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监司大人,我可以!(古代架空)——江甯

时间:2020-11-06 09:43:57  作者:江甯
  若非没有办法,相信卫家也不会行此冒险之事。
  蜡烛燃尽了,东方露出一点鱼肚白,熹微的光打进屋里,李霈忍不住哼了一声。
  高海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小声呼唤:“殿下?”
  李霈迷蒙着睁开眼,入目便是一个面容慈祥的老者。他缓了缓,好半天方才开口道:“您是高公公?”
  高海笑道:“殿下认得老奴?”
  李霈乖巧点头:“我听母后提起过您。小莫子也说我醒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高公公啦。”
  高海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真好。殿下饿不饿?”
  李霈揉了揉肚子,噘着小嘴道:“好饿。我睡着前小莫子还没备好午膳呢。”
  高海从箱笼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块点心。
  “还没到早食时候,殿下且先垫垫肚子。”
  李霈一骨碌翻身而起,像只小仓鼠一样啃着点心。
  “有水么?”
  高海想了想道:“殿下先忍忍,我们还要走很远的路,若殿下喝了水怕是忍不住尿意。”
  李霈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但小莫子说他要听高公公的话。
  他不太开心的嘟了下嘴:“好吧。”
  高海变戏法似的摊开掌心,道:“殿下吃颗糖甜甜嘴吧。”
  李霈一下子就高兴了:“真甜!”
 
 
第212章 
  天光大亮时,外面隐隐有些响动。高海竖起手指‘嘘’了一声,道:“殿下莫要出声,待老奴打发了他们就回来。”
  李霈小鸡叨米似的点头。
  “高公公,外头来了几个人,说是奉命护送高公公去护国寺的。”
  高海道:“且叫他们稍等一等,我这就来。”
  他回到内室对李霈道:“委屈殿下到那箱子里去,中途莫出声,免得惹人查问。”
  李霈似懂非懂的点头,乖巧的躺到箱子里。高海摸了摸他的头:“殿下不怕,老奴一直在。”
  李霈冲他笑了笑。
  扣上盖子的那刻,视线被黑暗吞噬,一颗热泪倏地从李霈的眼角滑落。他紧抿着小嘴,一声不吭。
  “咦,这箱子怎的这么重。”抬箱子的内监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高海轻飘飘撇过眼去,道:“这箱子可得仔细着,这是皇后生前抄写的佛经,昨儿皇上特意着人赐下来的。”
  那内监猛地一抖,赔笑道:“小的就是砸了自己的手,也断不敢坏了箱子的。”
  在后头抬着第四口箱子的内监闻言忙紧闭嘴巴,他原本也想嘟囔一句箱子重的。
  这内监是后进宫的,那会儿明德已是内监总管了,他自然不识高海。不过来前他也被嘱咐了,这高公公虽已荣养,但同皇上的关系可非比寻常,可得小心伺候着。
  一路无话,直到过二道宫门时,高海遇上了一队内监。领头的是明德身边的小邓子。
  小邓子笑眯眯上前道:“出了这道宫门便是前朝了,按例进出宫门的箱笼都要重新查验。”
  高海抬了抬手,抬箱子的内监轻轻搁下箱子,纷纷退到一边去。
  小邓子也摆了摆手示意内监前去查看。
  他赔笑道:“例行公事,公公莫急。”
  高海道:“我也是从这时候过来的,宫中的规矩我都清楚,不好为难你。”
  小邓子笑了笑没说什么。
  殊不知高海拢在袖管里的手已经紧握成拳,指甲嵌入掌心,险些抠出血来。
  高海带了四个箱笼。一个装着衣物用品,一个装着这些年皇上给的赏赐,一个装着皇后抄写的经书,最后一个装着的是李霈。
  前两个箱子开完,高海已经有些站不住了。正在这时,大皇子李霐和明德踱步而来。
  小邓子忙上前行礼。
  明德眼尖的看到那口箱子,抬手阻止了内监,眯眼道:“这箱子似乎是皇上赐下来的。”
  高海见到李霐出现的一瞬便镇定了下来,忙道:“是,这是皇后娘娘抄的佛经,弥足珍贵呢。”
  他又指了指最后一口箱子:“那是皇上赏下来的布料,还没来及做成成衣。”
  明德甩了甩拂尘,走到第三口箱子前,恭敬的打开箱子看了看,然后又神情肃穆的合上盖子。
  内监见明公公如此谨慎,也纷纷向后退了一步。
  明德随后又走到第四口箱子前,打开看了眼便合上了,他笑道:“这还是去岁进贡的蜀锦,虽样式老旧,但料子却是顶好的。”
  高海笑道:“皇上圣恩。”
  明德挥了挥拂尘,朝高海点了点头:“此去护国寺,恭祝高公公一切顺利。”
  高海也回了一礼:“多谢。”
  李霐见状道:“本殿下正好要去前朝,还能与高公公同路一段。”
  高海侧身道:“殿下请。”
  待人走远了,小邓子忍不住低声道:“公公,那第四口箱子……”
  明德抬眸瞥他一眼,小邓子当即闭紧嘴巴。想想又觉不说出来不舒坦,揪起眉头道:“公公不是常说,我们是皇上的奴才,一切只听皇上的命令办事儿,可是,可是……”
  明德将拂尘搭在臂弯上,双手拢在袖管里,望着宫门外依稀可见的背影叹道:“未来的皇帝,也是皇帝啊。”
  小邓子挠挠头:“啊?”
