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座皆惊,正演着皮影戏的赵二赶忙跪下来,面色惨白,磕头如捣蒜,一句话也不敢说。裘简却不依不挠,走到赵二面前扯着赵二的领口道:“谁指使你演这些乱七八糟的?说!”裘简一身酒气,本就有些醉醺醺的,此刻双眼发红,拽着赵二的衣领,似乎就要把他整个人揪起来。
赵二吓得魂飞天外,双唇发白,颤颤巍巍却说不出话。
裘简是军旅之人,最看不得这种拖泥带水,今日输了球本来心情就不好,又见了这等胆大包天影射本朝之事,李枢不便发作,他却忍不了。他是从李枢为魏王统领朱雀军之时就跟着李枢的,哪里容得下这种沙子。他见赵二不答,怒从心头起,一拳就打在赵二胸口,满座惊呼。
被打的赵二一个踉跄被打飞了好几步,惊惧交加,裘简下手又没有轻重,赵二竟是吐了一口血。周围的人赶紧围了上去。大家都以为不过是被打了一拳,大不了受一些外伤,不料赵二却是昏厥了过去。李枢见状赶紧叫来太医,然而等太医赶到时,赵二已经气绝身亡!
裘简这下子酒都醒了,满殿的百官都看着他,他大惊道:“我就是打了他一拳,并未下死手!”转而面向李枢下跪道,“求陛下为臣作主!”
李枢满面难色,虽说只是死了一个平民百姓,但裘简确实是在百官面前打人致死,百口莫辩。
“陛下!”裘简还在磕头。
谏议大夫已经启奏道:“陛下,裘将军殿前杀人,不可包庇。”谏议大夫乃门下省的长官,掌监察,最是铁面无私,他既发了话,李枢也难以驳回。
李枢艰难道:“依爱卿的意思,此事该如何处置?”
谏议大夫再拜答道:“自然交由刑部处置。”
“不可!”尚书令启奏道,“陛下大宴百官,这个班主死因不明,宜内查,不宜声张。若是交由刑部,大白天下,恐民心不稳,引为不祥之兆。”
此言一出,有不少官员纷纷附和,宫中出了血光之事,实在不宜大肆宣扬,而一旦交由刑部,此事恐怕就要物议沸腾,很难压下去。李枢正在踌躇间,忽然瞥见了坐在殿下的唐无衣,灵光一闪道:“唐岳,此事若交给东都阁,你可有把握?”
唐无衣忽被点名,赶紧跪下,听到圣上竟要将此事交给自己,心中一阵忐忑。他在脑海中飞快盘算,此事恐怕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这本《双龙夺珠》是谁所作,又是如何为春喜班所得,而春喜班又怎么会在天子百官面前演出来?这些都是疑点,他实在没有把握能查出个水落石出。他抬起头,刚想推辞,忽见闻韬用唇语说了三个字“蒲先生”。唐无衣心中一惊,不错,还有蒲先生的事,是否与此有关?他当时决定来京都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查蒲先生究竟为何自尽,如果蒲先生的自尽和这次的事件有关,那唐无衣就必须要接下这个案子。
想到此处,唐无衣沉着道:“臣愿尽力一试!”
第121章 5.13雄黄酒
“好!”李枢闻言大赞。如今的局面,他骑虎难下,既不想让裘简被刑部革职调查,又不能当着百官的面公然包庇。燕王李栩作为宰相本来可以协调此事,然而刚才的皮影戏他也被影射其中,此刻反而不便介入此事。而东都阁办案经验丰富,虽不是正经的朝廷机构,但一纸诏书下去也可名正言顺地查案,就算出了篓子最后还有刑部兜着。
李枢见唐无衣并未推辞,心中也十分欢喜,他对唐景啸点了点头,示意他不用担心,朗声道:“传朕的旨意,唐岳即日起为大理寺特使,全权审理裘简一案。裘简就先关押在大理寺吧,春喜班其他相关人等也一并先带到大理寺关押。”
“臣遵旨。”唐无衣拜道。
经此一事,殿上的百官都有些兴致缺缺,本来旨在促进君臣和睦的端午宴此刻如鸡肋一般。百官们互相安慰着:“一定是那个班主本来就身体不好”“就是,不过裘将军下手也重了些”云云。李枢在殿上脸色就有些不好,皇后几次软言安慰都没什么成效,眼见已快到了亥时,按惯例,到亥时端午宴闭。往年亥时往往是乐舞的最高潮,百官尽兴而归,今年费心筹划了半天,却得了这么个下场,李枢不禁有些气闷,手指敲打着桌案有些心不在焉。
李栩本就是个七窍玲珑之人,这次的宴会也主要是他筹划的,在目前的窘境下他一直在考虑如何补救。刚才在殿上究竟是不是裘简一拳打死了赵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官的观感和态度。此事出得蹊跷,皮影戏中影射的本朝之事不知有多少官员看出了门道,要是看出了门道又目睹了李枢的亲信裘简打死赵二一事,难免会觉得裘简有灭口之嫌,这样一来李枢的根基就会大大受损,那些他继位时受到的非议恐怕又要卷土重来。
他微微锁眉,忽然计上心头,把大内总管杨吉叫过来,低声询问道:“杨公公,回鹘上贡的葡萄酒还有多少?够不够赐给百官,一人一杯?”大周一朝,虽早已得了葡萄酒的酿制方法,但葡萄还以回鹘的马乳葡萄为最佳,故而品质最佳的葡萄酒还得是回鹘献上的贡酒。
杨吉想了想道:“回王爷,节前陛下赐下去了不少,怕是不够。”
李栩皱了皱眉,杨吉见状赶紧道:“王爷,既然是端午,何不赐雄黄酒呢?宫里都是备下的,今年特地用了上等的汾酒做的雄黄酒,外面是买不到的。”
“如此甚好,赶紧去准备,亥时赐酒。”李栩展眉道。
杨吉赶紧下去准备。李栩则走到李枢身边耳语告知此事,李枢一听,果然大喜,天子赐酒,是无上的荣耀,现下百官兴致缺缺,不若赐酒下去君臣共饮,定可使君臣一心,一扫刚才的气氛。
不一会儿,杨吉已经回来,朝着李枢和李栩点了点头,示意已经准备好。
李枢清了清嗓子道:“今日端午佳节,朕必要让各位爱卿兴尽而归,特赐雄黄酒,贺此太平盛世!”
