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段子真一袭话可是将林琅玉几人惊得外焦里嫩的。
想他们现代,一个人出柜得思考多久?冒多大的风险?
怎么段子真说出柜就出柜了?况且也没个兆头。
前儿不久他不是才同他们几人说过,他房里的通房大丫鬟兆儿小月了吗?
可惜那个孩子没保下来,若是保住了如今也有五六个月大了。
怎么?他还能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男人?
林琅玉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可思议。
这时,只听文曲星开口问道:“怎么……那是哪家公子这么倒霉,让你给看上了?”
闻言,段子真猛得起身,将几人都唬了一条。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染雪的竹林,幽幽开口道:“我……也不知。”
“认都不认识的人,你看上他什么了?”贤枢蹙眉。
段子真这家伙又在搞些没名堂的,他是不相信一见钟情这话的。
感情嘛!若是两人不相处又该如何相知?如若不相知,又谈何相爱相许?
思及此处,他不由得将林琅玉的手握得更紧了些。想他和他的小玉儿,便是相处十多年方才走到今日的。
况且,他也从未对哪个女子动过什么心思。
想到这儿,贤枢心里莫名的升起一股自豪之感。在他确定对林琅玉的心意之前,他也搞不懂为何自己会对母后、皇兄给自己房里塞人这事儿感到反感。
不论那女子出生多么尊贵、颜色多么好,他都不为所动。
如今他是孑然一身,他的小玉儿也是,他们俩只有彼此,再无旁人……
林琅玉感受到了贤枢手上的动作,脸又是一红。
这……如今这究竟算什么?
一阵微风拂过,吹得竹林簌簌作响。
日光透过窗棂撒在段子真俊美至极的脸上,他卷翘的眼睫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琥珀色的瞳孔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光芒,看上去到还真有那么几分深情。
只听他缓缓开口道:“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众人:“………”
此言一出,室内又是一片寂静。
这话从任何人口中说出来都不为过,偏偏从段子真口中说出来这……怎么听怎么别扭。
贤枢依旧最先回过神,段子真这样他见惯了我左不过是将姑娘换成小子罢了。
这家伙,没几个月就要换一个钟情的对象。
喜欢时,情话一套一套的,巴不得将整个天下都捧到那人面前,看起来到还真是情深。然则,过几个月也就扔脑后去了,闹着玩儿罢了!
贤枢拈起一块儿枣泥山药糕放到林琅玉唇边,不在意道:“既然如此,那你便着人去南坊的勾栏小倌里去找找。”
一听这话段子真不乐意了,他忙回身反驳道:“他是正经人家的孩子!”
“正经人家的孩子岂容你祸害?”贤枢蹙眉道,“你还是赶紧死了这份心吧!”
听了这话,段子真心里不服:“怎么?我不正经?”
众人分外严肃的点了点头。
段子真:“………你们是真将我当兄弟。”
“就是将你当至交所以才劝你一句,这小子可和姑娘不同。姑娘任你风流,至少跟着你得了百日恩还能有个名分。”
贤枢还想将一快软雪糖糕塞林林琅玉的嘴里,林琅玉摇了摇头,他只得作罢。
接着,他又道:“小子则不同。就是……就是跟着你十年、百年也得不到一个正经名分。人家又是正经人家的孩子,若是你白日后弃了他,你让他如何自处?”
说罢,他怜爱的看向林琅玉,林琅玉则避开他的视线,看向对面的文曲星。
哪怕不看,他都能感受到贤枢眼中复杂的感情,这让他更加不敢于其对视。
林琅玉觉得浑身燥得慌,也不知是不是地龙烧得太热的缘故?
“贤枢兄言之有理。”文曲星把玩着手中的杯子,赞同道。
“不过……”只见他话锋一转,眉头一蹙,死死的盯着贤枢给林琅玉喂酒的那只手,“你俩这么喂东西喂了半晌了,可是琅玉的手方才伤到了?”
闻言,林琅玉脸更热了,他试图将自己的手从贤枢手里了抽出来,奈何贤枢就是不肯放。
不待林琅玉与贤枢反驳,段子真便嫌弃道:“他俩不向来如此吗?你还不习惯?”
