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停电
大概是这段时间养成了好胃口, 再加上过年之后开始在地里劳作,全都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活儿,所以不知不觉之间,江黛发现的胃口变好了许多。
刚来这里的时候, 她一顿饭吃一碗米饭, 随便就几口菜就饱了。后来唐妈一天到晚给她塞零食, 但是正餐却也没有少吃。当时她就已经觉得自己吃得太多, 而现在,她一顿要吃两碗米饭, 还要配许多菜。
值得庆幸的是, 或许是时间还短,也或许是每天的劳动消耗掉了多余的热量, 她的身材暂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这天晚上, 江黛啃着鸡骨头下饭, 不知不觉吃掉了两碗饭,居然还有些意犹未尽。
她舀了一碗汤放在面前晾凉,正要说话,噼啪一声,电灯突然熄灭了。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小泽更是发出一声惊呼。
“怎么突然停电了?”唐含忍不住疑惑地出声,“我记得好久没有停过电了吧?”
然而江黛心里,却已经想到了别的方面。
前面就说过,在全国全面戒严的背后,恐怕是政府已经逐渐对局面失去了控制。所以, 虽然没有说出来过,但江黛以为,水电煤气之类的基础公共设施, 早晚都会出问题的。
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距离全面戒严的大年初二,也才过去了半个月而已。
处在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山村之中,他们至今都没有真正地领会到病毒的威力。但是现在看来,局势恐怕比他们想的还要糟糕。
不过,这番话江黛也没有说出来,她握着筷子,静静地听着唐爸起身,摸索到放在桌上的手电,然后又举着手电去找了一根蜡烛过来点燃。
这一顿饭本来就已经吃到了尾声,这时候,大伙儿也没有继续耽误的心思,各自吃完碗里最后一点饭菜,就放下了碗筷。
“我出去看看,别家停了没有。”唐妈交代了一句,就走了。
唐爸也拿着手电出门,打算去检查一下电表和电闸,看是不是这边出了什么问题。
秦屿将小泽抱起来,怕他在屋子里怕黑,也带着他出了门。今晚是十五,天上有月亮,这个时候,外面倒是比屋子里明亮了许多。
很快
,屋里就只剩下唐含和江黛了。
江黛将碗里的鸡汤喝完,跟唐含一起将碗筷收拾到水槽里。唐含说,“停电了,先放着吧,明天再洗。”
虽然看起来好像不管什么样的生活她都能够适应,而且这段时间这么累,也从来没有听她抱怨过,但可以偷懒的时候,唐含也不会拒绝。
“那出去走走?”江黛问。
唐含爽快地点头。
唐妈还没有回来,但是整个村子似乎都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光是听这个动静,就知道不止是他们家停了电,整个村子都是这样。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的缘故,村人们连串门的时间都少了。但这会儿停了电,大家反而走出家门,重新开始交流。
不过这样一来,反而不方便她们散步了。
唐含想了想,拉着江黛回屋,顺着楼梯上了楼顶。
村子里的人盖房子,都喜欢盖个两三层。但唐家的房子因为占地太大,所以并没有加盖二层,只是在上面建了一间阁楼,用来堆放一些东西,其他地方都空着,平时可以晒点谷子什么的。
现在是冬天,楼上除了两盆唐妈种的葱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
月光将水泥的地面照得一片银白,显出一种白日没有的美感。唐含和江黛靠着栏杆,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下面的路上有不少人在走动,三三两两地招呼和闲聊。
过了一会儿,唐含开口道,“停电,是因为疫情变得更加严重了吧?”
