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穿越重生)——七流

时间:2020-08-23 08:36:32  作者:七流
  个人赛一共考察四个方向:“分析与微分方程”,“几何与拓扑”,“代数、组合与数论”,“计算、统计与应用数学”,对应分别设置“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许宝騄-林家翘奖”。团体赛则是随机出题大杂烩。
  “代数、组合与数论”组,还真的邀请过乔御。
  除此外,评委名单里,竟然还有耶鲁大学的希尔顿教授。这算是乔御的半个恩师了。
  可惜,要不是他还身负着为燕大数学院争夺荣誉的重任,他就去了。
  因为个人赛不限制报名次数,所以乔御四个项目都报了。
  燕大数学院,从大一到大四,有二十多人报名,乔御只认识群承光一个;生科院的苏明扬也来凑了个热闹,报了“几何与拓扑”。
  初赛采用的是闭卷形式,每个项目按照分数,择优录取13人进行最终决赛。
  而决赛,则采用1对1口试和笔试一起考的方式。
  进行口试的评委全都是业界大牛,大多都是外国教授。
  若非丘教授面子大,普通的本科生压根都见不着这些大佬。
  燕京赛区的初赛考场,在隔壁清光大学。
  领队依然是李初杰教授。
  李初杰在看见乔御的时候,就觉得今年的丘赛应该稳了。整个人都呈现出一种放松的状态,像是一只冬天在太阳底下趴着的老狗。
  李初杰说:“要求不高,你给第二名留点面子,不要超太多分。”
  乔御微笑回答:“这可由不得我控制。”
  在考场上,他一向六亲不认。
  有信心报名丘赛的已经是学霸中的学霸。
  可惜生不逢时,遇到了乔御。
  在知道乔御也报名丘赛后,除燕大外,其余学校的参赛选手已经哀嚎一片。
  “柯尔奖获奖人和我一起考试吗?这是不是太抬举我了?”
  同学为他加油打气:“没事,勇争第二!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郑清华混在清大的参赛队伍中,听着讨论声,感觉十分与有荣焉。
  毕竟他和乔御是穿一条裤子长大……什么?他们感情没有那么好,那不重要。
  从暑假到正式初赛,有两周时间。
  这两周是留给学生们努力查漏补缺的时间。
  清大这种top癌,为了给学生们补课,不惜派出无比奢侈的教师队伍,给一群本科生讲题。
  数院院长周慎行就是这个政策的受害者之一。
  来上课的周慎行把资料往讲台上一丢,怒斥道:“你们能不能有点出息!”
  “乔御是拿过数论奖,但是你们别忘了,人家学的是生物。数学是不花时间就能学好的吗?一个人如果从来不知道李群,那也做不出解析映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乔御总不可能十项全能吧?”
  “看看你们这未战先衰的样子,也好意思自称为清大学子!”
  周慎行对着一堆本科生骑脸输出一番,这才觉得被吴志天膈应的块垒顿消。
  妈的,自从乔御证出了孪生素数猜想后,吴院长已经来他这里炫耀好几次了。
  隔一个月就要说一回,让周慎行在嫉妒之余感觉烦不胜烦!
  可恶啊,乔御那之后连一篇数学论文都没有发表过,真不知道吴志天到底有什么好嘚瑟的……
  周慎行把一群学生骂的直不起头,最后,拍了拍桌子,道:“我就直说吧。我打听过了,乔御四个项目都报了!你们谁要是在预赛分数比他高,直接保我的研!”
  周慎行是什么人?
  清大数学院教授,晨兴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除了几位国籍海外的华人老前辈,在国内,论资历能和周慎行打擂台的,恐怕也只剩下了吴志天。
  而周慎行已经许多年不招研究生了。
  能当他的研究生,无异于一步登天。
  清大学子们的内心,顿时都火热火热的。
  “我报的是分析与微分方程,这么看还是很有希望的。可惜了几个报数论组的……”
  “如果分比乔御高,最后决赛没能拿奖都无所谓,我都可以吹一辈子。”
  知道那个拿柯尔数论奖的乔御吗?当初在丘赛上,被你爹虐的跟孙子似的!
