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那枚玉佩已经清洗干净,呈到了府尹的面前。
触手温润,色泽透亮,阳关下闪烁这莹润光芒,这枚玉佩是一块极品美玉。
像冯良这种狗腿子如何会有这种玉佩,府尹一猜便知道这必然是俞世洪的。
师爷看着大人紧锁的眉头,不禁试探道:“大人,说不定是有人暗中塞进王珍的腹部,好嫁祸给俞公子呢?俞公子也真是,丢了这么重要的玉佩都不知道。”
然而是师爷这么说,府尹却摇了摇头:“世人皆知是俞世洪做的好事,这玉佩是不是别人塞的根本不重要,有人信?”
“那该怎么办?”师爷犯愁道,“虽说衙门上下缄口,可八卦小报的记者却是目睹一切,还画了玉佩花纹,小的瞧着这纹路还挺特别,怕是一查就能查出是谁的了。要是刊登在小报上,这案子就结不了。”
府尹闻言将玉佩一收,看了师爷一眼,扯了扯嘴角:“怎么办?这事跟本官有什么关系,该着急的是礼部尚书,谁让他养出这种混账儿子。”
这京城的膏粱子弟多得是,皇亲国戚数不清,也没谁跟俞世洪一样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师爷一想,点了点头:“那大人的意思是……”
“八卦小报七日一期,这一期明日发行,应是来不及报道今日之事。”府尹说着站起来,唤了人。
捕头走进来,躬身道:“大人。”
“你带上这枚玉佩,去礼部尚书府问问,是不是俞公子所有。顺便告诉俞大人一声,八卦小报的记者已经看到了。”
“是,大人。”捕头将玉佩装进盒子,收进怀里,应了一声便下去。
府尹看着他的背影,低声说:“话已经带到,怎么做就看俞家自己了。”
*
李璃虽然将满腔精力几乎都放在小报上,但作为京中顶级纨绔,吃喝玩乐样样耍的开,自然是有狐朋狗友一二三,而且往来皆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身份。
阳光明媚的春日,正适合踏春。
沈家大少爷沈玉凌邀请友人出城狩猎,李璃自然在受邀之中,他欣然前往。
甭管曾经沈家如何以周氏马首是瞻,如今拥有了沈皇后和樊之远,掌握了大半兵权之后,与周氏就已经决裂。
在前些日子的朝堂上,左相一派以国库空虚,兵饷告罄为由逼着收复燕荆九州的樊之远回归朝廷,阻止其立下不世大功,拘在京城远离大军,间接地断了沈家几乎唾手的王侯爵位,让两方原本岌岌可危的那点面子情,更是彻底消失了。
如今势如水火,恨不得从对方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所以今日参加沈大少爷春猎之中的,没有周氏之人,多是依附沈家的武将之后,还有其他的勋贵子弟。
李璃瞧着,微笑地摇扇子。
春猎,别人弯弓射野味,他则一手执扇准备呐喊助威,而那柄帝王赏赐,镶着宝石碧玉的大弓和插满箭矢的箭筒则被边上策马跟随的东来南往捧在手里。
这一派风流公子哥儿的模样,不像是打猎,倒是来赏花看景,与周围准备大干一场的小伙伴们很是格格不入。
沈玉凌疑惑地看着突然文雅起来的李璃,策马到他身边,奇怪地问:“阿璃,怎么不带上你那把惯用的长弓,这种除了观赏,没别的用处的弓能干什么?”
李璃拿着扇子掩口,只露出一双笑眯眯的猫儿眼:“就是为了好看,应个景呗。”
“你不打猎啦?”沈玉凌纳闷道,“你骑射这么好,我还想跟你一起射个大家伙呢。”
李璃淡笑着摇着头,牵着缰绳遛马,马步跟他人一样优雅,只听到他说:“从今日开始我就是个文明人,打打杀杀的不合适。”
李璃这话让众人摸不着头脑,沈玉凌问:“这话什么意思?”
“笨!”李璃白了他一眼,接着用一种矜持的语调,微微垂眸,“我家大将军就要回来了,让他瞧见我凶蛮的样子,不太好!”
闻言,不只是沈玉凌,就是边上一众准备骑射的纨绔们都齐刷刷地伸手搓着手臂上闻鸡起舞的疙瘩,一股恶寒。
樊之远自己都杀人如麻,还在乎你猎个兔子野鸡?
再者,这不就是你一厢情愿吗?人家大将军在乎你优雅还是凶蛮了?
沈玉凌抽着嘴角干笑:“这不是还没回来吗?”
