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晋耘无力地笑了笑,虚弱地说了声谢谢。
“县里的高中确实不错,但我们马上要离开了。”宋博延搂住颜晋耘的肩膀,“我听说,有一位归国的教授提出了建议,我国几所知名的大学马上要组建少年班了。等我们回了京城,小秋可以去国大少年班面试。我相信小秋就是少年班需要的人才!”
记者颇为遗憾:“那小秋不参加高考了?他如果参加高考,妥妥又是个状元!”
“我觉得还是上少年班更好。少年班是专门针对天才少年开设的。咱们小秋这么聪明,让他像别的学生一样循序渐进地接受教育,我觉得是耽误他了。”宋博延说。
说着说着,大家都看向了颜晋耘,让他自己拿主意。
颜晋耘那一句憋了好久的“我不想参加高考,也不想读少年班,只想找一位京剧大师学唱戏,以后当个小仙女”就怎么都说不出口了。他虚弱地扑进了巫慎的怀里。
巫慎不甚熟练地拍着颜晋耘的后背,默默地安慰他。
是什么阻挡着颜晋耘完成任务?
啊,是那个他亲手给自己戴上的神童光环。
第11章 在年代文里神转折。
人啊,不逼自己一下,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潜力。
甭管这次的任务有多出人意料,颜晋耘的心里还是慢慢琢磨出了一套完成任务的方案。他经过再三推敲,觉得整套方案并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是需要时间去实现。
而颜晋耘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他将在这个时空里度过完整的一生。
“首先,我还是决定去学京剧。”颜晋耘一本正经地找巫慎商量,“成为男旦是第一步。我想好了,我不学梅派的。之前想到梅派,是因为梅兰芳先生名气大,很多人就算从来不听京剧,也听过梅兰芳先生的名字。但其实梅派的风格并不是很适合我。梅兰芳先生的表演向来很端庄大方,你看他唱的杨玉环,就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
巫慎若有所思地点头。
他没什么艺术细胞,看似听得认真,其实不管颜晋耘说什么,他都会点头。
颜晋耘接着说:“程派呢?程砚秋先生特别擅长塑造外柔内刚的女性,大部分角色都会给人一种既娴静又坚韧的感觉。尚派的话,尚小云先生长于刀马旦,特别擅长塑造巾帼英雄和女侠,虽然我喜欢这种英姿飒爽的表演,但尚派是第一个排除的。”
“那就只剩下一个荀派了?”巫慎很努力地让自己说的话听上去不像是废话。
“嗯!”颜晋耘点点头,“我觉得,要是我的任务是成为仙女,那学梅派也行,学程派也行,梅派有仙女的高贵,程派有仙女的心肠。但我的任务是成为小仙女,有个小字就不一样了。小仙女三个字往这里一放,就给人一种灵动活泼的感觉,对吧?”
“小仙女”难道不是“仙女”的小时候吗?和“仙女”有什么区别!
巫慎有些懵逼。
颜晋耘没能从巫慎的脸上看出疑惑,还以为他很赞同自己的观点:“……所以荀派就是最合适的。你看,荀慧生先生的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像红娘那种丫鬟角色每一个都称得上是天真烂漫、生动热情,活脱脱就是一个秀丽巧俏的小仙女啊!”
巫慎恍然大悟:“所以,你以后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生动热情的俏丽小仙女了!”
颜晋耘:“……”
仔细想想,巫慎这话好像没什么不对,但颜晋耘忽然觉得手痒想打人。
颜小耘象征性地朝着巫小慎挥挥拳头,巫小慎先象征性地哀叫两声,然后做出一副求饶的模样。虽然巫小慎演技超差,但看在他如此配合的份上,颜小耘心里舒坦了。他体贴地问:“总之,我已经有人生规划了,也不是单纯靠唱戏,唱戏只是一个诱因,我有信心让全国人民给我贴上小仙女的标签。你呢?你这辈子有什么规划?”
巫慎愣住了,脸上难得露出了几丝茫然。显然,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颜晋耘恨铁不成钢地说:“一辈子那么长,你都不给自己设点目标、培养点爱好啥的?举个例子,吃遍全国美食也是个目标啊!不对不对,我们要吃遍世界美食!”
见巫慎张嘴要说什么,颜晋耘赶紧捂住他的嘴巴:“吃遍世界美食是我的目标,不能学我的!你重新想一个,想你自己特别喜欢的。也不急,咱们有时间慢慢想。”
巫慎认真地想啊想啊,转眼就到了宋博延带着他们离开的日子。
巫慎手写了两张他们在京城的详细住址和那地区的邮政编码,交给颜晋耘,让颜晋耘给梁家留一张,另一张拿去给知青。这要搁在以前,颜晋耘是绝对不会给他们留地址的。但正如巫慎说得那样,他们现在已经脱离主脑了,颜晋耘就留下了地址。
颜晋耘还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告别不是真正的告别,而是为了来日的相见。
“这种感觉……还挺特别的。”颜晋耘说。他和巫慎站在村头,看着那些含着眼泪送别的乡亲们,一时间生出了诸多的感慨,感动中还透着几分沧桑。但他并没能沧桑多一会儿,宋博延就把他抱了起来,又是抱孩子的那种姿势,然后嬉笑着冲了出去!
