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的前一日,一想到快要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众人都高兴不已,可唯有沈知一人,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殿下可是有心事?”见沈知独身一人坐在高阁围栏的木椅上,望着远处不知在想些什么,杜沁宁走过去在她身旁坐下,将自己手中的酒壶与她手中的碰了碰,道。
沈知在宫里之时,本没有饮酒这个习惯的,可自从出征后没多久,她便渐渐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虽然从未喝得伶仃大醉过,但每日小酌一杯是几乎免不了的。
“沁宁知道孤以往是不爱饮酒的,”沈知也毫不避讳,说着又饮下一口后,便向杜沁宁吐露了心声,“可是当看到每次打完仗后的横尸遍野,心里难受,又不知道能怎么做,也只能喝喝酒来排解了。如今我们的兵马逼近酒泉,明日之战定当是一场恶战,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命丧旁人的刀下。当时我们带着二十万大军出征,至如今,已仅剩下十五万了,对面西凉的伤亡也是数以万记。这么多为国卖命、马革裹尸的将士,他们可都是百姓的儿子,或许更还是谁人盼着归家的良人、父亲,孤实在是……不忍看。”
“这场仗,本来就是丝毫没有必要的,只是李泌那几个野心颇重的小人,为了成就自己的大业……”说到此处,杜沁宁也不忍再说下去,她将壶中所剩不多的酒一饮而尽,将之收起来放到一旁,这才又叹道,“如今西凉胜利无望,若是他们能主动投降,倒能避免之后不少伤亡。只是可惜了,不管我们派过去议和的使臣再怎么一再退让,西凉王就是不肯答应下来。”
沈知吸了吸鼻子,呼了口气:“不说这些令人难过的事了。对了沁宁,最近你和薛姑娘怎么样了?”
“也没怎么样,本来想着军中不安全,等过些时日便送她离开的,但她现在这个样子,臣又实在不放心她自己一个人去别的地方。”杜沁宁话音刚落下,二人便几乎同时听到了背后隐约传来的一阵略微急促的脚步声。
声音越来越近,这轻快的步伐,不用看,沈知也已然知道是谁了。果不其然,刚一回过头,沈知便刚好见到了薛若雨往杜沁宁身上扑去。
“呆木头,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到处找你呢——”杜沁宁转过身子,薛若雨就刚好抱住了她的脖子,跨.坐到了她的腿上。
虽然薛若雨这面相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她是女儿身,但说到底,因着平日里在军营,她在外人眼里都以男儿家自居,现在穿着男装,阁下还有不少人在下面走动,若被旁人看了去,这画面……
“我和殿下刚刚还在说你呢,说曹操曹操就到。”杜沁宁虽也知道这个动作不妥,但是她也不忍斥她,反倒是因为害怕她不小心仰过身去,伸手小心翼翼地半揽住了她的腰。
真好啊……
看到这幅场景,沈知也不禁起了玩心,与薛若雨玩笑道:“孤在跟沁宁说,等西凉的战乱平叛,回去之后孤就向父皇请旨,许你二人成婚。”如今薛若雨还是知道杜沁宁的女子身份,但她也像从前那般,丝毫都不介意,反倒是更加对她喜欢得紧。
“殿下……”听到前面的话,杜沁宁丝毫没有想到沈知会往这方面说,如今想要劝阻,却依然是来不及了。
薛若雨才是毫不介意沈知的调侃,反而非常欢喜地就顺着她的话应了下来:“好啊,多谢小殿下好意,成亲之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呆木头的。”说罢,她还蜻蜓点水地在杜沁宁额头上点了点温热的唇。
杜沁宁的耳根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连带着额侧也开始冒起了细细的汗珠,这紧张可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见状,沈知也不愿意在此多留了,她将最后一点酒饮完,便带着空酒壶起了身,道:“孤就不打扰你们了,明日还要攻城,沁宁记得早些休息,孤去看看将士们。”她一步一步跨下高阁的阶梯,背对着二人时眼中才显现出了些落寞怅惘的神情,不知道是不是在担心什么,亦或是又想起了谁。
“不是……这,殿下……”沈知对杜沁宁的声音充耳不闻,片刻后,她听到背后应是杜沁宁被薛若雨拉着起了身,两人又不知道一起往了何处去了。
与二人分别后,沈知想着去寻卫峰再最后议一议明日攻城的事项。虽然她以往从未带兵打过仗,最多也就是看过兵书,但在经过这段时日亲临前线的感受和学习后,她对这些东西已经有了更深的见解,偶尔也能提出一些让卫峰都点头称是的好建议。
可她还刚没走出多远,便有一人急匆匆来报,说是镇守张掖的守将元桦被人杀了,尸首悬挂在城门上,状况惨不忍睹。
“你可看清楚了?那人确实是元桦无疑?”沈知不敢相信,他们明日便要攻城了,今日竟会发生这种事。
第111章 出征(三)
“太尉听闻后又重新派过几个探子前去查看, 传回来的消息都是这样, 应该是已经确认无疑了。”那人穿着便装, 满头大汗, 想来也是在城中寻了许久才找到她的,说着, 他又朝着沈知行了一礼, 解释道,“殿下,太尉和其它几位将军已经在营帐中商量了, 特让属下来请回殿下和杜将军。”
