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是他取的,裴栖想将来还要让公爹帮他看孩子,就把取小名的权利让了出去。
赵老汉想了许久道,“就叫小红薯吧。”
“儿,你和栖栖的缘分来自红薯,你们的孩子叫小红薯正合适。”赵老汉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小名起的好。
大家也都说合适,小红薯做小宝宝的贱名比彘儿狗儿总要好些。
红薯娘娘生了个小红薯?
赵疏桐无语,却也没有反驳。
反正他们家人这辈子都和红薯脱不了关系了,再来个小红薯也没什么。到了他爷爷的怀里赵竹心哭了一会儿,就哭累了不哭了,小手攥了赵老汉胸前的一片衣服,又要入睡。赵老汉感到怀中孩子的依恋,心里软软的。
同时在心里下了个决定,孙子,爷爷要去为你做一件大事。
孩子的洗三宴后,赵疏桐继续回庶常馆读书。赵老汉也不住庄子了,搬回京城的宅子住,只是每日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10 21:28:27~2020-06-11 20:07: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254733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仙人掌可以吃、五行缺二 5瓶;却道天凉 2瓶;染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9章
“浅荷, 你揉肚子的本事比夫君差多了, 根本不管用。”裴栖忍着肚子痛抱怨道。
“主夫,我是个下人,怎么可能比得上老爷。”浅荷道, “也许老爷给你揉肚子用了什么不能外传的手法。”
浅荷虽然这么说, 但是以浅荷多年对裴栖的了解, 觉得裴栖说的老爷给他揉揉肚子就不疼了这件事可能是骗人的,专门哄骗老爷对他好的。生孩子有多痛,他也是听说过的,怎么可能揉揉就不痛了。
裴栖没想到他说个大实话, 身边最忠心的下人都不相信他。
“浅荷, 你真是越来越不贴心了。现在要紧的不是我肚子疼吗,夫君又不在, 你说揉肚子手法有什么用。”
“那少爷、主夫, 我去给你装些热水,放在肚子上暖暖肚子,也许就不那么疼了。”浅荷道。
“快去吧。”裴栖挥挥手。
因为他和裴栖身边人多眼杂的,赵疏桐不敢明目张胆地把裴栖生孩子造成的伤口给他治愈了, 只是每天给裴栖输入一些异能缓解疼痛,加速伤口恢复。但这个过程十天半月是少不了的。
赵疏桐白天在庶常馆, 裴栖有时候疼了, 就只能自己忍着。
浅荷很快给裴栖灌了一个汤婆子来,汤婆子外边套了一个羊毛织的套子用来隔热。裴栖将汤婆子在肚子上放了会儿,因为太热又让浅荷撤了下去。
“小红薯啊小红薯, 阿姆为你受了好大的罪,你可要好好的长大啊。”裴栖对着躺在身边的儿子道。
裴栖不指望这个小东西知道他为了生他受了多少苦了,只要他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就好了。
父母都是这么不求孩子的报答的。
裴栖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些伟大,当然,他爹娘比他更伟大就是了。
赵竹心现在可以睁眼了,水润润的眼睛懵懵懂懂地看向裴栖。他不知道自家阿姆在说什么,甚至这个时候的他都看不清人。
裴栖伸出一根手指头在赵竹心的上方,让赵竹心抓他的手指玩。
前两天赵竹心还不理解裴栖的意思,但是裴栖和他玩的多了,慢慢地学会开始回应裴栖了。
赵竹心慢腾腾地举起小手,去够裴栖的手指头。
等快够到裴栖的手了,裴栖坏心眼地马上挪开了,嘴上还嘲笑赵竹心,“小红薯,你怎么这么慢,乌龟都比你快。”
赵竹心不理会裴栖的嘲笑,两只有涡涡的小手固执地朝着裴栖抓去。
裴栖接连戏弄了赵竹心两三次,赵竹心被气得哇哇大哭起来。
顶着曾嬷嬷等人谴责的目光,裴栖手忙脚乱地开始哄孩子,“小红薯,你怎么哭了,阿姆和你闹着玩的,不是说你比不上小乌龟,你比乌龟厉害多了,它就没有你这么会哭。它也不知道哭了后怎么才能不哭,咱们不哭了好不好。”
曾嬷嬷嘴角抽了抽,有这么安慰人的吗。
就算对方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也太敷衍了。
赵竹心继续大哭。
曾嬷嬷都看不下去想要把赵竹心接过来哄哄。
裴栖的鼻子却闻到了臭味,他吸了吸鼻子,然后摸了下赵竹心的尿布确认,“嬷嬷,小红薯尿裤子了!”
