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父爱,小时候父亲都没有抱过他几回。
他们今天看到赵疏桐带孩子的姿势时,赵疏桐给他们解释,路上不放心把赵竹心交给下人照看,他要亲自带着。
裴晗不认同赵疏桐带着这么小的孩子赶路,但赵疏桐裴栖是长辈,他们要一意孤行,做小辈的也不能置喙什么。
裴旭还在继续作死,“大哥,你明年春天就要当爹了,跟小叔父学着点。”
裴晗瞥一眼裴旭,学什么,惧内,还是养孩子。
“在你想要插手兄长的家事之前,容我提醒你一下,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祖父和父亲之前都发话了,考不上举人你就要在书院待着不能回家。小叔叔也送过了,你这就回书院吧,不要浪费了祖父当初为了让你入范家书院求来的帖子。”
裴旭有些瞎眼,这不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吗,大哥你干什么这么上纲上线。
*
御书房,吏部王尚书跪在地上。
皇帝扔给他一沓纸,王尚书将纸张捡起来,颤抖着双手打开。
大冷的冬天里,里面一条条一列列的罪证,让他冷汗直流,险些昏厥过去。
一些家人作奸犯科的事情尚算小事儿,偏偏七年过去,他当初私下里帮瑞王安排人手进户部的事情这个时候被揭露了出来。
瑞王是当时和皇上夺嫡的皇子。因为瑞王的步步紧逼,皇上才把自己的母家给赔了进去。
王尚书顾不得想是谁把这些要他命的东西给皇帝的,只想着今天能从帝王跟前全身而退。
“乞骸骨吧。”皇帝声音冰冷地道。
“臣领旨谢恩。”
王尚书感激涕零地道,他知道这已经是皇帝给他最后的体面了。他要是再占着尚书的位置不放,后果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赵疏桐不知道,他前脚离开京城,后脚他老丈人的顶头上司王尚书就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没有按照惯例来个三乞三挽留的君臣相得的佳话,直接允了王尚书。
这让不少人侧目。
虽然裴侍郎接替尚书的位置已经是板上钉钉,还是忍不住让人心里酸酸的。
以前有王尚书这个老不死的压着,皇帝顶多给裴侍郎身上再挂两个虚职,不能立时把他提拔成尚书。
如今裴侍郎的哥婿去了西北,这老东西的官职立马就升起来了。
有人忍不住私下里说,裴尚书将自家哥婿利用到了极致,哥婿发现红薯,裴桓升官。哥婿去西北收拾烂摊子,老丈人升职。要是赵疏桐是他们家的,他们才不会像裴尚书这个老东西似的吃相这么难看,这是在洗人家的血呀。
这些人酸归酸,但是怎么也改变不了,当了二十多年侍郎的裴尚书高升了。
“你养个了好哥儿呀。”李御史在裴慎第一次以尚书身份出席朝会的时候酸酸地道。
“那是,我家栖栖旺家。”裴尚书骄傲地道。
“尽往娘家扒拉了,也没见赵县令得什么好。”李御史悠悠地道。
“他有我家栖栖,将来什么没有。”
呸,小人得志。
李御史在裴尚书先走一步后,忍不住对着裴尚书的背影碎了一口。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有个躺尸三天又诈尸的作者。慢性病,养身体真的急不得,熬了个通宵就要两天来回转。
第九十九章 了,许愿想要尽快完结,不然我写的累,你们追的也痛苦。当初本来设定三十万字,一填充内容,背景就大了,作为一个只有大纲不做细纲的选手,总是充满了这样的意外。
感谢在2020-07-11 23:08:12~2020-07-15 23:53: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柚子Yoki,攒一ロ袋° 80瓶;vanqv 5瓶;酸奶 3瓶;la 2瓶;染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去西北的路上不安宁, 钦差队伍是和护送粮草的队伍一起走的。
这批赈灾粮食,按计划要在十五天之内到达甘陇县。第一天,队伍只走了一百五十里, 到了直隶省中部的一个名叫罗英的小镇。黄昏时分,马车上的大人都去了镇上的驿站休息, 护卫队伍的军队原地驻扎在野外。
快速的行军,做马车的成年人都吃不消,裴栖刚下马车, 连饭都来不及吃, 就像找张床可以躺着, 别提赵竹心这个小宝宝了。一天下来, 赵竹心从一个炯炯有神的小宝宝, 变得没精打采。