  唯独郑清华对此毫无波动,甚至想笑。
  呵,年轻。
  很多年前,他也怀揣着一个战胜乔御的美好梦想。
  但事实证明,乔御是不可战胜的。
 
 
第152章 
  燕大内部也有类似的备战补课。
  两所大学明争暗斗几十年, 互相之间没点绝活,是不可能的。
  乔御是不需要补课的, 不过他最近挑了个系统给的论文题目,为此研究学习, 有时候难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最上方,田成教授正在讲艾森斯坦判别法,身为国内代数几何的领军人物, 他的授课深入浅出, 让一众本科生受益匪浅。
  乔御则坐在最后一排,面露沉思,对着纸上的曲面图写写画画。
  很快, 一张草稿纸旁写满了杂乱无章的算式。偶尔有几行注解,辅助思考。
  田成讲了四十分钟,拿出水润了一下嗓子, 然后道:“我之前让助教发了练习题, 你们拿出来巩固一下。”
  一众学霸们纷纷伏案,写了起来。
  就算不知道怎么做, 也不能在气势上落于旁人。
  唯独苏明扬开始对着练习题抓耳挠腮。
  他大学专业生物,在数学这方面,就学的十分欠缺。然而还不怕死的报了华罗庚奖(分析与微分方程)和周炜良奖(代数、几何和数论),如今反而成了唯一一个赶不上进度的人。
  他的视线不禁挪到了身边的乔御身上。
  苏明扬想请乔御给他讲讲题, 但是又怂,只能眼巴巴地盯着他的侧脸,希望对方看在自己是他端水小弟的份上良心发现一下。
  但是乔御没有, 他写的十分认真。眉头难得的紧蹙,偶尔还用牙齿磨磨下唇,颜色偏浅的唇瓣被他咬的殷红。
  苏明扬壮着狗胆,往乔御的草稿纸上看了眼。
  “至少当K/Qp是有限非分枝时,GL2(k)表示与二维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
  草?什么玩意儿??
  他们做的难道不是同一张卷子吗?
  田成不知何时,来到了乔御的身后。
  姜不愧是老的辣,田成等他停笔,道:“你在研究志村簇?”
  就算在代数和数论领域,志村簇也是冷门中的冷门,由岛国数学家志村五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
  它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代数簇,可以认为是曲线在高纬度的一种类推模式。
  田成会注意到它,原因一是他本身广泛的研究了代数几何领域中的各个理论;原因二是,有数学家推测,志村簇是某类霍奇结构的模空间。
  霍奇结构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是换成霍奇猜想,大部分数学专业的人,大概就明白了。
  “是,”乔御没什么好遮掩的,“想研究一下志村曲线下Mod P上同调的多重性。”
  田成略加思索,发现自己听了个论文题目,第一时间竟然没什么像样思绪。
  他不得不用喝水来缓解自己的尴尬情绪:“这个可不太好做。在所有代数簇中,志村簇都属于比较偏怪难的那支。”
  乔御“嗯”了一声,回答:“试试,反正没事做。”
  苏明扬缩在一边,看着纸上的基础竞赛题,感觉自己渺小的宛如一粒尘埃。
  *
  对于这次丘赛燕京赛场,设立在清光大学而非燕京大学,燕大学子们多有不满。
  但丘老先生毕竟是清大的名誉教授,如此安排,完全可以理解。
  郑清华知道乔御要来,特地起了个大早。
  他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乔御长的早熟,像二十出头的。
  如今自己学了一年数学,已经像三十出头的人了,乔御天天搞学术,竟然还像二十出头,让郑清华十分唏嘘。
  他摸了摸自己趋于光亮的脑袋,道:“乔儿啊,我觉得你再努力一下,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能去报考你的研究生了。”
  郑清华本来以为乔御还要客气一下。
  结果,乔御说:“你加油,不一定考的上。”
  郑清华一时无语:“等会就初赛了,我大一来蹭蹭经验,我们学校主力队都是大三大四的学姐学长。我们院长说,谁要是分数比你高,就保他的研。”
  乔御不禁微微一笑:“那你们院长今年可能不用招研究生了。”
  郑清华出于对自己学校微弱的荣誉感,反驳:“你这话在燕大内说说就行,在我们这小心被套麻袋,清大数院也有很厉害的大佬,像是阳神和伟神,大二就开始在SCI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毕竟SCI期刊多的去了。
  乔御登上的《数学学报》也是SCI期刊,完全是碾压级别的。
  但郑清华很快振作起来:“这次丘赛有四项单人项目呢,总有一两门你不怎么熟悉吧!”
