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东都阁案录(推理悬疑)——觅丫

时间:2020-10-29 19:18:05  作者:觅丫
  唐无衣起身,带闻韬逛了逛东都阁,走到前院书堂的时候,见十几个身穿朱雀纹玄衣的东都阁子弟正在读经,个个目光清明,声音朗朗。
  “唐岳,这些子弟你是从哪里找来的?”闻韬问。
  “大多出自武林,若是世家子弟的话,修文可参加科举,习武可进神策军。”
  “那你……”闻韬想起在少林时唐无衣看到唐景啸戎装前来的神情,心想若是可能,他也一定愿意做征战沙场的将军,他一直没有问过唐无衣的身世,只知他是唐佑的义子,唐景啸的义弟,其中曲折却是一无所知。
  唐无衣道:“据我义父说,他早年四处征战时在战场上收养了我,我父母双亡,无亲无靠。他虽如此说,我却没有一点印象,我的记忆就是从北邙山下的天策营开始的。义父待我视如己出,我十几岁的时候也是一心想做天策上将军,后来得知非世家子弟不得入天策时,伤心了好久。”他顿了顿,眼神中似乎还有一分落寞,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笑意道,“不过义父早早就筹划把东都阁交给我,东都阁历史悠久,是连结武林和朝廷的重要机构,义父对我,实在是思虑深远……”
  一阵风吹来,远远传来闻韬房中泠泠的风铃声,阳光在琵琶树下投下斑驳的阴影。闻韬静静听着唐无衣的过往,这一刻时间似乎停滞了一般。
  “无衣,闻道长。”来人对二人做了一揖,正是蒲启明,刚刚下了学堂早课。
  只见蒲启明着装简朴,整个人自有一股高华冷傲之气。
  唐无衣和闻韬回礼道:“蒲先生。”二人随着蒲启明走到他的书房,只见诺大的书案上放着一大捧二月兰。二月兰本是极为常见的植物,浅紫色,开得正灿烂。唐无衣记得,每年这个时节,蒲先生总要在桌上放上一捧二月兰。
  唐无衣笑道:“蒲先生,洛阳的牡丹开得正好,我下次让人送一点进来,放在您书案上正好。”
  “不必。”蒲启明道,“此花就很好。牡丹太奢华,与我这书房也不太相配。”
  唐无衣知道蒲启明的性子,没有坚持。他虽是这里的阁主,但平日各种事情都要敬蒲启明三分。蒲启明望了望闻韬道:“闻道长此番是要在这里长住吗?”
  虽然是极其普通的问题,闻韬却觉得自己的耳根红了,此番是要长期在东都阁了吗,以什么名义呢?
  唐无衣赶紧道:“你想住多久便住多久,接了案子我们便一起去查。”他对他挑了挑眉,眼中含笑。
  嗯,已经下决心要追随唐岳了。闻韬心想,和他一起游历江湖,解决疑案,虽不在军中,也可死沙场,诛奸佞,守忠魂。
  闻韬像是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般道:“蒲先生,唐岳,这次叨扰了。不日我就要回一趟昆仑。”
  “你要走吗?”唐无衣脱口而出,眼神微闪,语气中似乎有轻轻的颤动。
  闻韬对他粲然一笑,他从未笑得这么灿烂,如清晨的第一缕划破层云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不仅是唐无衣,连蒲启明都望着闻韬微微失神。
  “我回昆仑向师尊当面说明一下,之后就要麻烦你收留我了。”闻韬望向唐无衣。
  唐无衣心中似乎有无数个小鞭炮炸开,他负在身后的手悄悄抓住了闻韬的衣袖,不动声色往闻韬那儿靠了靠,心中的温柔似乎要溢出来一般。
  “如此,也好。”蒲先生的表情有些捉摸不定,不过此刻无论是闻韬还是唐无衣都无暇理会。他望着两人并肩离开,虽没有交流,但那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满足让他驻足凝视了好久……
 
 
第84章 4.2明志
  闻韬曾经无数次站在昆仑的山门口,但从没有一次像今日这么心情复杂。
  本来唐无衣要送他回昆仑的,但闻韬婉言拒绝了。这本来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从小他的一切就都被安排得很好,他也很顺从地接受这些安排,作为昆仑天资卓越的弟子,作为清虚子唯一的徒弟,他知道师尊一向对他有很高的期望,希冀他能在求仙问道一途上有所建树。可是,这终究不是他想要的。
  比起出世无为,他更想去真真切切地感受这个世界,更想去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旁观还是介入,更想去坚持自己的守护。固然,这样免不了遍体鳞伤,免不了心灰意冷,可是那些热血和心跳却是在那些漫漫修道的平静岁月里永远也无法出现的。昆仑山终年不化的冰雪固然纯净不染,但他更想要春华秋实,夏葛冬裘,更想要感受世间极致的善与恶,并像唐无衣和唐景啸曾经做过的那样,遵从本心亮出自己的锋芒,无畏生死。
  “韬儿。”闻图南在山门接他,但她一见到闻韬,就明显感到他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从前是个故作老成的少年郎,目光清朗却似乎蒙着一层淡淡的冰雪,而这一次,那些曾经的冰雪一消而散,亮得如同琉璃,本来一二点星光的眼眸此刻已是止不住的光芒万丈。
  “师父,我想见师尊。”闻韬单刀直入,他从小便是这样,从不会拐弯。
  闻图南微微皱了皱眉道:“师尊正在闭关,明日才会出关,你有什么先跟我说吧。”
  闻韬点了点头,和闻图南走进昆仑。
  “什么,你要出师?”闻图南纵然聪明绝顶也没想到闻韬提出的是这个要求。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道,“那,你以后准备去哪里?”