百官听言纷纷拜谢,一时麟德殿内外一片称颂之声。殿外数以千计的官员已有内侍一一奉上雄黄酒,殿内的多是皇亲国戚和高品阶的朝廷官员,对刚才的皮影戏和裘简之事目睹得最为清晰,因而由李枢和李栩亲自奉酒。天子和宰相亲自奉酒,这是从未有过的殊荣,殿内的众人受宠若惊。李栩这边,第一个奉的就是唐景啸。杨吉托着托盘道:“王爷特地吩咐,唐将军有旧伤,不宜喝冷酒,这一杯是特地加热的。”
唐景啸和李栩的关系一向不咸不淡。李栩是李枢的胞弟,也是朝廷的宰相,文官之首,唐景啸则是武将头领,自古文臣武将便有诸多龃龉之处,更何况唐景啸出身天策,李栩对他便格外忌惮些。今日李栩放下姿态亲自赐酒,唐景啸心中也颇为感激,双手接过后一饮而尽。
李栩奉到唐无衣时,格外亲切道:“这次的事,事关陛下和裘将军的清誉,要劳烦唐阁主了。”
唐无衣赶紧道:“王爷言重了,能为陛下和王爷分忧,是下臣的福分。”
李栩笑着点了点头,忽然话锋一转对闻韬道:“本王早听闻东都阁二圣,唐阁主善拷讯,闻道长善断案,这次闻道长也来了,想必能查个水落石出。”
闻韬一惊,不想李栩对他的名号如此了解,赶紧要跪,哪想李栩一把扶住闻韬道:“不必跪了,好好查案要紧,本王拜托两位了。”李栩这话说得诚恳至极,又亲自奉了闻韬一杯雄黄酒,闻韬赶紧饮下。喝完后将空着的酒杯放回杨吉端着的托盘,抬首看见他白净柔和的脸,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在看什么?”李栩和杨吉走后,唐无衣忍不住问道。
“那位杨公公,总觉得在哪里见过。”闻韬答道。
唐无衣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杨公公常年都在宫内,你又是第一次进宫,绝没有见过的道理。”
“也是。”闻韬点点头,低声道,“大概天下总有长相相似之人。这位杨公公是什么来头?看起来年纪不大,却做到了大内总管之位,想必也是个人物。”
唐无衣在闻韬耳边轻声答:“他也是沾了陛下的光。原来的大内总管李公公是先帝的贴心人,对先太子也极为爱重,后来……总之,陛下登基后,李公公的亲信和爱徒都不得重用,反而是杨公公与李公公没有瓜葛,人又机灵,这才一步一步坐上大内总管的位子。”
闻韬轻叹一声,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杨吉也算得上是时来运转。
不一会儿,李枢和李栩赐酒毕,亥时已至,端午宴毕,群臣起身拜谢。偌大的麟德殿,人人都站了起来,离天子最近的唐景啸却还是坐着的姿势,双目微闭,似是醉了过去。
李枢走近他笑道:“唐爱卿今日不胜酒力啊。”
唐景啸不答。
李枢有些疑惑,走过去拍了拍唐景啸的肩,唐景啸挺拔的身躯竟然直直倒了下来!
李枢大惊,赶紧去摸唐景啸的鼻息,这一摸石破天惊。
唐景啸,他的神策上将军,竟然死在了他的端午宴上!
第122章 5.14巨变
“大哥!”唐无衣大叫一声,奔过来扶住唐景啸。
这一切都太快了,刚才明明一切都好好的,所有人都喝了天子御赐的雄黄酒,其乐融融,唐景啸怎么会突然就命丧麟德殿呢?
