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县丞这个甘陇县本地的人要跟着,赵疏桐自然不会拒绝。
赈灾的粮食现在就在甘陇县的城门外,没有进城,赵疏桐带着张将军安排的人直接赶了过去。
等到了地方,只见许多百姓拿着锄头等农具,和护送粮食的士兵剑拔弩张地对峙着。
士兵也用武器对着百姓,两边分毫不让。只要有一个导火线,双方随时都能打起来。
百姓的队伍中,时不时有人喊,让士兵把粮食给交出去,要和士兵拼命等。护卫粮食是这些士兵的职责,上头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让人拿走一粒赈灾粮食。
“大家快让让,新任县令大人来了。”黄县丞让人通知赵疏桐的到来。
“又是个狗官。”
“狗官,把粮食交出去。”
“不是说这些粮食是朝廷给我们的,快把粮食分给我们。”
不一会儿,赵疏桐就被吸引过来的百姓给包围了。
“乡亲们,请大家静一静听我说,这些粮食是朝廷拨放下来给甘陇县百姓度过难关的。大家都有份,不要急,先让粮食入库,等明后两日,县衙发放救济粮的时候,大家到时候带着户籍叫上亲朋好友一起去领。”赵疏桐道。
但是饥饿中的人,并不买他的帐。
“谁知道粮食入了仓库,还会不会给我们。”
“上一个姓刘的不就把县衙的粮仓给霍霍了。”
“当官的人都是一伙的。只顾着自己享乐,哪里会管咱们的死活,有了这批粮食咱们这个冬天就能活命。咱们有这么多人,法不责众,朝廷还能把咱们都给杀了不成。”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百姓又想要抢赈灾粮食。
人群中乱哄哄的,赵疏桐被从一个刁钻角度扔过来的小石子打中了侧脸,当即划出一道血痕。
赵疏桐拔出身侧张将军的佩刀,在前头的一个男人手臂上砍了一刀,血当即洒在周围的土地上。这个男人就是喊法不责众的那个人,赵疏桐刚刚就注意到了他,在一群喊着肚子饿要粮食想活命的百姓中,这个人条理清晰,每当百姓有被他说服的迹象的时候,就上蹿下跳,鼓动百姓从官府手中抢夺粮食。
“让人把这个人收监审问,把他的同伙给找出来。”赵疏桐吩咐侍立在一旁的黄县丞道。
“是、是大人。”
不光黄县丞,连闹事的百姓都被赵疏桐这一手给镇住了。
“闹够了没有,你们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这里有十万担的粮食,是分给颗粒无收的农民,帮他们度过难关的。你们区区几百人抢夺上万人的口粮,是要做什么,造反还是学着那些奸商高价出售发国难财!我知道你们之中的人这段日子都受了苦,但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大家如何一起活下去的问题,只有官府才有这个能力将这些粮食,分到每个需要的百姓手中。你们阻碍官府办差一天,甘陇县就要多饿死几个人!”
“可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上一个县令也说让我们种金玉米是为了我们好,可结果呢。”
“玉米倒了,县令不管我们的死活了。”
“本官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本官想到自己的父母妻儿忍饥挨饿就心中难受,自然不忍心让百姓的父母妻儿挨饿。”赵疏桐回道。
“你说的不足以让我们相信你。”人群中突然走出来一个小少年激愤道,“你刚刚砍人的样子,那些草菅人命的狗官有什么不一样。”
“刚刚的蓝衣男子,鼓动百姓抢劫官府赈灾粮食,本官有理由怀疑,他是附近的悍匪派来谋夺赈灾粮食的奸细,本官已经把人交给黄县丞审问,等审问出结果,本官会发榜向百姓公告。”
悍匪的奸细,百姓们一下子炸了。
他们竟然被土匪指使着抢夺官府的东西。
“你有什么证据。”小少年不死心地道。
“就凭站在这里的每一个百姓都因为长期饥饿面黄肌瘦,而刚刚那个人身体强健,肌肉虬结,这不是一个难民该有的样子。在场的人都有资格问官府问本官要粮,他没有。”
小少年抿住嘴不说话了。
“本官还没有和你们介绍过我自己。本官名为赵疏桐,京城郊外忠孝村人士,当初红薯就是由本官发现,本官的岳家代为献给皇上的。本官的夫郎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因为本官和夫郎之间的逸事,百姓们都爱称呼他为红薯娘娘。忠孝村原名石台村,因为为皇上分忧给西北献了四百万斤红薯,皇上亲自给题的村名。皇上让我们前来甘陇县,就是为了让甘陇县的百姓安居乐业的。”