  “东都阁。”闻韬平静道。
  “你……”闻图南在脑海中转了好几个弯,试探地问,“你是和唐阁主……”
  闻韬直视闻图南:“师父,我已经决定今后都要和唐岳一起查案。”
  唐岳,已经直呼其名了吗?闻图南在心中打鼓,她之前就看出二人投契,因为闻韬从小冷淡内向,她一直觉得他能找到投契之人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么快闻韬就决定要离开昆仑了。
  她故作轻松问道:“那唐阁主那边?”
  “他乐意之至。”
  闻图南好像被噎了一下,也对,唐无衣已经是阁主,并不需要去征求谁的同意。她心中千回百转,终于只是问道:“韬儿,你要不要再想一想?你从小一直在昆仑,骤然下山,难免觉得新鲜刺激。我从前也是这般,在家中总是待不住,一寻着机会就……”
  “师父,我决定好了。”闻韬打断道,他声音不大,却是毋庸置疑的语气。
  闻图南莫名想起惨惨戚戚的儿大不由娘这一句,她虽没有生儿育女,但闻韬确实是她亲手抚养长大,与其说是他的师父,不如说亦师亦母来的恰当。虽说她为人通透,此刻却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
  见她如此,闻韬反而安慰起她来,软软一笑道:“我此去东都阁,又不是永不回来,必是要常写家书,抽空也会来看师父和师尊的,就和我下山历练是一样的。”
  说到家书,闻图南扑哧一笑道:“你这次的家书倒写得格外好,师尊开心了好几天。不过我猜不是你写的,你哪能说这许多话?”
  闻韬粲然一笑道:“确实不是我写的。”
  闻韬没有说是谁写的,但闻图南一看便知。闻韬此刻如江南刚刚淋了雨水的茂竹,一往无前,向阳生长,那爆发的生命力让闻图南这样聪明而通透的人都受到了几分感动。
  “韬儿,你长大了。”过了许久,闻图南悠悠叹道。她唯一的徒弟就这样从一个乖巧优异的昆仑弟子变成了会为自己做决定的少年,他的未来还有许多未知在等他,但他已经义无反顾地奔向前方。
  “韬儿,师尊那边,我去说吧。”闻图南道,“他心中定然舍不得你。”
  闻韬心中微动,轻轻道:“谢师父。”
  一日后,太极观。
  “不行,绝对不行!”一向淡泊无为的季无妄一出关就被闻图南这惊天的消息打了个眼冒金星,“他胡闹,你也跟着胡闹吗?”季无妄指着闻图南,雪白的胡子微微颤着。
  “师尊,韬儿已近弱冠,您就是强迫他留在昆仑,也留不住啊!”闻图南道。
  “哼,他怎可想出师就出师?”
  “师尊,韬儿所学已远超昆仑其他弟子,何况修道一事,本来就不可强求……”闻图南缓缓劝道。
  “哎……”季无妄重重拍了拍扶手,叹道,“你是知道的,他的资质在小一辈中最为突出,我本是想,哎……”
  闻图自然知道季无妄原本有意百年之后将衣钵传给闻韬,当下只好劝慰道:“我自然知道。韬儿资质顶尖,是昆仑多少年都没有遇到的好苗子,可是,道法自然,何况他的命格也远非我们可以左右。”
  季无妄皱了皱眉:“我百年之后可还有什么脸去见……哎……”
  闻图南走上前,轻轻抚了抚季无妄的背,幽幽道:“师尊,韬儿遇上的是唐阁主,大概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我们也左右不得。您若实在不放心,还让他记在昆仑的名下,日后若是想回来还能回来……”
  季无妄垂着眼,一言不发。
  三日后,昆仑山门。
  依着闻图南的意思,闻韬虽已出师,却仍然记作昆仑弟子,因此还穿着昆仑道袍。此刻,他正望着太极观的方向,然而太极观的大门却依旧紧闭。
  昆仑五大长老都在山门为闻韬送行,唯独不见季无妄。
  “师尊他果真不愿意见我吗?”闻韬问。
  闻图南道:“师尊一时心中过不去,你日后可要记得多回来看看。”闻图南说着不觉红了眼眶。连一旁一直以刚猛见长的金虚子都不觉难过起来。而一直没少被闻韬折腾的灵虚子更是送了大包丹药让闻韬带着。
  闻韬伫立良久,见太极观依旧没有动静,于是放下佩剑和拂尘,在山门对着太极观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转身走下了常年冰雪漫天,遗世而独立的昆仑……
 
 
第85章 4.3播州
  昆仑山下,一棵大树脚下,正斜靠着一个青年。一身玄衣勾勒得他身材颀长而线条遒劲,一看便知是练武之人。此时已过了芒种,即使是昆仑山下,也已是一片茂密青葱,正午的阳光直射下来,浑身都冒着热气。那玄衣青年便在树下闭目养神,嘴上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倒是有几分酷雅之气。
  他眯缝着眼睛,忽见山上走下一个极其俊美的少年道士,便一骨碌站起来,双手负在身后笑起来,嘴边两个浅浅的梨涡,与这初夏的明媚十分相配。
  “唐岳。”那少年道士也笑起来,似乎有些不确定地问,“你是在这里等我吗?”