  明德恨铁不成钢的戳了戳他的脑袋:“今天这事儿你只管烂在肚子里,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小邓子一向最听明德的话,便缩着脖子点了点头。他当然得烂在肚子里了,若是被人知道他瞒天过海,让人把太子殿下送出宫去,他这脑袋铁了定是要搬家了。
  这么一想,他又觉得后脖颈凉飕飕的——
  北燕一带的番薯已经下种,兰城也交换了不少种子给北狄牧民。布泰就在其中。
  他换了一袋子番薯,回到部落时便召来军师商议。
  军师看过那种子,而后道:“就是这个。听说是从番邦来的,象州弄回种子,只一季就收了不少。后又被行商带去渭南,如今齐国境内多地都种上这番薯。据说番薯不挑土地,成活容易,收成又高。”
  布泰叹道:“若我北狄也能耕种,牧民们便不会挨饿了。去岁冬索朗汗同北关城交战,损了几万大军,古扬至今昏迷不醒。他手底下的人还叫嚷着要征伐北关城替古扬报仇。他们打便打了,可兵力不足,却强硬的要咱们部落出兵。咱们已经被他们赶到草原深处了,若再送儿郎们去战场,岂不是要部落绝户!”
  卫昭说北狄人并不是都希望战争发生的,布泰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部落弱小,但布泰是个心善的部落主。他心疼部落子民,但奈何没有实力同索朗抗衡。
  草原最北边聚居了几个小部落,都是被索朗驱赶过来的。几个小部落抱成一团,以布泰为首。而布泰最信任军师,便想叫军师给他拿个主意。
  军师便道:“卫家军虽占了野狼沟,但那位老侯爷卫儒战死,卫家军损失惨重。只是才翻过年,卫家军那位小将军没有死守城池,反而开放兰城大集。依我看,那位小将军有罢兵之意。”
  布泰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北狄同他有国仇家恨,他当真愿意罢兵?”
  军师曾到中原游历过,倒也听说过一些盛京城的见闻,便道:“这位小将军是卫家三公子,听说此人机敏非常,擅断奇案。虽未掌过兵,但短短月余便能平定整个北燕,足见其胸有丘壑。这样的人常出其不意,克敌制胜。我想他开放兰城的用意,是想借此机会收买草原上那些不想打仗或者没有能力打仗的部落。”
  军师眸中迸发出一抹精光,他道:“也许,这也是主人您的机会。”
  布泰‘哦’了一声:“还请军师细细说来。”
  军师道:“草原人逐草而居,可原属于我们的大片肥美草原都被索朗他们抢去了。我们只能在贫瘠的草地上放牧,牛羊都险些养不活。索朗好战,为人霸道,他打过北关城说是为了扩大疆土,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他的野心。最终得利的也只是他和他的嫡系,我们这些人不过是马前卒,死活他都不在意。”
  “但我们要活着,要好好的活着。像从前一样可以在草原上恣意的放牧,那就只有推翻索朗的统治。否则等待我们的,要么被驱赶往更北的地方饿死。要么被索朗征兵到前线战死。左右都是一死,何不拼上一把。”
  布泰犹豫道:“可我们几个部落加起来也不敌索朗手下一支军队,更何况他还有许多簇拥者。”
  “所以这才是北关城那位小将军的意图。他看出了我们的困境,故意设下此局诱我们上钩。只要我们同他合作,引发草原内斗,牵制索朗兵力,索朗自然没有空闲去打北关城了。”
  “内斗……”布泰一时有些犹豫。
  其实草原上内斗很厉害,部落间常常因为抢夺草场而打的你死我活。因此对于军师提出的建议布泰并不十分排斥。他只是柔弱惯了,一时强硬不起来。
  军师就道:“想想部落里的子民吧。”
  布泰咬咬牙:“军师能笃定那位小将军果真是这个意思?”