“他在不在都是一个样,我现在就得修身养性,不杀生。”
论歪理,是没人说得过李璃的。
“那王爷,咱们猎来的野味,你还吃吗?”边上一位少爷挠着头问。
李璃想了想,点头:“吃。”
众纨绔:“……”
“谁刚说不杀生来着?”沈玉凌掏了掏耳朵。
然而话音落下,就听李璃理直气壮道:“我没杀生啊,是你们杀的,死都死了,为什么不吃?对了,阿凌,你们往林子深处去,那里的野兔比外头的个儿大,味道还好,有嚼劲。”
周围顿时一个个抬头望天,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
沈玉凌对上李璃是一点脾气都没有,抓起弓箭道:“知道了,不过阿璃,你还真非那冰块不可啊?”
李璃眨了眨眼睛,笑容满面地肯定道:“那当然。”
作者有话要说:
大将军:我依旧活在世人的话里。
第11章 纨绔
沈家在城外围猎的林子里有座别院,修建的美轮美奂,平日里除了女眷出来踏春,也就邀请亲朋故友来此耍玩。
等他们打猎回来,别院的管家早已经将上下安排妥当,一番洗漱歇息之后,便可开宴设席,寻欢作乐。
妩媚婀娜的舞女穿着霓虹轻纱裙,随着靡靡丝竹翩翩起舞,定格的瞬间抛给这群京中尊贵公子们一个大胆含情的柔光,只是这番情意注定辜负,这些薄情的男子正与身旁倒酒揉肩的美人们打成一片。
今日一番打猎挥洒了汗水,晚上便陷在这温柔乡里。
沈家大少爷请的客人,别院里的侍女都是难得一见又知情知趣的美人,专用于招待。
使唤的舒心,看得顺眼,也能在宴罢将人带走,不用担心不干净,都是雏儿。
是以这些少爷们搂着抱着躺着,柔荑送酒,香唇喂果,整一个香艳迷离,完全放开。
当然,只有坐在沈玉凌身边的李璃,伺候他的两位姑娘都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倒茶,一个剥瓜子,没别的用处,一晚上似乎就打算这么过去了。
两位姑娘互相看了一眼,接着老老实实,目光清明地干着手里的活,略微有些……无趣。
沈玉凌从侍女的大腿上坐起来,支着脑袋瞧着一边吃茶磕瓜子,一边欣赏着舞姿的李璃,最终无力地拿起桌上的果子丢了过去:“阿璃。”
李璃仿佛长了眼睛似的抬手接住,接着咬了一口丢到边上,眼神莫名:“作甚?”
“我说,你丫的还真为那樊之远守身如玉了?”
沈玉凌是见过樊之远的,这位大将军回京,必定会来拜见他的祖父,也颇受武宁候重视。
沈玉凌有时候也会被带着见他,就觉得这人身上戾气太重,满身的杀气浓烈的仿佛还在战场上,别说端茶送水的侍从,就是他自己稍微凑近一些都有股窒息的压迫感,总觉得鼻尖的血腥味弥久不散,一般人是真不敢接近樊之远五步之内。
这样的人就是长得再英俊,再位高权重,也没敢嫁给他吧?
所以李璃对樊之远这般爱的深沉,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你究竟看上他什么了?”沈玉凌发出灵魂的拷问。
李璃拿起扇子点了点下巴,思索片刻回答了一句放之四海皆可用的话:“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矣。”
沈玉凌掏了掏耳朵:“说人话。”
“好吧,大将军英雄盖世,正气凌然,你不觉得跟他在一起,就特别有安全感吗?”李璃说到这里眼中流露出深情来,“这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对家眷特别温柔的人。”
此言一出,别说沈玉凌,就是边上东倒西歪的诸多纨绔也刺啦一声坐直身体,一副见鬼的模样。
“温柔?”沈玉凌觉得他不认识这个词了。
其实武宁候不是没想过亲上加亲,来场联姻拉拢樊之远。
先别说后者答不答应,单是沈家的姑娘没见之前对这位收复河山的大英雄还含羞带怯,颇为好奇,可等到寻了机会见上一面之后,各个煞白了脸,摇头抵死不从。
樊大将军修罗在世,生人勿进,娇柔的姑娘家哪儿受得了那种可怕压力,嫁过去躺在边上万一不小心被这人一刀砍了怎么办?
所以哪儿来的安全感?
沈玉凌面色复杂地看着李璃,由衷赞叹:“阿璃,你的眼光……真是独特。”
本以为这人不过是见猎新奇,偶尔眼瘸迷恋一下,毕竟樊之远的那副皮囊的确让男人妒忌,只是等过了新鲜劲就能认清现实。
没想到这都快四年了,李璃还追着樊之远不放,看样子是不追到手不会罢休了。
李璃闻言眉尾一挑,得意道:“这是自然,我家大将军能文能武,有才有貌,从不像你们这般勾三搭四。”说到这里,他颇为嫌弃地瞧着这帮家里红旗不倒,外头彩旗飘飘的狐朋狗友,然后对沈玉凌道,“先说好,大将军是我的,等他回来,你们沈家可别给他介绍媳妇,不然翻脸啦!”
