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了。”完颜鸿叹道:“我虽然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我是一个男人,我还有底线。”
尹士均忽然狂笑起来:“好,好一个男人,好一个底线!那你走啊,你想回去送死,我不拦你!”
舅甥俩默默对峙。将士们也换了阵势,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完颜鸿身后。山谷里忽然很静,只有火焰燃着干柴的噼啪声。
突然,斥候回来禀道:“二十里外有动静,有人摸上来了。”
完颜鸿怒视尹士均。
尹士均气道:“你看我干什么!”
完颜鸿扭头问那斥候:“可有看清是什么人?”
斥候道:“雪太大了,没太看清楚。不过约莫着不是中原人,我瞧见弯刀了。”
“舅舅,你什么时候给北狄传的信。前面二十里是黑风岭,那里有条隐秘栈道,只有北燕高层将领才知道。”
尹士均明白过来了,他大呼冤枉:“北关城防御图在你手里呢,我哪有东西给他们。再说我有那么傻么,上来就把防御图给他们。”
完颜鸿蹙起眉头。
尹士均猛地抬头:“在我们之前,就已经有人勾结北狄了!”
奉沈青峰之命追赶来的都尉闻言大惊,他把一封手书塞给身边军士道:“速去北关城,请他们加强防御。”
又指了另一个军士道:“回燕州去,将此间情况告知沈将军。”
两人领命离开后,有个小军士瑟瑟发抖道:“都尉大人,会是北狄人么?”
都尉微微牵起嘴角,扭头笑问:“你怕了?”
小军士吸了吸鼻子:“先前是怕的,但现在不怕了。”他指了指前方纷纷拿起武器的大军,说:“同袍在,没甚好怕的。”
完颜鸿仰起头,任由风雪吹打在脸上。
他深吸了口气,拇指缓缓推动腰间的刀鞘,‘锵’的一声脆响,在深夜里尤为响亮。
第206章
北关城是矗立在北燕和北狄之间的一座巨大屏障,也是隔开中原和蛮夷的一道分界线。
兰城是关外小城,城池不大。非战时小城中来往草原各路商贩,倒也热闹。兰城最早只是个小村落,多是一些流民和逃犯在此安家,渐渐将附近的山地开了出来,日子久了,人口也慢慢多了起来。
因其距北关城较近,也是附近唯一的一个集市。不少牧民都牵着自家牛羊同城中的中原人交换粮食和布帛。关外牛羊壮硕,价格又十分低廉,中原客商常特意来此挑选些回去,转一道手,价格便翻了两番。
每年秋收之际,北狄人都会到周边村落打草谷,兰城便会紧闭城门,严禁北狄人进出。关外守军和村民都习惯了北狄人来抢粮,每到粮食收割时,都有守军在附近严密巡查,虽偶有被抢,但大体上还算安稳。
今年北燕内部动荡,尹士均把控朝纲,朝堂乌烟瘴气,一片混乱。再加上北狄铁了心要入关,比起往年小打小闹的打草谷,古扬大军来势汹汹,然守军竟毫无危机感,致使城外村落被屠,兰城也被洗劫一空。
“……真是作孽啊。”韩司直叹了口气,顺手往炭盆里添了炭,帐中温度复又升了起来。
“北狄人一向凶残。倒是连累韩司直你了。”卫昭淡淡开口。
韩司直忙摆手:“说什么连不连累,反正我孤家寡人一个,到哪儿都一样。不过你也甭司直司直的叫了,这会儿我早不是什么司直了。”他摸了摸手边擦的发亮的刀,眸中迸发出些许光亮。
“我本名韩文辉。当然,如果三公子实在觉得对不住我,倒不如把我编入卫家军中。”
卫放瞟了他一眼,玩笑道:“不怕被钉上叛臣贼子的骂名遗臭万年?”
韩文辉砸了下嘴,浑不在意道:“遗臭万年那也算是史上有名的人物呢,骂名也是名啊。”
卫昭忍不住低笑:“韩大哥倒是想得开。不过我也只是暂领卫家军,还不算真正的卫家军中人,此事还需同我父亲知会一声。”
韩文辉拱手:“多谢三公子了。”
卫放烫了壶酒,给每个人都斟满,而后兀自端起酒杯小心的啄了一口,一溜火线顺着喉管再到腹腔直抵小腹,他忍不住呵了口气:“怪不得北地的酒这么烈,天儿也真是够冷了。”
“报!三公子,北关城紧急军情!”
卫昭眉头一皱,厉声道:“进来!”
斥候撩起厚重的帘子,大雪随风倒灌进帐中,在帐内结成一小片冰霜,而后化成一滩雪水。
“禀三公子,北关城来报,黑风岭突然出现北狄军。据探报,完颜鸿大军尚未出关,黑风岭的北狄军乃受他人指引。”
卫昭腾的站起身,浓眉紧蹙:“情报确信可靠无疑?”
