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驸马她重生了(GL百合)——或许有一天

时间:2020-10-03 09:59:04  作者:或许有一天
  在皇帝看来,他这个妹妹也算是性情中人了。当年看上了宋庭,主动换了信物去求父皇赐婚便罢了,宋庭死后又是替她处理后事,又是对她念念不忘,过了这许多年才终于将人放下。转头喜欢上唐昭,也是一般的不管不顾,连锁链锁人的手段都用上了,怕也是陷得不浅。
  明达心中自然在意婚事,可面对皇帝时却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仍旧固执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婚期还有将近三个月呢,我还等着皇兄替我主婚,皇兄倒是先养好身体啊。”
  皇帝闻言笑了笑,苍白的脸上血色全无,总是让人担忧的。
  明达看着这样的皇帝,突然一句话脱口而出:“皇兄,你要保重身体,阿臻还小呢。”
  皇帝怔了怔,脸上的笑容似有些维持不住,倏然淡下不少。
  明达见了本能蹙眉,却见皇帝忽然掀开身上的薄被坐了起来,于是赶忙伸手去扶他:“皇兄,你这是要做什么?”
  皇帝强撑着坐了起来,只这一个小动作也累得出了一头薄汗,苍白的脸上倒是多了两分红晕,却并不是健康的色泽。兄妹俩说话遣退了宫人,便是唐昭也离得不近,于是皇帝坐起之后也没耽搁,抬手便从床头的暗格里取出一卷圣旨递给明达:“这个你先拿着。”
  这些年明达接过的圣旨不在少数,但就这样被皇帝塞到手里还是头一回。她有些诧异的展开了圣旨一角,又抬头去看皇帝,见后者并无阻拦的意思,这才展开看了起来。
  从宫中回来后,明达便有些闷闷不乐,时不时还会走神。
  偏
  殿里,唐昭和明达分坐在两张书案后。此刻靠在一起放置的两张书案上,满满的尽是堆积的奏疏,人伏案批阅时,几乎便要被这些奏疏所淹没了。
  这些都是刚从宫中带回来的。明达对皇帝说的话并非虚言,果真将这些政务都带回来了,以期皇帝能够安心养病……就是苦了唐昭,这些奏疏都是要她一起分担的。
  “殿下,该回神了。”唐昭手边已经有一小摞拟好条陈的奏疏了,抬头再一看明达,却见她还拿着最初那本奏疏在发呆。饶是唐昭好脾气,这时候也是倍感无奈,提醒道:“这么多奏疏,我一个人处理不完的,你再走神今晚咱们就都别睡了。”
  明达被唐昭这话说得回神,而后她看了看手里的奏疏,再看一眼唐昭手边的成果,顿时羞得脸都红了。她赶紧解释道:“阿庭哥哥,我不是故意的,这些我自己处理就好。”
  唐昭自然信她不是故意推脱工作,毕竟明达操劳多年也不差这一天。见明达终于回神,她倒是来了兴趣,也放下手中纸笔问道:“到底怎么了,我看你这一下午都魂不守舍的。”
  明达听问少见的犹豫了一下,倒不是如今她还有意隐瞒唐昭什么,而是之前皇帝对她有过叮嘱。不过也只是一瞬,皇帝的叮嘱便被她抛在脑后了,转手拿出一卷圣旨递给唐昭:“你先看看这个吧,今日皇兄刚给我的。”
  其实唐昭之前就隐约看到了皇帝的动作,只是回来时明达没主动提,她也就没问。现下满心的好奇都被挑起,唐昭自然也没犹豫,展开圣旨就读了起来。
  通篇华丽辞藻,总结下来就两句话:长公主之子宋臻实乃皇子。皇子臻聪敏好学,文武兼备,特立为储君,来日承继先志可承大统。
  唐昭看罢也是沉默不语——如果圣旨没有最后一句,这不过就是一道恢复宋臻身份的旨意,哪怕就这般册立储君有些草率,也还算是意料之中。可偏偏最后一句提到了登基,这卷圣旨给人的感觉顿时就不同了,感觉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托孤的旨意!
  正因为看出了这一点,明达才会一直心神不宁:“皇兄的身体越来越糟了。其实当年他重伤醒来后,太医就说过,他伤了根基会有碍寿数……我就是没想到他身体会坏得这般快。”
  唐昭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握了握她的手道:“别怕,没有这么糟糕,陛下只是小病一场而已,太医也没说什么不是吗?陛下如此,或许只是以防万一。”
  确实,皇帝这回虽然又病得起不来床了,但其实只是小病,太医也没有太过紧张。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一场场小病累积起来,也是在消耗皇帝的生机——今日病一场还好,明日再病一场问题也不大,可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他会被这些小病拖死。
  明达就是清楚这一点,心中才生出了恐慌,紧紧地反握住了唐昭的手。
  唐昭又安抚了明达好一会儿,才让她紧皱的眉头稍稍放松下来。可经此一事,两人心里也都有些乱,一时间面对满桌奏疏,倒真没了心思处理。
  面面相觑一阵,到底是唐昭更快平复了心情,她拉起明达的手说道:“好了,别想这么多,年纪轻轻就你爱操心,也不怕老的快。”
  明达从前比宋庭小三岁,自然不怕提起年龄,可如今她却阴差阳错比唐昭大了足足九岁,再听“老”这个字就有些刺耳了。
  一瞬间,再多的焦虑都被压下,只见明达眉梢微扬,攥紧了唐昭的手重复道:“老的快?”