听说赵疏桐发现红薯,人群已经开始惊呼了。
红薯娘娘,忠孝村,这些从赵疏桐口中说出的话,甘陇县的百姓都不陌生。
在听闻赵疏桐的夫郎是红薯娘娘的时候,百姓已经有冷静下来的趋势。不远处的楚王,吩咐手下人道,“去将赵县令的夫郎给接过来。”
“是。”
“王爷,此地危险,你让赵县令的夫郎过来,可能会让赵县令不满。”楚王的幕僚蔡先生提醒道。
这不是内眷该来的地方。
“既然享受了百姓赋予的声望,那为百姓做些事儿安抚他们都是应该的嘛。再说,等赵疏桐接管了甘陇县,咱们就该走了,你还想留在这里过年不成。”楚王道,他实在是在甘陇县待不下去了。
皇兄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甘陇县暴动发生了一个月,钦差才来。
他为了让这些断了粮的百姓不饿死,用自己的面子,到其他府衙到处打秋风,也才换来那么一丁点的粮食。
和那些文官扯皮扯的心力交瘁,百姓这里还天天闹事。
这些繁琐的事,根本不该是他一个武将该干的。他宁愿去剿匪,也不想留在甘陇县主持一个县的事务。
“这个赵县令的心性比裴慎还要果断。”楚王想到赵疏桐刚刚毫不犹豫拿刀砍人的样子赞赏地道,“把甘陇县交给他本王放心。”
蔡先生跟着楚王好几年了,自然了解楚王和裴尚书的那点儿恩怨,见楚王不像对赵疏桐有芥蒂的样子,蔡先生道,“王爷,赵县令刚刚也是在赌。”
赌这些百姓见了血后是变得温驯还是凶狠。只有他们被吓住了,这场危机就解决了。现在看来,这位赵县令的运气十分不错。
“这样胆大的文官,确实少见。”楚王道。
他见过的文官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杀人他们当然敢,手段说不定比他们武将还多,但是有本事和歹徒敌人拼杀的基本上没有,只能等着人保护。
赵疏桐正劝着这些百姓散了各回各家时,转身的时候突然发现裴栖的马车正在朝着这边过来。
“栖栖?”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22 12:04:15~2020-07-22 16:05: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柚子Yoki,攒一ロ袋° 9瓶;花开半夏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3章
“大人, 是楚王下令让人把您夫郎接过来的。”赵疏桐身后的小兵上前给赵疏桐解释道。
赵疏桐咬牙。
初次见面,他就觉得自己和这个楚王的气场不和。
现在马上应验了。
裴小栖虽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但也没真正流血冲突,谁能保证他不会害怕,被吓得晚上做噩梦。还有,他刚刚砍了人,楚王后脚把裴小栖送了过来,要不是他们没什么过节,赵疏桐都觉得楚王这是故意的了。
想到砍人, 赵疏桐赶紧将手中还带着血迹的刀插回张将军的刀鞘里。
张附看了一眼欲盖弥彰的县令爷。
裴栖这个时候已经下了马车, 朝着赵疏桐走过来。
来到赵疏桐身边, 见赵疏桐才离开他没多久,脸上就出现了血痂, 裴栖关切地抓住赵疏桐的手, “夫君, 你的脸怎么了, 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 我不放心碰的, 没事。”
“碰能碰出一个口子出来。”裴栖生气地道。
“找准角度就能,这里还有许多百姓要疏散呢,你来这边干什么。”
裴栖成功地被赵疏桐转移了话题,甚至没去想赵疏桐说的找准角度就能这句话有多魔鬼,他骄傲地道, “楚王让我过来英雄救美的。”
“你说我是美?”
“当然了。”
赵疏桐摇头。
这里哪里来的傻大胆。
裴栖转向还没有走完的百姓大声道, “甘陇县的百姓们,你们好,我是你们县令大人的夫郎, 在京城的时候大家都喊我红薯娘娘。”
裴栖说起自己是红薯娘娘的时候,还有些害羞。
他不喜欢这个外号的,没想到今天要用这个名号“救夫”。
“我和夫君是领了皇上的命令来帮助你们的,不能让甘陇县的每个百姓半个月吃上一次肉,我和夫君就不回京城。”
“好!”