斥候道:“来人乃完颜鸿账下都尉指派,有燕州沈将军手书。小人来时,北关城内已有北狄人混入。”
韩文辉抿了下唇,脸色有些不大好看:“可知到底是什么人?”
斥候道:“尚不知。”
卫昭快步走到舆图前,微抖着手指出了黑风岭的位置。
古扬强攻北关城一个月都没能将其攻下,眼下进入寒冬,风雪渐大,已不适宜再作战。顶多再支撑十天,战事必休。但到来年春日,北狄又会卷土重来。而北燕乃至齐国乱象横生,唯有趁北狄疲军之际将其赶出野狼沟外,方能避免春日到来时再陷入与北狄的疲战中。
北狄耗得起,卫家军却耗不起。更别说身后还有一个一心要置卫家于死地的齐国皇帝。卫儒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整顿兵马粮饷,稳定北燕。
而北狄汗索朗才登汗位,顶着压力派出古扬攻城,若一无所获,北狄朝廷也会人心浮动。更何况北狄遭灾,他们急需攻下一座城池来缓解朝廷压力。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送了北关城的防御图给古扬。
北关城凭借高兰山的地势,易守难攻。高兰山绵延百余里,黑风岭是地势最为险要的一段。别说此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便是天气好时,最了解地势的军中斥候也需要很大的胆量才敢走那段贴着崖壁而形成的狭窄栈道。北狄三十年未犯边关,那处栈道人迹罕至,荒芜多年,若不是有防御图,怕是连完颜氏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路。
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栈道的末端是一段人工开凿的秘密通道,直通北关城内。
这条暗道据说是楚恒帝时期,奉命驻兵北关的慕容氏先祖派人开凿的。此前北狄军已破了北关城直打到朔州去,是慕容氏力挽狂澜,以骄兵之计使北狄连连败退,退出了北关城。但当时国内动荡,恒帝根基不稳,急需一场胜仗来稳固地位。
慕容氏便趁北狄围城之际,从城内小安山开始向东挖掘地道,直通城外高兰山。大军不眠不休近半月方才粗粗打通地道。休整过后,慕容氏便通过这条地道输送兵力,秘密离开黑风岭,抢先抄了北狄大后方。而后大开城门,同北狄决斗。
据说那一战北狄近乎全军覆没,虽然慕容氏损失也不小,但这一战下来,北狄胆寒,元气大伤,直接退回草原深处去了。此后百多年,虽有北狄犯关时候,但境况大不相同,将领只需固守关城不叫北狄人入关便可。是以黑风岭那条栈道便渐渐被人遗忘。
直到楚末战乱,北狄再犯边关,慕容雄无意中从先祖的手札中发现了这条密道,便利用此密道又将北狄人打回老家去了。
但眼下被北狄人获知了这条密道,而北关城内的卫家军却毫不知情。
今冬天气异常的冷,守着下半夜的士兵更是又冷又困,不住的搓着手跺着脚都驱不走入骨的寒气。
“这天儿可真是怪,才刚入冬就这么冷了,今年可有的熬了。”士兵甲抱着银枪一边往手上呵着气一边抱怨。
士兵乙道:“冷也总比没命强,再冷些这仗就没法打了。”
“说的也是——诶?”士兵甲忽然探头往小安山瞧了瞧,那边黑布隆冬,寒风一吹,卷起树上残雪,雪雾迷蒙,视线便更加模糊了。他揉了揉眼,道:“你有没有看到什么黑影?”