  “不然呢?”唐无衣挑眉,“我可是等了两日呢。”
  闻韬想起上次去洛阳,也是遇到了在等着自己的唐无衣,心中十分熨帖,睫毛上的光影似在跳舞一般。
  “都办妥了吗?”唐无衣问。
  “嗯。”闻韬点点头,从此以后,他行动自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太好了!”唐无衣道,“我们这就去播州。”
  “播州?”闻韬疑惑,播州地处西南,距昆仑倒是不远,只是民风闭塞,以夷人居多,不知唐无衣又接了什么案子。
  “本来还真不太愿意去。”唐无衣故意苦着一张脸,“据说那里都是毒虫和瘴气,这节气过去也闷热得很,不过嘛……”他一边说一边用一条手臂搭着闻韬的肩膀道,“跟韬韬去就不同了,毕竟,要是被什么蜈蚣、毒蛇、蝎子咬了你还能保护我是吧?”
  闻韬不明就里,认真回答道:“我带了好多灵虚子师叔给我的丹药,就在这里。”
  “哈哈哈哈哈哈。”唐无衣大笑,闻韬还真是一如既往地一本正经,但他不再像原来那样逗他,而是看着他认真地说,“谢谢你保护我。”
  闻韬满意一笑,二人轻快地向播州而去。
  播州之地,历来为蛮荒之地,夷人杂居,前朝设播州,取番之有才者之义,由前朝杨氏一族据之,教化夷人,通水利,建沟渠,世代镇守已有百余年。十数年前,南诏兴起,与吐蕃勾结,攻陷播州、益州,直指中原。西南告急,当时的天策上将军唐佑领天策军平叛,诛灭南诏,终换得西南太平。
  闻韬和唐无衣到播州时,果然天气炎热,蚊虫奇多。闻韬这种常年生活在天寒地冻之人尤其不适应,每次被咬都会肿起好大一块粉色的包,连灵虚子的丹药也不甚有用。唐无衣看着闻韬从脸上到颈上七八个粉红肿块还勉力忍痒的样子,真是又可爱又心焦。
  好在不日就到了播州城,城内有当地的医馆,此处卖的并非是中原常见的草药,而是苗药,取当地草木动物为原料,以苗人秘传之法炼药。如闻韬这样的蚊虫叮咬之症,在此处极为常见,卖药的苗家姑娘笑嘻嘻地给了他们一包草药,嘱咐外敷即可。
  唐无衣还不放心,在自己手上先试了试,果然顿觉清凉舒爽,才让闻韬敷用。他又在城内买了当地的丝麻衣衫,质地轻软,透气凉快。他想着之后探案难免要进入深山,因此买的衣衫都是束袖,长度也只到小腿中,很是轻便。
  一日休整下来两人都多少适应了播州的气候,此时,正在客栈吃着当地的汤粉。此处饮食偏酸偏辣,粉面都以大米制成,与中原殊异。唐无衣走南闯北倒是无妨,只是闻韬第一次食如此辛辣之物,直吃得满脸通红。
  唐无衣道:“若是吃不习惯就算了,我一会找找有没有白饼。”
  闻韬摇头道:“虽是辛辣,却也好吃,不可错过。”
  唐无衣笑着摇摇头,不动声色给闻韬倒了一杯凉茶。
  夜色如水,入夜后的播州燥热不减。唐无衣和闻韬倚在客栈房间的窗边,唐无衣问店家要了一盆井水,井水阴凉,吹来的夜风经过井水的降温,房间中终于稍稍有了一些凉意。
  唐无衣看着穿着束袖短衣的闻韬,印象中他总是一副飘逸谪仙的样子,而此刻除了肤如霜雪外还真是和一般的少年郎无异。
  “唐岳,此番来播州究竟是什么案件?”闻韬此刻方觉心境微定,讨论起正事。
  唐无衣叹了口气道:“事涉五毒教圣女。”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