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本侯有疾(GL百合)——夜尽初辰

时间:2020-09-18 11:47:28  作者:夜尽初辰
  匈奴人虽娶了数位前朝公主,却仍然蠢蠢欲动,前朝末帝为了防备匈奴不得不又嫁了数位公主到鲜卑去,嫁给了当时的元氏鲜卑首领。但元氏鲜卑首领因为幼年经历坎坷,患有癔症,常常神志不清,甚至嗜血好杀,在此之前已经犯病接连杀了三位前朝公主,前朝末帝顶着巨大的压力,将一位宗室郡主以公主之位嫁去,这也是最后一位嫁到鲜卑的前朝公主,因为自此之后,元氏鲜卑首领的癔症好转了,鲜卑人也对这位公主十分尊敬。
  几年之后,天下烽烟四起,在自己夫人的洽谈下,元氏鲜卑首领决定起兵勤王,未曾想,前朝末帝下旨杀了自己夫人的父亲,元氏鲜卑首领一怒之下刀劈了前朝末帝赐下来的鲜卑王金印,就此掀起叛旗。后来因高祖皇帝势大,又有民心,便投在了高祖皇帝麾下。
  天下平定之后,元氏鲜卑首领放弃兵权,带着自己的夫人和愿意内附的鲜卑人入关,化胡归汉,不愿意的则留在关外,高祖皇帝依照惯例封了两个侯,一个是在关外的鲜卑侯,一个是在关内的锦衣侯。比较可惜的是,锦衣侯的后裔皆亡于南狩之路,不然的话,若是重封锦衣侯,以其为副使,此去鲜卑想必要容易得多。
  这次出行的副使乃是故镇北将军、长平武桓侯门下长史,当年曾在长平武桓侯门下奔走,为其效劳,自长平武桓侯逝去,便赋闲在家,是常乐王仔细打探了一番之后才请出来的。先帝一直恼怒于长平侯府骗婚之事,直到今上登基,问过长公主意愿之后,才允礼部定下来这个谥号,将其名字与功绩刻在先帝陵寝之内的英烈碑之上。
  武定四方曰桓,克敌服远曰桓。
  “多谢杨副使肯助本王一臂之力。”
  杨副使长着一副文人的面孔,看起来似乎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摸样,却是实打实在战场上杀过匈奴人的,自身爵位也累积到了一等子。
  “常乐王殿下客气了,您该谢的是当今与长公主殿下,若非长平武桓侯得已安眠,在下情愿做一耕地老翁。”
  常乐王抽了抽嘴角,这家伙还真敢说啊,也不怕再得罪一次宫里。上一次便是如此,长平武桓侯虽然获罪,却并未牵连镇北将军府麾下的官吏与军将,新任镇北将军到了北地之后更是没有改动任何职位人选,只是眼前这家伙过分耿直了些,说得难听些是脑子有病,竟然敢上疏请先帝赐长平武桓侯谥号,先帝当时还在气头上,别说已经逝去的长平武桓侯了,连废了爵位的长平侯府都想砍光了,这简直是撞上门来的出气筒。先帝气得差点要杀人,还是长公主劝下来了,只是把人从镇北将军府踢了出去,却没给新的职位,这人只能被迫赋闲在家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人敢这么说,证明其并非是皇帝的暗子,常乐王与其交谈时也能放下少许的心。
  这次出使鲜卑,明面上是要镇抚鲜卑的,实际上是以安抚为主。鲜卑五部之间互扯后腿,捏不成一股劲儿,但如果被匈奴窜动一起用兵的话也会给北地造成很大压力,二十年前的蓟城繁华如长安,现在的蓟城却只是一个军事要塞,北地的元气根本没有恢复过来,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不要开战,但匈奴人压力在前,谈和是要被百姓指着鼻子骂的,只能想办法让鲜卑人不搀和进来。
