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综名著同人)——蒲晓

时间:2020-09-08 11:48:19  作者:蒲晓
  “遵命!”
  由于这场无疾而终的刺杀,街道上的人流消失的干干净净,虽然朝廷的军队没有欺压冀州百姓,但是他们被伪朝廷压迫太久,对任何人都失去了信任,尤其是穿着铠甲的人。
  百姓的这种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青崖叹了口气,眼前的情形让他失去了闲逛的兴致,他转身朝营地走,边走边道:“看天气快要下雪了,后几日估计都是大雪天,你们搜一下伪朝廷库房,把粮食清理出来,分发给百姓吧。”
  护卫统领皱眉道:“少将军有所不知,袁绍为了养活军队,将粮食耗费的差不多了,遗留的这些,养活一州百姓,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青崖闻言,脚步微顿,看来还是需要朝廷出力。
  他们的军队驻扎在高邑东郊,青崖走到营地门口的时候,看见了季盛彦,他快步走了上去,“阿父!”
  季盛彦转身,身后的披风随着他的动作,甩了一个漂亮的弧度,“城里的情形都看见了?”
  “嗯。”青崖点头,“我能感觉到,后面一段时间,冀州会大雪连绵,恐怕会酿成雪灾,若真是那样,这里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季盛彦道:“你爹会批了赈灾款项,届时会有人运送粮食过来。”
  “有阿爹在,自然一切都好。”青崖吁了口气,又问:“阿父,你说阿爹会派谁来冀州?”
  “会在翰林院里选。”季盛彦低头想了一下,推测道:“周瑜或者鲁肃。”
  青崖回忆了一下翰林院的进士官,感觉这两人的确是最合适的。
  父子两人边说边往营帐内走,有季盛彦在身边,青崖的心情好了很多,进入营帐后,他问道:“爹,我们年节前能班师回朝吗?”
  回顾一下四州清剿敌人的进展,季盛彦不客气地说道:“让吕布一人待在冀州即可。”
  青崖嘴角抽了一下,他开口道:“我听吕布表哥说,姑母和姑父已经到洛阳了,姑母准备为他物色媳妇了。”
  季盛彦这才记起自己的身体还有一个身份,吕布的娘是他的姐姐,她朝吕布催婚,估计也会牵连到他身上,虽然不惧凡人,但这也是麻烦。本着死道友不死自己的目的,季盛彦对青崖说道:“你去帮吕布吧,年节前,务必让他也能回去。”
  青崖握拳抵着嘴轻笑了一下,“爹,你也有害怕的事情啊?”
  季盛彦敲了青崖额头一下,他只是怕麻烦而已,当然也不想林禹州见到他被催婚的样子,这绝对会成为他的黑历史,想到这儿,他转移了话题:“等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就能离开了。”
  青崖收敛了笑意,问道:“大概什么时候离开?”
  季盛彦看了一眼营帐的顶棚,“用不了多少时间了,你爹的身体待在这个世界越久越煎熬。”
  青崖点头,“我明白了。”
  被季盛彦和青崖惦记的林禹州,此时正在思考着冀青衮豫四州府的变革问题,他准备趁热打铁,让四地同时进行行省变革,如此也好安排新的官员入驻。
  林禹州将大汉地图摊开,在上面写写画画,他将衮州拆分开来,一部分并入青州,一部分并入豫州,剩余的部分并入徐州。而青州大部分乃是齐鲁之地,林禹州在原来的轮廓上进行增减,形成了新的行省轮廓,以此类推,确定了冀州和豫州的新新政划分。
  除了这四地,扬州还被林禹州拆成了徽皖行省,江南行省和江浙行省,荆州和益州也被他拆成了好几部分。看着新的大汉新政区域图,林禹州掰着手指算了算需要官员人数,感觉这么一弄,朝廷更却人才了。
  “还是不能一蹴而就啊。”林禹州打了个响指,决定从北向南,一步一步地来。
  大概的行政区域图画好之后,林禹州将它收了起来,他转身询问小黄门刘协在何处,得知他完成荀彧布置的课业后,带着诸葛亮一行人,去了演武场。
  皇宫的演武场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内里的东西却样样俱全。刘协跟诸葛亮他们站成一排,手里拿着工部最新研制的连发式火统,对着靶子“砰砰砰”地射击。
  五发子/弹射完,小黄门将靶数报了出来,孙权射中的环数最多,其次是刘协,诸葛亮和司马懿并列最末,小荀适没参加,他在一边给大家加油鼓掌。
  得知结果之后,陆逊发出了一声感叹.“难怪老师说脑子动的快的人,身手就不会太好。”
  “这是谬论。”诸葛亮立即反驳,“将军怎么说?军师又怎么说?还有青崖,董媛等等。我只是不适应火统而已,若是用连弩,肯定能百发百中。”
  司马懿见不得诸葛亮骄傲的样子,发出了灵魂一击:“就算你能白发白中吧,那你能打得过孙权吗?”几个伴读中,论身手孙权稍微强那么一点儿。
  陆逊后退一步,挪出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争锋圈,他低声对孙权说道:“翰林院里的周翰林,你认识吧?据说他身手非常厉害,头脑比身手更厉害。”
  孙权点头,脸上闪过骄傲,“周大哥的确非常厉害,我以后也要变成他那样的人。”
  只要跟周瑜有关的话题,诸葛亮就特别敏感,字诸葛瑾在科举中输给了周瑜后,他就将对方定为自己的“敌人”,超越乃至将其远远甩开,就是他的目标。这会儿诸葛亮听到孙权说要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就开口道:“前几天你不是还想成为你哥孙策那样的人吗?这么快目标就换了?”
