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hhh 20瓶;凤凰花又开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9章 平地惊雷
皇帝病恹恹的样子似乎已经是常态了,不过往常他好歹还能强撑着精神与气势,而这一回他躺在病床上失去了意识,才让人意识到他是何等的脆弱。
明达紧皱着眉,询问过太医之后便守在了病床旁唐昭自然陪着她。小宋臻看着舅舅这般模样,心里也不好受,原本只向夫子告假半日来探病的,如今也不想走了。他偷偷瞧了眼明达神色,见她没空管自己,于是也偷偷搬了把凳子坐在角落里,眼巴巴瞅着皇帝,想要守着他醒来。
这一守就是一整日,期间也有朝臣得到消息前来求见,不过眼看着皇帝还陷入昏迷未曾醒来,明达自然也没有放任何人进来。
时间晃晃悠悠到了晚上,天色渐暗,宣室殿中燃起了灯。
有宫人送来了吃食,唐昭见明达还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便对她道:“明达,先用些饭菜吧。陛下还不知何时才能醒来,你一直守着可别再熬坏了身子。”
明达看着皇兄憔悴的脸,实在没什么食欲,可在唐昭的要求下多多少少还是用了些饭菜。这时候她似乎才发现宋臻竟然还在,看了小孩儿一眼,小孩儿顿时心虚的将脸埋进了饭碗里。所幸明达最后也没说他什么,这让小孩儿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宋臻饭后又去看唐昭,唐昭与他做了个“没事”的手势,于是他又坐回凳子上等着了。
宣室殿里安静异常,明达没有说话,整个寝殿里便都没有人敢发出声音。而这样的安静一直持续到深夜,小宋臻都熬不住,脑袋一点一点的打起来瞌睡,昏迷的皇帝终于醒了。
明达最先发现皇帝醒来,忙不迭凑到病床旁问道:“皇兄,你终于醒了,感觉如何?”
皇帝这时还未退烧,消瘦的脸颊烧得通红,他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还是一旁的宫人伺候惯了,这时候忙不迭上前,先给皇帝喂了杯温水。
润了润喉咙,皇帝终于挤出一点破碎的声音:“明达你……来了啊。”
明达点头,皱紧的眉头看上去忧心忡忡:“皇兄,你感觉如何?这次怎会病得如此厉害?!”
生病这种事,实在没什么好解释的,更何况皇帝本也快熬到油尽灯枯了,一点小小的不妥也能让他病倒。他微微摇了摇头,不欲多言病情,一双眼睛却没有在明达身上停留太久,反而转开在殿中扫过,像是在寻找些什么。
明达心中一动,与她心意相通的唐昭更是直接冲着小宋臻招了招手。
已经清醒过来的宋臻见状忙不迭跑了过来,凑到病床前问道:“舅舅,您总算是醒了。身体可好些了,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小孩儿的眼睛干净又纯粹,此刻正写满了担心,让人见了便觉心软想要安抚。
皇帝的目光落在小宋臻身上,果然便不动了。他看了宋臻一会儿也没开口回答他的问题,又将目光转向了明达,兄妹俩默契不少,对视一眼就将意思传达了个七七八八。
明达蹙了蹙眉,心中忽而升起了更多忧虑:“皇兄,现在这时机恐怕不好。”
皇帝知道妹妹不会无的放矢,于是勉力问道:“怎么了?”
明达遣退了左右,又看了看一旁满脸懵懂的小宋臻,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小孩儿也赶了出去。唐昭见此也很自觉,跟着小宋臻就一起出去了,将偌大的寝殿直接留给了兄妹二人。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明达才将朝中近来的形势与皇帝说了几句。只是碍于唐昭,她也没好直接说与唐家有关,便将事情含糊的一带而过,只道是自己偶然寻到了延平帝势力的关键人物,如今虽还未能撬开对方的嘴,但朝中已是暗流涌动。
皇帝也没追问明达含糊过去的说辞,他眉头紧皱,显然陷入了两难。
明达见状隔着被子按在了皇帝的手上,哀哀道:“皇兄,我知你不易,但你再撑些日子可好?”
翌日清晨是有朝会的,不过皇帝病了,这朝会自然也就免了。朝臣们对此几乎习以为常,接到消息之后便省了宫中一行,照例点卯当值。
只有几个重臣,昨日便来宫中求见过,今日再来终于见到了皇帝。
皇帝这一病,比起从前更憔悴了许多,他披头散发靠在床头的样子也没了往日的精气神。不知怎的,看见皇帝这样,几个重臣心中就是一突。
众人行礼,丞相主动问道:“陛下,您身体可好些了?”
