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东都阁案录(推理悬疑)——觅丫

时间:2020-10-29 19:18:05  作者:觅丫
  “蒲先生。”唐无衣施礼道。
  那位蒲先生也恭敬回了礼。抬头的时候一眼看见了站在唐无衣身边的闻韬,瞳孔瞬间紧缩起来,倒吸了一口气。
  唐无衣有些纳闷,此人乃东都阁的谋士蒲启明。虽名为谋事,但唐无衣一直以师长之礼待他。蒲启明博学多才,算无遗策,掌东都阁刑罚,行事一向稳当,不知今日怎么失态起来。
  “蒲先生?”唐无衣提醒。
  “这位是?”蒲启明望着闻韬。
  “小道闻韬,师从昆仑清虚子。”闻韬道。
  “原来是昆仑的人。”蒲启明道。
  “蒲先生,怎么了?”唐无衣问。
  蒲启明摇摇头:“无事,我很久没见到像闻道长这样的少年英才了。”
  “哈哈哈。”唐无衣道,“蒲先生,您什么时候会相面了?他的名号就是紫薇仙君。”
  “不……没有。”闻韬低声否认。
  “紫微……仙君吗?”蒲启明眯着眼睛,像是在自言自语。
  “时候不早了。”唐无衣提醒道。
  “无衣,你大哥让我转告你,这次你跟我一起回洛阳。”蒲启明对着唐无衣道。
  “啊?为什么?我还有事情没查完呢。”唐无衣望了望闻韬。
  “莫要多言,走吧。”蒲启明声音不高,但语气却是毋庸置疑。
  不仅是唐无衣,连闻韬也一下子愣在那里。他这次出来了一月有余,几乎一直和唐无衣形影不离。骤然要分开,他也一下子觉得不自在起来。
  唐无衣心知,大哥和蒲先生让他回去,必然是有事情要处理。他对闻韬道:“我先回去,之后如遇到疑案,一定找你来助我。”他目光坚定,望着闻韬,如常笑了一下,然而这笑中却没有平日春风和煦的感觉。
  闻韬莫名感到一阵失望,他眉头微蹙,面如霜雪。
  “韬儿。”众人回头。
  不远处,竟是昆仑的季无妄季门主亲自前来。
  季无妄走过来,对着唐无衣道:“唐阁主,多谢照拂我昆仑子弟。”
  唐无衣抱拳道:“理应如此。”
  “韬儿,我们也走吧。”季无妄没有再说什么。闻韬默默跟了上去。
  东都阁的马车上,蒲启明还在盯着那个渐渐远去的少年的背影发呆。
  第二案,完。
 
 
第三卷 少林疑云 
第59章 3.1兄弟
    楔子
  黑暗中,远远近近的脚步声此起彼伏。门上映着的黑色树影一直在摇动。
  兵器相碰撞的声音,刀剑刺入□□的声音,惨叫声开始一点一点传过来。
  案前坐着的人一动不动,如同一尊石像。
  忽然间,门口印出了火光和飞溅的血迹。一个身着战甲的将军劈开了门,他的脸映在火光中,扭曲而狰狞。他用火把映出案前那人的脸,如一方美玉,俊朗温和。而此刻,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来人。
  “我敬爱的王,你好啊!”那将军用刀指着坐着的人,“事到如今,你还不臣服吗?”他的语气狂妄至极,后面的随从都在起哄助威。
  “你杀了我。”那坐着的男子只是重复这一句。
  那将军恼羞成怒,用刀刺向他胸口,厉声道:“求我!快求我!”
  那男人被刺了一刀,血流如注,只是平静道:“你可以杀了我,但我不会求你的。”
  那将军被彻底激怒,把男子拎起来……
  在火光中,起哄声变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嘲笑,那将军的笑声如同野兽一般。
  而旁边的隔间拉开了一条窄窄的门缝,一双眼睛惊恐地望着这一切……
 
 
楔子完
  ——————————————————
  京都,观政殿内。
  齐王耷拉着脑袋,垂着手,像被打了霜的茄子,承受着来自殿上之人的咆哮。
  “胡闹,简直胡闹!你堂堂亲王,跑到这样的场合,出了命案还不肯走,你是要朕去乐坊给你收尸吗?”此人正是大周天子李枢,十多年来战功赫赫,击吐蕃,灭高昌,定回鹘,如今正是而立之年,周身龙气环绕,世人多有以前朝太宗比之。
  齐王战战兢兢。他从小养尊处优,并没有经历什么风浪,奈何文武都很平庸,于是李枢登基后他便一心做个闲散王爷,惟愿斗鸡走马过一世,天地兴亡两不知。平时李枢对他并没什么期望,所以待他宽和,偶尔他的玩乐点子还能得到李枢的赏识。
  于是齐王大着胆子道:“皇兄,我也不是第一次去,去了几年了……”
  他还未说完,李枢两道刀子一样的目光已经射了过来,齐王赶紧闭了嘴。
  李枢叹了口气道:“你喜爱玩乐朕是知道的,不出格也就罢了。平日在京都你就是夜夜宿在乐坊朕也没说你什么。可是这次,你就带了几个府兵去了扬州,那杀人者乃高昌余孽,和你近在咫尺。她若想报仇,拿你开刀,你可有还手之力?”
