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神地回殿而去,坐在榻上,将元乔今日的反应都回想一番,心事重重,又不愿说。
元乔的性子与旁人不同,惯会藏着事,能令她分神的只有豫王。昨日去见豫王,豫王又缠着她不成,真是阴魂不散。
皇帝恼怒地一拍案几,又觉手疼,忙收回来,自己吹了吹,豫王之事速战速决才可。
*****
出宫的元乔并未去政事堂,而是回了自己的府邸。
陈砚未归,府内的仆人迎她回府,伺候她换衣,她则一人坐在窗下,无神地望着窗外景色。
昨日她做了错事,忍不住去质问豫王,回府后就后悔,此时过去,无异于让皇帝怀疑她。今日本当去解释,告诉皇帝她去看豫王,并非有旁的事,只是令他出京罢了。
待留下后,皇帝请她吃果子,对于昨日的事一字不提,朦胧间,她感受到了信任。
许是感情带来的信任,皇帝对她深信不疑了,她莫名惶恐不安,一如当年摄政一般,恐自己无能力愧对阿兄。
面对皇帝毫不掩饰的好、热忱的情意,她忐忑而愧疚。
公主府内的景色多年不变,窗下那颗树高了许多,在她开辟府邸之时,树不过半人高,眼前已成了葱茏大树。
时移世易,眼下的困境更胜往昔,若元莞真非先帝所出,废帝一事势在必行。
心神无端一紧,面对皇帝干净的眼神,她猛地握紧拳头,如此又该立谁?新帝登基,必然会清洗朝堂,届时,元莞如何自处?
她亲手抚上皇位的孩子,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她亡故?
*****
隔了两日,御史就当殿弹劾大长公主。
事情在元莞的意料内,御史所言,大长公主不顾宗亲情意,将病重的藩王赶出京,是为不仁,也在为陛下抹黑,枉顾藩王性命。
元乔不语,苏闻头疼地看着搅事的御史,眼神示意魏律说话。
魏律也是脸色一沉,出列要说话,御座的皇帝笑出声来,质问御史:“卿家如何知晓此事的?”
那名御史不料皇帝问些不相关的事,硬着头皮回答:“豫王随从在整理行囊、采买物资。”
皇帝又道:“卿家为何就说是大长公主赶豫王出京?”
要说话的魏律又默然退出去,皇帝心存袒护,他们就无需再言。
御史面色难看,回道:“豫王随从所言,大长公主亲去驿馆,让豫王三日后离京。”
“卿乃京官,为何要与藩王家臣说话,避嫌一事卿不懂吗?还是说卿家为豫王所图谋什么?”皇帝声音愈发阴沉,至最后几字已带着怒气。
御史不安,伏地叩拜,大声诉冤:“臣对陛下忠心,并无异心,望陛下明鉴,臣只是偶有所闻,并未与豫王家臣答话。”
皇帝大怒:“偶有所闻,意思就是并未有证据,没有证据之事你也敢当殿胡说,卿家当朕是三岁稚子好糊弄不成?”
闻言,朝臣都不知该如何参与,皇帝将所有的话都说了,御史如何说都是错的。若说有证据,就是同藩王勾结;若是没有证据就弹劾,便是随意诋毁之罪。
一时间,殿内噤若寒蝉,御史跪地不敢再言,如何都想不到皇帝会出言袒护。
元乔抬头望了一眼御座的皇帝,神色如故,帝王威仪令人不敢直视,元莞行事愈发有度,她默然垂首,皇帝应对自然,已不需她在旁辅助了。
御史不论怎样,都有罪责,皇帝令御史中丞去查,此事便算解决了。皇帝说起豫王的事,问群臣的意思,藩王留京与规矩不合,可人在病中又不能赶出去。
经过方才的事,群臣不敢随意说话,皇帝明显是有备而来,他们动一动就会掉进皇帝的陷阱里。
元乔不语,苏闻与魏律对视一眼,都看着大长公主的态度而不言语。
无人说话,皇帝直接将豫王送去行宫休养,病愈后再回封地。
元乔不赞同,揖礼道:“行宫休养怕是不妥。”
皇帝摆手,示意她莫要慌,高声道:“朕令太医与禁军同行,豫王以及家臣侍从踏出行宫一步,以谋逆罪论处。”
御史的话也给朝臣警醒,豫王留京不妥,眼下有人为豫王说话,日后就有人与他勾结,既然病了就去好好休养,不要随意乱跑。
皇帝早有心计,令孤鹜将豫王家臣都扣押下来,将他身边的人都换了,不怕他生事。
釜底抽新,豫王也做不出什么事来。
退朝后,元乔心不在焉,苏闻随她一道退出殿,叹道:“陛下对殿下愈发信任了,今日维护,可见陛下心意。”
元乔醒神,回道:“陛下对苏相也是信任,君臣一心,也是幸事。”
这话不虚,皇帝对苏闻这个半路上的帝师信任又极为恩宠,节日里赐下的礼也比旁人重些。苏闻笑了笑,“陛下虽小,却很懂事,大有先帝遗风。”
先帝遗风?元乔怔忪,停住脚步,往身后的大庆殿看去,巍峨宏伟的宫殿,冰冷庄严,她叹道:“陛下确实很聪慧。”
两人心思各异,苏闻得意,先元乔一步而走,元乔幽幽地走在宫道上,步履缓慢,陈砚去查,最多不出半月,就会有真相。
届时,她又该如何自处?
