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穿成渣攻后,我被下堂了?!(穿越重生)——长发女妖

时间:2020-09-01 14:17:30  作者:长发女妖
  这件事当时村长不知道,还以为是自愿嫁娶,但架不住原来的顾北知是个清高的,不喜欢关舟的情绪表露的不能再明显了,后来染上了喝酒的毛病,更是什么话都说。
  一次喝多了撒酒疯,大家就都知道关父收了二两多银子把关舟卖到顾家的事儿了。
  但关舟已经嫁了,孩子都生了,说什么都晚了,只能期望以后日子能好过一些。
  顾北知回忆起那些原主做过的事儿,有些心疼关舟,摸了摸他的头算是安慰,“都过去了,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
  那边村长冷哼了一声,反问关父,“大过节的你找到顾大郎家,想干啥?”
  “这不是中秋了,我来要两块团圆饼么...”关父说的没有底气。
  “关南虎啊关南虎,你挺有本事啊?自个儿家不开火,上嫁出去的小哥儿家里讨食,你丢不丢人?!”村长气的都想抽他两个大耳刮子。
  “这话不是这么说的,我生的儿子,还不能给当爹的两块饼吃?哪有这个道理!”关父梗着脖子小声反驳。
  “你放什么屁?!你上村里问问,谁家当爹当娘的不是给外嫁哥儿、姐儿东西,你可倒好,你还跑到夫家来要,你还有没有脸皮了?”
  “村长老叔。”顾北知可不想让村长揪着两块饼说个没完。
  “咋了,大郎,有啥话你说,老叔给你做主!”村长背过手去。
  “村长老叔,两块饼我们家不会计较,虽说当年说好了嫁过来之后是死是活都和他家没有关系,但毕竟是小舟的爹娘,饼已经给了,我也不缺这两块饼,但是...”
  顾北知停顿了一下,放大了一些音量,让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听个清楚,“但是让我每个月出二两银子,十斤猪肉,一百个鸡蛋和一壶酒给他们养老,这不是要我们一家四口的命,喝我们的血吗?”
  “老叔,我也挺纳闷的,现在外嫁的小哥儿还得养着娘家一家子了?”顾北知故意这么问。
  前面大家只是看热闹,毕竟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即使觉得关南虎夫妻俩脸皮忒厚,也是别人家的事儿,但后边这一问让他们心里突突了一下。
  现在小哥儿多、女孩少,每一家都娶了哥儿当媳妇,这要是娶了哥儿还得养小哥儿娘家,那不是娶了个累赘?
  这个口子不能开,最起码不能明着开,不然家里儿媳妇都有样学样,家里还攒个屁钱?
  “对啊,村长,嫁出去的小哥儿泼出去的水,咋能吸着夫家的血贴补娘家?嫁过去就是人家的人了,可不能任由关老大一家破坏规矩!”有个老夫郎跳着脚的喊着。
  “就是,就是,村长,咱谁家嫁小哥儿、嫁闺女不是嫁出去好好过日子就成,又不是招婿,咋还要养娘家人呢?”
  “村长...”
  “都住嘴!”老村长喊了一句,这会儿他的脸都已经黑透了,要是拿支毛笔来,都能沾着写字了。
  周围看戏的人顿时都不吭声了。
  “关南虎,刚刚大郎说的,是你跟他要的?”老村长喘匀了一口气,问。
  他努力保持着冷静,但关父觉得自己没错啊,嘴里狡辩着,“顾北知现在一个月能挣好多钱呢,给我这个老丈人花点都不乐意?”
  “你要不要脸?!”老村长要气死了。
  “顾大郎赚多少钱和你有关系吗?那是人家顾家的事儿,你别忘了当初你和顾家怎么说的?!小舟嫁过来就是顾家人,不是你们关家人了!”
  “那也是我生的...”
  “你生的你这么作践?非得抄和散了小舟和大郎一家子你才高兴?”老村长一巴掌拍过去,关父只好躲躲闪闪,气的老村长追着他打。
  “老叔!”顾北知走来了拉住老村长。
  “老叔,今天这事儿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念小舟和关家的骨肉亲情,实在是....”顾北知没说下去,小辈不能说长辈的不是,说了便是错。
  “老叔,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我挣得钱都拿来买地了,还为了能买便宜点的,选了笔架山山脚的地,现在手里就几百文...”
  “至于大家看着我家天天吃鸡蛋、炖肉,其实不是,我家小舟为了一个鸡蛋够一家子吃,每次都是蒸鸡蛋羹,兑上半碗水,一个鸡蛋也显得不少了。”
  “炖肉也是,小舟和我把自己的口粮省出来,买点肉炖了,给俩孩子补点油水,我家大宝、二宝都五岁了,长得还没人家四岁的孩子高,能不给好好补补吗?”