  唐昭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言,可当她察觉到明达语气中的威胁后,也在瞬间反应了过来。她一边往回缩手,一边说道:“没,没有,我的明达风华正茂,才不是老呢。”
  真不知她这么说是不是故意的,明达闻言并不松手,反而磨了磨牙冲着唐昭扑去。
  唐昭见势不好,翻身就躲,明达扑了个空的同时,也不自觉松开了手上钳制。于是得了自由的唐昭索性起身,拔腿就往殿外跑去。明达则紧跟在她身后,两人一路打打闹闹,引了不少人侧目的同时,之前的沉闷忧虑也渐渐消散了。
  明达也不是个钻牛角尖的人,早在当年听过太医那一番话后,她心中其实就有所准备了。只是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皇兄一日日枯萎,到底有些不舍,还有些意难平。
  有唐昭陪着发泄一通,明达也渐渐收拾好了心情,正要回去偏殿忙碌,便见有侍女匆匆寻来。侍女一见明达便行礼道:“殿下,宫里来人了,有圣旨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5 07:49:49~2020-07-05 23:35: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随遇而安君 1个;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gss、柠檬茶守流年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o_o、长安 10瓶;ollyz、兼明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7章 辅国公主
  今日圣旨一道接一道的出现,饶是唐昭和明达,也免不了觉得意外。
  两人匆匆赶去了正殿,传旨的内侍已经等了一会儿了,见明达两人到来马上起身行礼。明达便拦住他,着急着先问了一句:“皇兄可还好?”
  传旨内侍答道:“回殿下,陛下一切安好,是殿下走后特地写下的这份圣旨。”
  明达闻言稍松口气,将提着的心放下一半。然而等圣旨宣读完,明达之前好不容易收拾好的心情却一下子再度恶劣起来——圣旨上传达的倒是好消息,她这些年辛苦有了回报,皇帝对她有了封赏,却是在她的封号前加了辅国二字。
  辅国公主,即便没有更多的尊荣,但光是这个名号代表的意义就让人不敢轻忽。而有了这个名号之后,明达代为处理朝政似乎也理所当然了许多。
  传旨的内侍见明达接了旨,更恭敬了许多。然而公主殿下接过圣旨之后便抿紧了唇,一点儿表示也没有。内侍倒不是一定要明达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她不说话,内侍传完圣旨也不敢走,望着明达的目光便有些眼巴巴的。
  还是一旁的唐昭代为处理,招呼了那内侍两句便送人走了,临走时还不忘往人手里塞了些金银,却是相当的知情识趣了。
  等内侍一走,明达捏着圣旨终于忍不住狠狠皱眉:“皇兄这到底是怎么了,先是给了我那道密旨,现在又下了这样的圣旨……阿庭哥哥,我有点心慌啊。”
  其实唐昭心中又哪里平静了?但当着明达的面,她脸上倒还算是平静:“别多想,没事的,我看陛下此举都是临时起意,多半是被你之前强势霸道的模样激的。”
  明达闻言微微一顿,试探道:“真的?”
  唐昭点点头,肯定道:“真的。”
  真不真假不假的,明达这会儿已经不在意了,她在意的是唐昭看见了她之前霸道的模样。想当初她在唐昭面前可是娇娇弱弱的小公主啊,现在变成这样,对方不喜怎么办?!
