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那个和尚他有条龙[重生]——辛垣辞

时间:2020-08-22 07:35:43  作者:辛垣辞
  “看来没有名字?那贫僧为你起一个可好?”
  点头。
  “你可是生于淮水?”
  停顿得久了一些,仍旧点头。
  “贫僧是淮水边上那座明华寺的和尚,属淮阴郡,如此也算是缘分,不如取名为淮。让你来寻贫僧的小孩儿是朝中星卜大人的公子,姓司,既然你承了他的恩情自然是要记住的,不如随了这个姓氏,了作铭记恩情,便唤作‘司淮’,如何?”
  “司淮……”少年轻声跟着念了一遍,学着灵隽的样子也扬起了嘴角,点点头,道:“好。”
  灵隽脸上的笑意更深,司淮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他,只觉得面前这个白净和尚不像殿上供着的那些佛祖菩萨,笑起来干净无暇,宛如净坛中开出的不染尘世的水华。
  这场大旱是他由蛟化龙的劫,这个人是渡他历劫的人。
  七七四十九天与他诵经的梵音相伴,净化了心中的杂念与浮华,然后由蛟化龙,由龙化形。
  想了一会儿,他问道:“你什么都知道?你知道我是一条修炼的小妖?”
  “你不是妖,你是龙,是可以呼风唤雨的神龙。”灵隽看着他,认真问道:“可愿随我回寺中修炼,将你这犄角和身上的龙鳞都隐去,化作人形?”
  司淮低头看了看露出的手腕处一片青色鳞甲,赶紧拉长袖子遮住,郑重地又点了一下头。
  灵隽将他的动作看在眼里,忽而拉起了他的手,从自己手腕上拨过戴着的手串,戴到了他纤细的手腕上。
  “既然跟着我,这小叶紫檀佛珠手串便算见面礼。寻常人戴着可以驱邪挡灾,你这位小神仙戴着,指不定能增益修为?”
  小司淮看着手上的佛珠串,再看看灵隽手中的长珠串,只觉得他没舍得把好的送给他。
  周围只有几个早起打扫的小沙弥,灵隽笑着朝他们点头致意,拉起小司淮的手,一步一步走下了祭台。
  /
  神龙化作了人形被圣禅法师带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原大地,连皇帝妃子的惊艳秘闻都比之不及。
  灵隽和尚谢绝了皇帝派来的轿撵,带着头生犄角模样清秀的小少年一步一脚印走回淮阴。
  圣禅法师声名远扬,再加上个神龙化身的小少年,走到哪里都是十分瞩目的存在,一路上收了不少施主们赠予的物什,摞得双手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处,连脖子上都套上了玉米大蒜,才总算活着回到了明华寺。
  明明只需十日的教程,竟然走了大半个月。
  灵隽十分无奈地唤来守山门的小和尚,一边卸着自己身上的货,一边叮嘱司淮道:“这些都是恩情,要深铭于心,在佛主祈福的时候要心诚。”
  “可是他们求我,我再去求佛祖,佛祖会答应吗?而且事情又多又琐碎,佛主会不会记不住?这个送米的求我让他们家添个大胖孙子,这个送蒜的想找回家里的母牛……”
  “……”灵隽微不可见地抽了抽嘴角,“阿弥陀佛,佛主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心诚则灵。”
  一旁的几个小和尚别过脸偷笑,受了灵隽一记警告,才赶紧手脚麻利地把小神龙手里的东西分揽过去。
  午斋的打板声适时响起,和尚们纷纷放下手头的事情往大雄宝殿后方绕去,几个小和尚赶紧朝着灵隽躬了一下身,抱着一堆东西跑了个没影。
  灵隽低声叹了一声,领着司淮去往大雄宝殿右后方的斋堂。
  明华寺得皇帝捐募,比普通寺庙大气许多,连斋堂也更宽阔些,除了庙里的和尚之外,还有前来寺里上香或是小住的香客,也会在此用斋。
  他们走进斋堂的时候,住持和尚正好领着众人诵完了一段经文。
  依照灵隽往日的习性,指不定从外边回寺的路上突发奇想又转去了什么地方游历,是以没有人知道他会在今日领着传说中的小神龙回来,近百双眼睛齐刷刷看过去,司淮有些不自在地往灵隽身后躲了躲。
  灵隽回身拍了拍他的手臂,走到住持身旁空出的位置坐下,道:“住持师兄。”
  “嗯。去给这小公子拉条……”椅子。
  住持和尚的话还没吩咐完,司淮已经挨着灵隽坐了下来。
  斋堂里的椅子都是长条椅,为的是香客多的时候不够椅子了可以挤一挤,但住持和灵隽大师的椅子旁人从来都是不挨的。住持和尚的视线在小少年身上多留了两眼,没说什么。
  “师弟这一趟走得慢了,皇上的圣旨在你离开京都的第二天就到了。”快马加急,比天上飞的信鸽都要快。
  灵隽慢腾腾搅着碗里的粥,并不催促他。
  “这小公子叫什么名字?”住持和尚笑得一派慈祥,望着有些拘谨的司淮。
  “司淮。”他简洁地应了一声,将手里的白面馒头往粥碗里浸了一下,才往嘴里送去。
