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如今民间也好、朝中也好,这龙阳之风不可谓不胜行。
林琅玉和文曲星本是没有资格进太学院的,都是圣上和忠顺王爷的福这大伙儿都知道。
忠顺王爷对林琅玉的好,众人也都看在眼里,平日里林琅玉的一茶一饭他都得过问,且两人举止确实亲密,林琅玉又长得跟一尊璧人似的,这难免不让人多想。
本来学堂里也有许多学生好酷此风,见林琅玉和文曲星两个生得风流,都想跟他们好,结个契兄弟什么的,又听说他俩是忠顺王爷的人,因此只得作罢。
不过,这事儿终归是上不得台面的,因而众人只敢背地里议论,还没有谁当着王爷面上说。
如今,杜晟破了这个局,众人皆眼观鼻、鼻观心,皆是一副看戏的姿态。
林琅玉蹙着眉,瞪了杜晟良久,杜晟只以为他是恼羞成怒,被自己戳穿了丑事,所以说不出来话。
然而,林琅玉则是没能理解杜晟话中的意思,所以不知该如何辩驳。
他轻轻扯了扯贤枢的衣裳,低声问道:“什么是兔子?”
贤枢眉头紧蹙,道:“这不是你该知道的。”
接着他起身面若寒霜,盯着杜晟道:“本王看你是不想在这儿待下去了。”
说罢,便叫了外头的守卫进来要将杜晟扔出去。
“贤枢莫要冲动!”段子真拦住他,道,“杜晟毕竟是南安王世子,你将现在将他从太学院扔出去,气是出了,可到时候咱们明明是有礼的,也变成没理的了。”
文曲星也跟着道:“子真虽说平日里脑子不好使,但这话是没错的。到时候别人只会以为你俩是真有什么,恼羞成怒才这样,那时可就真说不清了。”
“你说谁脑子不好使?”
“你呀。”
段子真:“………”
第二十一章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僵持不下之际,一个温润却威严的声音自门口响起:“闹什么?我不过前朝有事耽搁了半刻钟,你们就闹得这样乌烟瘴气的?”
只见一个一袭青衫、外头罩这一件锦帽水云色鹤氅,虽说没有天人之姿,却也是斯文俊秀,这人便是太学院东二院的先生,现任翰林学士——房安。
见先生来了,在坐所有人都不敢吭声,只低着头,有扣手指甲的、有装作看书的,甚至还有摸出铜镜来照的!
房安走进室内,见了那几个守卫,没好气的问道:“不过是孩子间打闹,你们又进来瞎掺和什么?”
房安为人冷清、正直,且十分爱唠叨,你若有一句话说得不合他意,那他能够围着你说上好几个月,偏偏他一肚子学问,这天底下没几个人能说得过他。
据说曾经高学正因喝酒的事儿与他起了些争执,为此他在高包耳边叨叨了一年半,过年也不肯放过他,正月初二准时上高府拜访,最后将高学正这么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给磨得没了脾气,不得已提着两壶好酒登门致歉,这事儿才算了结。
当今圣上之所以将他放在翰林院,让他在太学教书就是本着“物尽其用”的想法,连圣上都要给三分薄面的人,旁人自然也是不敢招惹的。
因而听了他的话,那几个守卫也只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时,杜晟起声,告状道:“先生!忠顺王爷仗势欺人,扬言要将我扔出去!”
“是你先出言不逊!”林琅玉反驳道,“是你先动手的!”
“你们自己不做那些事儿,还怕谁说不成?被我说中了就想要摆官危将我扔出去?”
杜晟争得脖子都红了,他扯着嗓子吼道:“我堂堂一郡王世子,来太学院读书名正言顺!他林琅玉不过是区区三品官家子弟,靠着一些不干净的手段和我平起平坐,我说他两句还说不得了?”
他一席话噼里啪啦的跟放爆竹似的,刘曲、刘桥想拦都拦不住,只能眼看着房先生和小王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你瞎说些什么?”房安斥道,“琅玉进太学院,是圣上批准,这是圣上对他俩的垂爱!在且贤德妃娘娘是他们的表姐,也是娘娘对族中兄弟的关照,况且文曲的文采你们也是看到了的,不说有这么几层关系在,就说哪怕他同民间举子们一块儿考,考进太学也是不成问题的。”
文曲这名字是文曲星自己改的,毕竟古人忌讳鬼神之事,且对名号十分看中。当朝天子、父母长辈的名字尚且要避讳,更不论神仙的名号了!别人若是听到他叫“文曲星”还不得将他当疯子看?
