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被地球开发出新功能(玄幻灵异)——易人北

时间:2020-09-19 08:46:47  作者:易人北
  “你可以搞大棚种植嘛。”镇长一脸鼓励地道:“年轻人就是要多一点干劲才好,你要是今年就开始搞大棚,药肥和种子的价格我都给你算百分之二十。怎么样,要不要弄几亩试试?你也不用怕不会种,我们镇不少镇民都是种田老把式,你出一点钱就能雇请他们教你怎么弄,我也会帮你说合。”
  陶颛做出心动无比的表情,“那就等我先把房子盖好,有余钱我就考虑盖大棚。”
  “好!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弄起来,需要什么材料,你找徐老头,他都知道。你要买农用品,包括种子、幼苗和药肥等等,就去我家,我家倒座房开了门脸,是镇里唯一的一家农用品店。”
  “好的,多谢镇长。您开这个店真是太方便大家了,我一定会过去多多光顾。”陶颛满脸尊敬。
  镇长很是满意青年的态度,看着他忙上忙下,又提醒他:“你现在忙,我也不强求,但等忙过秋收,你房子盖好了,一定要带三个孩子去陈医生那里做体检,千万别忘了知道吗?如果让大家知道你们拖着不肯体检,怀疑你们有什么传染病,那就麻烦了。”
  陶颛一口答应。他倒不担心自己,只是三个孩子有点麻烦,尤其是老三。
  幸好李老爷子当初就为他设想过这种情况,帮他找出了一个应对方法,只要不是那种特别专业的检查机构,一般检查都能应对过去。但这个方法同样需要基因调适药剂,真是越缺钱就越需要钱,头疼!
  为了应对镇长,也为了自家餐桌能丰富一点,陶颛抽空去了镇子一趟,到镇长的农用品店买了一些葱、蒜、青椒和韭菜等常见蔬菜的种子或幼苗。
  葱和蒜一年到头都能种,但青椒和韭菜就有一点麻烦。
  镇长老婆是个不怎么热情的半老妇人,可能已经得过丈夫的嘱托,把陶颛要的蔬菜种子找给他,就那么往柜台上一放,脸色不太好地报了一个很低的价。
  陶颛问她是不是今年的新种子,她也不说,就说你自己看。
  陶颛没务过农,对种子其实不是很懂,但奇怪的是他把种子或种苗拿到手,摸一摸,就本能的知道这些种子种苗是否生命力饱满。
  而且这个本事不是他现在就有,而是……应该还是在他觉醒魂器格以后吧。
  所以他才决定带着孩子到大荒洲来种地生活,至少他在买种子时不容易被人骗。
  种子的情况不是很好,但凑合能用。到底只有市场价的百分之二十,也不能太奢求。
  镇长老婆看他把种子收了,又去端了两个培育盘过来,上面是不当季的青椒苗和韭菜苗,往陶颛面前一放,说:“自家培育的,你买去试试。”
  种子便宜,幼苗可不便宜,但陶颛还是买了一些,又低价买了一些药肥。
  回去后,陶颛就把种子和幼苗都种在了他开出来的一小块苗圃中。
  赵坡对苗圃不是很看好,甚至开头就说出“别太指望”的泄气话。
  陶颛不信邪,把这个苗圃侍候得可好,药肥撒进去,土筛得细细的,水浇得足足的,还特地请教了来找他问预算的徐老头,问他怎么种这些种子和种苗才更好。
  徐老头很详尽地说了。
  陶颛收拾好苗圃,就和徐老头定下来他的预算和用材。
  徐老头看他不像是外行,也不敢糊弄他,按照他的要求出了两套房子的图纸。
  这两套图纸和专业设计图没法比,但布局和详细尺寸都能看出来,在这里已经算不错。
  接下来就是按照图纸和要求开始建房。
  徐老头想选一个黄道吉日开工,陶颛说捡日不如撞日,不如就明天吧。
  于是,新历206年9月8日这天,陶颛开始盖属于自己的第一栋房子。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任乾坤:你总是在我不在的时候搞事,还是大事。
  陶颛:我还没搞呢。
  任乾坤:我已经闻到了你即将搞出大事的味道。
  陶颛:嗯,我想你闻到的可能是毛尖刚拉的粑粑,你现在就站在旁边。
 
 
第34章 土坯房和种不活
  “噼里啪啦!陶家盖房啦——!”
