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那个和尚他有条龙[重生]——辛垣辞

时间:2020-08-22 07:35:43  作者:辛垣辞
  “不急……”
  “那就明天吧,早些出发免得误了脚程。”
  司淮落下这么几句话,几乎是从椅子上跳起来便窜到了门口,一下子消失了个没影。
  灵隽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在桌子旁默了好一会儿,才把原本想好的宽慰的话尽数吞回了肚子里,慢慢走回僧寮。
  寺院里有些位份的和尚大多住独立的单间僧房,灵隽自然也不例外。司淮刚来明华寺的那阵子被奉为上宾住在客舍,没想到睡了几日便卷着被铺到他房里支了张床,一赖就是一整年。
  此时反客为主的人卷着两只裤脚站在床铺上,脚下已经放好了两个包袱。
  “连东西都收拾好了,看来想出去想了很久了?”灵隽看他一眼,也不斥责,顾自打开了一旁的柜子,将靠着柜壁的禅杖取了出来。
  那根禅杖司淮认得,去年从京都回来多亏了这禅杖,才能一路将那些东西担回来,可回来之后被他草草擦拭了两下就收进了柜子里,再也没见拿出来过。
  听寺里一个呆的有些年头的老和尚说,那根禅杖是灵隽的师父了静大师留给他的,里头那块玉玦却另有来头。
  灵隽初露头角的时候,年仅十五岁。那时有一处地方在闹妖怪,眼看着城里的幼儿一个个被掳去,许多修士和高僧都没有办法,没想到最后却被游历路过的灵隽和尚收拾了,一时名声小躁。
  当时灵隽孤身前往妖怪的洞穴,亲手斩杀了妖怪之后不忍看他魂飞魄散,便又设法度化了他的元神,妖怪为了感恩,将自身精血炼化成了一块碧色的玉玦,赠予了灵隽。
  回到寺里之后,了静大师对他称赞有加,将用了随身的禅杖赠予了他。玉玦有缺,禅杖有空,正好融为一体,是以他整整花了一年的功夫,注了自己一半修为进玉玦中,将玉玦嵌进禅杖中央,再用业火淬了四十九日,才成了现在的模样,唤作:碧玦禅杖。
  后来,了静大师圆寂,他便很少留在寺中,行过大江南北,传过佛法,除过妖魔,当今皇帝知晓他的功德,亲赐紫袈裟,封号圣禅法师。
  这和尚穿着紫袈裟持着碧玦禅杖的样子比他现在的邋遢样要好看许多。
  司淮脑子里浮着去年见到的样子,如是想着,在脑子里过了一圈,到了嘴边却成了另一句话,“俗家修士们都有贴身的兵器,你也有一根禅杖,我为什么没有?”
  “兵器都是要铸的,将自己的骨血融进兵器里,它便只是你一人的兵器。”灵隽拍了拍床沿让他坐下来,平心静气问他,“你想要什么样的兵器?”
  “也不要什么神兵利器,要一把剑就好。禅杖棍棒不适合我,刀斧太过沉重,剑虽然用得人多,但胜在飘逸轻盈,最是适合我这种翩翩少年。”
  灵隽盯着他那张脸看了一会儿,默默闭上了眼开始捻他的佛珠,在心里默默地过了一遍寺里哪个和尚教了他这种贫嘴功夫。
  “灵隽。”司淮在他旁边坐得一点也不安分,卷起裤脚的两条腿在塌下不住晃荡,晃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干脆翘了起来仰躺在床上。
  “灵隽,我听说人除了有一个爹娘起的名字以外,还会有一个字,可是真的?”
  “你听说的东西倒是挺多。”灵隽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缓声道:“确是如此。字一般是成年后由自己取的,也有幼时长辈或有德望的人起字,这个倒没太多计较。”
  “既然这样,你帮我起了名,不妨再帮我起一个字?便算是我的生辰礼。”
  灵隽缓缓睁开眼看他,手里的珠串正好捻到了佛头处停了下来,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索。
  片刻后,他道:“淮水是民生之河,若淮水之上能行舟楫,自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取字‘祁舟’如何?”
  “祁舟?祁舟……”司淮反复念了几遍,越念越觉得心中欢喜,一个鲤鱼打挺便从床上翻了起来,笑吟吟合上双手拜了一下,“多谢师父赐字!”