她并不蠢,之前一时没有想到,但这会儿已经慢慢回过味来了。这些年,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各项设施与城里并没有什么差别,停电这种事,已经很少发生了。
何况还是在过年期间。
所以多半不是意外,而是出事了。而这种事,不会只单单出现在他们这里,恐怕到处都一样。
“也不一定。”倒是江黛反过来安慰她,“看停多久吧。”
如果很快就恢复,那就说明一切尚在控制之中。如果持续时间太长,那就说明现有的人力恐怕已经不够用了。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一切才刚刚开始,随之而来的,就会是种种乱象。不过,这些江黛都没有说出口,现在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不管一切会不会发生,都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说出来也只是平添几分慌乱而已。
以前也有过这种停电的情况,但往往都是一两小时之后就会恢复。
但是今天,直到他们上床睡觉时,电力也没有恢复。
从前,唐含很少会去想,能够始终保证电力供应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但是现在,她却不得不多想了。为什么会停电?什么时候会恢复?外面的情况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她打开手机,上了一下网,结果发现网络上也到处都是各种不知真假的传言,而且比之前夸张了许多。
要是按照网上的说法,眼下的情况,说是世界末日也差不多。
“别看了。”江黛忽然伸手,遮住了她的手机屏幕。
唐含按灭手机,轻轻叹了一口气,“眼睁睁看着一切变坏,但自己什么都坐不了,感觉真是糟糕。”
“别这么想。”江黛安慰她,“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唐含稍微放松了一点,笑着问。
江黛点头,“虽然这几年,历史怀疑主义甚嚣尘上,但至少这句话是对的。”
一个人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就像是一颗小小的零件。但反过来讲,整个世界,也正是由一个个零件拼凑组成。而越是精密的仪器,就越是不能缺少零部件。
个体,单独拎出来看没什么特别,组成一个集体之后,才会彰显出他们的力量。
唐含深吸了一口气,“所以,说到底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是啊。”江黛微笑,伸出手来拍拍她,“睡吧,明天还有明天要做的事情呢。”
……
第二天早上,唐含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试着开屋子里的灯,发现电已经恢复了,顿时喜出望外。
恢复了,就说明一切尚在控制之中。
“来电了!”她喜气洋洋地招呼江黛,“总算能放心了。”
江黛不太理解她的这种乐天。明明昨晚还担心得要死,明明知道就算恢复了,也只是一时的,以后还可能再出问题,但是一切暂时恢复,她就能高高兴兴的了。
听起来很没有危机感,但及时行乐,也是一种天赋。
虽然电力已经
恢复,但大概还是受了影响,唐爸和唐妈今天没有安排下地干活,而是留在了家里。
唐爸把家里的锄头都找了出来,准备重新打磨修理一番,免得之后要用的时候临时不好弄。
锄头的构造,是铁制的铲型物件,边缘处镀了一层钢,另一头做成半圆环,用一根圆木棍连接。圆木棍连接的头削成半圆形,再用木片塞住空余的地方固定,使用的时候握住圆木挥锄,就能轻易将泥土和杂草铲起来。
放了一个冬天的铲子,需要打磨一番,重新固定。
固定完之后,还要将木头和铁接触的地方,放在水里浸泡一阵,让木头泡发,彻底卡死,免得用力时铲子会飞出去。
修理时,唐爸就特意将两把最轻的出头拎了出来,打算之后分配给秦屿和江黛使用。毕竟他们俩人力气不大,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但是锄头轻一些,还是能节省更多力气。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种锄头一般都磨损了很多,不够锋利,只能铲得动犁过的泥土。
唐妈也在忙。
年前装进纸箱里发酵的豆腐已经长好了,打开箱子,就能看到豆腐上面一层长长的白毛。
虽然是长了霉,但大概是白毛的关系,让人觉得连这种霉菌似乎都是干净的。
用筷子夹起霉变的豆腐,先在酒水里滚一圈沾湿,再在盐和花椒混合的调味料里滚一圈,最后在辣椒粉里滚一圈,装进坛子里,最后再将剩下的辣椒和酒都倒进去,密封放置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了。
如果不喜欢吃盐味太重,也可以放置几天之后,倒入凉透的茶水浸泡。
江黛不爱喝酒,也不太能吃辣,但是这么处理过的豆腐,她倒是觉得很香。也不知道发酵出来之后,还会不会是这种味道。
虽然知道是可以吃的,但是她始终对这种制作方法敬而远之。之前其他人赞不绝口的水豆豉,她就从来没有碰过。之前晾晒豆豉时,更是每次都是躲得最远的那一个。
装完了豆腐,唐妈从柜子里翻出剪刀,招呼唐含和江黛一起,将门口的简易大棚拆开。
里面的菜已经涨到了手指长,一根根嫩生生的,看着就令人心情愉快。不过,播种的时候虽然尽力控制,但总还是会有多出来的菜秧,而育苗却只需要一株。所以,要用剪刀将多余的剪下来,作为今天的加菜。
作者有话要说:摸鱼使我快乐。
感谢在2020-06-21 19:24:49~2020-06-23 06:39: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猫猫 50瓶;天空 17瓶;25000305 5瓶;松花酿酒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静女其姝
这天他们要去的地方, 叫做黄家堡。
这个名字充满了江湖气息。唐含小时候,家里还有马,每次到这里来,她和姐姐会一左一右站在马背上的箩筐里, 每当那是, 在她的幻想世界中, 都会油然生出一种“骑马仗剑走天涯”的豪情。
好像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剑客。
于是所有的辛苦, 都变得可以忍耐起来。
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幻想,曾经陪伴过唐含漫长的成长岁月。不过现在成年了, 当初无法宣之于口的秘密, 反而很轻易就说出来了。
令人高兴的是,江黛也能理解她, “黄家堡这个名字, 不光是充满了江湖气, 而且还一定要是那种塞外绝地,伫立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隘,成为守卫身后土地的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对, 就是这种感觉!”唐含点头不迭,旋即又不好意思起来,“是不是很幼稚?”