文曲星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道:“估计是最近刺激有点大,看他俩这么亲密,别扭得慌。”
先是林琅玉和贤枢传了绯闻,闹得满城风雨的,今儿段子真又说他看上了个小子,现在,文曲星只觉得自己见俩男的稍微亲密些,便觉得有猫腻。
这实在令人头疼。
文曲星轻咳了一声,接着苦口婆心的劝道:“此事本就是你二人过度亲密引起的,至少在外头你俩注意一些。”
说罢,他又嫌弃道:“我也就见过两个姑娘成日家黏黏腻腻的说些闺房秘事,像你们俩这样两个大老爷们也黏黏腻腻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如今龙阳之风盛行,也怪不得人误会。”
段子真回到座位上,端起酒盅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这时,林琅玉突然开口道:“话说,子真你不会是因为我和贤枢的缘故才突然对人家小子感兴趣了吧?”
段子真端酒盅的动作一顿,道:“这从何说起啊?”
“如果不然,你为何突然就对一男子感兴趣了?”
“感兴趣了就是感兴趣了,哪有那么多‘如果不然’?”段子真耸了耸肩,一脸无辜。
听到这儿,三人猜到段子真多半是因林琅玉和贤枢的事,才这样闹着玩儿。
不过这可不是好玩儿的,玩儿过了落人口实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几人都了解段子真的性格,他决定的事儿,几头牛都拉不回来,得等他将这股劲儿耗过了就好了。
于是,贤枢提议道:“既然如此,哪日若是碰见了,你只给我们瞧瞧。我们也好帮你出出主意才是。”
“当真?”段子真两眼放光,随即又黯然了下去,“你们屋里连个丫头都没有,还不如我呢!我还指望你们仨?”
文曲星将酒盅往案上一掷,接着一挑眉,笑道:“这话你可就说岔了!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虽说还未经人世,但读得书比你认的字儿都多。所谓情情爱爱,绝对比你懂。”
“这靠谱!”林琅玉一拍桌,“文哥儿看书最多,集古人之智,保证让那小子对你死心塌地的。”
段子真有些犹豫:“若是如此那再好不过……只是……你们应该不会故意给我搅黄了吧?”
“我们像那种人吗?”
段子真严肃且认真的点了点头:“像。”
三人:“………”
贾府:
天气冷,人也越发懒得动弹,黛玉与宝钗闹了宝玉一通后,便将丫头们都遣到了外间,两人单独窝在碧纱橱里赶围棋玩儿。
室内香冉冉的点着,两人对坐下棋,一旁摆着一个锦绣紫烟花鸟的屏风。
“叫吃。”黛玉一子落下,笑着说道。
宝钗定睛一瞧,苦笑着将棋子放回棋盅里:“罢了!输给你了。”
“说好了,给我做一个荷包,可不许赖。”
“好!那次赖过?”宝钗笑道,“咱们再来。”
黛玉应了一声,两人开始理棋子。
一边儿理棋子,黛玉一边儿同宝钗拉家常:“前儿家里来了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叫妙玉的姐姐可知道?”
宝钗点了点头:“远远的见过一眼,模样生得好,气质也出尘。”
“据说从前还是个官宦人家小姐,而且我父亲、母亲貌似认识她。只是……又要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好生奇怪。”黛玉歪了歪头疑惑道。
“想必是就相识,估摸着因一些原因不能相认吧……”说着,宝钗垂下了眼睑。
林姑父乃三品通判,也算是朝中大员,且陛下看中,日后前途更是无量。他还能有什么原因不能与故人之女相认?
只能是……这位故人犯了事儿!
思及此处,宝钗长睫微颤:“怎么好好儿的说起她来?”
黛玉一边儿将棋子一颗一颗拈进棋盅,一边道:“觉得她挺有意思,不是寻常人物。她是公侯家的小姐,却皈依佛门……我记得我同姐姐说过,我幼时身子比现在还不好,有个癞头和尚说要拉我出去家这事儿。”
“怎么?”宝钗嘴角挂着笑,“是觉得与她挺投缘?”
黛玉点了点头。
宝钗道:“我瞧她那样不是什么好相处的,日后还是少来往得好。且她一佛门中人,与我们这些尘世众人六盒太多,于她也是不好。”
黛玉思忖片刻,点了点头。
宝钗忙岔开话题:“话说,为了贵妃娘娘的这次省亲,姨父家可真够大方。”
“可不是?还划了好几里地来盖园子和省亲别墅。”
“可真够奢华的。”
“话说宝姐姐以后进了宫、做了娘娘,那时候的园子建的得定比这个还大!”黛玉娇俏的笑着。
宝钗面上一红,伸手去掐黛玉的脸:“死丫头,如今我治不了你,总有一日定叫人将你收了去!”
