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你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摆出来即可,本来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你要是喜欢,可以按照收购价加二两的价格拿去。”杜掌柜也只是随口一问。
诗文执壶并不是古董,价钱并不高,收上来的价钱大概也就十几两,还是那走商心太黑,这要是在原产地,最多也就二两银子。
但走商赚的不就是这个差价吗?杜掌柜也不计较,左右他们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知道了,我再想想。”
这次之后,杜掌柜就没再问过诗文执壶的事儿,但顾北知心里总记着,都快成了心病了,面上却半点没表现出来。
很快,又到了休息日,顾北知这次打算在家好好歇一歇,八月的天气十分的热,难怪人们都说秋老虎。
傍晚,在屋里睡到半夜被热醒,顾北知一摸脖子,全是汗水,床单都有些潮湿了。
他忍不住坐起来,将门窗全部打开,有些许凉风吹进来,却依然解不了顾北知的燥热。
干脆光着膀子去后院打水,打算冲个凉水澡,正要把水桶扔进井里,听到身后有声音,“北知?”
“小舟啊,吵醒你了?”他听出来声音,没有回头,而是继续打水。
夜深人静,打水的声音清晰的像是放大了十倍,水桶砸金水里的声音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没有,太热了,睡着睡着就醒了。”关舟没说他是听到顾北知开门的声音才醒的,只是在房檐下就着月光看着背对他的男人。
从顾北知穿过来也有四个月了,顾北知每天都没拉下锻炼,又舍得吃有油水的食物,原主肩不能挑的形象已经消失了。
因为不常见光,他浑身是白瓷色的,四肢修长,打水的时候能看到他背部已经有了肌肉的雏形,虽然和他现代的体型还差的远,但总算不是弱鸡了。
关舟就这么趁他背对着自己的时候一眼不错的看着,越看越觉得自己好像配不上他了,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手,上面全都是粗糙的茧子,手背晒得棕黄。
哪怕是没怎么晒过的身上,都不如北知白皙,又是个小哥儿,没有女子那么柔软,所以北知才不愿意碰他的吧...
“你要冲个澡吗?”顾北知看他一直没动,还以为他也想洗个澡凉快一下,“那我多打点水,你先去把灶点着,我这就来。”
“不...好,我先去烧火了。”关舟原本想拒绝的,但顾北知已经又把空了的木桶扔进井里,只能答应下来,不舍的又看了几眼顾北知的背影,才去了前院。
他点着灶台没一会儿,顾北知拎着水桶过来,“你让开一点,小心溅到水。”
“嗯。”关舟拎着锅盖站到一边。
“嗤。”轻微的水化汽声后面是哗哗一桶水倒进锅里的声音。
等水烧热的过程,顾北知和关舟各自沉默了一会儿,顾北知先站起来,“咱们去外面等吧,屋里闷的慌。”
“好。”关舟跟着他从厨房出来,看到他随意的坐在院子的小板凳上,束手束脚的样子有些憋屈,抿了抿唇,去屋里给他搬了个凳子。
“谢谢。”顾北知接过凳子,这下一双长腿总算不那么憋屈了,他已经将上衣披起来了,松松垮垮的搭在身上,比光膀子也没强多少。
他把关舟当成了普通男人,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但关舟这会儿却不敢再看他了,只能低着头,继续沉默,秋天的夜晚,风也并没有变凉,依然带着些热气,比起酷热的七月,八月显得闷了不少。
“小舟,最近家里还缺什么吗?”顾北知觉得不说话有些奇怪,于是随便找了个话题。
“啥也不缺了,都有。”关舟回了一句,北知什么都好,就是太能花钱。
“上次二婶让买棉花,够用吗?”顾北知又想起来一件事儿,还是上个月的事儿了。
上个月关二婶给了二百文钱让关舟帮着买棉花,顾北知知道了,就拿着钱去买了十斤,连棉花和剩下的钱一起送到了关二叔家里,后来他也没问过够不够。
“够了够了,阿杨给你写信来着,你回了吗?”关舟抬头看了他一眼。
“回了,我去过他们私塾,阿杨学习挺刻苦的。”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文,收藏一下吧~
《太子为后》 长发女妖
《谷来宝的种田生活》 长发女妖
微博:壹只妖精
感谢在2020-01-31 23:59:38~2020-02-01 23:57: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洛伊希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
要说这关杨, 也确实挺争气的。
他家里穷, 虽然不是吃不上饭的那种, 但每年要交二两银子束脩,再加上笔墨纸砚的消耗,也是咬紧了牙关送他去念书的。
为此,两个弟弟都没去过私塾, 全靠他每个月两天休沐的时间回去教教,也不过就是识几个字, 于事无补。
关杨知道家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平时在私塾上学都是下足了功夫,但他们获鹿镇没有正经的学堂, 只有这样一个先生自己办的私塾。
平时学生们都住在先生家里,上课、学习, 除了束脩之外,还得交口粮, 有的私塾心黑,口粮交的好粮食, 但吃饭的时候却是陈粮。
关杨在的这个私塾, 夫子算是品德好的,他不收学生的口粮, 每个学生都自己带,在后院里搭了几个土灶台,可以做饭。
至于木柴,每个学生每月给五文钱。要是不会做饭, 也可以直接跟着夫子一家一起吃,一顿饭三文钱,夫子一家吃什么,学生跟着吃什么。
三文钱一顿饭,在获鹿镇并不贵,一碗素面还两文呢,一碗馄饨至少四文。
家里有些条件的学生会选择和夫子一家一起吃,这样省去了开火的麻烦,而且读书人的手是用来写字,哪儿能去烧火?