素闻张掖守将元桦及其夫人副将穆菱华皆为人刚勇正直, 一直忧国忧民、心系子民, 深受城中百姓爱戴,今日元桦怕不是因为守城之事得罪了谁, 才遭到如此毒手。本来沈知还想着这一仗胜利之后能招降他二人最好, 如今却突然生了变故,也真是可惜了。
“今日随孤进城来的有几位将军,他们还在楼上吃饭;杜将军在那边, 你去通知她一声, 让她别急, 孤先过去看看。”沈知大抵指了指刚才通过声音判断的杜沁宁和薛若雨离开的方向, 见他应下离开,便也朝着军营的方向过去了。
张掖的城关与现今他们所在的这座城池隔得并不远,只有不到十里地,沈知干脆就下令直接将军营驻扎在了城外两边, 要是这段时日里有什么东西需要大量采购的,倒也方便些。本来今日傍晚得了空,沈知便带着杜沁宁还有其他几个近来发展的亲近之人来城中逛逛,后来又一起来到这家酒楼喝了酒、吃了饭,算是放松,可谁曾想到同一时间的张掖城里,竟发生了这样让人意外的事。
牵了方才骑过来的马,沈知很快就回到了军营里,直奔向了平日里大家习惯议事的帐中。
果不其然,除了她和杜沁宁还有那几个和她们一起去了城里的人之外,能在军营里说得上话的,基本上都己经聚齐了。见沈知过来,里头的数人忙向她行了礼,之后,卫峰便向她说起了此事已探知的最新情报。
原来是元桦和穆菱华知道此战无望,不想让手下将士和城中百姓白白遭受一番战乱之苦的洗礼,便商量着要在兵临城下之时主动献关投降。谁知风声走漏,被西凉王派在张掖的监军听了去,他当即便下令捉了“叛贼”元桦,处死之后悬尸城头半月,以儆效尤。好在那时穆菱华恰好不在家中,刚好逃过一劫,现在还未被抓到,也不知道是不是逃到哪儿去避起来了。
说完该说的情况后,卫峰便接着问道:“依殿下来看,明日一早,我们是否还要按照原计划出发攻城?”
“元桦平日里颇能体恤下情,如今他被监军无辜杀害,他手下的部分将士和城中的一些百姓必定颇为不满。若是明日攻城,此时他们军心不稳,内部矛盾剧烈,倒恰好是个对我们十分有利的机会。”说罢,沈知却顿了顿,“但是……若是能找到穆副将,救她于危难之间,再请她配合暗中将那位所谓的监军刺杀,助她夺回张掖城,她必会同意献关投降,届时将能免去一番恶战,以免无辜百姓生灵涂炭。”
见卫峰沉思,沈知不知他是何意思,便又委婉道:“不过此举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是错过了这次攻城的最佳时机,日后要想再发起进攻,怕是会要难上一些。孤也只是有此想法罢了,最终如何取舍,还全凭舅舅做主。”
*
那日经过良久的思虑后,卫峰终还是决定暂缓攻城,下令全军留守原地,观察几日后再做打算。同时他还暗中派了一波人乔装打扮潜进城去,四处探听城里的情况和寻找穆菱华的下落。
三日后,那其中一部分人撤了回来,竟还带着穆菱华一同。沈知本还对如此轻易便寻得了穆菱华心存怀疑,但在听完几人叙述是如何找到她,又是如何将她带回来的之后,沈知心中的疑心也几乎是消掉了大半。
合情合理,毫无破绽,在这个情况下,沈知还是选择相信一起并肩作战了四月余的大家。
沈知一方的人与穆菱华商量约定好许多事情,接下来的几日便一直按照这个计划按部就班。在这段时日里,沈知会有意地观察穆菱华的行为言行,但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事情进展地愈发顺利,她悬着的心也开始渐渐放了下来。
又两日后,沈知本静心在自己的营帐中翻阅兵书,可忽而间,那支她熟悉无比的飞镖又带着一张信纸准确地钉在了她旁边不远处的木柱上。
她走过去取下飞镖,其上那张信纸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小心提防,恐有诈。
有诈?是说的穆菱华这事吗?这下,沈知倒开始有些动摇了。
因为这飞镖传信,从她出征不久开始,便一直陪伴着她了。以往每次这飞镖夹带的信上,都会给她及时又有用的建议或者不小的启发,虽然她未曾见过其背后的人究竟是谁,但是那人必定是一心为她好的,沈知心中也有些考量了。她也不是没有怀疑过那人是柳书言,可是柳书言远在京城,若是独身一人跟在军中,还能这么及时地得知一些算是机密的情报,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再者说,柳书言字迹颇为清秀,但是这信纸上的字,并不算美观,看起来也不像是她写的。
至于为了几个月过去了也没见过飞镖的主人,倒也不是沈知不想见,只是她每每追出去时,外面连人影都不剩一个,更别说能与她打照面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人既然帮了她那么多次,便不可能无缘无故给她传递这样的几个字,其中必定有什么蹊跷。
深思熟虑后,沈知将这件事告诉了杜沁宁,询问她的意见。听闻此事,杜沁宁一时也拿捏不定主意,商量一阵后,二人觉得暂时不必轻举妄动,但是对穆菱华一事的警惕和提防亦不可松懈,日后要是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再行商量对策。
转眼便到了两方约定好的刺杀监军的时日,由穆菱华提供城内的方位图和防守信息,和沈知这边的死卫一同潜入城中配合执行行动。
他们是清晨出发的,一整个上午,沈知都很是心神不宁。她担心这万一这是一场计谋,那几个死卫岂不就是去白白送死;可是她又实在想不通,若是诡计,穆菱华又何必花的功夫就只为取她几个死卫的性命?