  常乐王估算过,虽然匈奴人一向喜欢吹嘘自己控弦二十万,实际上能上战场的也就五万左右,剩下的全是负责运送辎重的民夫。而且因为匈奴人近些年已经半农牧化了,这五万里精通骑术与箭术的可能一半都不到,更多的还是会骑马就被算作是骑兵的半吊子。加上普通士兵,这些士兵因为匈奴人冶铁技术不过关,只有残次的兵器和铠甲可以用,甚至于有的连整齐的棉甲都配不齐,只要能在第一时间打垮匈奴人的主力骑兵,就会兵败如山倒。
  鲜卑人却是个麻烦,他们虽然人数没有匈奴人多,却仍然保持着游牧的生活习性,善于骑马又会射箭,来去如风,若是倒向匈奴那边,对于镇北将军收复北地这件事来说是很大的影响。
  其他的却都是小事,要紧的是,一旦北地战线吃紧,抽不出兵力来,宗室里就会有人有些小心思了。
  常乐王不用猜也知道是谁,更何况当今还隐晦地提点了几句。若是叫对方成了事,别说爵位了,他的子孙们统统要死。
  无论如何,要死死压住匈奴五部,这件事有杨副使在会轻松不少,他在长平武桓侯门下时经常接触鲜卑的事务,这也是常乐王特意请来对方的原因。
  路上又和杨副使寒暄了几句,常乐王被怼的说不下去了,这人张嘴闭嘴都是一个意思:我出使是被迫的,我不想来,我欠皇帝人情,不然我才不来。
  常乐王头大如斗。
  燕赵歌在长安待得十分惬意,皇帝的病渐渐好转,却不肯上朝,她每日都去宫里点卯,替皇帝观政,抽出闲暇的时间写一封信,早朝结束时交给宫人,等第二日早朝前便会得到回信。
  今日是《风雨》,明日便得到《越人歌》,前面送去《野有蔓草》,后面就会回得《月出》。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你来我往,持续了几天之后,燕赵歌在收到《月出》时,一直保持镇定的脸颊终于还是微微变色。嫣红之色从脸颊一直红到了脖颈,连耳朵也染上了令人会心一笑的粉嫩之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燕赵歌捏着这信纸,几乎要说不出话来。将别人的名字写进诗句里,再送给这个人,这种手段也太赖皮了。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有什么有关情爱的诗句是带着绍字的,只得作罢。下朝之后从两个闲聊的宫女嘴里知道长公主在晋阳殿里不知为什么笑得很开心,她气得差点脸颊又红了。这宫里哪有什么巧合,还不是长公主故意让这两个宫女在这里说这个,故意让她知道人家在殿里笑。
  这次少见的,在下朝之后交出《褰裳》这一首之后,燕赵歌回了蓟侯府,十分郑重地找出了她之前特意命人收来的晋阳产信纸,原是前世用惯了晋阳纸,也用惯了晋阳的信纸给长公主写信,这一世不过是留个念想罢了,却没想到会有用到的一日。
  她飞快地又写了一封信,这次字迹难免狂野了些,却也无法,烤干墨迹之后交给季夏,脸色极其郑重地道:“一定,一定要交到长公主手里。”
  季夏一时摸不着头脑,有哪一次交不到长公主手里了吗?
