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小天师也是坐过专机的人,享受过那种待遇。
第三早上,他们俩是开车在大门口的,车子是豪华客车外表的那个房车,里头有小天师需要的一切东西,还能在里头休息睡觉,甚至是生活,独孤浩炎为了以防万一,在车里还放了二十桶的纯净水,他估算的是,在里头生活半个月,应该没问题。
果然,八点的时候,杜伟刚就来了。
他开了一辆小车过来,然后点头哈腰的去带路。
一行人,四辆车子,一辆是独孤浩炎他们的客车样式的房车,两辆是杜伟刚以及薛勇的车子,保镖的车子跟在最后。
一路直奔机场,在机场,走了特殊通道,直接开车上了飞机,他们的车子也是空运过去的,不到九点,他们就飞起了。
两个小时之后,他们就到了地方,在第三机场的专用跑到落下,然后直接开车,从机场里出去,发现曾经寸步难行的京城公路情况,却是畅通无阻,都没停车几次。
直奔东城区的四合院,他们家在一个叫帽子胡同的地方,车子可以开进去,路不是很宽,不过他们没开进去,而是在胡同口的一个地下停车场那里,将车子停了下来,幸好他们家在胡同中间的位置。
俩人跟着杜伟刚,到了他们家的祖宅,一个二进带着一个后花园的祖宅。
“这是我们家的祖宅,从我高祖父那个年代开始啊,就住在这里。”杜伟刚道:“我们家的当怕的确有百年的历史,不过不是一百年,而是二百年。”
说起这个他很自豪,买卖一般都不会做超过百年。
但是能做个买卖上百年,那可不是有一般的信誉。
小天师站在门口道:“祖宅地段一般,平平稳稳。”
这栋普通的住宅前头的倒座房,被改建成了一个小超市,只卖一些油盐酱醋等等日常用品,别看小,但是商品丰富啊!
经营者是一个大娘,见到杜伟刚还打了一声招唿,看到独孤浩炎他们全副武装的样子,还提了两句注意安全,还给他们身上喷了一点酒精消毒。
“这是我们胡同的李大娘,呵呵,承包了这个小超市做买卖,又是我们这里的居委会主任,我能带你们进来啊,多亏了李大娘的通融,哈哈哈……。”杜伟刚跟李大娘打招唿,然后还给他们俩做了登记,这才被放进去。
“没想到杜老板还做这么点小买卖。”独孤浩炎乐了:“有老北平人过日子的精明呢。”
“是,当时只求一个平安。”杜伟刚道:“我们家当时是个小门小户的人家,正所谓东平西贵,南富北贫,南区住的都是有钱人,北边就是贫民窟,东边都是平民百姓,西边则是贵人家宅,我们家当时就普普通通一人家。”
独孤浩炎看了看他:“你家老祖还有点自知之明。”
“当时高祖只是一个当铺的掌柜的而已。”杜伟刚打开了门:“请进,请进。”
他们进的第一进四合院,正房五间,两边厢房各两间,东边的是车库,西边的是厨房。
二进还是正房五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两间。
东厢房是健身房,西厢房是会客室。
说是两进,但是占地面积很大,二进的院子里还有两棵杏树,一排葡萄藤的乘凉棚子。
如今正是初夏,气温上来了,树上也结了一些青杏。
“来,后面是后花园,后花园还有五间倒座房,倒座房后头还有一面围墙,呵呵呵,我们家这宅子外表看着不起眼,内里地方大着呢,您二位要是觉得前头吵闹的话,就在二进居住吧。”杜伟刚道:“二进这里最是安静,当年也是我祖父居住养老的地方。”
他指了指后花园:“本来是后花园的,但是后来被我祖父改成了菜园子,呵呵……。”
小天师却是在看他们家后花园中间的那个三层建筑,像是一个八角塔一样。
“你在看什么?”独孤浩炎看小天师皱眉看着那个三层建筑:“这是个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建筑物。”杜伟刚挠了挠头:“我小时候就有这个东西了,不对,在我父亲小时候就有这个建筑了。”
“供奉佛家舍利的,叫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小天师道:“分为景泰蓝舍利塔、鎏金舍利塔、铜鎏金舍利塔。乃是佛家的十八种功德化化身,塔内盛放舍利的乃是八重保函。”
“八重保函?”
“宝函由八层构成,故称”八重宝函”,最早乃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小天师道:“后来的人便会在盛放舍利的时候,都用八重保函,又称为”八重殿”。乃是佛门至宝,无人能转手买卖。”
“这个倒是听说过,在上海有一次拍卖会,其中有一枚舍利子,就是用的八重保函来盛放,但是还没等拍卖,就被叫停了,因为外界很多人都很反感,甚至是反对拍卖佛家的舍利子,佛教界也非常反对,并且质疑舍利子的来历。”独孤浩炎道:“还有人要追查呢!”