皇帝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
道:“众卿来得正好,免得朕宣召了。”
这句话皇帝说得有气无力,不过在场的人却是都听见了。丞相等人自然等着皇帝吩咐,却见皇帝冲着一旁招了招手。站在那个方向的宋臻完全不知道这个手势是冲自己做的,还是明达在他稚嫩的肩头轻推了一把,小孩儿才懵懵懂懂的上前去。
皇帝看着小宋臻在病床前半丈止步,又冲他招了招手,宋臻于是又上前几步。直到皇帝冰凉消瘦的手,握上了小孩儿温热柔软的手,他才忽然道:“这是朕亲子。”
这话无异于一道惊雷,将所有人都炸懵了。
小宋臻这些年被明达保护得很好,除了书院里的人,寻常朝臣听过他名字的人多,但见过他的还真没几个。不过这会儿长公主与驸马都在旁边,殿中出现个这般年纪的孩子,几位重臣不必多想都能猜到宋臻的身份。
他们将信将疑,疑惑的目光在兄妹二人身上扫过,又扫了眼小孩儿与两人相似的容貌——说实话,皇帝后宫猫腻太多,在外藏个皇子这种操作并不算出人意料,可让人意外的是宋臻的身份和年纪。
众所周知,宋臻是顶着宋庭遗腹子身份出生的。彼时宫变之事发生不久,皇帝的后宫也没闹出后来那些事,皇帝那时便已经未雨绸缪将皇子养在妹妹名下,甚至不惜败坏妹妹清誉吗?丞相他们觉得不太可能,而且这兄妹俩关系好也是众所周知的,说不定就是一场过继呢!
大臣们将信将疑,被皇帝拉着手的小宋臻却是懵了,紧接而来的就是慌张。他慌忙回头去看阿娘,却见明达面上神色淡淡的,根本看不出喜怒来。
不知为何,看着明达这般神态,小宋臻心里有点慌,甚至想要挣脱皇帝舅舅的手。
皇帝却将手抓得很牢,即便他正病着,也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坚决。他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也早猜到众人会有的反应,再次强调:“宋臻与皇妹无关,乃朕亲子。”
大臣们面面相觑,旋即齐齐躬身应道:“是,臣等知晓了。”
不管大臣们信或是不信,总归宋臻身上注定有一半皇室血脉。皇帝又没有别的血脉,无论是长公主为皇帝养了十年儿子,还是皇帝过继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其实都是一样的。而皇帝这时候推出宋臻的意图,也是可想而知。
皇帝没有精力与人争辩,对于这样的结果也就满意了。左右明达都已经嫁人了,她怎样,驸马是最清楚的,旁人怎么想也就不重要了。
扔下一个惊雷,皇帝又叮嘱几句,便挥挥手遣退了几个大臣。
以丞相为首的几个大臣们见状告退,直到出了宣室殿大门,被外间微凉的秋风一吹,才又纷纷回过神来。几人对视一眼,又回头看了看宣室殿敞开的殿门,终于意识到要变天了。
不提离开那几个重臣是何等心思,宣室殿里一时也是静得针落可闻。
小宋臻终于挣开了皇帝冰冷的手。他看看面前陌生又熟悉的“舅舅”,再看看一旁自始至终未置一词的“母亲”,终于开口唤道:“阿娘……”
谁都听得出小孩儿这一声呼喊中的惶然无措,明达顿时心软几分,上前摸了摸小孩儿脑袋:“我在,莫怕。”
小宋臻闻言当即红了眼圈儿,一下子也顾不得什么规矩礼仪,扑进了明达怀里,仰头问她:“我是阿娘的孩子对不对?舅舅刚才都是胡说的!”
明达眸光闪了闪,揉了揉小孩儿脑袋,却没说话。
宋臻当即明白皇帝之前所言都不是假话。阿娘不是他亲娘,只是他的姑姑。舅舅也不是舅舅,烦扰是他父亲——这样的转变让他有些接受不能,甚至比起当初好好的师兄变成了继父更让他无措,手也不自觉紧紧撰住了明达衣角。
小孩儿再抬头时已是泪眼汪汪,他乞求般看向明达:“阿娘,咱们回家去吧。”
明达见状也难得有些无措,目光投向皇帝,见皇帝还是脸色苍白一脸病容,便更犹豫起来。倒是皇帝态度平静,虚弱的喘了口气说道:“朕无事,你们先回去吧。”
然而明达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她道:“臣妹今日便不回去了。朝华宫皇兄一直给臣妹留着,今日臣妹便带着驸马与阿臻暂时住过去。”
皇帝知她是担心宋臻身份暴露之后,会有人对他不利,自然点点头不再强求。
小宋臻倒是更想回家,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去,可明达这般决定他也无力反抗什么,只将明达的衣角拽得更紧了。小小的身子挨着明达,满身都透露着惶然与无措。
明达知他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摸摸他的脑袋,打算回去再做安抚。
作者有话要说:唐昭:都知道不是亲生的了,就别离我媳妇这么近!
