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穿成渣攻后,我被下堂了?!(穿越重生)——长发女妖

时间:2020-09-01 14:17:30  作者:长发女妖
  顾北知听了大容的话,颇有些哭笑不得,“大容哥,你知道宝艺轩是卖什么的吗?”
  大容刚刚在外面也看了,可实在没看明白,又是瓷器、又是字画,还有好多金银器,看着跟卖杂货似的。
  “哈哈哈,大容哥你这么说,其实也算是另类的正确吧。”
  顾北知笑的眼泪都差点流出来,“柳家街这条街上所有的店都是卖一种商品的,就是古董,间或卖卖文玩。”
  “古董,古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
  “通俗来说,就是有收藏价值的老物件,比如前朝大儒孔先生用过的酒壶,南齐时期流传下来的镇纸等等。”
  “一般来说,古董都是很值钱的,动辄百两、千两白银都是可能的,或者价值连城的古物也不在少数,比如一直没有下落的龙鳞匕首,现在悬赏都已经累计到万两黄金了。”
  顾北知说到价值,大容吓了一跳,咋这么贵呢?
  他不禁小心翼翼起来,因为顾北知的桌子上摆着好几个、大小不同的瓷瓶。
  “大郎啊,你这儿不会都是古董吧?不然咱们还是出去说话吧,这万一碰倒了,咋办?”
  “没事,这些是新收上来的,有的真有的假,不全是值钱的。”顾北知摆摆手。
  “你看,大容哥,这就是我的工作,因为通常情况下,古董都很值钱,于是总有人想要以假乱真,卖个好价钱,为了辨别出真假,就有了我们鉴定师的存在。”
  “鉴定师需要有充足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经验,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的。”
  顾北知怕他不相信,视线在屋里的博物架上转了一圈,找到了一个小东西,他屋里装了一条绳子,只需要拽两下,外面大堂里挂着的铃铛便会响起。
  “老顾,啥事?”小丁哥敲敲门伸进头来。
  “小丁哥,麻烦你把外面的青莲花香炉拿进来,我用一下。”顾北知手里也有一个香炉,但这是假的,真的已经放在了外面。
  “稍等。”小丁哥立即去取了来,连带着托盘一起放在桌上。
  顾北知将他手里的假的也摆上去,“大容哥你且看,这两件你觉得一样吗?”
  大容不敢拿起来,生怕不小心打了,那就是要了他的命也赔不起。
  “这不是都一样?”他看了半天,确实觉得这俩物件一模一样。
  顾北知将假的拿在手上,“但是在我们鉴定师眼里,确实天差地别的,你看这釉的颜色,是不是略微偏蓝一些?”
  他讲了几点真假的区别,大容仔细的和真的对比,完全看不出来,最后只能给顾北知竖起大拇指,“大郎厉害,我是真看不出来。”
  “这就是我的工作,不然人人都能分别,我又该以何为生?”顾北知淡淡的笑了,“大容哥喝茶。”
  茶叶不是特别好的茶,顾北知自己喝着觉得有些涩苦,于是往里兑了些水果切片,掩盖住焦苦。
  大容喝不出来茶的好坏,倒是能喝出来里面有果子味,暗自记住了喝茶得加点果子。
  “那成,我先走了,还得去趟杂货铺。”大容喝完了一杯茶,和顾北知道别。
  顾北知和他一起往外走,出了鉴定室便将门落了锁,这是他的习惯,“大容哥去哪个杂货铺?刘记吗?”
  “对,咱们村的人都爱去刘记,刘记价公道。”
  “好,那大容哥路上慢点,有空再来找我聊天。”顾北知送走了大容。
  一转身,看见金大成不屑的看了他一眼,顾北知就当做没看见,不是软弱,而是他现在完全无视金大成这个人。
  那柳老爷后来又找过他,交谈了之后才知道是郑公子推荐的,柳老爷对郑公子的人品倒是信任,从他这儿买走了三件玉器。
  只有一件古玩,其他两件是他特意请了半天假,带着柳老爷去玉楼那边挑的。
  他们东家不但有古玩店,还有一家金楼,一家玉楼,金楼卖的都是首饰,玉楼则是以玉为主料的器物,也包括少量的首饰。
  金大成便拿着这件事说他不务正业,说他心思没在店里,应该罚钱警示。杜掌柜当然不同意,柳老爷从店里买了东西,又去东家的其他店里光顾生意,多好的事儿。
  不但不该罚顾北知,就连他请的半天假都不算请假了,柳老爷财大气粗,要是能发展成宝艺轩的老顾客,得记一大功,杜掌柜笑眯眯的鼓励了顾北知几句,把金大成气的脸发青。
  后来郑公子又上门来寻摸镇纸,他现在不找别人了,就认准了顾北知,悄悄和他讲了,顾北知将金丝玉镇纸的价值告诉他没多久,金大成便去找他了。
  金大成还挺聪明的,拿了一件价值在四千两左右的莲纹红玉镇纸,说是他特别喜欢金丝玉镇纸,原本没想卖掉的,没想到阴差阳错的被郑公子买走了,特意拿了件更好的来换。
  当时郑公子已经知道金丝玉镇纸的价值,二话没说直接放下茶杯送客,懒得搭理金大成。
  顾北知听了这话特别想笑,金大成莫不是以为别人都是傻子?