  英雄镇盖新房要放鞭炮、要敲锣打鼓, 据说是为了吓走野兽和异生物。陶颛入乡随俗也买了一大串放了一通,又敲锅围着宅基地喊了一圈,引来许多人围观。
  三小在旁边又跳又笑地不断尖叫, 赵坡就跟在旁边看着。
  眼尖的人们会发现,来看热闹的人中, 除去陶家三个, 就没有几个十岁以下的孩子, 最小的就是跑去和三个崽儿玩到一起的猪仔。
  说是埋有地雷的警告牌换了位置, 只竖立在两顶简易帐篷旁边, 围着帐篷还多了一圈用碎石圈起来的圈, 明白的人都明白这个圈就是界限。
  歪鼻子从人群中挤出来, 走到忙得一头汗的陶颛面前,笑嘻嘻地张口就说:“哥们,你这里还需要工人吗?我可以给你介绍几个。”
  “暂时不用, 我人手足够了。”陶颛婉拒。
  歪鼻子也没强求, 又跟陶颛扯别的事。好些个来做活的镇民正瞪着他, 就生怕他们这些游民来抢工。
  “陶哥,你知道巴鼓死在谁手中吗?”歪鼻子忽然一脸神秘地说。
  巴鼓,就是那个鼻毛男。
  陶颛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但歪鼻子非要告诉他:“巴鼓死在了他女人手上。那女人一开始就和巴鼓一起来的英雄镇,只是我们也搞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夫妻。巴鼓老打那女人,还让那女人接客赚钱, 赚的钱都归了巴鼓。”
  歪鼻子一脸很看不上巴鼓靠女人养活的神情,“后来那女人在脸上划了两刀, 也不知她怎么胁迫的巴鼓,总之没多久她就和巴鼓分开,一个人在游民中讨生活。”
  歪鼻子再度压低声音, “重点是,那女人似乎生了一个孩子,但没有一个人看到那个孩子,有人说那女人发动的那天,看到镇里的陈医生提着一个医药箱从那女人的土屋里走出来。”
  “是吗。”陶颛的目光一直追着三个崽儿。
  “陶哥,你不觉得奇怪吗?听说英雄镇这两年都没有健康孩子出生,好不容易生出来也都是死胎或活不了多久。那女人是去年头来的英雄镇,还没有住满一年,可她生的孩子也出了问题。这样的地方,你真的要带三个孩子长住下去?”
  “我会看情况。”陶颛含糊道。
  歪鼻子一走,陶颛就跟赵坡叮嘱:“这段时间不要往镇里走,也不要接近游民。”
  赵坡更是人老成精,摸了摸脸上肉瘤,嘿嘿笑道:“我知道,这些游民是想搞事呢。”
  盖房自然要先挖地基。
  游民不讲究,地基不挖就在地面直接垒土墙,但陶颛不可能这么做,就算只是一座临时的简易房,他也要尽量坚固牢靠。
  因为不考虑盖二楼,地基只有一米五深。
  框架结构的土坯房最重要的就是房屋的整体框架结构。
  大劫难以前,盖土坯房的人为了省钱,会用竹片当框架主体,或者直接就在垒土中一层层加入竹片。但现在天然植物不好获取,竹子的价格跟金属的价格差不多。
  所以别看游民中有几栋看起来似乎不太结实的拼凑木屋,那还是实力较强的人才能盖得起。
  而不管是考虑到价格,还是材质的坚固性,陶颛自然买了钢筋条。
  用钢筋构成整栋房屋的骨架后,就在最底层也就是地基里面四面和地底浇灌水泥,四面水泥高出地基三十公分左右,抹平。
  接着就是用木板包裹作为房屋骨架的钢筋条柱,然后往里面灌入水泥,等水泥干了以后就能去掉木板,里面形成的就是整栋房子的支柱。
  支柱分经纬,除了竖立的经柱,还有横过来的纬柱。
  有地基,有经纬支撑柱,再加上顶端的大梁,整栋房屋的骨架就全部搭建好了。
  再接着就是往骨架里面塞肉,把土墙垒在高出地基的水泥地面上,这里注意要先给水泥地留出墙槽。墙面还要往里收一点,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水防震。
  土墙的做法也很简单,用两张木板围出墙面,墙厚度放60厘米,往木板里面填土,然后不断夯实。
  夯实一层,木板往上移动,再倒入泥土,再夯实。
  如此循环往复,一面结实的土墙就做好。如果需要窗户就在中间用木板隔出窗户的位置。土墙需要包裹住作为骨架的支撑柱。
  等四面墙做好,再在屋中做好隔断、管道和地面,就可以给大梁上副梁,做成三角形屋顶。
  屋顶可以在梁上放价格较为便宜的复合板,再在复合板上抹水泥、做防水,等干透了,就可以铺设屋瓦。像有些游民弄不到水泥和屋瓦,直接就铺的干草,再在干草上压上石块,但这种房顶不但不结实,还非常容易漏雨,大风一吹更是完蛋。
  想要好看和干净,还能在土墙外面再砌一层石砖或黏一层碎石,屋内墙面可以刷石灰,也能再贴一面砖,全看你自己选择。
  房子盖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徐老头来打了招呼,说顶多再过半个月就是镇里通知的秋收日,秋收期间他们都来不了,问陶颛是不是再招几个工人,或者让现在的工人们增加干活时间,赶在秋收前把房子全部搞好。
