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嘴角一僵,王爷您的苦诉错人了,国库的银子有数,下官绝不会因为您可怜就多给您银子的。
楚王当然知道这个,可惜他皇兄不在跟前,但写信不能把他的真感情传达万分之一二,只能靠这些大人给传递了。
林尚书临走前因为赵疏桐和林三的情分,还叮嘱了赵疏桐,在甘陇县要稳扎稳打,不要贪功冒进。甘陇县百姓这个时候情绪不稳较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给煽动,在提防土匪的时候但也不要忽略了羌人。尽量拖住楚王,让他再为甘陇县保驾护航一阵子。
林尚书说拖住楚王,赵疏桐也有这个心思。
钦差走后,在楚王再次提出要带人退出甘陇县的时候,赵疏桐尽力挽留,“王爷,甘陇局势未稳,明年春耕若是不能顺利进行,甘陇县会爆发更加巨大的危机,为了甘陇县的百姓,还请王爷多停留一段时间。”
楚王觉得甘陇县和甘陇县周围已经被他收拾的差不多了,并不想再在这里耗下去。但想到赵疏桐的顾虑,西北这一年虽有下雨,降水却十分稀少,甘陇县的人已经有过一次闹事的经验,若是没有收成,只会变本加厉,就同意留下一个五百人的小队协助赵疏桐维持甘陇县稳定。
“多谢王爷,敢问王爷留那位将军在甘陇。”赵疏桐问。
对楚王公私分明,没有因为他岳父的事情刻意刁难他,赵疏桐十分欣赏,觉得楚王这个人蛮有意思的。他给自己划了条线,在线里他随着自己的心意闹腾,但是从不越线。
“本王在处理了德隆县的匪徒后,会另外派人到附近驻扎,保护百姓安全。你有事,可以拿着本王的手信去找负责的人帮忙。”楚王思考了一下道。
他手握兵权,地方的政务不能插手。
往甘陇县派兵这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但是安排军队在附近保护百姓安全,防止再次发生暴动还是可以的。若是真有事情发生,让赵县令去和负责的人协商求助,算是他给这个赵县令的面子了。
赵疏桐满意了。
县衙因为上次暴动,死了不少衙役,正是空虚的时候。甘陇县附近又没有守备军,有个能随时求助的楚王,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楚王临走前,赵疏桐又道,“德隆县匪徒欲抢劫甘陇县赈灾粮食,实在是罪大恶极。若是王爷抓到这些土匪,还请交给甘陇县处决。”
“在哪里抓的人,本王只会把人移交给当地的县令判决,你要是想要人,到时候去和德隆县的县令协商。”楚王轻飘飘地道,不惯赵疏桐的破毛病。想杀鸡儆猴,就自己去抓人,本王爷可不是你能使唤的动的。
赵疏桐十分遗憾,但他一个小破县令,哪有资格对楚王指手画脚。
随着钦差队伍、楚王的离开,很快到了腊月初八。
赵疏桐将临时孤儿院交给了裴栖管,裴栖提前准备了一些吃的用的,打算这天去孤儿院看望那些孩子,前来邀请赵疏桐和他一起去。
“夫君,我和黄县丞夫人约好了,腊八那天要去看望那些孩子,你那天不用办公,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去瞧瞧吧。”赵疏桐也想知道那些孩子怎么样了。
“你怎么想起去看那些孩子了。”裴小栖不像是这么周到的人。
“是黄夫人说的,在没有遭灾前,每年过年时,都会有大户人家在城外施粥赈济百姓。黄夫人出自商户之家,曾跟着自己母亲亲手给百姓施过粥。夫君和钦差大人赈灾的事情顺利,甘陇县百姓都能过一个好年,黄夫人想要为那些孩子尽一份心力。我可是县令夫郎,哪能让她一个人专美于前。”裴栖道。
“对的,不能让她一个人出风头。”赵疏桐附和。
“那里的孩子多,我还打算把小红薯给带上,让他见见世面。”裴栖道,他觉得小红薯太可怜了,没有什么玩伴,想带着他多见一些人。
赵疏桐赞成,“赵竹心的确该见见世面了,要不然将来被人随便哄哄就跟着人家走了,咱们都找不到地方哭。”
“小红薯有这么傻吗。”裴栖道,赵竹心是睿智的夫君和聪慧的他两个人的儿子,不可能是个傻子吧。
“傻不傻现在还看不出来,自恋倒是像极了栖栖你。”自信的极致是自恋,赵竹心宝宝连玩笑的嫌弃都不能忍受,自恋这方面将来和裴栖比起来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切,你怎么不说,小红薯假正经像你呢。”
“赵竹心没心没肺像你。”
“小红薯尿床像你。”
“赵竹心逞强像你。”
“流口水像你。”
“不依不饶像你。”