  齐王低着头,没话反驳。
  李枢顿了顿,又道:“朕还听说你为了捧一个舞伎,一掷千金,花了上千两银子。”
  齐王小声嗫嚅道:“云裳坊不是三哥在管吗?我撒点银子就当是送给三哥,助他生意兴隆了。”
  “你!”李枢一时气急,望着这个不成器的皇弟,摆摆手道,“滚回去思过,一个月内不准出宫!”
  “是,是,臣弟遵命!”齐王如蒙大赦,飞一般溜走了。
  齐王刚走,大殿后面就转出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王爷,面如冠玉,文质彬彬,一双瑞凤眼看起来格外和蔼可亲。他穿着青紫色锦袍,虽无纹饰,却是厚重华贵的料子。
  “皇兄,不必和五弟置气。”他笑着开口,语气温和。此人正是燕王李栩,大周三王爷,李枢的胞弟。
  李枢见是他,整个人松弛下来,扶了扶额道:“此事凶险,唐景啸报给朕时着实心惊。”
  “皇兄不必担心。东坊虽远在扬州,臣弟多少也会看顾一二。”李栩道。
  听他提起了云裳坊,李枢面色一沉道:“你扶持云裳坊之事,朕一直不大赞同,你在朝廷上毕竟是朕的左膀右臂,若被有心人知道你乃云裳坊背后之人,于皇家颜面有失。”
  李栩并不急着反驳,而是静静分析道:“皇兄目前根基尚不稳固,又常常御驾亲征,这天下百官之心,不可不防。纵然皇兄有经天纬地之才,所向披靡,但难保有人心中念旧,伺机而动。臣弟的云裳坊,不过是帮着皇兄监察一二这天下百官,乃至武林动态。回头臣弟好好跟五弟说明,保证他不再胡来。”
  李枢道:“这次的事出格了些,要是此事东都阁没有接手,由扬州府捅上来,还不知要如何收场。”
  李栩赶紧赔罪道:“臣弟知错,已换了西坊的坊主。是臣弟御下不周,选人不当,竟让暹教余孽混入云裳坊。”
  李枢叹了一口气道:“当年一举攻破高昌,因暹教之事对高昌子民赶尽杀绝,是朕鲁莽了。”
  李栩道:“皇兄何错之有?暹教乃邪术,应当赶尽杀绝。”
  李枢道:“已过去十年了,罢了。你告知刑部,暹教徒格杀勿论这一条弃了吧,如有发现烙有圣火印者,暗中缉捕审问,如无异状,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皇兄……”李栩似乎还想劝说,李枢却是摆了摆手。
  李栩见此事难以说通,又想起一事道:“皇兄,唐景啸此人,还是要防一防。”
  “哦?”李枢望向李栩道,“朕和景啸是战场上的交情,他又娶了皇后族妹,此事若不是景啸去善后,朕还不放心。”
  李栩道:“皇兄,他毕竟原先是天策府的人,他父亲唐佑又……还有他那个义弟,掌管着东都阁的唐岳,臣弟也不放心。东都阁虽不是明面的朝廷机构,但看顾着武林,武林的势力不可小觑。当年的天策在武林中颇有威望。”
  李枢笑了笑道:“天策能做到的,神策也一样可以。神策军中将士有一半是原来天策军重编的,景啸乃原先的天策少将军,有景啸在,朕放心。”
  李栩道:“正是如此才不得不防。原先皇兄的朱雀军完全听命于皇兄,如今的神策军,虽然重编后人数翻倍,战力也增强了不少,却有不少是只认唐景啸不认皇兄啊。”
  李枢喝止道:“不要再说了。三弟,你从未上过战场,不懂朕和景啸过命的交情。他如有异心,五年前就不会顶着一世的骂名弃了他父亲,来追随朕了。朝堂上的算计,你留着对付文官便好,朕的将军,信便是信。至于唐岳,既被景啸认作了义弟,是他信赖之人,朕便放心地用。你无须多言。”
  李栩无法,恢复了温和的笑容道:“皇兄说的是,臣弟这就去整顿云裳坊。臣弟告退。”
  大周三王爷李栩,世人称之宰相王爷者是也。
 
 
第60章 3.2闭关
  昆仑,太极观。
  季无妄坐在主殿之中,闻图南侍立一边,下面跪着闻韬。
  “韬儿,你告诉我,你这次犯了哪些错?”季无妄语气平静,脸色却是不霁。
  闻韬平静道:“其一,不该不通报师尊擅自下山;其二,不该擅自去扬州乐坊,有碍清修;其三,不该沾荤腥,饮酒。”
  闻韬说完,季无妄的表情还是很阴沉,闻图南不禁担忧地望了一眼闻韬,刚想替自己的爱徒说两句好话,只听季无妄道:“韬儿,你说的这些,我固然不赞成,但未必罚你,你师父也爱游历天下,我并未阻止过。”闻图南闻言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是季无妄最为喜爱的徒弟,来去自由,从未受限。
  闻韬有些不解地看着季无妄。
  季无妄道:“你最大的错,在不遵循游必有方这几个字。我已让唐阁主给你递信,让你千万告知我们你的行踪。本来归云山庄事毕之后你就应该回昆仑。结果你擅自和唐阁主去了扬州,期间一点音讯也无。你是我昆仑弟子,昆仑甚少插手武林之事,而你这次出山,好不威风啊。”
  季无妄为人淡泊谦和,很少用这样的语气。闻韬闻言低头道:“弟子知错。”
  “我和你师父悉心教导你十几年,本以为你天资卓越,性情通透,安于修道,不想你入世之心如此之重,太让我失望了。”季无妄叹气道。
  闻韬却抬起头道:“师尊,我非是有入世之心,而是师尊和师父都说,大千世界,世事万象,道在其中。我就算读遍万卷书,若不去亲自验证,又岂能真正了解其中之道?”