  陶颛算算时间,秋收大概会在十月上旬,他巴不得多拖延一段时间,就跟徐老头说不用赶工,一定要足够细致,秋收来了就先忙秋收,房子等秋收之后再收尾也不急。
  随着秋收接近,无论是镇民,还是镇北外游民,都逐渐紧张起来。
  陶颛家还是老样子,盖房的人好好盖房,陶颛在自家田地及附近巡逻狩猎,尽量扫荡一切危险。
  三小崽对那块苗圃付出了极大热情,每天都要给苗苗们浇水,恨不得贴上去找有没有虫虫吃小苗苗。
  蒙顶胆子大特别虎,看到虫子,不但不怕,抓起来,两个小手指一捏,啪叽就捏死了。
  两个小的还拍手乐,穿着小凉鞋的小脚丫看到虫子就想去踩。
  这年头凶残的异虫也多,可陶颛不可能一直把孩子们放在魂器房屋,只能时时盯着孩子们,给他们身上涂抹防虫药膏,还教他们如何辨识不能主动招惹的虫子。
  徐老头和来盖房的工人们可喜欢三个崽崽,每次休息的时候只要看到他们,就会跑来逗他们,偶尔还会带一些零嘴给三个崽崽吃。
  三个崽崽都可有礼貌,有吃的就叫人爷爷叔叔哥哥,没吃的……只要不捏疼他们,他们也愿意叫人。惹得徐老头和好些个没孩子的工人都恨不得把三个孩子偷抱回家。
  赵坡见了,都不得不警告陶颛,让他多盯着一些三个小崽,而老头原来老是坐在帐篷里不出来,现在也经常待在帐篷外面盯着三个孩子,还心甘情愿用他“宝贵的时间、宝贵的材料”给三个孩子做玩具。
  再说那块苗圃,头五天过去,陶颛种下去的种子竟然没有一粒发芽,明明他种下去的种子特别筛选了活性并不低的,现在的天气也适合发芽。
  而已经被培育好的青椒苗和韭菜苗,无论他怎么挽救,长着长着就蔫了。
  十天过去,小葱种子长出可怜的几颗,老是不肯发芽的蒜头被陶颛挖出来炒菜吃了。买的十颗青椒苗已经死得只剩下三株,而韭菜苗全灭!
  十五天过去,青椒苗只剩下两颗,长得又瘦又蔫。几颗小葱坚强地陪伴着它们。
  三小崽都好伤心,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蹲到苗圃那里看苗苗。
  陶颛也被小小打击了下,他早就听人说种田难,在大荒洲更难,但他没想到会难到这种程度。
  陶颛找不出原因,找徐老头和其他工人看了,他们都表示这在英雄镇是很正常的情况,尤其是在镇北边的荒地。
  陶颛愁啊,说:“那我这片地不就种不起来了?”
  徐老头安慰他:“也不是种不起来,毕竟是生地嘛,头年会比较糟糕,但多养几年,多用些药肥,总能养成熟地。养成熟地,收成也会跟着上来。你还年轻,完全养得起。”
  陶颛再一次认定,他还是狩猎为主,种地为辅好了。
 
 
第35章 前渣的礼物
  9月的最后一天清晨, 盖房的工人还没来,陶颛坐在帐篷外正在手工制作什么。
  三个小崽就围在那个只剩下两颗青椒和几颗小葱的可怜苗圃边,跟着他念:“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传言已经离开英雄镇的任乾坤拎着一个大西瓜,踏着露水而来, 一来就听到大的那只刚念了一句鹅鹅鹅, 小的那两只就跟着嘎嘎嘎地叫。
  任乾坤喷笑, 走到青年身边问:“你在做什么?”
  陶颛手里的东西已经快要做好, 基本的样子已经出来。
  只见这东西由杆身、杆头的网兜, 和一根与网兜连在一起的绳子组成。绳子一头还有拉手, 拉手此时就扣在杆身上。网兜则编织得很细密。
  “捕蛇网兜。”陶颛举起杆子, 抓住绳子的拉手,用力一拉,原本敞开的网兜口迅速收紧。
  任乾坤眼睛一亮, “这东西不错, 你自己想的。”
  “以前跟一个老兵学的, 他们家那边气候湿热,蛇特别多。”陶颛没觉得自己现在制作的网兜有多稀罕。
  “你家房子今天封顶?”任乾坤目光落到旁边的土坯房上。
  陶颛点头,“是啊,土坯房盖得快,如果没有秋收的话,十月上旬就能全部搞好, 现在只能先封顶,其他的等以后慢慢再搞。你呢, 林子里的房子什么时候重建?”
  提到自家石屋,任乾坤没好气地扔给青年一个眼刀,“正在买材料, 本来还想到你这儿蹭住,结果你这儿房子也没盖好。”
  陶颛呵呵笑,没问任乾坤消失了这么久是去做什么了,“对了,警长和许老板都在找你,他们好像想和你买一些军火武器。”
  “哦,我等会儿进镇问问。你这边有成品卖?”任乾坤把拎着的西瓜丢到帐篷边上。
  陶颛正要问这事,“有。另外警长他们以为我们家的土地雷之类都是跟你买的,你可别给我说漏了。”
  “小事。不过你怎么报答我?”
  “让我儿子给你一个抱抱?”陶颛真的招手叫正在专心背诗的儿子们过来。
  任乾坤一个“别”字还没出口。
  “熊熊~”毛尖竟然还能认出任乾坤,歪歪倒倒地站起来,走到任乾坤腿边一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