关杨是唯一一个顿顿饭都自己做的人,他每个月从家里带粮食来,早上天不亮就去集市上买人家卖剩下的青菜。
刨除这些时间,他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学习,晚上主动帮夫子一家烧洗澡水,为的就是借厨房烧火的那点光。
上个月关杨有事儿只回来了半天,还和顾北知错开了,只能留了一封信,把夫子家的地址留下。
顾北知按照地址去找了一次,看过了关杨一天的学习情况,因为他也是个秀才,那位夫子并没有赶他,反而拉着他聊了很久。
了解了关杨读书的环境,又约着关杨聊了聊,对他的学习程度心里有了数。
顾北知看过关杨的文章,该怎么说呢。
大概只能说关杨够刻苦。
关杨在读书上面的天赋并不出众,一般人而已,唯一特别的是,他勤快,而且分得清楚主次。
其实有天赋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到不了拼天赋的阶层,都是拼勤奋而已。
无论到什么时候,努力总不会背叛你。
关杨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得出来他天赋并不过人,但字里行间的话可以看出他有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思考。
假以时日,考中秀才、举人,绝对不成问题。
但关杨也有个大多数寒门学子都有的短处,眼界不够开阔。
因为看到的景象很狭窄,思考的角度也就相对狭窄,虽然阅读了很多书籍,但因为见识不够,理解的也相对表面。
还有一些知识显然他是没有学透的,是方法不对。
当时顾北知只讲了几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因为不是在自己家,他没说的太细,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而后,过了大概三天,他在宝艺轩见到了趁午休时间出来的关杨。
关杨递给他一沓纸,大约有十几张的样子,说是按照他的方法重新梳理了一遍知识点和逻辑线,请顾北知帮忙看一看。
顾北知一看,确实是按照他说的方法总结的,关杨自己也说这样总结之后确实记得清楚了些。
后来顾北知又帮着他查漏补缺了几次,关杨自己都很快将漏洞补上,是个勤快又刻苦的孩子。
“阿杨打小就爱读书,不吃不喝也要学,所以二叔和二婶勒着裤腰带也要供他读书。”
关舟脸上全是笑容,提起这个弟弟,他是骄傲的。
顾北知见状,又多说了几件关杨爱学习的事儿,结果水开了俩人谁都没反应过来。
“哎呀,锅!”听到嗤嗤的水声儿,关舟赶紧往厨房跑。
水早开了,顶的木头盖子都上下颠簸,争先恐后的往灶台上涌着。
关舟赶紧撤掉几根柴,又把锅盖拿掉,这才让热水老实下来。
“你先洗吧,我把火熄了。”关舟弄着灶膛里的火,让顾北知先去洗澡。
顾北知应了,快速的冲洗了一下,过来接替他,被关舟拒绝了,“洗好了赶紧趁凉快去睡吧,要不又弄一身汗。”
“我帮你收拾厨房,你趁着水热,先去洗了。”顾北知还想上手。
“不用,灶膛里的火没那么快熄了,水凉不了,你去睡吧。”关舟不让。
为了让关舟能早点洗了澡去睡觉,顾北知没再和他拉拉扯扯,叮嘱了一句早点休息,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关舟将厨房收拾好,去洗澡的时候望着没关门的东屋好一会儿,最后轻手轻脚的洗了澡,去睡了。
八月份秋老虎,闷热的厉害。
但比起七月已经好了些许,等到进入了九月,气温便有所下降。
八、九月是村里相对清闲的时候,每天只要去地里看看状况,顺手除除草即可。等到了十月,又该忙碌起来了。
因此中秋节是大家都愿意热闹过的节日,除了过年之外,这一天村里最热闹了。
顾北知也是听到小丁哥和水生讨论今年吃什么馅儿的团圆饼,才反应过来马上就是中秋了。
中秋他们也是不放假的,但是东家会给发一盒团圆饼,等晚上带回家吃正合适。