  “他虽化形成了个少年模样,心性却还是个孩子,与我随行了一路才敢同生人说话。”灵隽接道。
  “皇上知道他是自愿随你走的,所以才没有强留,一道圣旨飞来了明华寺,令我等好生照顾小神龙,助他增长道行,将来好为社稷谋福。”
  住持放下手里的吃食,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灵隽啊,出家人当远离红尘俗世,诚心向佛。我知你心慈仁厚,受世人赞颂,当今皇帝亲封圣禅法师,每年都到京都去开坛讲经。可也不该把这些俗事带进寺里,把自己活成了个入世的和尚。”
  “师兄此话不妥当。道家修术法,佛家修心境,不是会些佛法棍棒便称作得道高僧,更需有一颗高洁的慈悲心。灵隽心中只有佛祖与苍生,无所谓出世与入世。隐于寺庙之中诚心修佛、替来此的香客们解决困难,是仁德;行于江湖庙堂,救百姓于危难水火之中,亦是仁德。”
  “罢了,你若是想出去济世,这小小的庙宇也困不住你,你若是想静心修禅,自是八方雷打不动。”
  住持和尚抬头望了望四周,他们说话的这会儿,同桌的大和尚们都已经吃完离开,遂将两个馒头连碗端起,边起身边对灵隽道:“既然皇上下旨让你带着他修行,你便多教他些佛法禅境。小小年纪成龙化形,着实是个好苗苗。”
  灵隽低低念了声“阿弥陀佛”,也不知对这个“好苗苗”的夸奖是认同还是不认同,直到住持端着两个馒头消失在斋堂门口,才转过来看向在戳馒头玩儿的小苗。
  “怎么了?不合胃口?”
  “嗯。”司淮很认真地点了下头,眨了眨眼睛,委屈得像个吃不到糖的小孩儿,巴巴地对灵隽道:“我想吃肉。”
  “……”灵隽不动声色地避过他的视线,扒着碗里的清粥,回道:“寺庙是清修的地方,哪来的肉给你吃?”
  “我们不是带回了很多肉么……”
  “那是也分给寺里的香客和接济周边穷苦人家的。”
  “可那明明是……”
  “寺里有寺里的规矩,你日后还要学习辟谷,不能老惦记着过嘴瘾。”
  “好吧……”小司淮瘪了瘪嘴,拿筷子在馒头上捅了个透底,幻想着那是只烤好的鸡,塞进嘴里干巴巴地嚼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花式求评,请继续爱我*^_^*
 
 
第11章 前尘.少年 二
  司淮自打被正大光明地放在明华寺跟着灵隽修行,便被他三天两头地关进屋子里去,或是到藏经阁里念书抄经,或是在禅室里打坐冥想,或是锁进罗汉阁里跟十二铜人打架,或是丢在后山梅花桩上练轻功……
  总之便是香客们大张旗鼓准备周全来到寺里想要一睹神龙真容的时候,往往等个三五日也没能见着,若是正好赶上了司淮被放出来,香客们便会高兴好几天,觉着自己得了好运气,添香油钱时也阔绰了许多。
  都道山中岁月慢,明华寺虽然建在山腰上,可香火鼎盛,不免染了些俗世的气息,伴着每日的晨钟暮鼓,悄悄地便过去了一年。
  这一年里,司淮的修为增进了不少,已经能将身上的龙角龙鳞隐去,完完全全地幻化成人形。
  一日,司淮兴冲冲地从藏经阁里跑了出来,心里反复默念着看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悟出的几条佛理,想要去向灵隽讨一声赞赏。
  蹦跳了一段路之后,他猛地觉得这样激烈的动作会把他脑子里的灵光跳掉,赶紧换成了安分的走姿,从一个露出活见鬼神色的小和尚嘴里问出了灵隽在伙房。
  寺里过午不食,这会儿太阳都快下山了,伙房里早就没了人,司淮从窗户里看到那个在锅炉前忙活的身影,干脆翻窗跳了进去,唤道:“灵隽!”
  那人微微侧了一下脸,默了他这一声。
  说起来灵隽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和尚,可他唤住持一声师兄,又有皇帝亲赐的封号,在院中地位极高,是师叔师祖辈的人物。
  司淮虽然跟在他边上修行,却又不算拜他为师,于称呼上一直不知如何界定,有时像叫普通和尚那般叫一声“师父”,有时恭敬些唤一声“大师”“法师”,严谨些时候唤一句“灵隽大师”,随性些或私下里没了什么旁人便直呼他的法号。
  灵隽听得多了早已见怪不怪,司淮的一颗猫咪心却被他吊了起来,惦着脚尖凑上前去,一不留神将记了一路的东西忘到了九霄云外。
  这种辈分和修为的大和尚应该坐在香烟弥漫大雄宝殿上讲解经文佛理,而不是在这伙房里被烟灰熏着做吃食,可他不但正在做,还做得有模有样。
  一把细面条下进了滚沸的锅里,灵隽回头朝窗外张望了一眼,从宽大的纳衣袖子里边摸出了两颗蛋敲进了锅里,蛋清迅速凝成了白色,在面条顶上浮着。
  他回头正好对上了司淮馋巴巴望着锅里的眼神,叹了口气摇摇头,将锅里的面捞进了碗里,又在袖子里掏了一会儿,取出一个漏了油的纸包,慢条斯理地打开,将干得没了油的几块牛肉郑重其事地放到了面碗里,双手捧起递到了司淮跟前,浅笑着问道:“可记得今日是什么日子?”