夫妻俩拌嘴越来越离谱,揭了赵竹心不少短。还好赵竹心不在这里,不然小嗓子都要哭破了。
腊八这一天,县令夫夫和县丞夫妻,相约着来到了县衙附近收容孤儿的那所宅院。
两家人带来了衣服棉被,还有熬制腊八粥的糯米、红糖、桂圆、花生、红枣等原料。
黄县丞家为了方便,只两个大人过来了,并没有带孩童。
赵家人特意将赵竹心的小车子带了过来,到了孤儿院,把赵竹心安放到小车子里,再推着他在孤儿院走。
浅荷一早就等着裴栖他们过来了,等裴栖来了,赶紧上前迎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31 23:58:56~2020-08-01 18:31: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7551108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7章
“浅荷, 快让人把这些吃的搬到厨房,中午的时候给孩子们熬腊八粥喝。”裴栖见到浅荷吩咐道。
浅荷叫了个人,给赵疏桐他们带来的帮忙搬东西的下人带路。他自己跟在裴栖的身边, 给裴栖将孤儿院的情况。
浅荷一边说, 见到小车里的赵竹心穿着厚厚的猫熊毛衣毛裤头上戴着墨绿色的蛇头帽子, 不由看了白玲一眼。白玲察觉浅荷的视线,回了他一个无语的眼神。她真的劝过主夫了,再三和主夫说过小公子第一次出来见人要打扮的体体面面才附和县令家公子的身份, 可是主夫偏好小公子的童趣装扮, 她说不动。老爷的恶趣味上来了比主夫还要过分,怎么可能会管主夫,只能委屈一下小公子了。
浅荷只庆幸此时小公子不懂事, 不觉得穿这些奇装异服有什么。等到将来懂了羞耻,要是主夫再这么打扮小公子, 家中肯定要闹翻天。
裴栖不知道他最忠心的小狗腿在心中腹诽他欺负赵竹心,甚至想到了赵竹心将来激烈反抗的画面。他打扮赵竹心,是出自一片慈母之心,谁都抹黑不了的。
几个孩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玩耍,见到贵人来, 都不住地偷偷看过去,见贵人看过来,就转过头玩自己的, 假装自己没有看他们,然后等人不注意,再偷偷地看一眼,但是出于畏惧并没有人敢上前来说话。更远的地方传来学生齐声读《三字经》的声音, 赵疏桐和黄县丞很轻易地能分辨出,他们主要是在识字。
浅荷也听到了读书声,解释道,“主夫,小秋声将一百多个孩子分成了两组,上午教五十个孩子认字,下午再教另一部分孩子认字。学得不好不要紧,但是如果有小孩子不认真学,我们会罚他们半顿或者一顿饭。”
浅荷本来问赵秋声,今天县令和主夫过来,需不需要暂停一天识字课,但赵秋声说不需要,要把他们这里好的一面让展示给县令大人。
浅荷见赵疏桐和裴栖还有黄县丞夫妇都没有因为惩罚孩子不许吃饭不愉,继续报备或者替赵秋声解释道,“小秋声说这些孩子无父无母,将来只能靠自己,现在教导他们严苛一些,等到从院子出去了,活下去的机会能大一些。咱们也不是想故意欺辱这些孩子的,小秋声说人不琢不成器,该罚的时候不能因为他们可怜就不罚了。”
“是这个道理。”黄夫人伤感地道。
现在不教导这些孩子学好,等县令大人离开了,就没有人会护着这些孩子了。县令大人不仅收养了这些孩子,还让人教他们识字,她夫君说,大人明年还打算请手艺人教导他们手艺。她在甘陇县生活多年,从没有见过这样为孤儿费心的大人。这样好的机会,若是蹉跎了,可就再没有了。
裴栖也没有意见。
小孩子没有事做,就要学些本事才成。如果不狠下心,他们可能就不把读书学本事当回事。
他就是因为吃不了苦,他爹娘怕他委屈,不管教他,长大了才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从头学的。
走着走着,裴栖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身上背着一个小婴儿,“浅荷,那个女孩子怎么背着一个孩子。”
“主夫,小娃娃是小女孩的哥儿弟弟,农家生的孩子多,大人照顾不过来,小的都是在大的背上长大的。咱们院子里只有两个厨娘,四个做杂务的,加上我和小秋声,一共八个人,人手不够,一些小的孩子就交给大一点的女孩子或者哥儿照顾了。”浅荷道,“这个女孩子还有个男孩子弟弟,他们的父母都去世了,爷爷奶奶养不起三个孩子,就把他们两个给送过来了,小女孩说等他们长大了,他们爷爷奶奶会来接他们。”
裴栖十分惊讶,这还有只要儿子,不要哥儿和女娃的。等官府把人养大了,再接回去?