  季无妄深深地看了闻韬一眼,他还是如从前般不染纤尘,但他的眸子却似乎亮起了星光。
  季无妄似乎被噎了一下,良久道:“回去闭关反省一个月。”
  闻韬恭恭敬敬向二人磕了头,从容走了出去。
  闻韬走远后,季无妄对闻图南叹气道:“这孩子,是管不住了。”
  闻图南道:“少年心性,在所难免。他天资卓绝,我早就猜到,昆仑关不住他。”闻图南笑了一下继续道,“师尊,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哪里能在家中待得住?虽是个女子,却也要隔三岔五乔装打扮闯闯武林的。他虽文气些,心却是大的。”
  季无妄摇摇头道:“你和他如何能一样?”
  闻图南打趣道:“我既愿意收他,也不介意徒儿和师父一个性子。”
  季无妄笑着摇摇头:“他还是留在昆仑更好些。”
  闻图南劝道:“您老也看开些,我看了唐阁主的回信,唐阁主年轻有为,言辞恳切周到,又掌着东都阁,是个可靠的。难怪韬儿愿意跟着他。”
  季无妄道:“若不是有唐阁主看顾,我也不会放任韬儿去扬州。那日我去扬州接韬儿回来,看他们甚为投契,唐阁主还说韬儿帮了他许多,以后如遇到疑案,还想请韬儿帮忙。”
  闻图南笑道:“韬儿从小长在昆仑,弟子中并没有和他投契之人,他们少年人,难得遇到天资、脾气相投的。这次韬儿能遇上唐阁主,也是他的幸事。”
  “唐阁主的人品我是放心的,只是东都阁背靠朝廷,我不想韬儿卷进去。”季无妄此刻不像个武林宗师,反而像个寻常人家操心孙辈的老人家。
  “师尊,”闻图南正色道,“韬儿这孩子生下来就是那样的命格,岂是我们可以左右的。何况韬儿刚才说的在理,不入红尘,不见万象,如何成道?命格可能无法左右,他既有心求道求理,总是好事。”
  闻图南不愧是季无妄最喜爱的弟子,三言两语说得季无妄心中好受了不少。
  一月后。
  闻韬出了关,还是如往常一样晨练、诵经,出入于闻图南处和灵虚子的炼丹房。他很想写信问一问唐无衣,云裳坊的事后来查得如何,江湖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疑案,以及,北邙山是否已经绿树成荫。可是他踌躇了好几天都没有动笔。跟着唐无衣的时候,他从来不用做那个开启话题的人。他常常梦到云裳坊案告破的那天晚上,他和唐无衣喝醉了酒,宿在芳菲阁的屋檐上。屋檐很硬,可是扬州的风很轻软。那些花魁娘子曾经惊艳的歌舞最终化成了他梦中破碎的琉璃。
  “韬儿。”闻图南发现了发呆的闻韬,他从出关之后总是这样若有似无地放空。
  “师父。”闻韬施礼。
  闻图南毕竟是昆仑唯一的女子,看自己的徒儿比旁人更通透些。她似是不经意道:“韬儿,刚才师尊接到了一封信,是少林的明心法师送来的,呵,那字写得真是不敢恭维。不过他信中提到了你,你去太极观看看吧。”
  明心法师?闻韬尤记得在归云山庄之时和明心法师相交甚欢,应了一声往太极观去了。
  太极观中,季无妄正拿着一封墨迹点点的书信皱眉看着。见闻韬过来,已猜出了七八分来意,把信给他道:“你自己看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