他们一行人到达县里时,那位曾两次采访过颜晋耘的记者已经恭候多时了。颜晋耘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当记者同志开口说话的时候,颜晋耘那种预感成真了。
“你们还没有接到消息吧?我那篇报导,前两天被《国民日报》转载了。”记者同志喜气洋洋地说,“这几天不断有人打电话到我们报社,想让小秋去他们学校念书。”
这年头早已经有电话了,但私人电话还不普及,只有大单位才有电话。
宋博延吃了一惊:“我们家小秋上《国民日报》了?”
“我就知道你们会不信。看,这就是那份报纸!”记者同志先从随身公文包里取出一本书,再从书里取出了夹在其中的报纸,因过分珍惜而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宋博延。
《国民日报》竟然把之前两篇采访结合了一下,弄了个大版面,光照片就有两张。一张是记者第一次去村里时拍下的,颜晋耘踩在板凳上给知青上课,另一张才是第二次采访拍的照片,是颜晋耘和梁春芽手捧国大录取通知书的合照。《国民日报》显然是把颜晋耘和梁春芽树立成一个典型了。颜晋耘是天才少年,是国家的希望,蕴藏着经历过十年磨难的人们对“少年强则国家强”的深深期盼。梁春芽则是勤奋苦读的学生,是因恢复了高考而被挖掘的人才,是很多被耽误了的知识分子们眼中的希望!
假如换一个时代背景,颜晋耘再是神童,除非他真正取得了什么成绩,比如小小年纪就获得了国际性奖项,否则他登上国家级报纸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在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多么需要一个典型啊!颜晋耘和梁春芽的事迹能鼓舞无数人!
就颜晋耘踩着板凳给知青上课的那张照片,把好多人硬生生看哭了又看笑了。
宋博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不是没有见过大场面,可再大的场面也抵不过这个啊!看看报纸上都是怎么说的,他们说小秋那稚嫩的肩膀上托起了祖国的明天!
颜晋耘语气颤抖地问:“《国民日报》是全国发行的?”
“是啊!你只管放心,”记者同志以为颜晋耘之所以语气颤抖是因为太过激动了,完全没想到颜晋耘的内心写满了绝望,“这下全国人民都认识你了,我们的小神童!”
这年头,哪个单位不订几份《国民日报》呢?虽说现在的报纸还没有电子版,没法做到全国统一印刷,但我们的邮政系统已经非常发达了,《国民日报》每天会通过邮局被运往全国各地,虽然有些地方会晚上一两天,但确实能叫全国人民都看见。
完全没法放心啊,颜晋耘简直要绝望地哭出来。
宋博延握着记者同志的手:“这几天都有哪些单位联系你们报社了,给我留个联系方式,等我回到京城,我会亲自和他们联系的。还有,等我到京城后,我马上就去装电话,我把电话号码告诉你,再有人想要找小秋的,你直接让他们打电话就好。”这年头私人装个电话可不便宜啊,据说怎么也得花个三四千的,表哥很财大气粗了。
颜晋耘很快就体会到了这年代的纸媒的力量!
表哥不缺钱,火车票直接买的是最贵的卧铺席。他们上车时,同一个包厢里已经坐了一位中年人。那人先朝着颜晋耘看了几眼,又看了几眼,等宋博延喊了一声小秋后,这人立马笑了起来:“哎,你就是那个小秋吧!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你的事迹。”
宋博延骄傲地说:“对,这是我弟弟小秋,就是那个小秋。”
“好!好啊!没想到能在火车上看到我们的小天才,我真是太高兴了。少年强则国强,有了如此的天才少年,我们国家何愁不兴旺啊!”中年人满是欣慰地感慨道。
颜晋耘压下了内心的悲愤,有气无力地说:“那个……报纸上谬赞了。”
“我们小天才还很谦虚嘛!这样很好,搞科研的就应该脚踏实地,要谦虚谨慎,拒绝一切浮夸的风气。”中年人太欣赏颜晋耘了,“小天才,你以后想要研究什么?”
颜晋耘艰难地扯起嘴角,礼貌地笑了一下。
忽然,颜晋耘灵机一动把巫慎拉到了自己身边,拍着巫慎的胸膛说:“叔叔,我真不是什么天才。您那样叫我,我受之有愧。我隆重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才是真正的天才!”求求你们做个人,把注意力都放到巫慎的身上吧,他不用变成小仙女的!