  “啊?什么日子?嗯……九月十六,也不是上香斋戒的日子……”司淮有些莫名其妙地望着他,寻思这着和尚是不是讲经讲太久糊涂了?不然也不会问些没头没脑的话还给他下了碗面。
  “去年九月十六,我在护国寺莲花台诵经求雨四十九日后,神龙显灵降雨,化作了翩翩少年。做神仙的过不过生辰我不知晓,但做人的,每年都过一个生辰,图个吉利。既然你在十六那日化成人形,便也能算作是你的生辰。”
  “生辰……”司淮呢喃了一声,他以往听上香的香客们说到过这个字眼儿,但是自己是哪天从壳里钻出来的早就想不起来,也就从来没想过有这么一个日子,乍一提起有些陌生。
  灵隽几步走到了小木桌边上,腾出一只手将桌上的东西都堆到了一边,留出个空地放面碗,再摆上一双筷子,招了招手让他过来。
  司淮乖顺地走了过去,低头看了一眼碗里的蛋和肉,没有立马坐下提筷,转头看向了灵隽,问道:“你从哪弄来的肉?”
  小少年这一年里长高了许多,灵隽身长八尺,放在和尚堆里整整高出了一个脑袋,去年司淮也只及他的肩臂处,这会儿站在他跟前居然已经过了下巴,脸上的稚嫩也褪去了许多,清秀的眉目间还有些隐约的青涩,未完全变化的嗓音有些独特的嘶哑。
  灵隽的目光流连过他垂睫时眼睑上的红痣,倒也没有匆匆地别开,神色自若地答道:“从香客们那里讨来的,你不总嚷着想吃肉吗?趁着生辰给你开开荤。说起来,也不知道你今年多少岁了?”
  “年岁这东西我也记不清,只记得我来到淮水之后便在水底潜心修炼,数百年才由蛇化蛟。可是蛟身太大怕惊了人,我便继续缩成小蛇的模样窝在水底。由蛟化龙本应再修炼个几百年,谁知道遇上了大旱,可是我非但没有被晒成蛇干,还遇到了圣僧你,虽然化形化得不完全,好歹是度过飞升大劫,成了一条可以在云间腾飞的龙。”
  说完,司淮很认真地掰着手指数了一通,补充道:“虽然我化形化得年轻,可我这年纪恐怕比你们这明华寺还要大。”
  “快吃吧,面要凉了。”灵隽将长条椅子拉过了一些,敷衍地将话题转走了。他不是没度化过妖,却是头一次度化了一条修炼了数百年的龙,虽然年头真真切切摆在了那儿,可他还是不大能将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跟那些作古多年的老前辈放在一起。
  面香混着油和肉的香气在空气里飘得欢快,司淮咽下了口里的唾沫,十分没有坐相地蹲到了椅子上,夹了一筷子往嘴里送。
  灵隽是个不沾阳春水的和尚,在做饭这种事情上着实没有什么天赋,但也不难吃,咸淡适中,或许是碗里的肉满足了他这一年淡得嚼草都觉得香的嘴,竟然觉得这碗所谓的长寿面出奇地好吃。
  /
  “司淮。”灵隽坐在旁边捻着手里的佛珠串,见他将碗里的面汤都喝光了,才开声叫他。
  “过几日我又要到护国寺去讲经,你随我一起去吧。淮水上游听说出了水患,讲完经正好绕个路过去看看,你若是愿意,我们可以南下或者北上,虽说大旱过去了一年,总还有些地方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是不是住持大师让你把我带走?”司淮将筷子轻轻搭在碗沿上,转过脸去看他。“你不说我也知道,我本就不是出家的弟子,早课不好好念,经文也不好好抄,还成日里打扰别人修炼,最重要的是因为我在这儿,来上香的人虽然多了,但是心却不够诚了。”
  司淮是个心性单纯的人,脑子却不笨,就算他把自己当做一块招牌挂出去引来香客,住持大师也不会多喜欢他。向佛之人哪里都可以叩拜,大老远赶几千里路来明华寺,与其说是拜佛祖,不如说是拜神龙。
  住持不是第一次向灵隽提起,只是他一直不知如何开口,才借了这个时机,正好带他出去游走历练。
  本来以为他知道住持有心让他离开会心里不高兴,没想到司淮拿起一支筷子就在指尖转了起来,流转的灵光利刃一般,三两下就将筷子削成了一根细竹签,清秀少年一边剔着牙一边冲他眨了一下眼,问道:“什么时候启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