  孙权脾气挺好,闻言笑道:“这也不冲突啊?”
  刘协瞧见了诸葛亮翻白眼的表情,他咧嘴笑了一下,装作大人的模样摇了摇头,放下火统后,看见了像这边走来的林禹州。
  林禹州大步走到刘协身边,拱手道:“参见陛下。”
  “将军免礼。”刘协眼中透着笑意,他将火统递给林禹州,“这是工部的最新作品。”
  林禹州接过火统后打量了一番,看出来这是根据他提供的图纸制作的,质量还不错,如果炼钢技术能更近一步,质量会更好。他掰开弹/夹,发现里面最多只能发五发子/弹,五发射完之后,需要重新添弹,他评价道:“还需要再改进。”
  刘协不能理解林禹州心中的火统是什么样的,但对方说还能再改进,就说明它还不是最强的。
  林禹州将火统递给了身后的小黄门,看着刘协说道:“陛下,我们拿下伪朝廷之后,需要对那些地方进行重建治理,具体的举措,臣将其拟定成了条陈,准备明日早朝拿出来说,你跟臣一起去内书房,臣先与你讲一讲。”
  刘协最近参与的政事越来越多,他知道林禹州在逐渐放权给自己,这让他感受到了一股压力,也让他的心情变得兴奋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成长,是刘协给自己的定下的目标,他转头看了一眼伴读小伙伴,问道:“将军,能带着诸葛亮他们吗?”
  林禹州点头,这些伴读以后会是刘协的肱骨,一起听一听也好,可以锻炼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还能考较一下他们近期的学业。
  刘协还不知道他给自己的小伙伴们挖了一个深坑,做老师的,哪有不喜欢考较学生的呢?哪怕不是专业老师,也会有这种情结。
 
 
第224章 三国建工忙(64 65)
  64
  林禹州将自己的计划深入简出地向刘协及他的伴读们讲了一遍, 而诸葛亮他们不愧为三国最有名的谋士,就算现在年纪还小, 也不能小觑,他们不仅听懂了,还能举一反三,发表自己的意见。
  “冬日天寒,行省变革可以推到明年进行,当下保证四州百姓安稳地动过隆冬才是首要任务。”诸葛亮撑着下巴,回忆了一下他叔父诸葛玄曾经说过的话, 接着道:“国库不能妄动, 朝廷还需要保证明年的播种以及军粮, 如今能动的只有户部的部分税收。”
  “不妥。”司马懿挥手, 他反驳道:“冀青衮豫四州百姓何其多,只那些税收根本不够,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若是有部分百姓得到救济,有部分百姓没有得到, 恐会再次生变。”
  陆逊点头, 补充道:“雪灾波及范围很广,单靠朝廷开仓赈灾肯定不行,得想其他法子。”
  “……”
  林禹州看着小孩子们辩驳来辩驳去, 他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朝廷需要出力,但民间资本也不能作壁上观, 该让大汉的官员们见识一下商贾的威力了。只是这个想法他还没有完善, 暂且不准备对小孩子们说, 今日他们的主要议题, 就是冀青衮豫四州的行省变革。
  将话题拉回来后,林禹州又给大家浅显地讲解了一遍变革举措,等到日头落下,他才制止了小朋友们的讨论。林禹州将伴读们送出宫门,诸葛亮照例跟他一起回摄政王府。
  不过今日他们走到王府正门处时,看见了等在那里的荀彧和郭嘉。
  林禹州将头伸出了马车车窗,笑问道:“你们等了多久了?怎么不进去?”
  荀彧笑答:“我们也刚到。”
  郭嘉打了个喷嚏:“想在门口等你啊,你还不下来?”
  林禹州先扶着诸葛亮下马车、诸葛亮下车后,很有礼貌地朝这两人行礼:“郭先生好,荀先生好!”