  果然等到第二日早朝的时候,未再见长公主回信。长公主穿了一身白裙,素净但不失威严,冠饰换了浅绿色的,是湖水绿,到下了朝,又佯装不经意间从另一边的袖子里拿出一条红色的丝绸帕子来。
  燕赵歌笑得得意洋洋。
  长公主瞪着她,俏脸泛红。心里却也不免得意,终于羞了燕赵歌这朵花一次,这一城还不知谁胜谁负呢。
  这一次写得却是《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至于那装病的皇帝仍然窝在后宫里,时不时骂燕赵歌一两句,甚至于有一次在皇后宫中抱太子时,太子只是毫无意义地发出了类似于“咯”的声音,也能引得皇帝骂上一两句,皇后哭笑不得,却也知道这人要飞黄腾达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和妈妈谈心来着……不好意思。
  与其谈论男扮女装这种事,不如先研究一下花木兰。
  感谢在2020-01-08 17:38:23~2020-01-09 23:58: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玄墨兰斯洛特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梦星河 30瓶;何苦 10瓶;胭脂蕾丝团九难 8瓶;大员 6瓶;太乙天枢、ㄤ厶、27968822 5瓶;Sans而行 4瓶;糊涂、yurine、yuniia、28645322、雅一、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饺子
  大晋兴平三年五月底, 匈奴首领率军突袭燕赵两地。赵地守将平素懈怠守备, 其下属校尉、司马多有飞扬跋扈、欺压百姓之举,建节使、护鲜卑校尉、常乐王持节斩赵地守将,以宗室之身收拢赵地兵马, 在镇北将军驰援之前守住了赵地关卡。
  等消息传到长安,已经是六月初了。
  大臣上的奏章燕赵歌看不得, 但是长公主给她透露些许消息却是可以的。
  无论是北地锦衣卫日夜兼程而来的奏报,还是父亲燕岚和常乐王先后送来的奏章, 里面都没有镇北将军遇袭这一句话, 燕赵歌一直提着的心终于能放下去一半了,剩下一半还要等战事结束, 她亲眼看见完好的父亲回京述职,才能真正安下心来。
  皇帝在后宫里也很高兴,兴许是因为吃到了装病不上朝的甜头,长公主又因为皇帝装病才能每天在未央宫内见到燕赵歌一事而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愈发地肆无忌惮了起来。
  身子没好利索就开始骑马, 醉酒,甚至某天突发奇想要抱着太子一起骑马, 皇帝那点儿骑术哪里够看,若是太子有个闪失,所有随从的宫人都要死。随行的中黄门令劝谏不得, 当场撞死,左右由着皇帝胡闹下去,他们早晚都要死, 事情传到太后耳中,太后将皇帝叫过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甚至让皇帝在挂着列祖列宗画像的殿里跪了一夜,皇帝才终于收敛了些许。
  但眼见着皇帝行事越来越荒唐,左相也渐渐失望了起来,若是没有长公主,他想必要死谏一番,以明自己忠心,□□国家社稷,但如今有长公主把持朝政,政事无论大小皆张弛有度,皇帝又只是在后宫里闹腾,就随他去罢。只是太子万万不能出事,这可是国本。
  见左相不为所动,一众朝臣也都没了声音,只有言官还在不停地上疏,有好言相劝的,也有厉声怒斥的,这些弹劾皇帝的奏章统统被长公主送进了未央宫寝宫,它们的结局也只有一个,被皇帝看都不看就丢进火盆里。
  后宫里,皇帝除了吃喝享乐之外就是抱着三个儿子玩,每天开心到让皇后都有些莫名其妙。
  从成为太子妃的那一天起,皇后就知道她这辈子指望不上自己这个皇帝丈夫了,没有哪个皇帝会在登基之前就对自己的结发妻子说出未来皇帝不是我,是我皇姐这种话的。等到皇帝登基,皇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他真的无心政事,所有大事小事统统丢给长公主,之前还会过问一两句,现在连后宫都不肯出一步。
  有的朝臣还以为长公主拘禁了皇帝,在朝堂上怒骂长公主,前脚下朝后脚这个朝臣就被叫到皇帝寝宫里去,挨上一顿狠骂,皇帝骂得中气十足,喷得对方一脸口水,眼皮子都要被涂抹星子粘住了,丝毫不像被拘禁了的模样,次数多了,朝臣们也明白过来了,皇帝就是不想上朝。
  可那又能怎么办?武将们可不管政事到底是谁在处理,长公主也好皇帝也好都是君,他们只认虎符和传国玉玺,只要粮饷兵械不短了他们的,朝廷说如何武将们便如何。
  文臣头大如斗,不知如何是好。牝鸡司晨不是长久之计,可你敢这样跟皇帝劝谏,下一刻乌纱帽就飞了,滚回家养老去罢。可若是不劝谏,他们又着实无法忍受政事由长公主操控的事实,妇道人家就应该成亲之后相夫教子,在朝堂上算是怎么回事?