曾嬷嬷赶紧接过赵竹心,把他交给了奶娘,和奶娘一起下去给小公子收拾。
赵竹心的衣食住都有下人打理,裴栖每日做的就是把孩子抱来身边逗弄。赵竹心是个非常健康的宝宝,虽然爱哭了些,但好歹是亲生的,裴栖还是愿意带着他一起玩的。
赵竹心清清爽爽地被送回来,又吃过了奶,裴栖就带着他睡觉。
晚上都是奶娘带着他,裴栖也就白天的时候会带着赵竹心睡会儿。他将赵竹心的襁褓放到自己的被窝里,轻轻地拍打着襁褓,哄赵竹心睡觉。
孩子睡着后,裴栖也跟着睡了。
曾嬷嬷他们中间给赵竹心喂了两次奶换过一次尿布,裴栖都没有醒。
赵疏桐傍晚回来时,和赵老汉撞在了一起。
赵老汉刚从马车上下来,就见到了赵疏桐。
这两人回府的头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赵竹心,赵疏桐还要去关怀裴栖。
赵疏桐先把赵竹心给赵老汉抱了出来,让赵老汉一解对亲孙子的思念之情。
“小红薯,爷爷今天出去办事了,你想爷爷没有。”
赵竹心此时正清醒着,看向赵老汉也是懵懵懂懂的样子,好在没有认生大哭。
赵老汉和赵竹心说了会儿话,依依不舍地让赵疏桐把孩子带了进去。
“公爹走了。”裴栖问赵疏桐。
赵疏桐点头,抱着赵竹心坐到裴栖身边。
“我感觉小红薯今天又重了。”赵疏桐颠了颠赵竹心道。
“他天天吃了睡睡了吃,当然会长重量了。”裴栖道。
裴栖刚说完,赵竹心好像知道自己受了欺负,又扯着嗓子哭起来。
裴栖一个激灵,“夫君,你快把小红薯递给奶娘,不然他又要尿裤子了。”
赵疏桐把孩子给了奶娘,这次裴栖猜错了。赵竹心没尿裤子,而是要拉臭臭,奶娘好久才把孩子给送回来。
“夫君,公爹最近天天出门,在忙什么呢。”裴栖问。
裴栖知道赵老汉天天出门,是因为赵老汉每天都是坐着马车出去的。他们家上次只买了一辆马车,赵老汉用了马车,赵疏桐去庶常馆只能步行或者租车。
裴栖都知道的事情,赵疏桐自然也知道。
“过两天就知道了。”
“我去陪爹吃饭,等会儿就回来了。”赵疏桐道。
“去吧,我这里有小红薯陪着呢。”裴栖道。
赵疏桐摇头,对于裴栖目前把小红薯当玩具的心态,赵疏桐也不说什么。反正小红薯现在小不记事,稍稍不体面一些也没有关系。等到他长大一些会表达了,裴栖就没那么容易欺负他了。
赵疏桐陪着赵老汉吃饭,也没问赵老汉最近在干什么。
他爹也有自己的事情,觉得需要告诉他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他的。
赵老汉忙活的事情,还需要赵疏桐帮忙,自然是会告诉他的。但是村长那头还没有达成一致,要是村长那边谈不拢,告诉赵疏桐也没有什么用,赵老汉就先没说。
石台村村长的屋子里。
石磨村、石岭村、石头村、石碾村、大石村五个一起和石台村种红薯的村子的村长都聚在了一起。
他们还在为了石台村村长前两天找他们的事情争论。
“要是咱们说服了村民将红薯送给朝廷,最后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到时候要怎么和村民们交代。”石磨村的村长说道。
“朝廷不会这么吝啬的。”石台村的村长道,“只要咱们表现出了咱们的忠君爱国之心,到时候一定会有表彰下来。有了表彰,只要朝廷还在,咱们几个村子中的人能安安稳稳好些年。”
“咱们一把老骨头了,表不表彰的没什么,主要还是为了下一代的孩子。”石碾村村长道。
有赞同就有反对的声音,“你们石台村、石磨村、石碾村的人个个都财大气粗,自然不在乎这一季的红薯。我们大石村的人还靠着这个活命呢。”
“放屁,蔡老栋今天春天卖给朝廷的红薯就够你们赚的了,你要是不想和我们一起就早说,老赵之前都说了这个是自愿的,我们也不是非要你们大石村和我们一起献红薯的。”石磨村的村长反驳。
“我这次本是打算带着石台村的村民献红薯的,但是想着大家乡里乡亲的,这才想要问问你们大家要不要和我们石台村一起,蔡老栋你要是不愿意,也可以退出。”石台村的村长道。
他也是因为上次红薯大丰收,地里的红薯怎么挖都挖不完的景象,才相信赵疏桐之前反复和他们说过的,红薯将来必定会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现在显得金贵是因为红薯少,等过个两三年,形势就会发生大的变化。
趁着红薯现在还有些分量,村长就想把它利用起来。
赵疏桐不让他们用红薯去谋利,他就谋名,为村子为子孙讨个好名声。因此村长想出了和周围几个村子献红薯的事情。
一个石台村的分量不够,就联和六个村子一起来。
几个村长对他的去留表现的不在乎的样子,蔡老栋坐下不说话了。
他是不想出东西,可是万一石台村的村长将这件事情做成了,得的好处他也想分一杯羹。
“老赵,咱们献了红薯,皇上真能表彰咱们?”石岭村的村长问。
就怕他们粮食给了,上面什么表示都没有。