  作者有话要说:  是这个题材看的人比较少吗?作者菌感受到一股从头到脚的凉意,挥一下小爪爪好吗?我快写得没信心了T^T
 
 
第12章 前尘.少年 三
  天光未晓,灵隽就起身沐了个浴换上一身干净的僧衣,带着司淮同住持大师告了个辞,趁着弟子们都在大雄殿里做早课的时候到伙房揭了第一屉馒头,踏着曦光走下了山路。
  灵隽提起过淮水上游出了水患,因而这一趟入京都走的水路,想顺带看看中游的状况,好在一路顺风顺水,竟比预想还早了几日到达京都。
  为此,司淮觉得自己是一条有灵气的神龙,系百姓民生于己身,走起路都颇为飒爽了一些。
  离开坛讲经的日子还有几日,灵隽并没有递上拜帖让人知道圣禅法师来京,而是带着司淮行了十几里陡峭的山路,去寻一个隐世的高僧谈论禅道。
  司淮跟着他学了一年的佛法,但却不代表他能静下心来听两个和尚你一句“佛祖”他一句“菩萨”,索性自己四处走动了起来。
  大山之中,云雾缭绕绿荫成林,美则美矣,可是背靠着一面峭壁,崖壁上似乎有个鹰巢,不时就能看见苍鹰张着翅膀在头顶上盘旋。
  他还是条小蛇的时候最怕的便是天上飞的鸟,就算现在成了龙化了人形,面对这种尖嘴利爪的飞禽,也还是会本能地瑟缩一下。
  这一缩便缩进了小林子里,一觉睡到了天黑。
  迷迷糊糊之间,只觉得鼻头有些痒,伸手想要挠一下却抓到了一把毛,吓得他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便看见一双黑色的鹰眼直勾勾地盯着他,尖长的鹰喙离他的鼻头仅一指距离。
  下身像是被什么东西扎进了肉里,一下一下传来剜肉般的疼痛,司淮凝了一团真气将那只鹰一掌拍开,慌乱地坐起来才发现原来自己熟睡中不经意把尾巴化了出来。
  据说鹰的目力极佳,在高空中都能发现盘在繁枝茂林里的猎物,这只鹰大抵是把他当做了一条大蛇,用鹰爪紧紧抓住了他的尾巴,却没能把他抓起来。
  龙尾巴变回了双腿,被鹰抓过的地方在大腿上留了几个血窟窿,司淮眼睛里浮了一圈浅青色,一片肃杀扫过,周遭瞬间冷了下来,那只被摔得发晕的鹰摇摇晃晃站了起来,还没来得及拍翅膀飞就让瞬移过去的司淮一把掐住了脖子。
  “你想吃我?不如让我先开个荤。”司淮脸上浮起一丝他自己都不曾见过的怪异笑容,仿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般,舌头划过上齿在嘴角添了一下,手中白光闪过,便将那只鹰削了脑袋。
  或许死得太快,鹰头落了地还没有反应过来,张着嘴嘶哑地叫了一声才没了动静。
  /
  柴火堆烧得很旺盛,司淮坐在他方才睡觉的大石上,转动着手里的木棍子,紧紧盯着已经烤得有些焦脆的食物。
  这只鹰胆子虽然够肥,体格却还不够大,站着有半个人高,拔了毛还没有一只羊大,他一边“啧啧”地感叹着,一边撕下其中一只抓伤他的鹰腿,深深嗅了一下,方才一口咬了下去。
  只是咬了下去,司淮还没来得及咽下,火堆对面就站了个人影,神色严肃地看着他。
  “灵隽,我……”司淮舔了舔唇边的油渍,猛然想起了寺庙里的清规戒律,可是烤好的肉色泽诱人,他实在没舍得放下。
  外焦里嫩的烤鹰,落了满地的沾着血的羽毛,滚落到一旁张着喙的鹰头,一看便知道是什么事。
  “方才一阵杀气从林子里传出,我还以为你遇到了什么危险,哪知道你居然……居然杀生食肉!”灵隽头一次对他提起了怒气,但是心里也隐隐庆幸着他杀的只是鹰而不是人。
  佛门五戒第一大戒便是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绝有情生命,杀戒以杀人为重,杀旁生物类为轻。知其有生命而杀之,是为杀生;知其有生命而起杀心抑或教授他人杀人之法而致生命死亡,亦为杀生。
  和尚不杀生,为了不杀害生灵满足口腹之欲,寺庙里通常忌食荤腥,偶尔的油荤气都是到寺院小住的住客自己开的小炉灶。
  司淮本就是一只食肉的动物,可是还是听了灵隽的话守着佛家戒律,偶尔趁四下无人才到香客们的房中蹭口肉吃,吃完还得漱三遍口免得让灵隽发现。
  可他现在不但坏了戒律杀了一只鹰,还把它给烤得外焦里嫩,当着灵隽和尚的面在吃肉。
  “不是我无辜杀生,是它先伤我的……”司淮有些无措地掀起衣摆给他看腿上的抓痕,眼神小心翼翼地看了灵隽一眼。
  鹰爪尖利,那几个血窟窿虽然不大,却是剜进了肉里去的,还在往外冒着血,灵隽的眉头皱得更深,火气去了大半,一连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才无视了满地羽毛,坐到司淮边上查看他的伤口。
  “普逸大师说这山壁的鹰十分凶悍,时常到山下村庄捉走村民们的家禽,还会叼走晾在院子里的鱼肉,你杀了它也算是除害。但犯戒就是犯戒,杀牲畜罪过轻,也不能当做你没有犯错,便罚你抄经文悔过,这一次我到护国寺讲经,讲多少本你便抄多少本,将你身上的污浊气都去掉。”
  “可不可以……”司淮转头对上灵隽的视线,将“少一些”三个字咽回了肚子里,他不知道灵隽以往讲经要讲多少本,可他知道灵隽来京前曾誊了一份列表送往护国寺,上边满满当当地写了一页佛法经书。
  不过也确实该抄抄佛经清清心,他方才睡得迷迷糊糊被这只鹰抓伤只觉得恼火,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杀欲。