  有那老古板要在朝堂之上请求乞骸骨,长公主连问三遍都是同样的答案,手一挥,准了。于是没什么晋升希望,脑袋又不好使的都回家养老去了。在左相看来这帮老不死的就是脑袋不好使了,谁处理政事有什么要紧?眼看着大晋此时政通人和,北地百废待兴,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就因为所谓的牝鸡司晨就回家养老,可是大亏特亏。
  朝臣眼里的皇帝与长公主之间的斗争由皇帝退步告一段落,卧病许久的右相病也好了,但在朝上还是颤巍巍的,张嘴臣有罪,闭嘴臣年迈。年迈你回来干嘛啊!回家养老去啊!占着茅坑不拉屎!左相对于自己不能担任右丞相这一点一直深恨不已,自然看右相也不顺眼。
  燕赵歌这段时间心情好得很,和长公主之间的交锋,你来我往,有胜有负。胜负是次要的,彼此之间情谊交融才是主要目的,重活一世,若是再出了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燕赵歌还不如自己就抹了脖子。
  至于在她死之后的一些事,她有些在意,却也没那么在意。想来那之后的事并不怎么令人舒心,不然,长公主又怎么会重活一世。先死的人总要更轻松一些,因为还活着的人要承担更多一份的悲痛,从这一点上来讲,燕赵歌并不想探究那之后究竟如何了。
  因为每当她想到这里,就会意识到,她把长公主留在兴平十四年了,留她一个人守着诺大的皇宫,看着小皇帝长大成亲生子,亲政,被万民敬仰。
  那之后,再无人如她一般待司传绍。
  再看眼前人,眉目如画,如此真实,却又宛如在梦里。
  燕赵歌深深喘了一口气,才压下去胸口那股针扎一般的痛楚。
  “怎地了?”长公主问道。
  燕赵歌摇了摇头,轻笑道:“我在想,饺子是生的还是熟的好。”
  长公主眨了眨眼,一脸困惑。今日午食可没有准备饺子。
  燕赵歌这段时间一直在宫里,若是来不及在晌午之前回府,午食便留在宫里用了,原是给她准备了一个偏殿用来休息用餐的。但皇帝荒唐得起劲,给长公主惹了不少麻烦,她也就不客气了,干脆将燕赵歌叫进自己的晋阳殿里来用午食。左右服侍的宫人都是亲信,哪怕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亲近之举,也不会被传出去。
  “侍中想吃饺子?”
  燕赵歌看着她,世人常常称赞二八年华的姑娘貌美,然而一旦过了桃李年华,便开始贬低了起来。也有不少人在长安里非议长公主的,总是有那市井无赖大言不惭地将姑娘家的事当成谈资,仿佛如此便能得到什么好处一般,燕赵歌借着锦衣卫的便利,也都能知道一二。可在她看来,没有谁比长公主更貌美的了。那双灵动的眼睛带着些许困惑,像是坠了漫天的星河,叫人移不开目光。
  “该是殿下来吃。”
  长公主更加不解了。
  一旁的丫鬟们笑得东倒西歪,只差没扑倒在地上了。这些都是随着长公主一起长大的,年岁大的已嫁了出去,年岁小的还留在长公主身边,也有不愿意嫁出去的。在殿里她们无须拘礼,和长公主宛若姐妹一般相处,只差名分的长公主驸马也不是外人,她们自然乐得更是欢快。
  燕赵歌也不解释。这般的长公主可太少见了,无论是平素自矜身份抿着唇从眼眸里流露出淡淡笑意,还是和她单独相处时笑语嫣然的模样,都好看得紧,令人心头发热。此刻的长公主也是如此,她因为不解而轻轻蹙眉,略施粉黛的脸颊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