因为当时他正好在上海出差,还看到不少和尚和师太,佛教居士等等,去那家拍卖行门口静立抗议。
当时的事情闹得挺大,很多虔诚的佛教徒里,不乏有权有势的人,也纷纷上下活动,最后吓得那家拍卖行彻底的偃旗息鼓了。
第240章 杜家的老宅
“降妖的叫伏魔塔,一般里头镇压的都是祸害人间的东西,不管是活物,还是死物,都叫这个名字。”小天师继续道:“八重保函,九层妖塔,这是规矩,伏魔塔一般都是七层。因为”七”这个数字很特别。”
“这个你说过,我倒是第一次听你说的这么细。”独孤浩炎道:“那这个是什么塔?”
“有些宝物,有灵性但是又不能现世,就被人供奉在奉灵塔中,第一是保存宝物的完整;第二是让宝物不失灵气;第三,则是供奉蕴养宝物。”小天师道:“他们家这后花园里头修了个奉灵塔,也是奇了怪了!”
“并不奇怪,这奉灵塔的地下,有三层,这里就是我杜家的老质库所在地,幸好啊,当时没有被人发现,一直以为是个筒子楼呢!”杜伟刚乐了:“不过因为太小了,没人当一回事,加上是在僻静的地方,出入还要通过前头的两重宅院,就没人住进来,后来我们家平反,这房子也就还了回来,当时我爷爷住在后头,我陪着我爷爷住在那里,轻易不出门,我父母住在前头,顺便经营一下我们家的店,当时还不流行古董呢,就开了一个小食杂店。”
当然,现在成了一个胡同超市,因为便民,他们家就没撤掉,不过这么一个小店,他们家没人经营,干脆租赁出去了,吃租金。
也因为如此,没人知道,他们家的老质库,就在自家后花园里。
早年那里是个花园子,不过后来改成了菜园子,就更不惹人关注了。
“请进,请进!”杜伟刚道:“这是我们家的老宅子,一般人我都不让进来呢。”
他们家一进等于是个外院,倒座房是开了个食杂店,厢房不是车库就是厨房,正房是餐厅和书房。
只有二进才是真正住人的地方。
二进的客厅穿过去就是花园了,花园后头的五间后罩房,已经被他们家改建了一下,成了五间南北通透,高屋建瓴,通风效果超级好,初夏时节,一些地方都吹空调了,这里的室内温度,却只有十七八度,还需要穿长袖衣服呢。
他们俩进来之后,就坐在了客厅里,客厅摆放的都是黄花梨的家具,茶几上放的鲜花水果,还有八方八宝攒盒的干果,稻香村的京八件点心。
茶几很大,半个茶几上都摆满了东西,还有一壶茉莉花茶,用的茶壶是紫砂,竟然是一个铜壶烧的水,茉莉花茶还是京都的最地道。
另外,还进来了几个人,男女老少都有。
“这位是我请来的厨子,马师傅,京都菜色都会做!”杜伟刚开始介绍人:“这位是马大嫂,马师傅的妻子,面案一绝!”
一对看着胖乎乎喜气洋洋的男女,很有夫妻相。
“哦哦,马大哥,马大嫂,在这段时间里,就麻烦两位啦!”小天师一听这二位是厨子跟厨娘,以后是掌勺的,他当然要态度好一点。
在独孤家,小天师也最喜欢胖胖的胖厨师跟胖婶子。
“好,好,您客气了。”夫妻俩一开始来的时候,还以为对方是个多挑剔的人呢,听说杜老板都对对方小心翼翼的应对,他们俩想着,这个差事给的工资超级高,接下来不管时间长短,杜老板都付给他们一年的工资。
这才来了这里,给这么一个临时的私人厨房干活。
没想到这位小先生这么有礼貌。
对他们笑的可真实了。
不止他们夫妻俩,就连杜伟刚都有些惊讶,要知道他在小天师跟前这么长时间了,可没讨到一点笑脸,怎么对这俩胖乎乎的男女态度这么好。
“哦哦,这是负责打扫卫生的郑阿姨,平时有什么都可以请郑大姐帮忙处理。”杜老板又指着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道:“郑大姐还是李阿姨的儿媳妇。”
“郑大姐好。”这个相当于是保洁阿姨,兼任管家阿姨。
“万能技工于大哥。”一个很健壮的中年男人,这人还有兼任保镖的嫌疑。
四个人都认识了。
杜老板就让人下去了:“各归各位,您二位休息一下,中午咱们吃一桌地道的京菜。”
他知道自己不能多打扰,说完话就退了出去,不知道安排什么去了。
屋里就剩下独孤浩炎跟小天师俩人,独孤浩炎一下子就乐了:“这位是真够小心、也够热情。”
“他是吓坏了吧?”小天师摸了摸自己坐着的太师椅:“黄花梨的呢!”