“这总是要搏一搏的,成功了有许多好处,就算不成功,这件事情传出去咱们村子还有个仁义的名声在,将来孩子们的亲事都会好说许多的。我三堂哥和侍郎府是亲家,侍郎是多大的官大家都知道,给咱们讨一个口头的表扬总是不成问题的。”石台村的村长道。
“人家赵大人没来这里,说不得根本不同意老赵你做的事。”石头村村长道。
“这又不是坏事,怎么会不同意,我三堂哥会说服他的。”石台村村长道。
这些村长又讨论了许久,想到付出之后的巨大收获,都狠下心来决定干了这件事。
回到各自的村子后,他们就开始说服村民。村民中不同意的多,但被村长给描绘的美好愿景蛊惑的也不少。这个时候村长的权利很大,到最后竟然大部分都被说服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时间了还有人在吗,炸一下评论
第80章
村长将大部分的村民都说服后, 前来找赵老汉。
“三哥, 我这边的事情都办妥了,你和疏桐这边商量出了个什么章程。”
赵老汉眼神漂移了一下,他还没有和儿子开口, 哪里来的章程。
村长带着周围村子的人给朝廷献红薯在赵老汉眼中是为朝廷做贡献的好事, 但这件事对儿子是好是坏, 赵老汉也拿不准。
他不懂那些大人们是怎么做官的,但是也知道做官的人和他们小老百姓考虑的不一样。
要是没有想要的东西,谁会白送东西给别人,赵老汉还是怕村长的私心害了他儿子, 或者和他儿子要他儿子给不起的东西。
“村长, 乡亲们真的都是自愿给朝廷献红薯的?你没有用什么不好的法子强迫威胁他们吧,疏桐刚做官, 要是传出威逼乡邻的事情, 坏了名声,这官可就做不成了。”赵老汉不信任地看向村长。
他天天回石台村,就是怕村长为了献红薯坏事,逼迫村民, 给他儿子的名声造成不好的影响。
他倒是想劝村长别献红薯了,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就是了, 又是白给东西的又是到处求人的图什么呀, 但是村长那双眼睛已经被富贵迷住了,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要是他不参加进来,村长说不定真像上次说的那样找其他的大人了。
赵庶吉士所在的村子给朝廷献红薯, 不通过赵庶吉士,反而找其他人,到时候别人该怎么看他儿子。
赵老汉对村长有些心烦。
他儿子没做官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烦心事,那个时候儿子虽然是个举人,但是京城这个地界随便砸到个人都可能有了不得的出身,他们村子也有与富商小吏结亲的人家。自从他家和亲家家里结了亲,就什么人什么事都靠了上来,怪不得儿子儿媳妇不经常回村子呢。
“三哥,咱们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我是什么为人你还不知道吗,我虽然不如五哥心善,但自从我从我爹手里将村长的担子接过来,你可曾见过我欺压乡邻,损害过村民的利益肥我自己的腰包,或者为了几包银子就谋财害命。”村长辩驳道。
你是没有欺压过乡邻,但是谁家办个户籍,批个盖茅房的地了,也没见你少收孝敬,赵老汉心中腹诽。但他知道村长虽然有些小毛病,大恶的事情却没有做过,甚至村子里嫁出去的女子被婆家苛待求到他头上他还会帮人做主。
“那些不同意的人你是如何说服的。”赵老汉问。
他虽然天天回来,但没有亲自参与帮村长劝说村民献红薯,这件事情明摆着吃力不讨好,他一说别人可能就当这是他儿子的意思了。村长接下来要用到赵疏桐,就没在这种小地方为难赵老汉。别人问赵老汉献红薯是怎么回事,他就打哈哈,或者让他们去找村长。他就在村子里种种地或者听听闲话,比起村长自在多了。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哪些人家不愿意献红薯他也是知道的。
赵老汉最关心的是村长如何说服他们这些人的,要是村长拿他儿子的名义欺压村民,逼迫村民同意,赵老汉一定会撂挑子不干。
“咱们石台村靠近京城,村民们沐浴圣恩,承教化助人伦,大都是通情达理之辈。咱们享了朝廷的庇护疏桐给的好处,心中感恩戴德自然是想要做些事情回报朝廷孝敬圣上的。”村长道,“将这波红薯献上去,西北那边有足够的红薯育苗,朝廷不需要再花钱购买,村民们也能专心经营疏桐给的方子制作美食往外售卖,积累银钱。虽有一些人心中不忿,但是等到皇上的表彰民间的赞扬过来,那点怨怼之心自然没有了。如此一箭三雕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他们怎么会不同意。”
52/96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