赵疏桐和裴栖心疼他的方式就是给输异能, 再把他给喂得饱饱的。
浅荷、白玲给赵疏桐和裴栖打来热水泡脚时,赵竹心正蔫巴巴地在床上翻身,衣服穿得厚翻不动也要翻。
“夫君, 小红薯这是给憋着了吧, 明明都这么累了还不老实。”裴栖手贱地戳了下赵竹心。
赵竹心外头穿着厚厚的羊绒衣裤, 头上带着一顶小猫样子的帽子。虽然是个疲惫的宝宝, 但样子却十分可爱。
“让他玩吧。”赵疏桐心累地道。
路面不平,马车颠簸, 外头又寒风凛冽,赵疏桐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赵竹心不感到颠簸, 然后又给赵竹心把屎把尿,把他送去喂奶无数次,赵疏桐确切地体会到了养孩子需要耗费的巨大精力。
赵疏桐也不怪裴栖当初因为要养孩子教孩子委屈的想哭了,因为这真的非常辛苦。要是没有奶娘在,只有他们两个不靠谱的父母在,赵竹心还不知道被养成什么样子。
浅荷正在铺床,不一会儿道,“主夫,我瞧着被子有些潮,晚上盖了明天要受凉,我一会儿带人去把咱们马车上的被子给抱进来。”
“去吧,再拿钱去找驿站的人,将咱们家下人的被子都给换了,还要赶路,要是有人生病了不好处理。”不差钱的裴栖大手笔地道,“公爹哪里你也去一趟,要是缺了东西,你给补上。”
“哎,我这就去。”浅荷高兴地应了。
主子这里的被子都不好,他们下人地方的可想而知,将马车上的被子拿过来,今晚不用担心受冻能睡个好觉了。
“白玲,去让奶娘挤一碗奶出来备着,晚上小公子跟着我们。”裴栖又吩咐白玲道。
白玲出门去找那两个奶娘,等回来的时候除了带回两小碗的奶,还带回了热水炭火小火炉等,方便晚上小公子饿的时候,给他热奶。
“栖栖,大气,这个时候还能记得孝顺公爹,体恤下人,不愧是咱们家的当家主夫,我的贤内助。”赵疏桐见裴栖有条不紊的吩咐安置赵家带来的下人,还有今晚饮食休憩的事情,竖着大拇指真心的夸奖道。
裴栖傲娇地看了一下赵疏桐,心里却委屈死了。
钦差队伍走的急,曾嬷嬷年纪大了,没有跟着他们一起来,这些事情只能他自己安排。
还好他的小狗腿浅荷对他忠心耿耿,他吩咐的事情浅荷都会办到,白玲又稳重又细心。
赵疏桐本来还想再夸夸裴栖,晚上的时候顺势把赵竹心塞给裴栖照顾一晚上,但蓦然感知到自家的娇夫郎竟然是在强颜欢笑,赵疏桐将还没有说出口的想法给咽回去了。
得了,还是他自己看着吧。
浅荷很快带着驿站的仆妇来给赵疏桐裴栖换被子,并且禀告道,“老爷,主夫,其他几位大人那里的被子也需要替换,驿站没有那么多的被子,只分给咱们十五条。”
驿站的人不敢得罪两位钦差大臣的人,还是看在银子的面子,才给他们留下十五条被子。
“咱们留三条,让厨娘他们挤挤,其余的都给外院的护卫送过去吧,路上还要他们保护,不能让他们病了。”裴栖道。
“我这就去。”
“等等。”赵疏桐喊住浅荷。
浅荷回头,“老爷,还有什么吩咐。”
“让厨房熬两锅姜汤送来,每人都喝一碗驱驱寒,护卫那里再给他们多点几个肉菜肉汤,上两壶酒,酒每桌两壶别多了。”这些跟着他们来做护卫的人,大都只收拾了些御寒衣物,不想他们还能带着褥子,住上已经委屈了他们,吃上就不能再让人受委屈了。
浅荷得了吩咐,去找赵贵,让他把赵疏桐说的都给办好。
驿站的姜汤没舍得放糖,味道十分不好。
裴栖硬灌了一碗下肚,就钻进了暖和的被窝。冬天赶路不是人干的事,又冷又累。
赵竹心用的东西从马车上带了一部分过来,在裴栖和赵疏桐的中间,给他铺了个小铺盖。
赵竹心这是第一次和他父姆一起睡觉,但他没有时间兴奋,就已经睡着了,连晚上尿了床都没有哭醒。
还是赵疏桐惦记着给赵竹心把尿,半夜醒来的时候,毫不意外地发现赵竹心睡的那一片地方地方已经水漫金山。
“小红薯,你可真是好样的。”赵疏桐咬牙。
赵竹心无知无觉,继续做个好好睡觉的宝宝。
赵疏桐认命地给赵竹心换了尿布,把他塞到自己的被窝,然后又去热了奶。等奶热好,见赵竹心睁着明亮的眼睛看他,赵疏桐又用小勺子,一点点地给赵竹心喂奶。
赵疏桐还是照顾小孩子的经验太少了,被喂饱了的赵竹心又把他的被窝也给祸害了。
裴栖早上是被臭醒的,
赵竹心的小铺盖,赵疏桐的被子上都有童子尿的痕迹,裴栖是想装不知道都不行。当然他也没有这么体贴人,见到赵疏桐和赵竹心父子这么狼狈,裴栖不顾形象的哈哈大笑起来。
“小红薯,你昨天发大水,把自己冲走不算,还要带上你爹。”
赵竹心正因在陌生的地方醒来懵懵的,没有意识到裴栖在嘲笑嫌弃他,也没有开始酝酿哭意。见裴栖笑,自己也傻呵呵地咧嘴笑。