巫慎:“???”
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巫慎有点反应不及。颜晋耘咬着巫慎的耳尖小声说:“来不及解释了……来,像个讨长辈们喜欢的好学生那样,冲着这人乖巧开朗地笑一下。”
巫慎:“???”
什么叫“乖巧开朗”的笑容?嘴角提起多少度算乖巧,又提起多少度算开朗?这真的不是在为难巫慎吗!颜晋耘撞了撞巫慎的后背,提示道:“学一下第五颈椎,笑!”
下一秒,巫慎条件反射一般地朝着中年人露出了一个开朗明媚的笑容,瞧着乖巧懂事。中年人立刻就被他的笑容感染了。哎,这一看就是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颈椎的形状就像是在微笑,笑得很治愈哦,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第12章 在年代文里神转折。
中年人自称姓蒋,是铁路系统的一位领导。他没说自己官职大小,只说自己当初上学时读的是物理,这会儿随便找点物理理论出来,要是和别的孩子讨论,那些孩子大多是听不懂的,但巫慎的知识储备量远大于这位蒋姓的领导,竟叫他惊喜连连。
如愿低调的颜晋耘悄咪咪地松了口气,一回头却看到了宋博延的傻样儿。
宋博延是被巫慎那第五颈椎的表情震傻的。
天呐,他和巫慎认识七八年了,在此之前他什么时候见巫慎笑过啊!哦,那种礼貌性的微笑偶尔还是有的,但像这么开朗懂事的和普通青少年们一样的笑容绝对没有过啊!也不知道他那个好天才好天才的表弟和巫慎说了些什么,巫慎竟然会笑了。
于是,宋博延更为敬佩地看向了颜晋耘。
错不了了,这个表弟果然是有大本事的!
这年头的火车和几十年后的高铁根本没法比,他们得在火车上待三天两夜。颜晋耘推说自己有一点晕车的症状,神色恹恹的。但其实他是在为自己的任务发愁呢!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国民日报》推为典型了。作为一个典型,如果他说自己不想考大学、不想当科学家,只想去唱戏,日后投身于文娱行业,阻力肯定非常大!
真不是颜晋耘太高看自己,实在是现在已经有不少求贤若渴的人盯上了他,好几所学校点名要收他呢。他不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根本无法拒绝这些学校的招揽。
要不然,我就想办法制造一个意外,把自己摔傻了?颜晋耘如此想到。
不行不行,真把自己摔傻了,也不利于塑造“小仙女”的形象啊!
“我错了,我一开始就错了,我当初就应该老老实实什么都不做……我当什么神童啊!”颜晋耘欲哭无泪。他当然也可以做出无理取闹的样子,不听不听就不听,反正小爷就是不想学习,只想去唱戏。但问题是,他心里那套完成任务的方案中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配合的,这意味着他必须要和国家搞好关系,所以不能无理取闹。
就目前这个情况来说,他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继续讨某一些领导人的喜欢啊!
“得好好想个法子……最好能反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把歹势彻底转变为优势。”颜晋耘正这么想着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咸香的味道,忍不住从卧铺的床上爬坐了起来。原来是那位蒋姓的领导正准备吃饭,那股咸香的味道来自于他自带的菌菇肉酱。
蒋领导热情地招呼他们:“这是我爱人做的,你们要尝尝不?”
宋博延的第一反应便是推辞,蒋领导却是真心想要分享食物,因此仍热情地招呼着。如此盛情难却,颜晋耘吸了吸鼻子,忙说:“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谢谢叔叔!”
“你不是晕车吗?”宋博延关心地问了一句。晕车的人哪里有胃口。
“正因为身体不舒服,所以才急需要来自食物的抚慰啊!”颜晋耘信誓旦旦地说。
蒋领导哈哈大笑。宋博延便也从包里拿出他们带的吃食,有水果和糖果等等,和蒋领导分享。这一路上,因为有蒋家的秘制菌菇肉酱,颜晋耘觉得自己被治愈了。
抵达京城时,颜晋耘依依不舍地和蒋领导……的空酱瓶子说了再见。
宋博延买下的房子在崇文门那块,属于南二环。立志要做好哥哥的他计划着第二天带两个弟弟去广场玩一玩,却不想第二天一早就有人登门了。来人姓章,叫章胜利,是宋爸爸以前的一位好朋友。章胜利好像是来看望友人儿子的,临走时却对着巫慎说了一句:“关于二代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成果。相信你老师很快就能回来了!”
宋博延把章胜利送出院门,然后立刻转身跑回屋里,迫不及待地关上门,又是期待又是疑惑地盯着巫慎看:“二代是什么?我爸真能回国了?你们有什么瞒着我?”
7/19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