元氏宗族里的子嗣许多,过继子嗣给先帝,也无不可,她大可再摄政,能否全身而退,不可而知。新帝又能否如元莞这般出色听话,也是将来无法得知的事。
陈砚不归,她心中不定,无法做到淡然处之。
皇帝处令落霞送了那日的果子来,十几样精致的果子点心摆着食盒内,光是看着,都觉得赏心悦目。
元乔吃了一颗,酸甜可口。落霞惧怕她的威仪,垂眸传达皇帝的意思:“陛下说大长公主若喜欢,就送坛菊花酒给她。”
落霞不知是何意,陛下将大长公主前次送的菊花酒埋在树下,至今未曾开封,好端端的又要酒做甚。
元乔并未惊讶,陛下勇气可嘉,竟来向她讨东西了,无非一坛酒罢了,她令人去取,又问落霞:“陛下的手臂恢复得如何了?”
落霞舒心,闻言当即道:“太医道不可持重物,弯弓射箭是不能再做,阴雨天气可能会有些酸疼,其余无碍。”
其余无碍?都已说了这么多,已很严重,元乔没有再问,待婢女取来酒,她添一花笺。
花笺之上只道四字:不宜多饮。
落霞看过一眼,暗道陛下都将酒好好藏在树下,自己都不舍喝,哪里会多饮。她觑了一眼大长公主柔和的面色后,小心地接过,领着人回宫去了。
元乔一人枯坐屋内,看着食盒内的果子,一连吃了几颗,感到牙齿发酸后,才停下。
与此同时,豫王令人传话给她,要见一面。
豫王筹谋,无非是留在临安城内,唆使元乔背叛皇帝,如今不成功,又被小皇帝送去行宫,终日不得出,哪里会就此罢休。
元乔无心,也不欲见面,反去葡萄架下摘了些许葡萄,让人送去宫里。
不知为何,她总想令皇帝开心些,仅此而已。
皇帝年岁小,对她深信不疑,她若想做什么,易如反掌。皇帝明知她有废帝遗诏,依旧在群臣面前护着她,做法太过傻了些。
送了些葡萄去宫里,她留了一串,洗过后吃了一颗,酸得皱眉。
想起给皇帝送去的葡萄,心中懊悔,送之前应该尝一尝的,皇帝吃完,定以为是她故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圆碗:碗里多了一串酸葡萄,丢还是不丢?
第43章 出息
皇帝不爱吃酸的, 这般年岁的少女都会爱些甜食,但她为了元乔,还是试了很多爽口果子点心。吃得多了, 也就不如以前那样排斥。
元乔的葡萄送来时, 她震惊又欣喜了, 令人去清洗, 迫不及待地吃了一颗。
咬破了皮就让她皱眉, 太酸了。
葡萄大而圆润,却酸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元莞呆了呆, 不明白葡萄为何这么酸,难不成元乔发现小人图的秘密,故而也来作弄她?
元乔何时也这般小心眼了,她望着葡萄,摸着自己的嘴巴,没勇气去吃一颗,她询问落霞:“葡萄太酸,该如何是好?”
落霞想了想, 回道:“陛下觉得酸, 令人去换来就是。”
元莞不肯:“如果朕只想吃这些呢?”
落霞为难了, 不解道:“都不合口味, 为何还要用,陛下何苦为难自己。”
“为难自己?”元莞满心欢喜化为空了,大长公主之意是在拒绝她, 不合口味的葡萄, 就该扔了,不要吃了。
元乔不喜欢她, 就不要再做挣扎了,早日放弃。
元莞钻入牛角尖里,对这个‘醒悟’失望,看着圆润好看的葡萄,叹息不止,好看却不能吃,着实可惜。
落霞不明陛下为何这般纠结,试探劝道:“陛下是天子,不就一串葡萄,为何要这么为难自己,再者葡萄罢了,并非是奢侈之物,旁人知晓,也不会道陛下不是。”
皇帝的心思,几乎无人知晓,除去太后外,伺候她的宫人也是如此,只当皇帝对大长公主是讨好,没有其他不当的心思。
元莞不解释,盯着葡萄看了许久,眼神闪着失望的光色。元乔只送过两件物什给她,一是傀儡。那次是她将人囚禁在福宁殿内,怨不得元乔心存埋怨。
可是这次酸葡萄,又是何意?
难不成她又得罪元乔了?细细想来,除去今日将豫王赶去行宫休养外,好像并无它事。
豫王令人弹劾元乔,她来替她出气,难不成又错了?