李璃别的都好说话,可若是关系到樊之远,那就是典型的为了媳妇可以插兄弟两肋的见色忘义之徒。
就是这个媳妇太过生猛,还完全是李璃一头热,人压根不搭理他。
沈玉凌闻言切了一声:“放心吧,祖父就是有这个意思,可我家里的姐姐妹妹们各个不乐意,逼急了甚至要抹脖子上吊……啧啧,也就只有你了,这种修罗也敢喜欢,但愿你能心想事成吧,不过万一……”
“嗯?”
“万一你成功了,他要是对你动手,你记得使上轻功跑快一些。”一个果子顺手被砸了回来,沈玉凌徒手接住。
周围顿时哈哈大笑,就连那些陪酒玩乐的姑娘们也抿着唇笑起来。
这气氛越发热烈,酒香混着女儿香,在丝竹靡声之中,酝酿出暧昧的欢愉。
不过突然,李璃身边的东来悄悄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递给了李璃。后者打开,看了一眼,接着嘴角挑起玩味的笑,拿起扇子,闲闲地摇呀摇,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不知道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沈玉凌跟他多年相交,一瞧见李璃那戏谑的笑容,就知道哪个地方又有好戏可以看了,于是忍不住问道:“发生了什么?”
李璃转过头看他,挑眉道:“想知道?”
“卖什么关子?是谁家又出了什么糗事,让你手下的那什么记者给逮住了?”
“这个嘛……糗事没有,不过倒有件为难事。”李璃略作苦恼地说,但看那摇扇子的频率却是闲适自得的很。
“还有你犯难的时候?”沈玉凌自是不信,伸出手,“给我看看,有难事兄弟给你解决,不过有好戏,兄弟也得一块儿看。”
李璃听此不禁低低笑起来:“说的也是。”然后把信递了过去。
沈玉凌在看信的时候,听到李璃略作苦恼地道:“这么大一件事儿,你说,万一咱们的礼部尚书俞大人亲自找上我,那我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消息是登在小报上呢,还是不登?”
信里就是一则消息,便是今早八卦记者看到的从王珍腹部取出来一枚玉佩,样式已经画下来。
而李璃这么说,便已经断定这枚玉佩就是俞世洪的。
其实这个案子在民间和寒门读书人之中影响较大,因为都是出自这个阶层,能够感同身受。
而在勋贵官家,却不过是一件谁家不成器的子孙胡作非为的小事罢了。
沈玉凌虽然看不上俞世洪这种持强凌弱的恶性,丢了大家公子的脸面,其余的倒也没怎么在意。
将走狗丢出来当替罪羊结案,也是膏粱之家常常替惹是生非的子孙善后脱罪的常用手段。
只是礼部尚书……
别看沈玉凌比李璃大不了几岁,在他爹禁军统领手底下讨了一份不大不小的校尉之职,可作为沈家第三代长孙,他对朝中的动向还是清楚的。
礼部尚书可是彻底的左相派!
而前些日子,左相跟武宁候就樊之远一事彻底撕破脸皮,互相正死盯着对方,企图找出把柄来。
“板上钉钉的证据……”沈玉凌瞧着那枚玉佩花纹,忽然笑起来。
李璃纳闷地看了他一眼。
“阿璃,谁都知道你的八卦小报只说真话,不报假事,这件案子既然没完,你也应该继续报道下去。想想那得多大的怨恨才能将这么大的玉佩给活吞下去,啧啧,我觉得总得让死者含冤昭雪,让凶手绳之以法,你说是不是?也不枉你的小报这么受欢迎了。”
沈玉凌一派正气凌然,然而李璃却嗤笑着拒绝:“别,你可太抬举我了,你知道我是最讨厌这种麻烦事。早知道牵扯出礼部尚书,哪怕最近小报内容再无趣,我也绝不粘手,啊呀,失策,失策。”
李璃神情懊悔,看沈玉凌脸上尤自带着不甘心,便戳穿道:“你们沈家跟左相的恩怨,我可不管啊,对了,最好也别泄露出去,这事儿到此为止。”
沈玉凌被李璃这么一说,便噎下了。
只是这个话题被挑起来,便有边上的一个纨绔嘲笑道:“凭俞世洪的身份,什么样的女人没有,非得去沾惹良家妇女,瞧,惹了一身腥了吧。”
“他老子俞自成怕是得后悔,怎么不在他出生的时候溺死在便盆里,要是哪天俞大人下台,估摸着就是他扯的后腿。”
“哈哈,说的对。”
“对了,这届春闱的主考官不就是礼部尚书吗?”忽然有人提醒了一声。
“哟,教导出这样儿子,还能成为这届进士的座师啊?”
“玉凌,你说这要是那些考生们知道了,会不会闹起来?”
9/130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