  乔御思考片刻:“确实。我就不是特别了解统计学。”
  像什么模型、各种各样的分布,名词太多了。
  好在这种学数学,有手就行,套公式算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乔御特地花了一晚上背书呢。
  恰巧路过的一位清大学子,在此时内心一阵狂喜。
  他报的项目就是统计与应用数学。这么一看岂不是很有机会?
  然而,直到在考场上遇到乔御,他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
  在他试卷才做到一半的时候,对方已经起身交卷了。
  就跟闹着玩似的。
  如果是让刚高考完的乔御去参加丘赛,那可能的确会有些难度。
  毕竟高中和大学的思路有很大不同,高中更注重基础的培养,而大学的知识面则广阔很多。
  但现在的乔御,已经又多学了一整年。
  这一整年里,他作为“数院之光”被各位老师悉心培养,吴志天的办公室他去的比班主任的办公室还勤,还有系统为他准备的层层递进的学习计划。
  每天从早上六点学到晚上十点。平均下来,每天花在学习知识上的时间,有足足十三个小时。并且是全身心投入的十三小时。
  乔御可以骄傲地摸着自己良心说,他从来没虚度任何一天。
  除了和宋天宇谈恋爱,加起来可能消磨了50个小时左右……但这也是为了恢复心情,人是社会动物,乔御再怎么孤僻偏执,作为正常成年雄性哺乳动物,也是有情感上的需求的。
  在过去一年里,乔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质的飞越。
  再来参加丘赛,就像是大学生回去做小学数学题了。
  丘赛的赛制十分特殊,初赛是笔试,决赛则是口试。
  最终分数由笔试和口试得分共同决定。分数还是全国拉通排名。
  而只有初赛中,每一门项目分数在前13的人,才能收到决赛的邀请。
  哪怕没有重复的名额,每年参赛的几百人里,也只有52人能进入最终决赛。
  唯一欣慰的就是,只要进入决赛,每个项目金奖1人,银奖3人,铜奖6人。一大半人都不至于空手而归。
  在各学校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只花了一周时间,决赛名单就被公布在了官网上。
  虽然内心早就有预料,四个“燕京大学 乔御”排在同一行,还是很有震撼力的。
  郑清华觉得乔御没骗他。
  他的统计学的确学的不行,只比第二名高十三分。像是数论和微积分,单科起码比第二名高三十分往上……
  清大几位被寄予众望的“X神”聚在一起,同时看到了这个消息。
  “他不是人。”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和乔御比,我们和自己比就行。”
  其中,一位叫阳神的,看上去非常痛苦:“我知道和他有差距,但是为什么能这么大……非要让我承认天赋这种伪命题吗,我不甘心!”
  在高中,他们坚信自己是第一。
  到大学,虽然不是第一,那也能前三。
  但在面对乔御的时候,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二,似乎都没了什么差距。
  徐天阳也在决赛的时,见到了传说中的乔御。
  这里是晨星数学中心,全国的数学高地。进入决赛的同学拿了号,挨个进入不同的房间口试。
  进决赛的同学人其实只有40余人,但是相较于每科4个评委来说,还是太多。
  一群年轻人在会议室内叽叽喳喳等候,被没收手机后,俨然把这里当做了社交场合。
  只有乔御孤零零坐在一边,目光放空,身上穿着的还是西装。
  没办法,郑清华、群承光和苏明扬都没能进决赛,他和其他人不熟。
  不过大一学生来参赛,大多都是积攒经验的,像他这样能进决赛的,反而是少数。
  来参赛的人也有穿西装,都是大学生了,想正式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只是配上稚气天真的表情,很像毕业生第一次去公司面试。
  但乔御给人的感觉不同。
  如果有人告诉徐天阳,对方刚从什么商业酒会上下来,他也信。
  徐天阳犹豫了许久,主动走到了乔御面前:“你好,我是清大的徐天阳。曾经作为一作在ARMA上发表过论文。今年大四。”
  “ARMA已经是分析和方程领域中的顶级数学期刊了,你能在上面发论文,很厉害。”乔御站了起来,礼貌地握了一下手,然后回了一句:“你好,乔御。”
  他站起来后,徐天阳才发现乔御挺高,起码有一米八往上。
  徐天阳本来想问很多问题,问他到底怎么学的,或者表达一下自己的敬佩之情,再不然也该要一下联系方式,但是神使鬼差的,他说:“你看上去很孤独。”
  乔御的脸上有了一丝意外,然后骤然笑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室内光线不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