  山中多草药,灵隽在附近转了两圈采了些止血的草药咬碎了敷在他的伤口上止血,也不知是不是成了仙的人不怕疼,司淮一声不吭地看着他,直到他停下了动作,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我可以吃了么?快烤焦了。”
  “……”灵隽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吃肉不是禁忌,你既然已经烤了就别浪费了。”
  佛门戒律里没有不吃肉,只是因为不杀生,所以才不沾荤腥。
  司淮得了应允,终于开始大快朵颐,眼角的余光一时扫一眼旁边的灵隽,好一会儿,还是没忍住,嘴里鼓囊着东西含糊着道:“灵隽法师,你也是个有脸面的人,别把手往衣服上擦,你看你的僧袍都看不出是原本的颜色了。”
  “……”
  /
  第二日,司淮依言搬了张小椅子坐到了一个不碍事的角落里,一边听灵隽讲佛法,一边笔走龙蛇地抄着经文。
  这一场法会讲了足足七日,司淮便抄足了七日,抄得满脑子都是“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什么杀念欲念荡然无存。
  司淮刚放下写得有些掉毛的笔,还没来得及转一转发酸的手腕,面前就站了个笑得一脸谄媚的人,说是当今皇帝陛下要见他。
  当今皇帝陛下是个爱民如子的明君,但在治国之事上总会有些偏颇,遇到难解决的事便常往护国寺跑,祈求佛祖保佑。
  说起来司淮也是见过他的,化龙之前他跟灵隽一起求了七日的雨,化龙之后他撑着伞在雨中对着神龙又跪又拜求神仙保佑社稷太平,但是都走得太早,司淮化了人形便跟着灵隽走了,两人还没有面对面说上话。
  看在灵隽的面子上,司淮还是去皇宫走了一遭,但是天还没黑透就回来了,前后不过两个时辰。
  灵隽在僧舍里打着坐,见他回来有些惊讶。宫里的人告诉他皇上将司淮接去了吃宴,宴席山珍海味,司淮不大应该会惦记着回来吃斋。
  “灵隽大师。”司淮在他边上坐下,很认真地唤了一声,问道:“我真的是神仙么?花木兽禽修炼而成的多为精怪妖魔,可你见我的第一面,说我是个神仙。”
  “你自然是神仙,凡物虽多修成精怪,可你历了劫由蛟修成了龙,修为比一般精怪高上许多,且灵力浑厚,自然是神仙。神仙是正途,行正义事;妖魔是歪道,多行歪邪事,很多时候,正邪只在一念之间,这便是我要求你心存善念的原因。”
  “可世间有许多修炼成人形的精怪,也有斩妖除魔的修仙修佛之人,自然也会有修成正果之人,为何我却一个都没见到?”
  “……贫僧又没有修成正果,哪里知道,你若不是当初化形没化好,指不定也躲到哪座名山大川当自由散仙去了。”灵隽没好气地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皇上同你说什么了,一回来就问这些有的没的?”
  “皇上问我,有没有什么让人长生不老的法子。还跟我说既然我是神仙,那我的血一定可以延年益寿,问我愿不愿意放一碗血给他,亦或是渡他一些修为,他可以收我做个干儿子,享尽荣华富贵。那宴席就是为了收我做干儿子摆下的。”
  司淮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喉咙哽咽了一下。他总以为灵隽说他还像个孩子是在小看他,可今日他看着几个太监拿出刀子的时候,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害怕。
  是的,害怕。他不能像杀了那只鹰那样杀了这个一国之君,所以只能对着这些想放他血的人步步退让,最后还是几位大臣冒死相劝他才能完好无缺地回来。
  世人都道神仙好,遇着些什么事情都求神拜佛。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居然有人想靠着喝神仙血让自己长生不老的。
  “皇上他当真这么说?”灵隽虽然这么问,但心里还是有了底。
  康佑帝爱民,作为却不大,他太在乎社稷和民生,以至于力所不能及之处便求神佛。人的一生太短,也许他等不到一个太平盛世便会撒手人寰,所以他想求永生。
  只是方法太过极端。
  “你怎么回他?”进了皇宫,除非是皇帝放他走,否则就算他化作真身腾云驾雾飞了出来,也会被侍卫从这里架回去。
  “积德行善,自会有神佛护佑。”这是每个和尚都能信口拈来的说辞,顿了顿,司淮又补充了一句。
  “我还说,我不愿意做他的什么干儿子,只愿意跟着你诵经念佛。”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我把小司淮写得好萌啊φ( ̄? ̄o)求夸
 
 
第13章 前尘.少年 四
  康佑帝再没有提起过饮血长生的事,但灵隽和司淮亦不打算再在京都久留,被护国寺的住持强留了两日谈论佛理之后,两人便乘着船往淮水上游发生水祟的从德镇去。
  淮水是千丈高山雪顶融水汇流而下形成的大河,几座大山练成了绵延的一片山脉,山脚下依山建了几个村镇,从德镇便是其中一个。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