好在不过午后,那边便传来了消息,说是监军死了,穆菱华也成功夺回了张掖城,沈知也放下了心来。城中的百姓听闻穆菱华要献关投降,又闻沈知向来仁爱,自也是高兴不已,以至于三军进城时,他们还纷纷出来夹道欢迎,场面好不热闹。
沈知去时,元桦的尸首已被放了下来,安置在了灵堂上。可即便此事他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裳,沈知还是隐约能看出他满身的刀痕,似乎还能感受到他前几日狼狈的模样。周围围着他平日里最心爱的几个守将,过了这么长的时日,他们看到元桦的尸首时,都还是眼眶通红痛心不已;除此之外,元桦上至成人下至孩提的子女也跪在一旁,这番景象,让人看了也不禁难过,怎么也不像是装出来的。
但是事关重大,沈知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之后除了送元桦下葬之外,她便也没有再与穆菱华有过多的接触了。不过因为沈知受降后还是将张掖交给了穆菱华治理,接下来的几日,穆菱华都一直在忙于处理城中这段时日耽搁下来的许多事情,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闲工夫做什么可疑的事情,这不禁都让沈知觉得这件事是不是自己多虑了。
酒泉这最后一仗,颇为重要,所以沈知决定让将士们都驻扎在张掖好好休整一段时间,再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停留了半月,穆菱华不仅没有什么可疑的举动,反倒是将张掖的诸事处理得仅仅有条,她和她手下的将士和百姓都待沈知一行人敬重有加,那人也没有再与沈知飞镖传信说起此事了,她对穆菱华的戒心也便渐渐放了下来。
毕竟元桦死得惨烈不假,孩子和百姓是最不会演戏说谎的人,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穆菱华这样爱民如此的人,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必要再挑起事端的。就连卫峰也跟沈知说,他这段时日一直派人暗中调查元桦的死和穆菱华的行迹,并没有发现异常,如今看来,他们确实是值得信的。
又过了几日,攻打酒泉一事也被渐渐提上了日程。因着穆菱华曾和元桦一起在酒泉做过官,后来才被派到了张掖做守将,所以她对酒泉的城防还有一些了解。她凭着记忆中的东西,简单地画了一张城防图给卫峰,不过说是简单,但若是真的,还是能对攻城起到极大作用的。
不过穆菱华毕竟曾是西凉的人,就算卫峰再怎么相信她,也不得不在暗中防了一手。他面上接下穆菱华的城防图,并对其赞赏有加,可暗中还是派了密探潜入酒泉城中,与城中的线人密会,花重金拿到了一份现今完整的城防图。
图传到张掖后,与穆菱华所画的那份一对比,所差无几,就连穆菱华曾经告诉他的那些信息,都几乎是与密探那边探听到的一模一样。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卫峰还是没有打算让她参与这次的几次议事,若是成功攻下了酒泉,日后再对她论功行赏、加以重用也不迟。
可即便是这样,几日后,意外还是发生了。
第112章 出征(四)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用完晡食后, 沈知正在营帐中看书, 忽而一个士兵踉跄来报, 到沈知面前时, 已经腿软得站都站不稳了,一个趔趄便扑倒在了沈知脚下。
沈知见他如此惊慌, 心下暗道不妙, 连忙站起身来将他扶了起来,着急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何事如此惊慌?”
“回殿下……不知今日谁在南北营和东营火头军的用水中下了迷药,如今除了当时换班值守和没能按时吃上饭的兄弟们, 其他人都昏过去了……”说着, 那人望着沈知紧蹙起来的眉头, 心中慌得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又连忙继续解释道, “不过好在今日大多将军和太尉都吃的西营做的饭,所以都无大碍……”
“太尉和杜将军现今在何处?”沈知来不及多问其他的情况,如今之计还是要先和卫峰和杜沁宁他们汇合, 再一起商量对策。
她话音刚落下, 便已然听到营外传来了卫峰唤她的声音。
67/72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