有人带头叫了一声好,旁边的人都跟着起哄起来。
就连站在远处的楚王都忍不住鼓掌叫了次好。
“裴慎家这个小哥儿有意思,坑自己夫君都这么明目张胆,本王看赵疏桐这辈子除了告老还乡是没指望回京城了。”楚王幸灾乐祸地道。
他就算是个武将,还是个王爷,也知道普通农家半个月吃一个肉不容易。
肉价贵,百姓怕耗费粮食养殖家禽家畜的少。
西北又是有名的穷地方,也就比整年冰天雪地的东北那边,还有瘴气弥漫的南疆好上那么一点,和江南中原是不能比的。
蔡先生却有不同意见,“王爷,红薯的产量高,等到将来百姓不会饿肚子,舍得饲养家畜的时候,吃肉也会比现在容易,蔡某倒是认为,说不得过上四五年赵县令就要升迁了。”
楚王的笑容僵在脸上,蔡先生说的话从来没有落空过。
没准真有普通百姓用粮食养殖家畜的一天。
裴栖一开始替赵疏桐许诺的时候还十分来劲,他相信他的夫君有这样的能力,等到有百姓求他保佑土地丰收,让他们不再饿肚子的时候,裴栖懵了。
他都不知道他有这样的本事,这些百姓是怎么知道的。
裴栖求救的目光看向赵疏桐。
今天他不是来“救夫”的,是来送菜,让夫君救他的,裴栖囧囧的。
赵疏桐接收到裴栖的求助,心想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来圆,果真是至理名言。
瞧裴小栖不就被人推到了神仙的地位上,还下不来了吗。
“天助自助者,求神拜佛就想不饿肚子,那是妄想。靠人不如靠己,自暴自弃的人,就算是最慈悲的神佛也会抛弃他。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双手,从土地中获取食物的人,我相信你们比谁都明白脚踏实地的意思。不愿努力活着的人,连老天爷都救不了。”赵疏桐大声地道。
一旁的小少年听着这个新上任县令的话,攥紧了拳头。
“夫君你说的真好。”赵疏桐这是在给他台阶下,裴栖非常捧场。
“大家都要靠自己努力,求人保佑是不可取的,我只是个普通人,不会神仙法术,京城的百姓叫我红薯娘娘,是因为红薯的出现,让他们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不会再因为饿肚子死去。只有你们肯干,肯定能做到的。”
赵疏桐将裴栖拉到身后,对今日打算来抢粮食的百姓道,“今天的事情既往不咎,但本官不希望他再次发生。本官回县城后,会和钦差大臣商讨这次赈灾事宜,到时候会派人敲锣打鼓地去通知你们,大家都散了吧。”
在赵疏桐和裴栖的劝说下,这些人慢慢地走光了。
大概是因为这两人一个是发现红薯的人,一个人红薯娘娘,大部分人都相信这个新来的县令或许是个好人也不一定。
抢粮回去的百姓,见到妻子父母失望的脸,满怀信心地给他们讲了新县令的事情,虽然红薯娘娘不能用仙法庇佑他们,但他们还有机会靠自己过上好日子,妻子父母脸上依旧麻木,但心中未尝没有泛过一丝涟漪。
也许他们这次真的碰到了好官了呢。
那个和赵疏桐顶过嘴的小少年见人都走光了,想要去附近的山林看看能不能捡过野果子坚果之类的东西,带回家去给弟弟。家中已经断粮一天了,再找不到吃的,弟弟就受不住了。
他还没有走远,一个自称是县令管家的人拦住了他。
“这位小公子,县令大人有话想要和你说,请你和我们走一趟。”赵贵道。
“县令大人刚刚不是说了既往不咎,你们是想私下抓走我去治罪。”小少年赵秋声倔强地道。
“小公子误会了,县令大人见小公子气度不凡,起了爱才之心,想要帮帮小公子。”
赵秋声抿嘴,不知道这人的话可不可信。
“县令大人送夫郎回县衙了,之后会去和钦差大臣商量赈灾的事情,小公子和我们回县衙等一下大人如何。”赵贵道。
赵秋声思考了一下,点头同意跟赵贵走了。
他其实也有些想知道,这个奇怪的县令找他做什么。
*
赵疏桐留下两位钦差带来的各自部门的协助官员,让他们主持粮食入仓库的事情。
将裴栖送到县衙时,黄县丞的夫郎正在等他们。
赵疏桐居住在县衙的后院,黄夫郎前两天遣人帮他们打扫过一次,料想裴栖对县衙不熟悉,今天是专门过来帮衬裴栖的。
赵疏桐放心地将裴栖交给了黄夫郎,然后就去找两位尚书商量尽快安排赈灾的事情。
有了今天这一出抢粮食的事情,李尚书和林尚书也不耽搁。
根据黄县丞还有楚王一个叫顾白的手下递来的资料,他们很快就对甘陇县的实际情况有了了解。
此次甘陇县遭遇灾难的主要是种植了玉米的农民。但县上和城镇上的大部分人都是这场暴动的受害者,除了县衙死了一个县城十二个衙役,遭遇抢劫的富户不在少数。好一点的还留着性命,悲惨的直接家财性命两空。
楚王杀掉了首恶和一些臭名昭著的抢劫犯,替部分人家追回了财物。
71/96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