  还拿了件更好的换?
  对这个人的人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顾北知从此便无视此人,不和他交谈,也不去接触和他有关的事,倒是把金大成气个半死。
  郑公子压根儿没想给金大成留面子,渐渐的,店里的人都知道金大成拿着四千两去找郑公子换一万两的事了,这下别说顾北知了,小丁哥和水生也看不上金大成这个人。
  金大成和顾北知算是彻底接下来的梁子,尤其是金大成现在越发的不如意,便越发的记恨顾北知。
  顾北知等着店里关了门,急急忙忙的赶去刘记杂货铺,最近新棉花下来了,他想买一些带回家做被子。
  家里的被子还有几床,但顾北知总觉得该换新的,之前的被子都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里面的棉花都是一块一块的,分布不均,现在夏天不觉得,冬天盖肯定冷。
  要是能买到足够多的鸭绒就好了,鸭绒被又保暖又轻便,晚上盖着也不会觉得沉。
  把鸭绒的事儿记在心上,顾北知到了刘记杂货铺,里面果然已经有了新棉花,看着雪白宣软的,十分暖和。
  “请问,棉花多少钱?”顾北知叫住店小二问。
  那小二年纪不大,最多十二三岁,口齿却极为伶俐,“新棉花分为两种,一种是这样上好的白棉,十二文一斤,还有一种是稍微次一点的黄棉,十文一斤。”
  “要是打算做被子,按照六尺见方来算,需要五斤左右,建议买这种黄棉,保暖性和白棉是一样的,就是采摘的时候晚了些,模样不好。要是打算做袄子、棉裤之类的,买这种白棉也成,一件衣服一斤多棉足够了。”
  小二将另外一种稍微有些发黄的棉花指给顾北知看,顾北知对比了一下,发现两种棉确实差不太多,顿时比较倾向于买黄棉。
  “那我可以先定下,明天过来拿吗?今天没有背篓子,不好带回去。”
  “咱们店里有竹编的篓子,客人可以看看,比自家做的更结实更耐用,你看着背带,是不是也宽些,背上不会勒得慌。”小二拿了一个有他一半高的背篓,来给顾北知介绍。
  顾北知看了有些心动,他家里是有背篓,但因为用的时间久了,两根带子已经磨毛了边,筐身也有些破,但依然能用。
  关舟没事的时候,会背着背篓去笔架山的山脚捡柴,天天背来背去的,看着都累。
  顾北知曾经提出过向别人买柴的建议,被关舟拒绝,他并不觉得去捡捡柴能有多累,何必浪费这个钱。
  “这个背篓多少钱?”
  顾北知还是没忍住,买了背篓也买了棉花,将身上的钱花了个干净。
  “我回来了。”
  “哎,洗洗手,吃饭了。”关舟头也没回的说,锅里的小白菜青绿青绿的,泛着些许油光,另个一个锅上还有熟悉的鸡蛋羹味传出来。
  顾北知突然觉得,似乎这就是家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希望大家为了自己的安全,勤洗手,勤洗热水澡,少出门,出门带好口罩,不要太恐慌了,都会过去哒~
  预收文,求收藏~
  《太子为后》 长发女妖
  《谷来宝的种田生活》 长发女妖
  微博:@壹只妖精
 
 
第28章 
  顾北知买了棉花的消息, 不知怎么的, 就传到了关二叔一家的耳朵里, 关二婶算了算日子,确实到了今年棉花下来的时候了。
  关二婶从自家存钱的钱匣子里数出二百文钱,拎着篮子去了顾家。
  她到的时候,顾北知已经去上工了, 关舟正在院子里整理顾北知买回来的棉花,微微的黄色铺开来倒是一点都不少。
  “二婶。”关舟赶紧站起来擦了把手, 去给关二婶倒点水,“这大热天的,二婶你咋不后晌再过来?”
  关二婶抹了抹头上的汗, “嗨,没事, 我不热,俩孩子呢?”
  “山子带着出去玩儿了。”
  “就你自个儿在家呗?”