宋臻:qaq果然从头至尾都不是亲生的…
第120章 借一步说话
朝华宫曾是明达的寝宫。自先皇后薨逝后,她便从长秋宫搬到了朝华宫居住,直到十年前她为避人耳目,带着宋臻的母亲搬出了皇宫。
不过今上后宫空虚,子嗣方面更是一根独苗都没有,这朝华宫自然也就一直留着了。
唐昭对这里也很熟悉。不说她当太子伴读那些年,随着太子几乎走遍了大半皇宫,便是后来出仕也是在禁军中当值——那时她常要领着禁军巡视宫廷,禁军统领见小公主时常来找她,便也自觉行了方便,将朝华宫这一块的巡守交给了她负责。
此刻旧地重游,宫殿朱红的大门好似从未被时光浸染,依旧是旧时模样。唐昭远远看着那宫门,好似还能瞧见年少的明达被三五个小宫女簇拥着,站在殿门外等她。
唐昭恍惚走了下神,很快又将目光投在了身边的明达身上。
明达好似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回过头来看向唐昭,两人目光对视间尽是旁人不懂的默契与情愫。而后相视一笑,周遭的所有人所有事,似乎也都沦为了陪衬。
小宋臻正为自己曲折的身世惶然,一抬头见着二人模样,顿时就更伤心了——从前他是阿娘最在意的崽,后来有了唐昭,他娘追着人一去就是几个月,赐婚后两人的黏糊就更不必说了。那时他还能说服自己,自己长大了,阿娘也该为自己考虑了。可现在算什么?他连阿娘的崽都不是了!
越想越伤心,小宋臻瘪瘪嘴,终于没忍住哭了出来。
先发现宋臻哭了的还是唐昭,因为小孩儿被教养得太乖巧,连哭都是抿着嘴“吧嗒吧嗒”掉眼泪,完全不懂嚎啕大哭是怎样的。可也正因为如此,小孩儿无声的哭泣反而更惹人心疼了。
两人的注意力顿时就被吸引了过去,之前那仿佛只有彼此的气氛也在瞬间被打破。明达其实没怎么见过宋臻哭,小孩儿从小就乖巧听话,仿佛自然而然就长成了她喜欢的模样。这时看着小宋臻委屈的模样,她也只能摸摸他的脑袋,说道:“乖,别哭。”
唐昭一直知道明达忙于政事,对于宋臻虽然上心,却算不上有多细致。可看着明达这般生硬的去哄宋臻,一时也有些无语。
宋臻偏还吃这套。或者说除了唐昭之外,这些年明达对外就是那般冷情的模样,能得她两分亲近一句关怀,已经是不容易了——宋臻闻言顿时就想将眼泪憋回去,结果这次哭得伤心,倒是没成功,反而抽抽搭搭看起来更可怜了。
明达拿出帕子替宋臻擦了擦眼泪,可看着小孩儿红彤彤的眼睛,一时也没想好要怎么安慰对方,下意识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唐昭。
唐昭倒是会哄孩子,还是当年哄小公主练出来的。
收到明达的目光,她回了个安心的眼神,便蹲下|身去与宋臻平视。而后唐昭伸手按在了小孩儿稚嫩的肩膀上,温声问道:“阿臻缘何哭泣?”
小宋臻听问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拽着衣袖又擦了擦眼睛,本想嘴硬两句又觉得实在多余。
唐昭见他没回话也不介意,径自又说道:“可是觉得心中惶恐。”
小孩儿听到这话,目光不自觉落在了唐昭身上,对视间他虽然没说什么,可眼中的神色分明就是被猜中了心事——其实小孩儿感到惶恐也是自然的,环境和身份的乍然改变总是令人不安。更何况宋臻虽小,却也不是不知事,自幼看着母亲为国事操劳的模样让他知道那是怎样一份沉重的责任。
唐昭不能将宋臻的心事猜个十成十,但也能猜到七八分。于是她笑了笑,又扭头去看明达:“阿臻你到底在惧怕什么呢?无论你是殿下的儿子,还是她的侄子,殿下总是会护着你的。”
明达见状也配合的俯下|身,与小孩儿目光相对,她一脸认真的许承道:“阿臻若愿意,依旧可以将我当做母亲。”
宋臻看出明达态度认真,并没有要抛弃他的意思,没忍住又哭了。这回是“哇”的一下哭出了声,然后他直接扑进了明达怀里,自顾自发泄着骤临变故的惊慌与忧惧。
见小孩儿发泄似得哭出来了,两人也都放了心。
不过一开始两人是满脸欣慰,等后来见宋臻哭着哭着就赖在明达怀里不出来了,唐昭看向小孩儿的目光也渐渐变了——她仿佛想要将目光变作两只手,直接将人从明达怀里拽出来。
宋臻正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没察觉,倒是明达留意到了她的目光,一时失笑。
诚如明达所料,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当皇帝亲口说出宋臻的身份,哪怕他对宫人封口,哪怕他叮嘱大臣禁言,有关于宋臻的身世还是渐渐流传了出去。
当然,现下一切都还只是人们口中语焉不详的传闻,而传闻也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宋臻本是皇子,是皇帝交给长公主隐藏了身份抚育长大的。另一种则不认可宋臻皇子的身份,只以为是兄妹二人借故过继,宋臻还是宋庭的遗腹子。
前者有皇帝后宫现状为鉴,似乎并非多此一举。至于后者也有理由,毕竟宋臻也算是他们这一支唯一的血脉了——时人重视血脉传承。自十一年那场祸事后,如今的皇室宗亲差不多便只剩旁支,先帝一脉若是不得传承,当初先帝又何必辛辛苦苦造反抢了侄儿皇位呢?
78/116 首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