“传太医!传太医!所有当值的太医全部传过来!”李枢吼道。他虽然已经探得唐景啸没有了鼻息,但他还是本能地想要救他。
殿外的百官已经陆续离场,麟德殿内的则是面面相觑,鸦雀无声。杨吉眼疾手快,赶紧命宫人关闭麟德殿大殿的门,不让殿内的事情传出去。太医急匆匆地奔进来,只看了一下就一个两个全部跪在地上,颤颤巍巍道:“陛下,唐将军,已经……已经殁了。”
李枢直觉得热血上涌,几乎要支持不住,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刻不断重复着:“查……查!给朕查!”
麟德殿内的官员全部跪了下来,不知所措,谁都不敢说话。
过了一会儿,李枢才渐渐平复下来,看见麟德殿的大门已经紧闭,有些疑惑道:“门怎么关了?”
杨吉赶紧跪下道:“奴才自作主张了。”
李枢此刻头脑还有些混乱,刚想发作,李栩赶紧低声道:“皇兄,事关重大,殿外有上千人,殿内只有百余人,均为朝廷柱石,此事,殿内之人知晓就够了。”
李枢这才回过神来,对杨吉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你做的好,过几日对外就报唐爱卿病逝吧。”
“陛下!”唐无衣此刻天旋地转,如天塌下一般,听闻李枢这么说,以为要不了了之,磕头道,“大哥在大殿之上死于非命,陛下难道不查了吗?”他双目通红,竟像是质问李枢一般。
“唐阁主!”李栩一改温和的表情,肃声道,“此事全凭陛下定夺,唐阁主此言僭越了。”
李枢望了李栩一眼,那眼中含义不明,转向唐无衣道:“查,当然要查!朕的堂堂神策上将军,暴毙在朕的宫宴之上,怎可善罢甘休!”
“那下臣自请彻查此案!”唐无衣将头重重磕下。他的大哥死在了这里,他必须自己来查,他不信其他任何人,这件事,必须由他唐无衣亲自查明。
李枢此刻却是长长的沉默。刚才裘简失手打死赵二之时,李枢亲点了唐无衣查案,他的身份在当时是最合适的。然而现在,死的是唐景啸,李枢心中有一些怀疑却不便明说,当着殿内官员的面,只是皱着眉头不说话。
唐无衣此刻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案子必须由他来查,必须!他抬起头,刚打算开口,忽然觉得一个人跪在了自己身后,狠狠地扯了一下自己,他用余光一扫,是闻韬,正拽着他的衣袍,对他做着噤声的手势。唐无衣这才恢复了一点理智。他这是在麟德殿的大殿上,当着百官的面逼迫李枢让他查案。可是他是什么身份,不过是区区东都阁的阁主,在场刑部的,大理寺的官员一抓一大把,他又有什么立场来查案?
唐无衣握紧了拳头,终于没有再说话,但还是重重地磕了头。
李枢思考片刻道:“今日时辰已晚,朕要回去慢慢定夺。殿上的众卿皆为朝廷柱石,想必知道此事的轻重。”
殿上众人赶紧磕头道诺。
李枢接着道:“今日麟德殿发生之事,无论是裘简,还是唐爱卿之事,众卿一个字也不许泄露。”他目光中锋芒一现道,“若被朕听到谁将此事传了出去,一律处死!”
众人赶紧道:“臣遵旨,绝不泄露。”
李枢叹了口气道:“众卿辛苦了,先回去休息,明日休朝一日。朕自有定夺。”
众人闻言赶紧磕头拜退,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唐无衣自然不愿起身,仍旧跪在麟德殿上,闻韬自然也是紧紧跪在他身后。待众人走后,李枢吩咐再次关上殿门,对唐无衣道:“你先起来吧。”
唐无衣抬了头,却没有起身。他的额头已经肿了一大块,目光直视着李枢。
“朕知道,你想查这个案子。”李枢扶了扶自己的额头缓缓道。
“望陛下成全!”唐无衣再次磕头。
李枢眼中闪过一丝不明的神色,停顿片刻道:“明日午时,你进宫来见朕,朕自然给你一个说法。”
李枢如此说,唐无衣也不好再坚持下去,磕头道:“那下臣明日午时一定来。”
李枢挥了挥手让唐无衣退下。
唐无衣和闻韬走出麟德殿,柳氏迎了上来,焦急万分道:“无衣,你大哥呢?他怎么没和你们一起出来?”刚才柳氏一直在后殿和女眷在一起,自然不知道麟德殿内发生之事。唐无衣两眼通红,根本不理会柳氏的话。刚才李枢已经下过死命令,不得泄露一个字,唐无衣此刻根本没有精力来和柳氏周旋。
闻韬见状赶紧上前解释:“唐将军,呃,被圣上留下喝酒了,夫人莫要挂怀。”闻韬为人持重,此刻虽然也是方寸大乱,但好歹临时编了个理由。他依稀记得刚才李枢说了过几日就会报唐景啸病逝,既然麟德殿内的百官都被要求守口如瓶,便也不会有人告知柳氏唐景啸已经薨逝的消息,现下只要瞒过去一时就好。
柳氏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疑惑道:“怎么这么晚了还留在宫中?”
闻韬只好继续扯谎道:“唐将军喝了酒,有些醉了,圣上体恤将军。”
53/64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