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他嘟哝了一句,“这个时候了,谁会不睡觉到处走啊?别大惊小怪的了,不行,我得眯会儿。”
话音落下,已经打起鼾来,发觉有动静之人侧耳听了听,不远处传来一声猫叫,他这才松了口气,不是他大惊小怪的,实在是这两天他眼皮子跳的厉害,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没一会儿,一声突兀的“咕咕”鸟叫声响起,几条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了出来,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守门的人已经全部被放倒。
这些人换上了衣服,正大光明的来到城门后。领头之人点点头,一声令下,城门便从里面缓缓打开了。
有人发现不对劲之时,已经太晚了,等冲过去想阻止时已经来不及了。
而祁桓和李喻领着五千兵马早就等候在外面,看着缓缓放下的吊桥,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已经知道事情成功了。
祁桓大手一挥,发出进军的命令,于是五千兵马毫无抵抗的就攻进了城。
李喻微微一笑,不枉他战前就留有后手,混了几十人入城,然后在刘如海的帮衬下又混进了守城军中,在关键的时候,一颗小棋子足以定胜负。
“你说什么?肃王他们竟然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北门?”此时此刻的祁钰南心里几乎呕出血来,他们费尽心力,却不能寸进半分,他们却能以逸待劳的先行入城,这叫他们情何以堪,还有之前的约定,现在看起来倒好像是一个笑话似的。
“叛军入城了!叛军入城了!”百姓们四处相告,很多人怕叛军强抢劫掠,都关紧了大门,缩在家中。
李喻走在大街上,他的兵马十人一队整齐的走在大街上,维持着秩序,尽管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他们还是尽职尽责。
有百姓远远见到他们就避让开来远远打量着,也有人躲在家中,悄悄透过门缝朝外面看,外面风平浪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听到外城被攻破的消息,永承帝心中竟毫无波澜,一切都尘埃落定,这一刻,心中所有一切执念都放下了。
永承帝站起身,踉跄着朝外走去,宫人太监们像是无头的苍蝇一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东奔西逃,哭叫声,怒骂声,讨饶声络绎不绝,却没有一个人见到永承帝后停下来的。
永承帝也不理会他们,径直朝着一个方向走去,直到一座殿门前,门口立着一袭华服的哥儿,正是白妃。
“阿白。”
“陛下来了!”白妃笑意盈盈,朝永承帝迎过来,然后两人相携进入殿内。
殿内已经没有了任何人,桌子上却摆满了美酒佳肴。
“陛下,这些都是臣亲手做的,尝尝看?”白妃声音轻柔,亲手替永承帝布菜。
永承帝坐下来,周围很清净,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安宁祥和。
“阿白……”永承帝看着白妃。
白妃眼底闪过一抹哀伤,“陛下,臣并不叫阿白,好叫陛下知道,臣本名叫澜清。”
入了太子府之后,他澜清就成了阿白,从此后他活成了另一个人。再不提起的话,只怕自己都会将自己的名字给忘记了啊。
“陛下,臣别无所求,只求陛下叫臣一声澜清可好?”白妃眼中带着希冀。
永承帝默然。
四周一片寂静,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该来的话语,白妃凄然一笑,端起自己面前的酒一饮而尽,“罢了,罢了,是臣逾矩了,从今往后陛下自珍重,臣不能再陪在您身边了。”
永承帝张了张嘴,终还是没有说出口,白妃轻轻依靠在他的臂膀之中,嘴里哼唱着小时候母亲给他唱的歌谣:杨柳儿青青,郎骑马竹马来,青梅儿低低,两小无嫌猜……
永承帝听得怔愣,心中莫名悲凉起来。
“愿来世,不入帝王家,你我一别两宽,永生永世不再相见。”白妃嘴角溢出鲜血,他的话音渐渐低沉,直到默然无声。
永承帝捏紧了他的臂膀,感受着逐渐冷却下来的身体,眼泪已经滑落,“澜清,澜清……”
可惜怀中的人却永远也听不到这句话了。
祁桓领兵前往皇宫之中,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然而皇宫之中却乱象丛生,他派士兵维持秩序,好不容易才阻止了其中的乱象。
询问了宫人永承帝的去向,可是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自顾不暇,谁还管得了这个,都摇头说不知道去了哪儿。
还未等人确定,就见东边的一座宫殿起火了,有人惊呼道:“这是白妃娘娘的昭华宫。”
“对了,先前好像见到陛下往白妃娘娘那边去了。”