  荀彧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摸了摸诸葛亮的手,道:“有些凉,快进府去,当心感冒。”
  等诸葛亮被管家带走之后,林禹州也从马车上下来了,郭嘉用折扇敲了敲林禹州肩膀,“你还真将这小子带回家养了啊?”其他人或许没看出来,但郭嘉早就注意到,林禹州对诸葛亮很偏爱,他调侃道:“被你家军师知道了,就酸了。”
  林禹州挑眉:“还真就是军师大人让诸葛亮照顾我的。”
  荀彧嘴角浮出了笑意,郭嘉撇嘴,“军师还真了解你。”
  “行了,别站在大门口贫嘴了。”林禹州抬手,对两位好友道:“进来吧。”
  洛阳近些日子下了一场大雪,虽然天晴了,但积雪扔在。林禹州带着好友走进府邸后,假山上的积雪慢慢消融,汇成小小的溪流从山顶流下,形成了一道道小巧瀑布,这种微型瀑布在霞光的照耀下,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日头已经落下,天边余留的丝丝余晖照在屋顶的白雪上,反射出的光晕又落到人身上,其他人还好,林禹州就像是被这层光晕镀了层金纱,一时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郭嘉先回神,他感觉自己再多看林禹州几眼,这辈子就真不会娶妻生子了,他咳嗽了两声,开口道:“听说你准备让周瑜和鲁肃南下?”
  林禹州点头,他认真道:“我知你想让他们留在朝廷,可是地方实在太缺人才了,他们还年轻,也需要多走多看。”说完,他推开了书房的门,将郭嘉和荀彧请了进去。
  进入书房后,郭嘉坐在了东侧的软榻上,荀彧顺势坐到他对面,郭嘉开口道:“这道理我们都知道,只是人才缺口,单翰林院那些人,不够吧?”
  冀青衮豫四州被伪朝廷占领了两年,此四州的官员需要重新选定,不管怎么安排,都不是翰林院那几十个进士能顶上去的。
  林禹州吩咐下仆送上茶水,他道:“除了参加殿试的进士们,那些参加了会试的举人也能任用,此时也该给他们机会。”
  郭嘉和荀彧对视了一眼,觉得林禹州这方法可行。郭嘉道:“年节前,一部分军队会班师回朝,倘若没有战事,曹孟德等人也能出一份力。”
  林禹州早就想好曹,刘,孙三人的安排了,等他们一家三口走后,该是这三位顶起大汉江山的时候,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将刘协教好,否则他压不住这三位。
  “近日朝堂上讨论最多的就是对有功之臣的嘉奖以及对袁绍兄弟的处罚。”郭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他用食指敲了敲杯盖,问道:“这两项都很棘手,将军可有什么想法没?”
  林禹州沉思了片刻:“嘉奖之事,有旧例可循,不难,而且日前陛下还说要扩建云台阁。”
  “扩建云台阁?”荀彧心神一震,“自明帝建云台阁,且命人绘了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位名将的画像挂于其中后,就再也没人能将自己的画像挂进去了。”
  林禹州点头,“除了云台阁,以后还会有大汉英雄碑,大汉英雄墓等等。”
  郭嘉眼中闪过异色,他和荀彧都是有野心之人,人生在世,怎能不想青史留名?入住云台阁,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
  这道理林禹州也懂,古往今来,生前荣耀,死后哀荣,都是吸引人的因素。他看着两位好友,也不卖关子,直接道:“陛下的意思,以后朝臣们只要于国有重大功劳,都会拥有入住云台阁的机会,生前受人尊崇,死后受人供奉。”
  郭嘉和荀彧脸上浮出了笑容,这份荣耀,会进一步刺激朝臣,让他们对大汉鞠躬尽瘁,而刘协变得越来越有帝王的样子,也让他们很是欣慰。
  “至于袁绍和袁术……”林禹州敲了敲茶几边缘,道:“袁家树大根深,想救他们的人不少,近几日我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为他们求情的奏折,加起来有十本之多。”
  “看得出来。”郭嘉放下手中的茶杯,他思考了一会儿,转头说道:“我们可以利用袁氏的关系,引出那些对朝廷不忠,对新政心怀怨恨之人。”
  林禹州眯起了眼睛:“任何一项变革都会触及某一方的利益,这样的人不会少,就算把他们全引出来,也只能加以防范,并不能给他们定罪。”
  “不用定罪,只要将这些躲在浑水里的鱼赶出来就行。”郭嘉神色微沉,“朝廷事务繁多,没有时间一直防着阴沟里的老鼠。”
  “此计可行,但不能激进。如今是多事之秋,朝廷不能乱,洛阳更不能乱。”荀彧看向郭嘉,道:“一切抉择都需得以稳妥为主。”
  林禹州听两人说完,笑道:“也不用想的太复杂,袁绍毕竟是阶下囚,他翻不了什么大风大浪,那些真正识时务的人会自动远离他的。就算某些人或家族被袁绍抓住了把柄,也只会做一些小打小闹的动作。”
  郭嘉和荀彧明白了林禹州的意思,他们暂且将袁绍之事放下。
  书房外突然传来“簌簌”雪声,想是又下了大雪,郭嘉看了荀彧一眼,两人做了个决定,准备晚上在林禹州处留宿。郭嘉问道:“我和文若的客房还在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