元乔自己都令豫王带病出京,回头却拿酸葡萄来作弄她,怎地也不讲理了。她想不通,又问落霞:“女子会在何时不讲道理?”
皇帝的问题稀奇古怪,落霞被问得一怔,半晌才道:“大概是生气的时候。”伺候陛下这么多年来,陛下在生气的时候尤为不讲理,嘴巴也坏,能将人骂哭。
“生气的时候?”元莞顿悟,元乔生气了,气她不该如此处置豫王,她哼了一声,不满元乔道:“朕也生气,朕还给她送去精致的果子,她就给朕吃酸葡萄,当真不讲道理。”
落霞这才明白,方才那句话问的是大长公主,她悄悄道:“陛下,您又惹着大长公主了?”
“没有,朕好心办事,她还不领情。”皇帝愈想愈生气,看着酸葡萄,气得想令人丢出殿,或者送回给元乔。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稳定自己的情绪,气恼归气恼,还是舍不得扔,气恼的目光落在案上的点心,她顺手拿起来咬了一口,甜糯可口。
点心是用面粉做的,放了蜜糖与花瓣才得以可口。她想起周暨喜欢研究这些,令人去请周暨来。
周暨自出宫后,还是初次奉诏入宫,迫不及待地入宫而来。
皇帝与她是丝毫不客气,将葡萄推至她面前:“你试试。”
入宫就为了吃葡萄?周暨感知哪里不对,可还是捻起一颗吃了,牙齿刚咬破就感到一阵酸味,奈何是皇帝赐的,咬牙含泪吞下了。
元莞看着她痛苦之色,酸得抿紧嘴巴,好心道:“你可以不用吞下的,朕就是让你想一办法,让葡萄变甜罢了。”
“酸葡萄变甜?”周暨从酸中方捋直了舌头,不觉伸了伸舌头,道:“这也不难,将葡萄剥净,放入玫瑰花蜜,再冰镇几个时辰即可。”
“就这么简单?”元莞不大相信。
周暨点头:“花蜜入味,减去些许酸味,再加以冰镇,口感就变了,冰爽可口。”
“好,朕来剥。”皇帝命人去取器物,卷起袖口,想要亲自剥,看得一旁周暨皱眉:“陛下这是自己吃,还是给旁人准备的?”
“自然是旁人。”元莞满不在意道,又令人去取冰鉴来,待剥好之后,直接将葡萄放入其中。
周暨想起什么,好奇地凑到皇帝面前:“陛下,是不是为你心上人准备的?”
元莞洗手剥葡萄,见她凑来,一巴掌将她挥走,不耐道:“前次魏国大长公主问朕,永安侯性子可好,想来是看中你了,近日你父亲可有问你?”
“魏国大长公主?”周暨愣了下来,皇帝静心剥葡萄,右手不大好,剥一个需要很久,她觉得陛下变了,以前何至于为讨好旁人这般努力。
单是陛下是天子,就不需要卑微地做这些,她心中羡慕又嫉妒,语气也跟着酸酸的:“未曾说过,臣羡慕陛下心中那人,您明明手臂不好,还做这些事,她对陛下可好?”
元莞分神停了下来,转首看周暨:“不大好,朕明明为她出气,她还生朕的气,给朕送来酸葡萄。”
“啊、如此不识好歹……”周暨面露惊讶,嘴巴微张,气恨道:“陛下喜欢,是她是荣幸,怎可如此不讲理,陛下不如不哄她,晾着几日,她就会晓得陛下也是有脾气的,下次就知好歹了。”
“晾着?”元莞学到新知识,眨了眨眼,不觉忐忑道:“晾着是好,如果晾跑了怎么办?”
周暨笃定道:“不会,陛下是天子,旁人巴结还来不及,如何会跑。”
元莞不自信,元乔的性子,肯定会跑的,她摇首不应:“不能晾着,还是哄着为好。”
周暨恨铁不成钢地戳着她的肩膀,苦恼道:“陛下,要有骨气些,不然您这般软得一塌糊涂,她更会拿着你,届时愈发不可收拾,可知宠妃无度,会有大麻烦。”
宠妃无度?元莞被她的话带偏了,叹道:“朕不愿她做妃妾,只可做中宫皇后。”
周暨:“……”陛下无药可救了。
元莞剥了一个多时辰才将葡萄剥完,累得手都发酸,又听了周暨的话洒上花蜜,放入冰鉴中,她累得躺在宽榻上不想动弹。
周暨顺势也爬上去,与她并肩躺着,好奇陛下的心上人是谁,她戳着皇帝的肩膀:“陛下,同臣说说您喜欢谁?”
元莞闭紧嘴巴,不肯说,拨开她的手。周暨不罢休,靠近她:“陛下,您就说说她哪里好?”
元莞想了想,回周暨:“她哪里都好。”
周暨不信,轻哼一声:“人无完人,哪里有陛下这种说法,臣不信。”
44/138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