  “嗯, 咋了?”关舟等关二婶喝了水,又给填上一碗。
  关二婶也不用藏着了, 将钱拿出来, “小舟,你们刚买了地, 你男人又买这买那的,这钱给你拿着先用着吧。”
  “不用,二婶,我还有钱呢。”关舟把钱推回去, 不肯收,“二婶你不用担心,北知他上个月挣了不少钱,买了地还剩下二两呢,够花了。”
  关舟知道这是二婶关心他,也是因为不了解他家的情况,就把顾北知和他说的事儿都告诉给关二婶。
  关二婶这才知道她侄夫这么有本事,高兴的眼眶通红,握着关舟的说,“小舟,你这是彻底熬出来了,以后再也不用受苦受穷了。”
  “嗯,北知还说阿杨要是有什么不懂的,读书没读透的,可以来问他,顺便讲讲考试经验。”
  关舟想让关二婶放心,都捡着好听的说,当然了他现在也没有不好的了。
  “那可好,等阿杨回来了,我就让他上你们家来,你男人学问好,指导他尽够了。”关二婶笑开了花。
  原主别的不说,学问是真的扎实,除了眼界有些狭窄之外,基本功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童生、秀才级别的考试,基本功占了六成,有些年份甚至能达到八成。
  所以顾北知在村子是出了名的会读书,之前学坏了,还有好多人惋惜来着,现在看他改好了,都觉得庆幸。
  顾北知和关舟不知道,老村长已经给村里人都说过了,谁也不许再提顾北知原来酗酒、打夫郎的事儿。
  要是传出去,耽搁了顾北知考举人,老村长就把多嘴的家伙赶出去!
  这给顾北知后来减少了不少麻烦。
  关二婶和关舟说了好半天的话,看着快到中午,该做饭了,她才急急忙忙的拎着篮子回家,二百文钱却被她硬留在关舟手里了,
  “既然你用不上,这钱就让北知帮着买了布和棉花吧,今年秋天老大长了不少,该给他做新被子了。”
  关舟拿着钱追到门口,也没能让关二婶把钱拿回去。
  只能留着,等顾北知回来商量一下再说,看着时间,他跑到厨房里将火烧旺,没一会儿锅里的香气慢慢冒出,中午饭也就好了。
  饭好了,两个孩子还没有回家,关舟有些担心了,锁上门出去找。
  大宝和二宝常去的地方就那么两三处,一处是村口的石磨,一处靠近笔架山的小溪旁边,还有一处是山子家外头的柴堆。
  关舟三个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找到,顿时着急起来,还是山子他小爹,燕哥儿告诉他,大宝和二宝去打谷场玩儿了,还有好几个男孩都在那边玩。
  “我去瞅瞅。”
  “小舟,看着我家山子,让他回家吃饭!”燕哥儿站在他背后高声喊着。
  关舟着急,跑的很快,抬了抬手算是听到了。
  到了打谷场,关舟都出了一脑门的汗,转了一圈才在打谷场边上的棚子里找到大宝和二宝。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大宝和二宝正在一人一句的背诵诗句,背还不算,他们还解释,周围做了一圈小朋友,男的、女的、小哥儿,全都有。
  “这首叫《咏鹅》,是大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大鹅的叫声,大鹅在河上游泳的样子,都写出来了。”
  “对,白白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河上,红红的脚掌拨开水波,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其他小朋友们都一脸崇拜的望着大宝和二宝,让他们讲的更加有劲儿,还有人问问题,“可是河水不是绿色的呀?”
  “哎呀,你看荷叶啊、水草啊长出来浮在水面,不就是绿的了吗?”大宝自有一番道理。
  “画面感是什么?”山子也举手发问了,啥叫有画面感啊?
  “你真笨,就是我一念这首诗,你就能想到大鹅在水面上游动的样子。”二宝一副你太笨了的表情。
  这群小朋友里,还有大虎、二虎哥俩,还有牛家的其他孩子,一群小朋友热闹的不得了,但又很有秩序,都围着大宝和二宝。
  “好啦好啦,我们要背下一首诗啦,大家快坐好!”大宝拍拍手,和二宝肩并肩的站好。
  “下面背诵《咏柳》,作者贺知章~”大宝二宝的二重唱响起。
  一看这哥俩就没少进行诗朗诵,配合的极其默契,背诵时小脑袋还左摇右摆的,十分有节奏。
  关舟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大宝,二宝,回家吃饭了。”
  “小爹~”见到小爹,大宝和二宝眼睛都亮了,顿时忘了自己还在背诗,一溜烟的跑到关舟身边,一左一右的抱住他的腿。
  “你俩呀,都不看看时间的,该吃饭啦,下午再出来玩吧。”关舟牵住他们的手。
  “好~”大宝、二宝这时候也感觉出来肚子饿了。
  准备跟着小爹回家吃饭,山子也赶紧追出来,“下午还出来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