  思绪一下子就跑偏了,明达一下子拉住唐昭的手解释道:“阿庭哥哥你听我说,我平日里不那样的。只是我年轻,太过和善在朝堂上便震慑不了人……”
  她絮絮叨叨解释了一通,唐昭看得有些好笑,过了会儿才说道:“明达这样就挺好。”
  明达嘴边的话戛然而止,美眸流转落在唐昭身上。
  唐昭又继续道:“这样的明达,我也喜欢的。”
  难得听她表白心意,明达耳根微微红了些,一双眸子却是晶亮。这时候唐昭再要说些什么,明达也都能听得进去,简直不是一般的好哄。
  收拾收拾心情,两人正视起眼前这份圣旨。虽说这圣旨来得突然,也让人莫名心慌,可明达身份提高总是件好事,偏殿里堆积如山的公文到底也不算白处理了。
  明达加封号的事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毕竟就算没有辅国的称号,这些年长公主插手的朝政也不见少。现在加封封号,在不少人看来甚至是迟来的补偿。
  事情没什么波澜的过去了,皇帝这回病得有些久,缠绵病榻大半个月才稍稍恢复些。
  而这半月里,明达又在朝中折腾了一回,借着贪污受贿的罪名拉了不少人下马——贪污受贿是真的。然水至清则无鱼,朝中虽不是贪污受贿成风,可真正独善其身的却也是少数。明达显然不急着整顿这些,这一次也只是借题发挥罢了。
  唐昭看看手里的名单,提起朱笔划掉了最后一个名字,这才抬头对明达道:“料理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再继续就该打草惊蛇了。”
  没错,所谓的贪污受贿都只是个引子,说到底两人还是在铲除延平帝留下的势力。这并不容易,毕竟后者曾为帝王,而且是太|祖亲传的正统,不论过去多久,也总有些迂腐之人会选择效忠。也正因如此,唐家偶尔露出些手段,才会有他们一手遮天的错觉。
  明达闻言靠在了唐昭肩头,看着她手中满满当当十来个名字被化掉,心情却算不得好。尤其是这些名字中不乏高官,比如户部左侍郎这样的官员,也赫然在列。
  目光落在那户部左侍郎的名字上,明达的目光尤其的冷——户部左侍郎胡钊,是元平元年的恩科榜眼,能这么快得到晋升也全因明达兄妹赏识。然而他并没有对得起这份赏识,自他进入户部至今八年有余,竟是贪污受贿,贪墨国库银两超过百万之数。
  国库都要
  被这位左侍郎搬空了,此番查出,整个户部都受其牵连。尤其是原本就年老准备致仕的户部尚书,更是晚节不保,不仅被夺了官职,甚至还被下了大狱。
  明达抬起手,指尖轻点在胡钊的名字上,忽而说道:“这样的人,吞了我国库百万两,总要给他些教训的。”
  唐昭并没有拒绝,反而亲手递上了手中的朱笔,看着明达将决断一气呵成写在了纸上。
  犯下如此大错,胡钊固然逃不过一死,但朝廷的损失却不能就此算了。于是在明达的处决中,除了应有的惩戒之外,更是敲骨吸髓,势要将这百万两银子从对方家中抠回来——抄家封了宅院,现成的珠宝钱财都不算什么,真正让人意外的明达对胡钊家人的处置。
  调查过胡家人对胡钊的事一无所知,甚至整个胡府一直过得清贫,因此明达也没想要这些人的性命。她要她们自赎,全家人正好百万两之巨,死几个活几个都是百万两,从此之后她们所赚钱财除了维持生存之外,全部都被收归国库充公还债。
  百万两太多,胡家也多是普通人,一两代人甚至根本还不清。于是这份债就结结实实传递了下去,子子孙孙,总要有还清的一天。
  唐昭看完这决断便忍不住笑,笑过又叹:“也不知那位左侍郎如今可后悔否?”
  明达给了她答案,摇头道:“他冥顽不灵。”
  唐昭于是抖了抖手里的纸张,提议道:“那如果把这个给他看呢?”
  因一己之私害了子子孙孙,而且不是一刀子了结,反而是钝刀子割肉般磨上几代人。饶是左侍郎自诩忠诚,自以为永不后悔,怕是也要悔得肠子都青了。
  明达以此威慑众人,想来是会有成效的,唐昭的提议也被她采纳了。两人随后抛开这些,又说起了那百万两被贪墨的银钱归属。
  并不需多想,两人便得出了结论:定是被送给了藏在暗处的延平帝。
  唐昭便道:“延平帝不甘失败,这些年没少闹事。不过除了当年那一场宫变,其余倒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这许多钱财,他要么拿来收买人心,要么……就是养了私兵。”
  三十年多年前,先帝之所以能从延平帝手中夺下皇位,便是因为他养了私兵发动了兵变。延平帝想要报复,想要夺回帝位,说不定就会走先帝的老路。
  明达想了想,却摇头道:“养私兵不合算。延平帝身上到底还有个正统的名号,就像当初他能策反禁军一般,说不定还能策反了别的军队。与其辛辛苦苦自己养着私兵,不如用这些随时都可以拉拢军队做事,折损了他也不心疼。”
  这话说得有理,而且私兵也不是那么好养的。就不提刀剑盔甲这些必要的装备了,私兵若人数众多的话,吃喝便是个问题,大量购置粮草总会惹人注目。而私兵若人数不多的话,养起来似乎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培养几个死士有用。
  两人就此商量了好一阵,可惜也未能商量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延平帝藏得太好,谁都不知他躲在哪里,又在做些什么。而且两人又是小辈,对这人自来只闻其名,实在算不上了解。
  唐昭最后得出结论:“还是要把人引出来才是,否则总归是遗祸无穷。”
  明达无奈在她脸颊上戳了戳:“这谁都知道,不过是寻不到人罢了。”
  这倒也是,唐昭垂眸沉思片刻,明达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随后两人写写画画,便将那张纸上所有人的结局都定了下来。
  半月间,朝中被抄家下狱的官员着实不少。等到皇帝病愈再次出现在朝堂上,看着殿中众人都觉得少了不少熟面孔,连带着殿中也空旷了些许。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