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穿越重生)——岩城太瘦生

时间:2020-09-25 11:21:58  作者:岩城太瘦生
  柳停将锦盒拿过来,让他把东西装好,就放在床头。
  虽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哄好韩悯,但是见韩悯这副模样,他还是没忍住叹了一声。
  “就这么两样东西就哄好了,傻傻的。”
  柳停又抬起手揽了他一下。
  韩悯笑了笑:“没事了,天不早了,师兄回去睡吧。”
  “不用师兄陪你了?”
  “不用不用。”
  “那你也早点睡。”
  “好。”
  送走柳停,韩悯再将那两卷书画看了几遍。
  “统统,快出来看你最爱的谢鼎元。”
  系统被他唤醒,着急忙慌地应道:“来了来了。”
  它是个文人系统,除却喜好收集文献资料,还喜欢看看字画,把这些东西全都录入自己的资料库。
  系统感叹道:“谢鼎元真好看。”
  韩悯憋着笑:“你像个呆子。”
  系统“哼”了一声:“你不懂,反正谢鼎元的字,比你猫爬爬的字好看多了。”
  谢鼎元的字锋芒尖利,全是风发意气。
  这话说来,韩悯面上不显,心里还是叹服的。
  嘴上却酸溜溜地问系统:“你这么喜欢谢鼎元,怎么不去找他做宿主?”
  系统心直口快:“我这不是没早些认识他……”
  沉默了一会儿,韩悯收起卷轴,在案前坐下,低下头:“行,我知道了。”
  系统忙道:“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和他比起来,还是有优点的,你……”
  “我?”
  系统瞧见他拿出来的书稿:“你话本写得好。”
  韩悯别过头。
  “好宿主,你别生气,都怪我不好。谢鼎元就是字写得好了一些,你样样都好,你天下第一好。”
  系统念念叨叨的,韩悯撑着头,听得很是满意,忍住笑,问了一声:“真的?”
  “真的真的,要是现在把他放在我面前让我选,我肯定还选你。”
  韩悯转回头,再看了一眼谢鼎元的字,最后心满意足地合上卷轴,铺开写了一半的书稿。
  *
  谢鼎元其人,鼎元并不是他的名字,鼎元是状元的意思。
  他十六岁时,就在江北的宋国中了状元,后来不满宋国朝廷颓败,辞官归隐。
  宋国国君觉得有损颜面,便把他从宋国国境内驱逐出去,还不准人提到他的名字。
  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再记得这位谢鼎元的名字。
  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只有偶尔流传到市面上的字画透露出他的所在,还流露出一个消息——
  他很穷,需要写字换钱。
  没有见过谢鼎元,也没能帮上他,系统一直很惋惜。
  *
  柳府分做内宅外院,韩悯随柳停一起,住在外边的院子里,与内宅并不相关。所以与柳夫人、与柳毓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而柳夫人仿佛对他有些愧疚,又不好意思直接向他道歉,只好平日里给自家儿子送东西,吃的用的,总是给韩悯准备一份一模一样的。
  连江涣江师兄都没有的待遇。
  就这么过了几日,韩悯闲时窝在房里写话本。
  写完两沓纸,终于把总的第五册 、《圣上与探花郎二三事》第一卷写了一半。 
  熬了一夜,眼睛有点花,破晓时分,韩悯整理好书稿,爬上床去眯一会儿。
  睡了没多久,恍惚听见有人喊他。
  楚钰用手背碰了碰他的额头:“没生病啊。韩悯?”
  韩悯费力地睁开眼睛,迷迷糊糊的:“啊?你怎么从话本里……”
  你怎么从话本里跑出来了?
  话说了一半,韩悯反应过来,改口道:“怎么了?”
  “想喊你出去走走,你日日待在房里,该不会闷坏了吧?”
  韩悯揉了揉眼睛,一坐起来,盖在身上的被子滑下去,露出怀里抱着的长剑。
  楚钰凝眸:“你?”
  韩悯顿时清醒过来,把被子扯上来:“没什么。”
  “这柄剑我好像在哪里……”
  “没有,没有。”
  韩悯把剑藏在被子里,自己下了床,一边穿衣裳,一边道:“你怎么不去找我师兄他们玩儿?”
  “你师兄去学宫了,江大人去恭王府了。”
  “那你去找温辨章,他腿不方便,跑不了。”
  楚钰默了默:“温大人知道你背地里这么说他吗?”