祁桓闻言,忙让兵卒前去救火,然而火势实在是太大,烈焰熊熊,根本就没人敢进去。
两天后,才在里面找出两具尸身,经人辨认之后,正是永承帝和白妃。
从此以后,永承帝的时代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8-1410:09:43~2020-08-1412:49: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肥虾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肥虾10瓶;和光同尘8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肃王的兵马首先攻破了城门,又是第一个进入皇宫之中。祁钰南他们几乎成了陪衬,这怎么不令祁钰南心火上头?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眼看着目的达到了,却被人给横插一脚,肃王不过五千兵马,而他们却好几万,怎么可能认输。
所有人聚在一起商议大事,其他的两路兵马也已经赶到了京城,此时也都在。
桂王祁钰凉笑眯眯的,“真是太好了,总算是大功告成了。”他盯着现在还坐在上座的南王,意有所指的说道:“当初协商好了的谁先到京城谁为主,你们翻脸比翻书还快,既然你们说不算,好,那就依你们说的,谁先攻破城门入城为主,现在倒好,大抵是又不会认账的吧?呵呵,我这老脸都被你们给丢尽了。”
祁钰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其他人也都面带尴尬之色。
“说说吧,看你们还有什么花样?”祁钰凉神在在的说道。“现在如果说要立你祁钰南为主,我第一个不答应。”
其他人面面相觑,穆王站出来说道:“可是此战还是南王功劳最大……”话还没说完就被祁钰凉冷笑声打断,他顿了一顿,笑道:“论兵力,战力来说,南王还是最强的。”
桂王嘿嘿笑,“谁说他兵力最强,肃王手里新老兵卒一万余,还有本王这几千兵马呢。”
南王嗤笑一声,“你那几千老弱病残也算是兵马?”
桂王老脸一红,这老小子看不起他的兵马,哼!他的几千老弱病残怎么了?一样能扎场子,“哼!别以为你人多马壮就了不起,有本事出去咱俩干一架!”
南王瞥他一眼,“从小打架打到大,你赢过几回?”
“老小子你说什么?”祁钰凉已经开始挽袖子。
眼看着这两人就要火气冲天,好歹被旁人给劝住了。大家也是好笑,这两人加起来也一百岁好远了,还像孩子似的争你强我弱呢。
祁桓终于开口了,“当初说好的先入京者为首,这约定算不算数?”
众人沉默,祁钰南此时已经撕破脸来,“哼!谁兵强马壮才有资格说话,你先入城又如何?不过是取巧罢了,真刀真枪的谁胜谁负犹未可知呢。”
祁桓点点头,他明白南王绝不可能就这么服软的。联军号称十万兵马,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其中还有别的封王的人马,南王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万余兵马罢了。他手握重兵,自然不可能将祁桓的一万兵马放在眼里。
所有的人都僵持住了,周围全都鸦雀无声,就在此时李喻带了两人从外面走了进来,朝着祁桓行了个礼。
祁钰南心中正堵得慌呢,此时见无关紧要的人进来,横眉竖目就要呵斥,却听李喻开口了,“南王说的对,以谁的兵马更甚为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祁钰南听得此话终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然而还没等他得意太久。就听李喻接着说道:“前来勤王的周家军两万兵马愿意归附于肃王。”
他身后的文瑾轩走了出来,朝着祁桓行了一个将军礼,朗声道:“周家军听凭差遣。我已经禀明周老将军,驻守北边的周家军愿拥立肃王为新皇。”
“嘶!”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肃王不显山不露水的,什么时候跟周家军都扯上了关系?周家军是怎样的,在场之人无所不知,那可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他们原先还庆幸,此战勤王的周家军竟然按兵不动,若是以他们为对手,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如此一来,肃王的实力可就不在南王之下了啊。
南王还没回过神来,李喻身后又走出一个中年男人,这人他也认识,是江南王家的家主王伯振,此前王家支持他起兵也都是由家主王伯振前来与他商谈的。
王伯振亦朝着祁桓行礼,“王家老太爷向肃王请安,从今往后。王家将支持肃王为新帝。”
此话一出,祁钰南已经站不稳了,刚刚他说什么?他们王家不是一贯支持自己的吗?为什么现在又改投肃王门下?他的行军打仗的物资全都是由王家提供,现在王家不支持他,他还能剩下什么?