赵疏桐松口气,“别笑小红薯了,他要是哭了,可不好哄。咱们还要赶路,我和小红薯的被子都不能要了,若是驿站的仆妇不嫌弃,就让浅荷送给他们。”
“哈哈哈,好,我一会儿就让浅荷送人。”裴栖笑的不能自已。
夫君因为担心小红薯要把小红薯养在身边亲自照顾,才照顾一天,就被小红薯赏了好几次童子尿。接下来几天,一定更有趣。
赵疏桐被裴栖笑的恼了,“你可别幸灾乐祸了。”
裴栖捂住自己的嘴,“我不笑,我不笑了,哈哈。”
赵疏桐:信你真是有鬼了。
身为小娃娃的赵竹心没有料想到,因为他爹把他在驿站尿湿的铺盖送人的这个无意之举,二十年后有个乡下的二流子和人吹嘘,自己和当今的探花郎尿过同一床的铺盖,那个二流子有个在镇上驿站烧水的姨母,红薯娘娘一家赶赴甘陇县的时候,曾带着探花郎在此休息过一个晚上,因此大部分人都觉得二流子的吹嘘有九成可信,甚至几十年后这件事还被一个到乡下收集故事的文人写到了野史中,甚至那个没节操的家伙还编造了一个二流子睡他铺盖的后人考上了探花的结局,让他在史书上受到不少调侃。
这个时候天还没有亮,赵疏桐一行人都在抓紧时间用早饭,等天边出现微光时,他们又要继续启程。
赶路无趣,两位尚书大人在马车下围棋打发时间,顺便让人把赵疏桐给喊了过来。
林尚书见赵疏桐两个黑圆圈,在棋盘上落了一子,意味深长地道,“年轻人要爱惜身体,还要十几天的路呢,要是前半程耗尽了精力,下半段路可就要吃不消了。”
赵疏桐没理会林尚书的为老不尊,做了一天的马车都累得跟狗似的,他怎么可能有那个心思,“谢大人提点,昨晚小儿闹腾了些,下官这才没有休息好。”
户部李尚书落下一枚白子,“赵县令不是带着奶娘,难道还亲自照顾令郎。”
“我作为成年人如此紧急赶路尚且吃不消,小儿不满半岁身体更是柔弱,放在跟前亲自照顾,比交给下人更放心。”
“赵县令慈父心肠,甘陇县赈灾的事情赵县令有什么章程。”李尚书对赵疏桐的私事不感兴趣,问起了正事。
“下官认为,到甘陇县后先要核对受灾人数和受灾情况,再挨家挨户发放赈灾粮食。这批粮食可以坚持到明年春天,到时可以组织百姓生产种植红薯这种产量大的粗粮,部分熬不过春耕的百姓县衙可以出面安排他们做工。”
皇帝给的五万两白银不是赈灾银两,是用来补充县衙亏空,应对突发情况的,这部分银两如何使用,赵疏桐现在是最有资格做主的人。赵疏桐有些庆幸皇帝选的这两位钦差大人都是家大业大的,看不上这点东西,到时候赈灾的时候没人扯他后腿。
“赵举人是想兴徭役?”林尚书从赵疏桐县衙出面给百姓安排工作中察觉到了不同。
“林大人,京城的眼睛都盯着甘陇县呢,下官哪敢兴徭役,以工代赈罢了。县衙雇佣百姓做工,给百姓发放报酬,既能赈灾百姓,也能建设甘陇县。”赵疏桐道。
“赵县令有此心自然是好的,此事暧昧处多,还需谨慎行事,不可让百姓生了逆反之心。”李尚书道。
“多谢李大人提点,下官的这个想法还不成熟,到时若是能得到两位大人的提点,下官不胜感激。”
如何治理甘陇县,赵疏桐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具体的还要到了甘陇县再看,而且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赈灾稳定局势。
作者有话要说:一百章了,哈哈感谢在2020-07-15 23:53:39~2020-07-18 03:14: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辞小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柚子Yoki,攒一ロ袋° 30瓶;余林乔 20瓶;17551108 13瓶;love猫咪 5瓶;花开半夏 4瓶;染柒 2瓶;昵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冬天赶路十分折磨人, 咳嗽发烧冻伤等时常在队伍中发生,赵家这里因为准备的充足医药不缺, 生了病的下人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后来,甚至护送粮食的兵士有个小病灾的时候,都来找赵疏桐请的大夫煎副药来吃。
这些士兵的任务是护送赈灾粮食还有钦差大臣去甘陇县,没有人替他们想路上会不会挨冻,生病,自己有钱还能去抓服药吃,没钱就只能硬撑着, 带着病上值。
69/96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