“倒是你!”房安伸手狠狠的指了指杜晟,“成日里心思不放在读书上头,就想着吃酒、赌钱,你当这学里是什么?是你家?供你享乐的?”
说着,房安走到前面儿看到了砸在地上将地板砸松了的那块儿砚台,他一脸不可思议:“你们……这是动‘兵器’了?这是谁扔的?谁!”
“是杜晟!”段子真忙道,“这砚可是擦文哥儿的脑袋过去的,幸好是砸在地上,若是砸在了文哥儿头上定是要出人命的!”
文曲星咽了咽口水,现在都还有些后怕。
“岂有此理!还有没有王法了?!”房安气得眼珠子都红了,“我、我怎会教出你这么个不知礼数、不知天高地厚的孽徒?”
说着,他对那几呆在原地面无表情,内心却无比懵的几个守卫说道:“你们给我将他拿下!拖出去,今儿我要好好替他爹娘管教管教他!”
“是!”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别人或许打不得他,但房安身为他的先生就是打得!就算打了,他家里人也不敢说什么。
见到那几个守卫朝着自己走来,杜晟心里慌的要命,他知道今儿先生是铁了心要教训自己,可他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小祖宗,重话都没听过一句更枉论挨打了!
眼见着守卫越走越近,杜晟心里一慌便什么也顾不得,什么都开始往外说:“林琅玉是靠着给忠顺王爷当兔子进来的,这是儿谁不知道?都不知道同人贴了多少回烧饼了,我说他几句、吓唬吓唬他还不行?就算是砸真砸到他了,那也是为学里除害!有他这么个先列,日后咱们学里还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个兔儿爷呢!”
一时间,室内一片寂静,没人敢吭声,杜晟因激动而加重的呼吸此刻变得格外的明显。
刘曲、刘桥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这事儿他们私下里说说也就完了,怎么这还捅到大人面前去了呢?
有几个好此风的小爷心里也是慌,这事儿终于是见不得台面的,若是传扬出去他们的事儿也难免不会被抖出来,到时候回家少不得一顿打!
这杜晟也真是,自个而作死何苦带上他们?
房安听了这话,就像是这砚直接砸在了他脑袋上似的,他知觉的脑袋里嗡嗡作响:“你……说什么?”
杜晟继续吼道:“林琅玉是忠顺王爷养的兔子!您不信您看林琅玉脚边儿炭盆里的碳,那可是外头进贡来的,只有宫里和亲王府里才有的。而且他俩平日里就一直搂搂抱抱的,刚才我就是看他俩公然狎昵,实在看不过去才动得手!”
“他妈的放得什么屁?!”林琅玉怒了,他总算听出兔子是什么意思了,感情这人眼里自己同小王爷之间的关系原来这么龌蹉?
他为什么会这么觉得?是他一个人这么觉得,还是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他扫视着学里的其他人,心里一时有些没底。这事儿如今是闹大了,若是传到前朝去,他林家还如何在朝中立足?
林琅玉狠狠的瞪着杜晟:“我和小王爷从小一块儿长大,清清白白的兄弟之情。你哪只眼睛看见我俩公然狎昵了?你口中那些污秽之词我等是听都没听过,想来是自己行为不端,所以看谁都觉得别人的影子不正!”
一旁的贤枢一声不吭,原因无他,他确实对林琅玉有着说不出口的心思。
“不错!”段子真附和道,“平日里就看着杜晟和刘曲、刘桥两个举止不端。”
这话一出,刘曲、刘桥急了:“谁行为不端?哪行为不端了,世子且说清楚?方才见你和那个文曲公然一边儿扯衣服、一边儿笑,究竟是谁行为不端?”
“你他……”
段子真一个“妈”字还没从嘴里吐出来,便被房先生打断:“都给我住嘴!”
“碰——”
房安将地上的砚台拾起来砸在了门槛上,吓得中人皆不敢再吭声。
房安平日里一直都是一副儒雅斯文的模样,就算是训人也不会让人觉得很凶,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先生动这么大的气,因而在座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过了半晌,房安冲着那几个守卫挥了挥手,那几个守卫便自觉退了出去。
刚出学堂就见到拿着戒尺优哉游哉走过来的高学正,只听高包问道:“里头怎么回事儿?”、
方才听到的东西可是乱说不得,因此守卫头子只答道:“就是几个娃娃闹了矛盾,房先生……生气了,正教训他们呢!”
“矛盾?”高包疑惑道,“什么事儿居然将房安气成这样?这帮小兔崽子可真够本事的!”