“为什么要这么说?”江黛说,“谁小时候,没有做过成为英雄人物拯救世界的梦?”
“你也想过这些吗?”唐含惊讶。
江黛好笑, “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你到底给我加了什么滤镜?”
作为一个人类个体,思想始终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 在三观尚未成形的少年时代,觉得自己是整个世界上最独特的那一个,是很正常的。
唐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脸,“只是感觉你像是那种从小到大都很懂事稳重的小孩。”
“那要让你失望了。”江黛摊手,“我啊,从小就不让人省心。”
这话其实有失偏颇,因为在大多数人——老师和家长们的眼里,江黛或许真的像唐含想的那样,是个稳重懂事,从来不会给人添麻烦的的孩子,而且成绩名列前茅,实在很让人省心。
可是江黛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却不是那样。
光是听她的语气,唐含就能猜到其中应该有故事。但是很可惜,她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到能够毫无顾忌追问对方秘密的程度。
所以她只是在心里感慨了一下,旋即转开了话题,“不过现实之中,这个地方平平无奇,有点让人失望。”
“我倒觉得居高临下,也算是一种险要。”江黛中肯地道。
所谓“堡”,在本地方言里,指的是突出的高地,也就是一个小山包。唐家的地,就在这个山包的最顶端,从这里往四面看,周围的环境一览无余,直到视线被另一座山阻隔。
所以,她们可以远远地看见山下的田地里,有不少人在劳作。这是春耕的季节,唐家在抓紧时间,村子里的其他人家也一样。
冬天的时候,唐爸和唐妈将大部分的土地都腾了出来,拔掉去年的庄稼收割之后留下的根,堆在一起焚烧成草木灰,将长时间凝结的土地翻开拍散,再把地里翻出来的石头捡出去……
不过,黄家堡这块地是没有翻过的,因为本来的计划之中,并不打算再种这块地。若是村子里有人想种,就租给他们,没有就索性抛荒。
谁知道疫情来得这么突然,以后的情况谁都说不好,唐妈觉得多种点地总没错,于是又将之捡起来了。
所以他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在犁过地之后,翻找出里面的根茎和石块。这块地,之后会用来种植玉米,估计还会间种一些饭豆什么的。
到了地里,唐爸去套牛,其他人则需要等待一下。
唐含招呼江黛跟着自己,沿着道路往前走了一段,找到了一片刚刚冒出绿意的青草。
她伸手将一根尖尖的草拔了出来,剥开淡绿微黄的草叶,就露出了藏在其中的白色绒条。柔软的一条,看起来像是毛毛虫似的。唐含托在手心里给江黛看,“给你,可以吃的。”
“真的假的?”江黛眼中满是怀疑。
唐含就收回手,将绒条放进了自己嘴里,用力咀嚼,“甜的。”
江黛将信将疑,跟着剥了一根,塞进嘴里。那种味道很难形容,其实只有一点淡淡的甜,更多的是一种怪异的感觉,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吃草,但是口感却并不坏,带着微微的韧性,有点像在嚼口香糖。
“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唐含又拔了一根放在手里,问江黛。
江黛摇头。
她就不无得意地道,“《诗经》里写:‘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老师讲解的时候说,归荑就是白茅草的意思,我觉得,大概就是这个东西吧?”因为是甜的,可以入口的东西,所以才值得珍而重之地拿去送给情人。
江黛盯着这一片不太起眼的草,陷入了沉思。
“我一直以为,它说的是秋天,茅草长出来之后的穗子。”她说着,又剥开了一根草叶,若有所思,“不过,那个穗子,该不会就是这东西长成的吧?”
19/68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