  “是,我的月钱不少,但我家里就我一个能挣钱的,还哪哪儿都缺着,哪里存的住钱?不过是咬紧牙关过下去罢了。”
  “而且,我月钱再多,也没多到一个拿出二两银子的地步来,这不是要我的命是什么?”
  “逢年过节,该给的东西我都给,但这二两银子,又是肉又是鸡蛋的,我真的给不了。”顾北知将自家的情况往苦里说,然后退了一步,答应逢年过节给关家送东西,村长还能说什么?
  本来就是关南虎夫妻俩没理!
  “就这么办吧,关南虎,你听见了?逢年过节,顾大郎给你送东西,那是他懂礼,顾念着小舟!你要是敢挑三拣四、没事找事,小心我让你们一家子跪祠堂!”
  老村长一锤定音,周围的人也觉得顾北知做的挺好的,本来可以啥都不给的,现在还逢年过节给点东西,关舟嫁了个好男人啊。
  就是这关老大夫妻俩脸皮忒厚了,这种没脸没皮的事儿都做的出来...
  关南虎还不服气,但老村长已经决定了,看他要闹,就叫大容叫人去他家里绑他儿子。
  关南虎最宝贝自己的儿子了,听了这话,只好拿着关舟给的两块饼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文,收藏一下吧~
  《太子为后》 长发女妖
  《谷来宝的种田生活》 长发女妖
  微博:壹只妖精
  感谢在2020-02-03 23:55:11~2020-02-04 23:58: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洛伊希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被关父关母这么一闹, 关舟的心情也乱了, 顾北知感谢完村长和隔壁的洪生大哥, 回来的时候看到关舟表情不太好,有些不正常的白。
  “小舟,回去吃饭吧。”拉着关舟回了家。
  关舟已经没了胃口,勉强吃了点便放下不吃了, 顾北知也不拦着,只是等关舟带着两个孩子洗漱完了回房休息的时候, 又把饭放回锅里,在灶膛添了一根粗一点的木柴,保证火一直慢慢的烧着。
  顾家的中秋节, 结尾不是很好,但好在能吃饱穿好, 一家人和和睦睦,已经是很大的改变了。
  另一边的关南虎家里才是乱七八糟的, 他们原本打算至少要到两斤肉,结果只拿回来两块饼, 他儿子关桥两口就没了, 还生气他们要不到钱。
  关南虎哄着儿子,儿子闹着脾气, 父子俩倒是一副‘孝子贤孙’的模样,只不过是老子孝顺儿子而已。
  等哄好了儿子,关南虎和他媳妇商量起来,俩人都觉得挺可惜的, 看来要二两银子有点多了,顾北知不给,那下次就减点吧。
  “他爹,不行咱就只要一两吧,那顾北知光是衙门给发的都比一两多,他不能再不给了吧?”
  “王二狗说他又抠门又小气,我还不信,都是秀才老爷了,还差这点钱?今天你看看,可不就是个抠门鬼,还秀才,我呸!下次咱们再去,必须得要一两银子。”
  “对对对,咱都好几个月没吃过肉了,一两银子都是少要的。”关母想起肉的味道,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他娘,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下次咋要这个钱,都怪村长那个多管闲事的,不然今儿怎么也能要到二斤肉。”关父这嘴里也没滋味,想肉吃了。
  “就是,咱家的事他瞎管啥!”关母馋的直吧嗒嘴。
  两人商量了半天,似乎也没商量出什么好的办法。
  顾北知可不知道关南虎夫妻俩还要上门找事,他都让步了,但显然人心不是这么容易满足的。
  第二天一大早,顾北知和关杨在村口碰了面,他们约好了一起去镇上,关杨要回先生家里上课,顾北知得去上工。
  “哥夫,昨天大伯和大娘去你家了?”关杨昨天晚上听见他娘和他爹说这事,关二婶气的跟个葫芦一样,想去关南虎家理论,被他爹拦下了。
  关二叔多了解他的哥哥和嫂子,这事儿肯定还没完呢,现在去理论有什么用,得想办法打消了哥嫂的念头才行,夫妻两个关起门来商量了很久,还把家里攒的银子拿出来数了半天。
  “你也听说了?”顾北知只知道村里传播消息很快,但没想到晚上发生的事也能这么快传播开。
  关杨点头,“哥夫,我那大伯...总之你多多包涵吧,我哥真的不容易,你千万别因为大伯他们一家生气,要是可以选,我哥也不愿意这样的,唉...”