黛玉一边笑,一边躲:“哈哈哈哈……好姐姐……我错了……”
“………”
第二十九章
自打那日后,贤枢派人打听了好几天,总算是将段子真的心仪之人给打听出来了,不是别人正是齐国公的次子、他们太学同窗匡志的庶弟——匡正。
匡正乃齐国公庶子,年纪虽不大,却长了一张风流明艳的脸,且能言善道,因着这张脸,与这口才,他在京城贵族圈中也算是小有名气。
只是齐国公一脉子嗣繁茂,除了嫡长子匡正,还有两个嫡子、一个嫡女,各房姬妾、通房所生子女加起来也有近十个!
且齐国公为人刻板,对嫡庶尊卑十分看中。匡且非嫡非长,他的母亲在齐国公府也不算受宠,因此他在齐国公府地位可想而知。
也因如此,匡正拼了命的想往上爬,不过他也算是争气,今年还中了个举人,虽说与他嫡长兄比不了,但得了个做官的资格。
段子真得知自己心仪之人在家里收到了冷待,心中别提多难过。
于是,锦缎、扇冠、玉坠等物流水似得朝着齐国公府送去。
起初都以为是送给匡志的,毕竟他与匡志同窗一场,匡志也以为段子真有什么事儿要求他。
结果后来得知是给自己二弟的,虽说段子真没点名意思,但匡志也隐约猜到了几分,于是便替匡正谢绝了段子真的礼。
后来匡正得知了这件事,心里十分埋怨自己的兄长,若是自己搭上了西宁郡王世子这条线,不说别的,至少在官场上说话得硬气几分!
林家的那个公子不也是同忠顺王爷交好,才得了陛下、太后的看中吗?他可以,为什么自己不行?
匡正觉得他兄长这是见不得自己同贵族之人交好,害怕自己日后越过了他去。
于是,匡正开始瞒着自己的父亲与兄长,瞒着齐国公府的所有人,开始偷偷同段子真来往。
段子真见自己抛出去的饵又了收获,玩儿心更大了!二人一来二去,还真就好上了!
只是自打他俩好上后,段子真对匡正也就那样,同他对自己府里的姬妾差不了多少,兴致来了同他好一场,兴致没了见也不见。
而林琅玉文曲星等人的注意力则全部被元妃省亲这事儿给占据了。
整个贾府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那么大的一个园子,不出几月便建好了。
园内花草林木、假山溪流,鸟雀亭台,建的美轮美奂,宛若仙境!
元妃是贵妃,加之贾府是国公府,虽说当今圣上崇尚节俭,但这省亲别墅怎么着也不能太过寒碜,不然有失贵妃与国公府的身份。
只是,不说建园子所花的银子,就说置办园中的鸟雀、帘幕、丝绦、桌椅板凳、杯碗茶具,加上湖上的亭舟等物都花去了数万两银子。
这么大的园子,总得新填人进去伺候花草,两府原有的人各有其职自是不能动的,因此还得买人。
这么大的事儿,优伶乐器更是不能少!寻常请来的戏班子太过寒酸,还得自己买一班小戏才是正紧。
可仅仅从买来的这十二个优伶并乐器就花去了三万多两银子。
什么彩灯花烛、瓷瓶盆景、车轿网络,再加上建这个园子的费用,总得少说也花去了百万两银子。
纵是贾家如此正红火,可骤然让他们拿出这么多银子来也是难。
于是,他们向林家借了一大笔银子,具体多少林琅玉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听贾母和他母亲的口气,意思是这园子建好,省结束后,贾母便同元妃说一声,让自己、文曲星并黛玉和其他兄弟姊妹就都搬进去住。
这么一来,差不多就等于这个园子送给他家了,想来这笔银子应该是不少的。
后来文曲星告诉他,从前修大观园的银子应该也是林家的,只是当时黛玉孤身一人,银子也只得由贾家占了去。
这也是黛玉在贾府的待遇比探春姐妹都好,贾家主子也不抱怨的缘故。一来是有贾母一层关系在,二来便是黛玉用的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自家的银子。
不过如今则更加不同了,黛玉不仅从头到尾都用得自家的银子,且贾家还欠了她家的银子。
如今的黛玉不再是贾家收容的亲戚,而是成了贾家的贵客,贾府上下莫不恭敬待她。
因忙着准备省亲的事宜,贾府的这个年也就没滋没味、稀里糊涂的过了。
21/64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