士兵乙也跟着眯眼看去:“哪来的什么黑影,你眼花了吧。”
士兵甲一边蹙着眉一边扭头看,总觉得不太对,他用胳膊肘怼了怼士兵乙:“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士兵乙打了个哈欠,缩着脖子点了点头:“行,多走走还能暖和暖和。”
二人在寒风中缓慢的向小安山逼近,在靠近小安山一丈的距离忽地顿住脚步。士兵乙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他低声道:“好像真有声音。”
二人握紧手里银枪,将枪尖对准前方,小心向前迈步。忽地从斜刺里闪出一个人影来。长刀在铺满山的积雪映衬下闪着慑人的寒芒,紧接着,两道热血喷溅而出,只在地上留下两道鲜红的印记。
与此同时,北燕军都尉派来报信的军士才见到关城守将唐贺。
唐贺听那军士来报,约莫估算了路程和时间,当即眉头一皱:“恐怕来不及了。听我军令,一营全部将士速速前往小安山,务必拦截北狄军士。二营将士全力守住北城门。关城内戒严,务必剿杀所有冲进城中的北狄军。”
这时忽然有个副将道:“唐将军,三公子还在兰城。”
唐贺眼皮一跳。
卫家军虽夺回了兰城,但实际上兰城并无任何军事价值。只有一个小城楼可以据守,挡挡那些打草谷的散兵倒还可以。真遇上大军,兰城几无防守之力。再加上卫家军兵力捉襟见肘,所以卫儒并未在兰城安置太多守军,只留两千兵将守城。一旦北关城示警,这两千人也可作为驰援的机动部队。
此前卫儒一直担心卫昭不能及时抵达,战事要拖延至来年春日。没想到卫昭动作很快,时机正好。于是卫昭奉卫儒之命,留下三千卫家私军交给唐贺,共同守城。其余人马皆随卫儒前往野狼沟。
卫昭多年不见父亲,便亲自率军入兰城,又亲自目送父亲率军离去。本打算留宿一晚次日再回北关城的,却不想竟碰上这事。
斥候道:“唐将军请三公子速回北关城。”
狂风席卷而来,厚重的毡帐帘子被风鼓起,细碎的雪花在夹缝中疯狂涌入。伴着风声而来的还有隐隐的沉闷的鼓点声,像气势滚滚奔腾而来的千军万马。
卫昭掀开帘子,寒风扑面而来,在耳边交错呼啸。笼罩在夜色下的群山就像没入深潭的黑龙,硕大的身躯晃动着,大地也跟着震颤起来。
他漆黑的眸子里映着漫天飘扬的雪,仿佛一潭深不见底的湖。
“来不及了。”
不冷不淡的语气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如坠冰窖。
大地轰鸣,鼓点声愈来愈近,直到远处掀起一排排犹如滔天巨浪的雪幕,雪幕之中的骑兵挥舞着长刀,声嘶力吼着冲兰城奔袭而来——
第207章
“不能回北关城。”卫昭掷地有声。“就算回去,也不能以这种方式。临阵怯敌而逃,非卫家军之军魂。北关城内尚不知何种境况,我们若就这样跑回去,只会动摇军心。”
他看向斥候,问道:“那北燕军当真说了完颜鸿欲出关迎敌?”
斥候道:“他确是如此说。”
卫放道:“完颜鸿奸诈,未必可信。他可还想着投敌呢,怎么会突然改了主意。”
卫昭冷嗤:“并非是完颜鸿改了主意,而是他手下的兵让他不得不改变主意。说起来余夫人倒是技高一筹。今冬天寒,山上的日子只会更难过,又是背井离乡。将士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各有心思。不然的话怎么会有人偷跑回去,还助慕容氏夺了燕州城。”
“他们的军心已经不稳了,如果完颜鸿强硬出关投敌,势必引起哗变。只怕那时头一个死的就是他。趁着将士们还有些热血的劲头弃暗投明,还能叫人高看一眼,那些将士们兴许还会死心塌地跟着他。只要笼络了人心,未必不能重头再来。相比之下,尹士均那个真小人还是比不上他外甥这个伪君子。”
韩文辉道:“就算完颜鸿只是做做样子,哪怕他大军不动也等于是不给北关城添乱,北关城还是能缓解不少压力的。北狄欲入关,走兰城是最近的。我们这点兵马只怕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还是该尽早撤离,保全力量。虽杯水车薪,总比硬抗着全军覆没好。”
“韩大哥说的是。”卫昭漫不经心的扣好护腕,声音却泛着几分冷:“只是就这么走了,倒像咱们怕了北狄似的,实在有损卫家军威名。”
“可我们只有两千人啊少爷!”卫放生怕这祖宗又起什么幺蛾子。
卫昭轻飘飘瞥了他一眼,召来兰城守将,问:“您也是卫家军老将了,这段日子一直同我爹在前方作战。依您所见,古扬是个什么样的人。”
守将略一忖度,道:“古扬是原北狄汗最宠爱的小儿子,为人狂妄自大又骄横跋扈,但力气极大,十分勇猛,行军布阵时有些急功近利,本是个好对付的人物。奈何索朗另行委派了个军师,沉稳谨慎,又颇有谋略。古扬对他很是敬服,近几次作战也收敛许多,但也更难对付了。”
卫昭双眸微阖,聆听越来越逼近的声浪滔天的马蹄声,再睁开眼时,眼底一片清明。
他语调冷淡,却透着几分不容抗拒。
他对守将道:“我需要五百人留下。”
留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留守兰城。
守将似乎已洞悉了卫昭的意图,拱手道:“谨遵三公子号令。”
卫昭缓缓开口:“将城门大开,城墙上多插旗帜,军士伏于城墙,其余人皆四散在城内各处埋伏。那军师与我爹交过手,当熟悉我爹的作战方略。他见城门大开,一定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城内有埋伏。”
“出于谨慎,大军或许会绕路往北关城去。如此是最好不过,既能保全兰城的守军,又能拖延北狄大军步伐,给北关城留下一定时间。但若他们硬闯兰城,城内埋伏的五百军士也能拖上一拖。只要唐将军将关城内平定了,北狄大军短时间内必打不过去。”
守将忙拱手道:“请三公子放心,属下必当尽全力拖延北狄军。”
144/157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