  韩悯想到温言推着轮椅,走得飞快的模样。
  “你别告诉他。”
  “对了,我这几日在帮圣上拟定官员名册,下个月你大概就能赴任了。”
  “好,多谢。”
  楚钰站起来,笑着揽住他的肩:“好同僚,以后多多关照。”
  韩悯拍拍他的肩:“也请探花郎多关照。”
  楚钰二话不说,就把他拖走:“那咱们出去走走吧?求你了,我都忙了几天了。”
  韩悯试图说话:“我……”
  “走了走了,我让他们把我家的游船整理出来了,带你去游湖,已经让人去接温大人了。我让人跟温大人说你一定会去,你不去,他一恼,你又得哄他。”
  韩悯喊道:“我没洗脸!”
  “哦。”楚钰讪讪地松开手,“原来如此。”
  *
  永安城外有一个鸳鸯湖,正是春日里,水碧山青,湖上画舫来去。
  只是碍于先皇驾崩不久,并不闻急管繁弦,也没有劝酒取笑,倒是比往年清静不少。
  楚家原本是做镖局押镖的,水路陆路都精通,楚钰父亲又特别支持儿子的文人事业,寻常文人游湖对诗,他直接给楚钰弄了条游船。
  两层高的楼船,四面无墙。
  从前楚钰在恭王手下卧底,懒得与恭王的人相亲相爱。直到现在,这条船才派上用场。
  楚钰从底下人手里,接过温言的木轮椅,将他推上去。
  韩悯还犯困,衣袖掩着,打着哈欠,跟在后面。
  画舫离岸,他三人靠在船尾吹风。
  韩悯对楚钰道:“你爹给你弄的这是画舫吗?这是龙船吧?”
  远远望去,再没有比楚家游船再气派的画舫了。
  楚钰道:“一条船罢了。你们能喝酒吗?要不……”
  话没说完,另一条装饰华丽的画舫便靠了过来,小厮站在船头,躬身打揖。
  “不知是哪家公子在此游湖?我家公子请邀一叙。”
  楚钰摆摆手:“今日不了,这两位朋友还是我千请万邀才来的,同你家主人说,改日吧。”
  那小厮面色一变,也没再行礼,就钻进船舱去了。
  韩悯看了一眼,只见那船身上绘着一枝并蒂红李,料想这船的主人应当姓李。
  除却异姓王李恕——异姓王李恕是韩悯小时候就认识的,喊“小叔叔”的人,也是上回在封乾殿,李恕按着恭王的手,让他去摸先皇的棺材。
  韩悯知道,李恕不爱这些玩意儿,但他一时间也想不起来,永安城还有哪家姓李,有这样的船。
  他两年没回永安,想是哪家新贵。
  韩悯问:“这是谁家的船?”
  楚钰压低声音:“信王李恕家的。”
  “小叔叔的?”
  温言小时候也同他们在一块儿玩过,自然知道李恕不爱这些。
  “不是信王爷的,是信王爷的外甥季恒的,那船上也应当是他。”
  韩悯没听过这个名字,又多问了一句:“这又是谁?”
  “信王爷一家从前为国战死,德宗皇帝怜他年幼失怙,才收他做了义子,封了异姓王。他当时有个已出嫁的姐姐,他姐姐一年前丧夫,带着儿子季恒来投奔信王爷。季恒年纪轻轻,一身纨绔子弟的恶习。信王爷不常在永安,也不知道他这个外甥仗着自己的名头胡作非为,总之你别理他。”
  温言嫌恶地别过眼去,韩悯见他的模样,想是温言从前与季恒起过矛盾,才惹得温言恼火。
  而这时,那季恒也已经轻轻敲着折扇,走出船舱。
  他看见坐在木轮椅上的温言,便将折扇“唰”地张开,在他面前晃了晃。
  扇面上是一副红梅雪里与蓑衣的图,却有两三点黑褐色。
  “我当是谁瘸了腿,原来是文渊侯府的温公子。去年夏天,你同我在玉堂街抢扇子,还记得么?手下人一时间没控制好下手的力度,把卖扇子那老头——”
  季恒用手弹了弹扇面:“打得厉害了些,不过幸好也算是阴差阳错,锦上添花了。”
  那梅花原本长在谢逸旁出、病病歪歪的梅树上,连颜料用的也是略暗的木红色,两三点黑褐,更显得老梅病弱。
  韩悯与楚钰这才知道,那两三点黑褐色的,是血。
  季恒“呵呵”笑了两声,又看见韩悯,转头去问小厮:“那是谁?”