  小辈不能说长辈的不是,关杨就是有一肚子的难受,也只能忍着不提,只能让哥夫多理解理解,但要是顾北知生气,他也没有办法。
  关杨今年二十一岁了,早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但他总想着考中了秀才再说。
  关二叔和关二婶心里有着打算,虽然一直攒着钱,但也没有提过给关杨说媳妇的事。
  “阿杨不用担心,我和你哥好着呢,他爹娘的事儿我会看着处理的。”顾北知摸了摸关杨的头。
  古代就是这点特别好,熊孩子很少,关杨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十分懂事,甚至能撑起一个家了。
  顾北知像是看到孝顺懂事的小辈一样,拍拍关杨,主动转移了话题,“《孟子》背的怎么样了?上次给你讲的都明白了吗?”
  “背到问策篇了,我重新写了一篇感悟,等中午给哥夫看看。”一提起学问,关杨的注意力立马集中起来。
  “很好,那我先考考你背诵,“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顾北知起了个头。
  “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关杨流利的背出后面的段落。
  “很好,那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有何解?”顾北知又问了一个释义。
  关杨把自己的理解讲了一遍,看得出来他有自己好好的去体会,但因为年纪和阅历的关系,这种体会还是太流于表面,不够深刻。
  顾北知知道阅历这东西,除了他自己去经历之外,别人是帮不上忙的,但是他可以换一个角度给他先灌输一些东西。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得书多了自然就明白的多了。
  “阿杨,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富商,打算去最南边的夷族所在的区域做卖鞋的生意。于是他找来两个伙计去做市场调查,看这个地区大约能消化多少鞋子,又喜欢什么样的鞋子。”
  “两个伙计便去了这个地方考察,过了一个月,两个人回来了,富商问,卖鞋这生意可以做吗?”
  “第一个伙计垂头丧气的说,哎,不行啊,这地方的人都不穿鞋,鞋子肯定都卖不出去!”
  “第二个伙计信心满满的说,这生意肯定火爆,咱们得多备点货,每种鞋都要有,一定能赚很多钱。”
  “富商头疼了,两个伙计的说辞完全不一样,这可怎么办呢?”
  “阿杨,你说富商应该听谁的?”顾北知讲了一个很普通的创业故事,打算从简单到高深给他一点点开拓思路。
  关杨仔细思考了一下,“我觉得都可以,如果是听第一个伙计的,富商可以换一种生意做,这样可以避免货物卖不出去的风险,但可能要继续耽误时间。”
  “如果听第二个伙计的,虽然承担着货物卖不出的风险,但如果能卖出去,整个夷族都来买他的鞋,也能赚不少钱。”
  乍一听关杨的考虑很周全,将两种选择的后果都考虑到了,但其实他是没选出来,只能说一些理论来糊弄一下。
  顾北知哪里能让他糊弄过去,“只能选一个呢,你觉得应该选什么?”
  “我...我选第一个,夷人不爱穿鞋,肯定不会买鞋子,要卖出去肯定要费很多功夫,也不见得能成功。”关杨纠结了一会儿,还是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选了。
  “你这种想法不能说不对,但也证明了你不适合做一个商人,你看,我这个故事里的几个条件。”
  “第一,富商要做卖鞋的生意,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第二,夷人以前是不穿鞋的,他们不知道鞋子的好处,所以整个夷族都可能成为富商的客户。”
  “第三,鞋子的成本很低,利润却很可观,若是成了几乎是好几倍的收入,做不成的话再拉回来销售,也是可以的,损失的只是路上的运输费用。”
  “商人重利,利润足够高,为何要放弃机会?”
  顾北知看着柳家街的路口快到了,和关杨说了一声,约定好中午碰面,两人便分开了。
  刚刚讲的故事其实是顾北知随便讲的,并没有刻意的挑选,就是想到哪儿讲到儿的随意一说。
  关杨却放在心里思索了很久,甚至私下抽时间去杂货铺、布庄询问布料的价格,伙计的工钱,鞋子的价格。
  最后算了算总账,发现哥夫说的没错,他们获鹿镇虽然不大,但偶尔会有走商经过,南边来的货物价格都贵了很多,反过来北边运到南边的货物价格也翻了倍。
  这么算下来,做成这笔生意能赚的钱很多,远大于失败之后赔的钱,这笔生意肯定要做的。
  正是他这种讲究数据的性格,他对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都渐渐有了清晰的认知。
  比如他只知道村里卖出的粮食多少钱,粮店卖出的粮食多少钱,但他从来没算过这其中的差价。
  又比如他知道布庄里一匹棉布的价钱,也知道一身成衣的价钱,却不知道做一套衣服需要多少米布。
  顾北知不知道关杨因为他随口讲的一个故事去做了调查,来到店里的时候,柳老爷带着儿子坐在一旁喝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