说着,他将自己手里那小孩而手臂一般粗的戒尺摇了摇,接着朝着东二堂的大门走去。
待守卫走后,房安有些无力的坐在自己的太师椅上,接着冷冷的看着自己在坐学生。
过了半晌他才开口道:“所以……我教你们读书、识字、做人、正身,就是让你们成日里去读些昏书在肚子里?”
没有一人吭声,房安继续问道:“你们父母将你们送进太学里来,就是为了让你们结交契兄弟、狎昵享乐的?”
闻言,贤枢开口道:“先生,我……”
“闭嘴!”房安打断道,“一会儿再来说你的事儿!”
林琅玉被房安这一吼吓得一哆嗦,他默默的拉住了贤枢的手,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有人敢在小王爷面前吼。
看着两人相握的手,贤枢不着痕迹的勾起了嘴角,一旁的文曲星也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眼神暗了暗,接着别过脸去。
房安深吸了一口气:“当今亲王、郡王世子、国公之子……就连家境最差的林哥儿、文哥儿也是三品官家子弟,我一个小小的四品学士,如何敢惹各位?”
一听这话,众人更是不跟吭声,他们知道,先生这是气急了。
房安冷笑一声:“你们是未来国之栋梁!声上将你们托付给我,你们的父辈将你们托付给我,是希望让我教你们成才……”
“成个屁的才!”房安脸瞬间搭了下来,怒斥道,“人都没学会怎么做,还妄想成才?!你们当这学堂是什么地方?青楼?!”
“小小年纪,上学堂竟成日里与同窗行如此不堪、污秽之事,还同市井妇人一般学着去议论他人是非!”
说着他猛的起身,走到林琅玉身边。林琅玉见他抬手,以为自己要挨打,于是吓得赶紧将眼睛闭上,不料他只是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顶接着说道:“我再重申一遍!林哥儿进太学是陛下的旨意,你们若是再随意揣测不防亲自去问圣上!今日的事,若是闹道到你们父辈跟前、若是闹到圣上跟前,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求评论!求评论!求评论!
第二十二章
“什么事儿要闹到圣上面前去?”
众人闻声向门口看去,只见高学正手里摇着如小孩儿手臂粗的戒尺慢悠悠的走了进来。
“学正……”众人有气无力的唤道。
房安蹙着眉看着他,略带不耐烦道:“你怎么来了?”
“来帮你你还不领情?”高包摇着手中的戒尺答道,随着他说话,他脸上的那道疤也跟着一动一动,看上去又狰狞了些许,“你动这么大的气,西苑都听得清清楚楚!我过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儿。”
房安心里清楚,这事儿不过是小孩儿之间的气话,虽说“童言无忌”,但传出去可了不得!若是传到了前朝,就彻底牵扯不清了。
于是他,叹了口气冲着高包拱手行了个礼:“是我失态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是他们同窗之间闹了些矛盾,一时间几人都起了少爷性子,我压不住,这才将圣上搬了出来,如今他们也都知错了。”
说着,他回头瞪着林琅玉、杜晟几人:“可知错了?”
几人都怕高包怕得要死,他们盯着高包手里那小孩手臂般粗的戒尺,连连点头:“知道了、知道了!”
高包自是知道这其中定有所猫腻,不过房安明显是想替这帮小崽子瞒下来,既然如此自己也就不便多说什么了,再留下去也是讨人嫌。
因此,他对着在坐的孩子开口道:“你们先生是诚心护着你们,舍不得让你们挨罚!”
说着,他冲着房安点了点头:“既然你这儿我帮不上忙,那我就先回去了。”
“恭送学正。”众人拖着声音回答道。
待高包走远后,房安连忙上前将门合上,以免再传什么动静出去,之后他又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端起茶,呷了一口,压压心里火气。
他抬起头,看着他的学生们。
齐国公、理国公之子——匡志、仲蒙两个“两耳不闻窗外事”自顾自的温着书。
角落里,一个肌肤雪白、头发带着些灰色的少年静静低着头坐着,那是夙夏国送来读书的皇子,说是送来读书,实际是入国为质。这孩子行为孤僻,除了背书,这么久了他还没听他多说过什么话。
在他身边儿,缮国公之子——方辰则是一边儿喝着茶,时不时还偷偷磕两个瓜子儿,完全一副来看戏听曲儿的样子,这也是个淘气不省事儿的!
房安无奈的摇了摇头,转头看向另一边儿。
刘曲、刘桥两个正小声嘀咕着什么,杜晟虽说满脸通红却依旧脖子仰得高高的,他素来纨绔跋扈,还从未向人低过头。
16/64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