这是欺负两个小孩子什么不懂,哄他们玩的,要不就是想要把人带走换聘礼的吧。
裴栖觉得是不是自己把人想的太坏了,问浅荷,“那他们爷爷奶奶来看过他们吗。”
浅荷摇了摇头。
倒是有可怜的老人来看望过孩子,但是这家人没有来过。
“也许是有什么事情绊住了,若是这两个孩子的娘家人将来愿意接纳他们,他们也能有个依靠。”黄夫人出来打圆场道。
黄县丞道,“大人,咱们这里靠近边关,受边关那边影响,重男轻女的风气并不像别处严重。老人家将一个能干活的女娃和不懂事的小哥儿送来,留下男娃,可能是真的养不起了。”
黄县丞觉得,一个小女娃也耗费不了多少粮食,如果真的狠心,把女娃留在家里干活,只把奶娃娃送过来,或者把两个孩子卖了,但没有这么做,可见心里对这两个孩子还是有感情的。
“黄县丞说的有理,若是原来的家庭对这些孩子有感情再好不过。收留这些孩子于此,只是权宜之计,将来还是要给他们找一个出路的,之前的家庭愿意接纳他们最好,回不去的再另想办法。”赵疏桐道。
“大人心慈。”黄县丞佩服道。
“本官能力有限,能帮到一个孩子是一个。”赵疏桐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是社会进步了千百年都没能完全实现的期望,他能做的并不多。
赵疏桐发现裴栖的情绪有些低落,“你带着小红薯去和这些孩子玩吧,我和黄大人去厨房和住宿的地方瞧瞧条件怎样,还有什么需要的。”
“我也一起去,让白玲带着小红薯在这里玩。”
“好,那咱们一起去。”裴栖要求了,赵疏桐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裴栖将车把手的位置让给白玲,白玲推着车子,带着赵竹心去找小玩伴。
赵疏桐安置孤儿的院子足够大,房间充足,男娃、女娃、哥儿都是分开住的,一个房间住六个人,条件和人口众多的普通农家差不多了。被褥都是新的或者半新的,但孩子们的衣服鞋袜短缺,大部分孩子只有被送进来时身上穿的那一身衣服,衣服脏了破了连个换洗的都没有。厨房粮食不缺,如果不节外生枝,明年春耕能顺利度过,赈灾剩余的粮食,节省一些,就足以将大部分的孩子养活到成年。
赵疏桐打算回去的时候,给浅荷拨一笔钱,让他去买一批粗棉布,过年的时候给这些孩子都做一身新衣。
赵秋声在一个大院子教这些孩子们识字。
赵疏桐他们去看了,赵秋声教人认字像模像样的,俨然就是一位小先生。大多数的孩子们学得认真,他们倒不是怕不认真学就不给饭吃,而是明白自己成丁后,就要离开孤儿院。若是学不到本事,将来就没有办法独自生存。
参观完大部分地方,赵疏桐他们又回到了孩子们玩耍的地方。
这时候的人,觉得给孩子口饭吃,让他们活着长大就可以了,不会有人想到儿童心理之类的,这些孩子都是自己聚到一起自己找乐子,翻花绳、抓羊骨头或者跳房子之类的。
赵竹心只能被白玲抱着在一旁看人玩,同时被人围着看稀罕。
许多孩子,对着赵竹心的穿着露出了惊奇羡慕的表情,甚至有人蠢蠢欲动想要偷摸赵竹心的衣服。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新奇有趣的衣服。
尤其是赵竹心唇红齿白胖嘟嘟的,穿着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小衣服,显得更加可爱。
赵竹心无视小朋友们对他衣服的垂涎,挥着小拳头和同样不会说话的小娃娃咿咿呀呀的对话,时不时还要被自己的口水呛一下,看上去傻兮兮的。
赵疏桐和裴栖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嫌弃起自家的傻儿子。
但是见赵竹心高兴,他们也没有打断他的兴致。
赵疏桐和裴栖过去,从白玲手中抱回胖儿子。小孩子已经放开了,知道赵疏桐是收留了他们的县令大人,纷纷和赵竹心裴栖打招呼,“县令大人,县令夫郎。”
“我家小公子喜欢你们,你们陪他玩一会儿好不好。”赵疏桐道。
孩子们纷纷说好,热情地围着赵竹心逗弄他,比刚刚白玲在的时候放得开多了。甚至想摸赵竹心衣服的小孩子,都得逞了心愿。
中午的时候,赵疏桐和裴栖留下来和这些孩子吃了一顿腊八粥。
期间,黄夫人对赵竹心今天的打扮,给予了高度的赞美。甚至在裴栖说起京城的羊毛铺子,有着诸如老虎、豹子、雪狼、小狗等更加可爱小衣服时,黄夫人眼中异彩连连,不住地和裴栖追问探讨。
浅荷已经能设想到,下一个受害者是谁了。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打开app,都是掉收藏的酸爽。精力不够,最近不申请榜单了。错别字暂时不想理会,等完结了再抓一遍虫,有发现虫子的可以留言,不嫌弃那条黄色小虫子霸占评论区。谢谢支持!
感谢在2020-08-01 18:31:30~2020-08-04 00:3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8628571、17551108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忧 60瓶;逃之夭夭、我要矜持 20瓶;la 5瓶;大傻子的小呆子、花开半夏 2瓶;翔阳的痴汉、18628571 1瓶;
74/96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