  军师笑道:“就算不是,我们也可以同他谈判。那位虽占了北燕,但他本是齐国人,他在齐国的处境可算不上太好。他不想打仗,正好我们也不想打仗,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有什么谈不拢的呢。”
  布泰握着军师的手,道:“军师机智,此事要托军师费心了。”
  军师拱手道:“都是为了部落,主人折煞我了。”
  次日,卫昭便收到了一封来自草原的信。他歪倒在榻上,用修长的手指掸了掸粗糙的信纸,笑道:“鱼儿上钩了。”
  他冲外喊了声‘卫放’,一个瘦高汉子应声进来,道:“少爷,有事吩咐?”
  卫昭用下巴点了点书案,道:“给布泰回信,就说明日午时,兰城酒楼见。”
  卫放写好信才要出去,便听外头闹哄哄的。
  卫昭眉头一蹙:“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卫放将信收起来,撩开帐子大踏步出去,问明缘由后返回帐中,道:“是韩大人,他到高兰山练兵,抓了几个野人回来。”
  “野人?”卫昭被勾起几分兴趣,踱步到帐外看了看。
  韩文辉醒来后便被编入卫家军,因其擅长追踪,便成了斥候队队长。今日到高兰山正是去训练斥候队的。
  他见卫昭出来,便指着那几个脏兮兮看不出人样的野人道:“都是从高兰山逮的,听口音是北燕人。”
  其中有一个人见卫昭出现,突然嗷嗷叫唤起来,指着卫昭对同伴说:“那个将军!”
  同伴也看过去,忍不住瞪大眼睛,而后又道:“是有些像。”
  卫昭蹙眉道:“叽叽歪歪说什么呢!”
  两人对视一眼,扑通跪倒在地,道:“将军,我们不是野人,我们是完颜敏手下的兵!”
 
 
第213章 
  这几个士兵正是卫暄和完颜敏在高兰山口决战时逃跑的几个。他们本想偷偷跑回家去,但又怕被村人发现是逃兵,报给当地县衙。便想着先在高兰山躲一躲,看看情况如何再说。
  好在完颜鸿率军欲投北狄时在高兰山丢弃了些许物资,他们几个捡了能用的军帐和棉被,还好运气的找到了些粮食。在山里一躲便是几个月。
  如今已是春日,粮食也吃光了。他们便下山打听,说是完颜氏灭了,整个北燕都被卫家军给占了。
  士兵甲说:“我们不是细作,我们就是想着北燕皇帝都不在了,我们不当兵了,回家种田去,也不算是逃兵了不是。”
  这士兵显然知道卫家军宽厚,将原完颜氏的兵全都编入军中,并无区别对待,所以才直接承认自己也是士兵,免得被当成细作审问。
  士兵乙赶忙跟着点头,道:“求将军放了我们吧。”
  卫昭居高临下的睨着几人,眼神冰冷:“完颜敏杀了我多少卫家军,你们知道么。”他目光又落在几人手上,道:“你们的手上也沾过我卫家军的血吧。”
  几人浑身一抖,下意识的将脏污的不成样子的手缩进袖管里。
  士兵甲咬咬牙,道:“我们,我们也只是听命行事。”
  头顶压着一道冷若寒冰的视线,士兵甲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暗暗悔恨适才不该嘴快承认自己是完颜敏的兵。
  士兵乙飞快的转了转眼珠,抬头道:“将军,云州城那位卫将军是冤死的!”
  卫昭眸光一凛:“你再说一次。”
  他目光冷厉,黑眸里映着寒山,泛着彻骨惊心的冷意,让人心惊胆寒。
  士兵乙心头的算计打量早已被惊飞到九天之外去,老老实实的说道:“云州城的卫将军是被人害死的。”
  他整理了下脑子里杂乱无章的思绪,说道:“我们被卫将军引到卧龙谷,那是埋伏重地,如有伏兵,我们这些兵马少说也得损失大半。但两侧山上只象征性的胡乱射了一通箭,我们大部分兵马都安全的通过了卧龙谷。”
  “卫将军在高兰山口阻截,卫家军强悍,我们双方虽兵力悬殊,但战事焦灼,一时间我们也打不过去。就在我们这些残兵发动最后一次冲击时,从卧龙谷方向来了齐国的援军。当时我冲在最前面,卫家军那时防线弱了许多,我们就趁大批援军赶来之际突破了山口防线。”
  “我们又怕那些追兵追过来,所以死命的往山里跑,跑到半山腰的时候实在跑不动了,就在原地休整。却看到……”
  他抬眸看了眼脸色冷肃的卫昭,咽了咽口水,道:“看到齐国来的援军将卫将军几人围在中央,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卫家军的人和他们打起来了。卫家军的士兵都受了伤,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到最后只剩下卫将军一个人。我们眼睁睁瞧着卫将军将银枪枪尖对准自己,刺破了喉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