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令最终也没能将人拦下,直等到明达带人离开后,他才被放开。匆匆跑出门去一看,远远地连马屁股都看不到了,只还有蹄声踏踏传来。
“唉。”家令长长叹了口气,还是转身回去了。
他年纪大了,是真看不懂这些年轻人,明明长史在府上时殿下也只是有点上心,怎么现在人不见了反倒是在意得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明达(着急):阿庭等等,我来寻你了!
唐昭(摆手):别来了别来了,我觉得你肯定找错了方向。
明达(求教):那要往哪个方向去寻你?
唐昭(沉默):……我也不知道,看命吧。
感谢在2020-06-01 07:37:05~2020-06-01 23:1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4636316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拂逆十三 20瓶;大狗子、风之渡 10瓶;今朝十步、奈何往兮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平梁城中
唐昭没有想去江南,目标太明确就容易被人找到,离开京城后她一直是漫无目的的。偶尔信马由缰,偶尔扔树枝决定往哪里走,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她在野外一连走了三天,连车夫准备的干粮都啃了快一半了,这才到达下一个城镇。
这是座小城,虽然距离京城不远,但唐昭也没听说过名字,在她见过的大幅舆图上更是找不到这个城池。然后她寻人一问才发现,快马加鞭从京城直接赶过来,一天就够了。
这个结果让唐昭有些尴尬,她乱跑一路是让人不易追踪了,可这效率就有些感人。如果明达等人要寻她,不是追踪而是直接派人往周边城镇来找,她就有很大被寻到的几率——所幸暂时还没打听到这样的消息,但再继续这样决定行程也不明智。
在小城里休整了一夜,唐昭也并没有久留的打算,翌日补充了干粮便又上路了。这回她没扔树枝,干脆决定往西走,等走了足够远的距离再继续扔树枝。
唐昭不知道的是,小城里其实有公主府的人来寻过,只是他们走直路比她到得还早些。打听一番没她的消息,便直接赶往了下一个城镇,也没闹出太大动静,这才生生错过了。而这一次错过,大概也是公主府派来寻她的人,距离她最近的一回。
半月后,唐昭抵达了西南一座叫做平梁的小城,终于决定暂时停下脚步。
平梁距离京城已经很远了,说句千里之遥不是虚言。而唐昭自认为路上未曾留下多少痕迹,那么如果不知方向,以京城为半径要来寻她,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也绝不是夸张。
唐昭走了一路,观察了一路,发现明达并没有借助官府的力量来一场通缉。那么跑到这里也就够了,于是抵达平梁之后她先是寻了家客栈落脚,又替自己买了几件新衣,然后好好沐浴休整了一番,翌日也没急着离开,而是闲适的在城中逛了逛,又寻了家不错的酒楼吃饭。
离开京城后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一直都在赶路不提,这赶路的条件也绝算不上好。露宿荒野,吃完干粮都是常有的事,后来她便准备了一副弓箭,路上干粮吃完就去打猎。
来到平梁
之前,唐昭已经吃了两天的烤肉了,她自己的手艺不算好也不算差,只是吃多了总是腻味,之前的干粮也算不上好吃。
到达平梁,唐昭除了休整,首先想到的便是吃。
“客官,快请进,您想吃些什么?”小二在前引路,热情的招呼着唐昭。
唐昭走进酒楼看了看,午饭时酒楼里客人坐满了大半,显然这里的生意不错。于是她随意在一楼大堂里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对小二道:“你这里有什么招牌菜,随意上几个吧。”
小二便报了几个菜名,有的唐昭知道,有的却是连听都没听说过——西南的风俗饮食与京城已是大不相同,不过没关系,唐昭总是乐于尝试新事物的。于是带着几分好奇,几分随意,应下了小二所报的菜谱。后者又招呼人送来了茶水点心,这才匆匆往后厨去下单传菜。
西南的菜谱唐昭没听过,西南的点心也是不同的。
这酒楼生意不错,唐昭左右看了一会儿便知道,自己估计还要等上一阵。她也不急,捻着桌上酒楼送的小点心尝了尝,又甜又咸的,说不上什么滋味儿,但却不难吃。
唐昭不怎么爱吃甜食,不过对这点心倒是不排斥。再加上酒楼送的也不多,不过三两块,等她尝够新鲜也就吃得差不多了。回头再饮上半盏茶,也不觉得有多饿了,正好安心等待之后的正餐。
奔波了半月,唐昭多少有些疲惫,今日便显得格外懒散。她靠窗坐着,端着被茶水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风景,也不知过了多久,饭菜才终于送了上来。
小二熟练的挂上笑脸,招呼道:“菜齐了,客观慢用。”
唐昭扫了眼桌上饭菜,对新菜色还有些新鲜,点点头打发了小二。然而她刚举起筷子还没来得及尝上一口,二楼上却忽然落下一物,“砰”的一声直接砸在了她桌上。
唐昭唯一来得及做的,就是迅速往后撤开躲避。等她回神再定睛一看,桌上杯盘狼藉就不说了,那直直落在她饭桌上的,竟是一只黑色靴子!