关舟不知道他们店里会发团圆饼,早早的预备上材料,拿到关二婶家去,跟着关二婶一起做。
村里人都节省,像这样的节庆食物,几乎家家都会做,毕竟也不难,要去买还挺贵的,不如自己做的合算。
他们这边团圆饼的做法挺简单的,就是得舍得放猪油,用温水和好了面,擀成薄薄的饼,上面涂上猪油。
然后对折几次,重新擀成薄薄的的饼,再涂一次猪油,继续对折、擀片、对折擀片,直到油浸到面里,再重新揉成一团,分成大小一样的剂子,擀成饼状。
愿意吃有馅儿的,就熬一点红豆、绿豆的,掺上一些炒熟的糯米面,将饼状的面再擀成皮,像包包子一样把馅儿包进去压扁。
放进锅里煎熟,最后再点上红点,团圆饼就做好了。
这样的饼已经是农家顶好的点心了,甚至好多人家最多做四五块或者不做的,就是尝尝味儿,应个景算了。
毕竟里面要白面和猪油,这油用的多了谁不心疼?还不如留着炖肉吃。
顾北知拿着东家发的团圆饼,又去镇子南边的卤肉店买了两个鸡腿,一点儿卤菜,拎回家里,和爷仨一起过个团圆节。
南边那家卤肉店可是个老字号,卤肉一绝,而且价格也不算贵,两只鸡腿二十五文,卤菜八文钱一斤。
最重要的是关舟爱吃。
顾北知经常从镇子上买点东西回家,有的时候是用的,有的时候是吃的,有的时候是鞋子,有的时候是稀奇古怪的东西。
要不然关二婶咋说他花钱大手大脚,败家呢?
他这三个月挣了十几两银子,村里人都知道了,谁不眼红?但凡他家里有点风吹草动的,都有人拿出来说道说道。
发现顾家隔三差五吃点肉,那更是口水往肚里咽,对关舟都嫉妒了,想当初谁不说关舟命不好?
爹娘不拿他当人看,磋磨到十七都没人娶,结果人家嫁给了秀才公,村里同龄的哥儿、姐儿们嘴上不说,心里也是嫉妒的。
关舟没有朋友也有这个关系,因为嫉妒、看不起,所以排挤他。
后来顾北知染上了坏毛病,还学会了打夫郎,关舟一个月里有半个月都是带着青青紫紫的痕迹。
那些排挤他的人笑的更开心了,结果这才乐了几年?
顾北知居然又学好了,三个月就能挣来十几两银子,他们一辈子能攒下这么多就不错了。
不但能挣钱,人家还特别舍得给关舟花,你瞧瞧,一个月做一件新衣裳,隔三差五的有肉吃,还不说顾北知净往家里买点心、糖的。
足够那些一开始嘲笑关舟的人红透了眼。
越是眼红,越是死盯着顾家不放,实在找不出来能说啥的了,就说顾北知大手大脚,以后关舟肯定得过苦日子。
恨人有、笑人无。
这样的心态,又病态又常见。
常见到顾北知将这些声音忽略不计,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生活下去。
“小舟,我回来了。”顾北知将卤鸡腿和卤菜放在家里,“我们店里发了一盒团圆饼,我拿去给二叔、村长还有二鹏哥家分分。”
“卤菜你找个盘子装一下,我马上回来。”
顾北知将发的团员饼盒子拆开,里面是八块面上金黄有花纹的团圆饼,有四种味道,蛋黄、豆沙、莲子、芝麻各两块儿。
关舟喜欢吃芝麻糖馅儿的,顾北知喜欢吃蛋黄的,于是将这两种都留下,剩下的重新打包,一块一包,顾北知拿去送人了。
给关二叔家两块,村长家一块,王二鹏家一块,这是最先和他们家处好关系的,后来顾北知又匀出来一块蛋黄的送给隔壁。
隔壁的大哥平时也很热情和善,只是他夫郎有些坏脾气,来往就不算密切了。
想了一下,没觉得漏了什么,顾北知就安安心心回家吃饭去了,却忘了关舟的爹娘家,因此还闹出点麻烦来。
作者有话要说:我没有仔细的划分时间线,大家知道到这儿过中秋节就好了(写着写着有点想吃月饼了...)
预收文,收藏一下吧~
《太子为后》 长发女妖
《谷来宝的种田生活》 长发女妖
微博:壹只妖精
感谢在2020-02-01 23:57:54~2020-02-02 23:5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23/107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