  小厮低声答了,他转回头,笑着看向韩悯:“久仰。”
  作者有话要说:危·季恒·危
 
 
第41章 耳根通红
  季恒前些年才来永安城, 自然不认得韩悯。
  听小厮说来,不过是一个被抄家下狱的公子哥儿,也就不怎么把他放在眼里。
  韩悯只瞧了他一眼, 却低头问温言:“那卖扇子的老人家后来怎么样了?”
  温言道:“我……”
  季恒朗声打断他的话:“温公子善心,自然是……”
  韩悯拍了拍温言的肩,转过头,正色道:“季公子, 季家没有家教,李家也没有教你么?”
  季恒道:“你也知道李家, 我舅舅……”
  “信王爷?”
  “正是。”
  “你喊信王爷‘舅舅’, 既然要比, 你知不知道我喊他什么?”韩悯笑了笑, “我随圣上与五王爷, 喊他‘小叔叔’,这样算来, 好像是父辈比母辈近一些。再者,你也不姓‘李’, 又不是他儿子、我弟弟,这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
  季恒被他呛得一噎, 随即道:“你放屁, 我舅舅哪有你这样一个侄儿?”
  “有或没有, 待小叔叔从明山陵寝回来,季公子去问问便是了。或许季公子等不及,直接去问问圣上或五王爷。”
  季恒面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地响。
  他做的那些事情,信王李恕根本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去问?
  要去问皇帝和王爷, 那就更不可能了。
  韩悯一副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的模样,掩着嘴,惊呼道:“哟,想来是季公子混沌度日,不似温辨章温大人一般,有数年从龙之功,在朝中做官;也不似楚琢石楚探花郎一般,中过科举。因此也没有面见圣上与五王爷的机会。”
  他拍拍脑袋:“瞧我这记性,温楚两位大人原本就是人中龙凤,季公子怎么能跟他们相比?同聪明的朋友们在一块儿待久了,倒显得我愈发愚笨了。”
  韩悯又舒了口气,笑着道:“不过,所幸我的厉害朋友们都不嫌弃我,能跟着他们混混日子,也挺不错的。”
  他句句话贬低季恒,维护温言,说得又快,季恒就连跟也跟不上,哪里又能挑出他的错处来。
  实在是说不出话,气得一句话也不说,就钻回船舱去了。
  楚钰看着他回去,一下子就乐了,掐着韩悯的脸:“韩悯这张嘴啊,我今日算是第二回 见识了。”
  温言亦是失笑摇头,道:“恭王逼宫那日我没去,今日也算是开了眼了。”
  韩悯抱着手,得意地挑挑眉:“也是不一样的。”
  对恭王和他的一群文人,要有理有据,一条一款都列出来,才能把对方堵得哑口无言。
  对季恒这种拿舅舅的名头作威作福的,只要搬出比他厉害的人物就足够了,不用太多力气。
  韩悯心情颇好,哼着小曲儿,靠在船头,翘着一条腿看风景。
  鸳鸯湖有一个湖心小洲,据说是建城时挖湖,用湖底淤泥垒成的。
  百年之后,淤泥之上生出竹树,又有爱好风雅的富商出资,在湖心修葺了一座翘檐石亭,此处便成游湖的一个必来之地。
  此时画舫缓缓靠近湖心小洲,水波流动,隐约送来说笑声。
  待靠近些,就能看见亭子里摆着几张桌案,案上各色时鲜瓜果。
  有个蓝衫公子看见他们,站起来朝他们挥手:“来者可是楚琢石楚大人?”
  楚钰应了一声:“正是。”他拉起韩悯的手:“走,过去看看。”
  不过是文人之间的雅集,韩悯有两年没有回永安城,城中的公子哥儿们,仿佛都换了一拨。
  从前都是他与傅让、卫归他们在一块玩儿,如今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也就凑不到一块儿去了。
  他跟着楚钰行了礼,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捧起案上酒杯,闻了闻杯中略显绯红的桃花酒。
  温言按住他的手:“不准喝,你喝了看不清楚路,把我推进水里怎么办?”
  韩悯凑过去抿了一口,随后放下酒杯:“好了,就尝一口。挺好喝的,你要不要尝一口?”
  温言偏过头:“不要,喝酒误事。”
  韩悯便撑着头,颇有兴味地看着公子们说话取乐。
  而后一艘熟悉的画舫靠近,季恒摇着折扇,走进石亭。
  楚钰端着碟青杏,从人群中走到韩悯与温言那边,在他二人中间坐下,提醒他们一句:“季恒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