饶是唐昭平日好脾气,这会儿也黑了脸,她抬头往二楼看去:“是谁?!”
靴子落下时的动静本就吸引了左右的人看来,等唐昭一声喝问落下,几个整个酒楼的人都看了过来。二楼也探出个脑袋,俊秀青年头戴方巾,一副读书人的打扮,弱弱回应了一句:“对,对不住兄台,那是我的靴子。”
唐昭有些意外,没想到靴子的主人会是个读书人,还是个弱声弱气的读书人——在外随便脱鞋显然是不合礼仪的,更别提在酒楼把靴子直接扔人饭桌上了。
她皱了眉,刚想说些什么,就见二楼那读书人身旁又探出个脑袋。金玉束冠,是个富贵公子哥的模样,他往下看了眼便不以为意道:“不过就是桌饭菜,我重新赔你一桌。”说完便高声招呼酒楼的人:“再给楼下上桌同样的饭菜,饭钱都包小爷头上了。”
酒楼的人大概不是头一回见这阵仗了,竟没太大反应,只派了小二过来安抚唐昭,便接下了那公子哥的吩咐。公子哥末了还吩咐了一句:“把鞋送上来。”
这一句吩咐不是对唐昭的,但她这会儿的脸色也实在称不上好。
小二一边拉着唐昭,一边冲着二楼应了一声。公子哥便将脑袋缩了回去,顺手还把那想要再说什么的读书人一起提溜了回去。
见没闹起来,酒楼的食客们又纷纷转了回去,只有小二还拉着唐昭劝道:“这位客官,您别气,小人这就去后厨吩咐,先给您把菜补上。”说着指了指楼上:“楼上那位尽爱胡闹,您也别与他计较,计较不清的,说不定还得惹上一身麻烦。”
唐昭没理小二,扯回衣袖,还是往楼上去了——她当然不是什么好脾气,或者说她的好脾气都留给明达了。国公世子出身,她生来便站在了绝大多数权贵的前面,在京中都没人敢如此对她,更何况是这小小的平梁城了……哪怕她现在已经不是世子宋庭。
小二“诶诶”叫了两声,也没将唐昭叫住,只得匆匆忙忙捡了靴子追上去。
唐昭上了二楼,意外的不是一群纨绔在闹事,入目的反而尽是些笔墨书画。吵闹当然还是有的,是之前露面那公子哥,在跟另一个同样穿着富贵的少年郎在争论着什么。
公子哥显然是个暴脾气,争论两句吵不过对方,随手抄起什么就往对面砸。
这显然是两伙人,唐昭扫过一眼便猜到,这大概是双方在比试些什么。领头的是那公子哥和少年郎,其余还有诸多书生在场,不过看上去就是被拉来帮忙的。
说实话,见到这场面唐昭都有些好奇,那公子哥虽然抄起什么砸什么,但他到底是怎么抄起别人的靴子来砸人的?当场把同伴按倒拔靴子?还是那书生自己把鞋脱了?
思绪跑偏了一瞬,又被唐昭拉了回来,就听那少年郎躲过砸来的砚台怒道:“姓李的,你好生输不起,比不过我就会用东西砸人!”
公子哥冷笑一声,反驳道:“是谁输不起?明明我的人填词比你填得好,你偏不肯认。”
两人便又争了起来,原是他二人多有攀比,这次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要文斗。于是两人各自寻了好文采的书生来,又各自令人写了首缺词的诗,让对方来填。谁将诗句填得更好,谁就赢了。只是作诗这种事,也是各花入各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难决出好坏。
唐昭原本是上来找场子的,见到这副场面都有些无语了,不知该不该打断他们的争吵?总觉得这时候出面不太好的样子,还不如看着他们自己打起来。
正想着,后面的小二也拿着靴子追上来了,丢了靴子的书生翘着脚跳了过来:“多谢多谢。”他接过靴子穿了起来,然后又扭头冲唐昭道歉:“这位兄台,实在抱歉,是在下失礼了。”
书生的道歉比那公子哥诚恳多了,也没有拿钱砸人的意思,好歹让唐昭心气顺了些。她看了一眼还在隔开的争吵的两人,问书生:“打得起来吗?”