“看得出来,这里是经过不止一次装修和维护,你看后头那个奉灵塔,是个什么意思?”
“明天就知道了。”小天师拿了一个稻香村的京八件里头的杏仁酥点心啃了一口:“咦?味道好好啊!”
“这是正宗的大京八件。”独孤浩炎道:“一共二十五个花样,分为头行、破皮、酥皮三种,少吃点,一会儿有正宗的京菜吃呢。”
“哦,一样吃一点。”小天师还倒了一杯茉莉花茶:“嗯,这茉莉花茶也味道不错。”
“上次我们来的急匆匆,都没在京里惬意的游玩一番,光顾着吃各种东西,寻找味道了,邱家的那个孩子,如今跟川中那边的联系还很勤快,听说过年之前,他们还去了一趟呢。”
“是啊,那时候我们光顾着寻找各种味道了。”小天师想起去年正月里来给人寻找前世之旅,就嘿嘿一乐:“早知道能用上杜家,就早早地找他了。”
何必让他们在京中没头苍蝇一样的到处乱撞。
他们俩吃吃喝喝,又休息了一下,精神还是很饱满的,中午十一点,郑大姐准时出现,请他们俩移驾餐厅用膳。
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
因为京都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国烹饪技术之大成,不断地吸收各地饮食精华,吸收了汉满等民族饮食精华的宫廷风味以及在广东菜基础上兼采各地风味之长形成的谭家菜,也为京帮菜带来了光彩。
最具有特色的要算是烤鸭和涮羊肉。
烤鸭是京都的名菜,涮羊肉、烤牛肉、烤羊肉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吃法,辽代墓壁画中就有众人围火锅吃涮羊肉的画面。
涮羊肉所用的配料丰富多样,味道鲜美,其制法几乎家喻户晓。
可惜,大中午的没人吃涮羊肉,这么热的天气也不适合吃那个。
所以吃的是席面,京城,皇城根儿下的人们都讲究,这一桌席面可是有讲究的,四凉四热八碟菜,两道汤,凑了个十全十美。
主食是香米饭,银丝花卷。
蟠龙菜、四喜丸子、福寿肘子、板栗金塔肉。
三不沾、雪花桃泥、炸香椿鱼、麻将冬瓜脯。
虽然只有三个人吃饭,但愣是摆满了大半个餐桌。
没有酒,喝的是一种自家制作的酸梅汤,甜多酸少,小天师喜欢啊。
现在杜伟刚是只顾着讨好小天师了,已经不去考虑,独孤浩炎喜不喜欢喝这样的东西。
虽然他也不喜欢这种饮料。
再天然的自家制作也比不上酒好喝啊,不喝白酒,喝个红酒也行啊。
可惜,他打听到,小天师貌似不太喜欢西方的东西,吃喝上都不喜欢,就没人请小天师吃过什么西餐,喝个洋酒什么的,因为独孤浩炎说了,道淼不爱那些个。
请客吃西餐,花几百块钱,不如请他去吃铁锅炖,他吃西餐吃不饱的……话说西餐要是能吃饱的话,那得话多少钱啊?
除非是自助的西餐厅。
那小天师肯定吃得饱!
可是能请小天师吃西餐的人,哪一个能选择吃自助啊?
吃力不讨好的事,这帮人干过一次就明白不对路了,下次请客就直接许多,例如栾茂学,他请过一次客之后,第二次他就换了个地方,是一个江边小村子里的小馆子,大土炕,柴火灶,炖的江里头现捞上来的开江鱼,那一顿饭小天师吃的眉开眼笑。
杜伟刚不在意独孤浩炎,不代表道淼不在意,他喝了酸梅汁是很喜欢,但是他又去客厅那里拿了茶壶过来,里头还有半壶茉莉花茶,一个杯子放在独孤浩炎跟前:“你不喜欢喝那个,就喝点茶吧,别喝酒,这段时间不只是你,还有杜老板也不要喝酒,随时保持清醒。”
其实是个借口,他就是不想让独孤浩炎去喝酒,因为他知道,独孤浩炎并不喜欢喝酒。
所以就干脆说了,不让喝酒,当然,也不许抽烟。
“烟……也不能抽啊?”杜伟刚犯愁了,他倒不是烟瘾有多大,而是他时不时的抽那么一两根雪茄。
174/212 首页 上一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