“王伯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祁钰南怒喝道。
王伯振脸上带着歉意,“南王,这是我们王家老太爷定下来的,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祁钰南心中一片冰凉,他输了,他是真的输给了这个好侄子,肃王表面上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对所有人都恭敬从容,一直以来从来没有提防过他,却不知道他背地里已经成长成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存在。
“哈哈哈!好啊!现在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桂王一脸看笑话的意思。
在场所有的王爷都在心头暗自思量起来,眼看着南王已经没有希望了,他们怎么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有心思活泛的已经打好了主意,反正不管奉谁为主都是一样的。
当场就有人改变立场,打着哈哈笑道:“肃王仁义之师,此次北伐居功至伟,奉为主是理所应当。”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附和起来,而南王此时孤家寡人一个,他自知大势已去,满心的灰心丧气。
这个时候祁桓才站起身来,拱手笑着应承下来。此局恍若儿戏,却不知李喻从头至尾,算计筹谋,最终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果。祁桓明白这一点,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若没有他,何来自己今日登顶?
一切尘埃落定,肃王妃与文瑾白也一同抵京,当文瑾白见到已经长得跟他差不多高的文瑾轩时,一时间不能自己,哭得像个泪人一般,文瑾轩见曾经风华绝代的九公子如今的模样,也是红了眼眶,阿哥吃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罪,总算是苦尽甘来,如今他们文家大仇得报,新帝也答应了会替文家洗清罪名,从此以后,振兴文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会永远护着阿哥,不再让他受到任何的苦难。
好在阿哥得遇良人,哥夫是个很好的人,他看了一眼阿哥旁边的李喻,看得出来,两人感情深厚,哥夫也从来没有嫌弃过阿哥的哥儿身份,他们能幸福,这就好。
两人久别重逢,自然有无数的话要说,因为文瑾轩和他的周家军也不能久留京城,北疆那边战事吃紧,这是不容有失的。李喻将时间留给两人,默默地退开去。
之后的事情,虽然简单,却是千头万绪,要维持京城治安,各位封王的后续处理还要商议,要打理先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宫中之前的乱象得收拾,还得准备新皇的登基大典。
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李喻忙的脚不沾地之际,祁桓却派人来找他和文瑾白进宫。
两人跟着传话的人一直来到一座大殿前,宫殿此时看起来衰败得不成样了,杂草枯枝满地。
李喻和文瑾白对视一眼,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为何祁桓会特意找了他们过来,走进去便见到肃王娶王妃都在。
还没等他们询问,祁桓就示意他们进去看看。
两人走近殿内,一股霉味迎面而来,潮湿阴冷,屋子中的地上却披头散发坐着一人,这人瘦骨伶仃,眼神空洞无物,时而呵呵呵的傻笑,时而有呜呜哭泣。
这人李喻自然是不认识,但是文瑾白却惊呼出声来。
李喻看着他,有些好奇这人是谁?文瑾白怔忡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解释道:“她……她就是我的堂姐,文瑾瑶。”
69/71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