回头看了眼又在砸东西的公子哥,书生摇摇头:“打不起来的。”
打不起来就没意思了。
唐昭撇撇嘴,就这样算了还是有些不甘心,她索性走过去看双方填好的诗。看了两眼便提笔,哗哗两个大叉画下去,然后在旁边重填了两句,末了扔下笔就走了。
她一来一去走得快,二楼上的人都没反应过来,等公子哥和少年郎反应过来跑来一看,两把大叉就跟划在他们脸上似得,着实难看得紧。可看着重新填好的词,两人又说不出什么来,最后憋得满脸通红,公子哥才哼哼道:“看看你的人都写了些什么,连个路人都比不上。”
少年郎也不客气,同样嘲讽回去:“说得跟你的人就写得多好似得,不一样被人划了。”
两人各自不服,倒是没去找唐昭的不自在,又吵了起来。
谁都没留意到,对面有一群人正看热闹,不过自唐昭出现后,对面倒有一半目光落在了她身上。等到唐昭填完词走人,还有目光恋恋不舍似得落在她身上。
隐隐约约,似有说话声传来:“那小子生得可真不错,文采好像也还行……”
第40章 抬走抬走
唐昭填完词就走了,只将这件事当做个小插曲。楼上争执不休的公子哥和少年郎也只将对方当做对手,完全没将她这路人放在心上,只是却有另一拨人悄无声息的盯上了她。
平梁城不算大,想要跟踪一个人也容易许多。
离开酒楼后唐昭也没心情继续寻觅美食了,只打算回去客栈将就一顿。然而走着走着,她就感觉到身后似有人跟着,回头看了两眼却没寻见人——寻常人遇见这种事多半都会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然而唐昭对此却颇为敏锐,更何况现下公主府和唐家的势力说不好都还在寻她呢!
唐昭当即警醒起来,开始不着痕迹领着身后跟踪之人在城中绕圈子。绕了两圈之后她心里也就有底了,跟着的多半不是公主府的人,否则早就直接上来拦下她的。
那难道是唐家的人吗?还是之前那两个闹事的公子哥不服?
各种猜测在唐昭脑子里转了一圈儿,可惜她对唐家的了解不深,更不认识那两个公子哥,也便无法做出判断。但至少对方只是跟着她,并没有立刻对她做什么的意思。
唐昭因此稍稍安心,想了想还是回了客栈,不过这平梁城她是不打算待下去了。
跟着唐昭的是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两人看上去魁梧粗犷,其实机警异常。走着走着,一人便拉住同伴说道:“老五,我怎么觉得这人发现了什么,是在带咱们绕圈子呢?”
同伴闻言诧异道:“不会吧三哥,这就是个书生而已。”
三哥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继续跟了下去,结果就一路跟着唐昭回到了客栈。这下两人都放了心,老五更是兴奋的拍了拍三哥的胳膊:“住客栈,外乡人啊。”
两人低声嘀咕了几句,不知说到什么“嘿嘿”笑了起来,也没跟进客栈,很快便走了。
唐昭对此一无所知,她进了客栈便唤来小二吩咐道:“小二哥,帮我备些饭菜,再帮我去买些干粮回来。”说着给了小二一块碎银。
这时午饭时间都要过了,客栈里也清闲了下来,小二拿着碎银自然高兴。虽然他有些奇怪唐昭之前一副打算暂留几天的架势,怎么现在突然又要走了,可他也没多嘴去问:“客官稍等,饭菜马上送来,干粮的话咱们客栈里就有馒头和肉干。”
唐昭闻言也不挑,直接让小二将饭菜干粮都送到客房,她自己就先回房去了。
唐昭离开得很快,压根没等小二送来饭菜干粮,转头便牵着她的马从客栈后门走了——所谓的饭菜干粮显然都是个幌子,若真有人盯着她,只怕就要被骗了去。
离开客栈后,唐昭直接就出城了,骑着马直跑出去几十里这才放松下来。
揉了揉饿扁的肚子,唐昭暗叹一声倒霉,如果不是在酒楼遇见那俩纨绔,她该是饱餐一顿的。现在可好,午膳都没来得及吃,生生靠着中午酒楼送那三两块糕点撑到了现在。更倒霉的是干粮她也没敢拿,又得靠着那一副弓箭自食其力了。
想到这儿,唐昭才抬头打量了一番四周,却见山峦重叠林深茂密,想来这山林中是不缺野物的。她不禁松了口气,再看两眼地势又忍不住微微蹙眉。
将门出身,也曾随军历练,唐昭走在陌生的地方,总会下意识留意周遭环境——不巧,这地方乍一看只觉林深静谧,仔细一瞧地形却能发现这里正适合伏击。
“真是想多了,真有人利用地形伏击也轮不到我啊。”唐昭回神后失笑摇头。
唐昭不知道公主府和唐家的人还有没有在找她,之前在平梁城里跟踪她的又是哪方势力?不过公主府和唐家人多半都只是想将她抓回去,而她在平梁城里得罪的那俩公子哥,顶多也就是找找她麻烦的程度,伏击什么的,确实是想多了。
紧张了一瞬的心又放松下来,唐昭拍了拍微微汗湿的马脖子,而后一手持缰一手提弓,还是决定先通过这段让人不安的伏击地形,再去想今日晚餐的着落。
马儿小跑行在路上,深秋时节地上满是枯枝落叶,马蹄踩上簌簌作响。
唐昭一边骑马前行,一边下意识警惕起来,总觉得这山林里静得有些诡异。举目四顾间偏偏忽略了脚下,陡然拉起绷直的绊马索打了一人一马个措手不及,等唐昭好不容易凭着高超的骑术纵马跳了过去,却不料紧跟着又出现了第二根绊马索。
26/116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