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姜四郎瞧着年纪不大,却性子沉稳,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司南特意问了句,这才知道他的父亲是包拯手下的曹官,他自己也在衙中任着差役,只等着熬几年资历顶个实缺。
怪不得清婶愿意花那么多钱给二姐儿添个大圆桌,单看姜四郎这个人就是个可靠的。
二郎独自霸占着一堆炭火,烤出来的东西只给妞妞吃。妞妞可乖了,自己吃一串就喂二郎吃一串,两个娃娃相亲相爱地待在自己的小天地。
于七宝一点眼力都没有,腆着脸凑过去,“二郎,你知道不,刘小江也要转去若水书院了!”
二郎十分淡定,“早知道了。”
于七宝吸了吸鼻子,“你咋知道的?”
二郎烤了个香菇串,捏着竹签子晃了晃,不那么烫了才塞给妞妞。
“前两天刘叔带着他去书院,我瞧见了。”
于七宝羡慕地吸了吸鼻子,“我也想去若水书院。”
“跟你娘说呗,她那么偏向你,一定让你去。”
于七宝不知道想到什么,小脸一皱,“还是算了,我娘最近脾气可臭了,连我都打。”
大概出于同情,二郎破天荒地大方了一回,给了他……一粒肉丸。
于七宝却当宝贝似的,在嘴里含了好半晌才嚼着吃了。
于二娘和于三娘也来了,两个小娘子还不知道爹娘做的缺德事,难得放松地和小姐妹们聊着天。
司南问:“芹姐怎么没来?”
于大娘的闺名叫于芹,月玲珑起的。
三娘脆生生道:“我叫她了,她不来,非在家憋着挨骂,死脑筋!”
这话说得不甚客气,乍一听像针对司南。
二娘扯了扯她的袖子,慌忙解释:“长姐入了秋出阁,这几个月不方便出来。”
司南笑笑,其实他早就知道,就是故意问的。
他烤了好大一盘蔬菜和肉串,借着这个由头,给于大娘和于三儿夫妻送过去。清婶提高声音,道:“你们瞧瞧南哥儿这心胸,换做是我……呵!”
后面的话不用说,大伙都知道。
当着三个孩子的面,没人把话挑明,只一味夸司南。如今,司家俨然成了茶汤巷最受敬重的人家。
这边,司南端着烧烤敲响了于家大门。
于三儿和胡氏早被他家的热闹气得鼻子冒烟了,这时候正扒着门缝往外看。
瞧见司南端着烤串过来,明明馋得直吞口水,却愣是端着架子不肯开门。
司南听到门内的呼吸声,勾了勾唇,假装和路人闲聊:“今日把大伙叫过去,主要是想给邻居们提个醒,包大人说了,既然有人举报我家私铸铜器,那便趁着今晚把整条街都查一查。我想着,若是家里真有,恐怕说不清,不如事先藏一藏……既然家里没人,我就先回去,回头知会二娘三娘一声,也是一样的。”
说着,还真就回去了。
走之前,特意举着烤串在门缝里晃了晃,于三儿馋得不行,刚要去抓,司南便把手收回去,哼着小曲走了。
于三儿差点把舌头吞下去,“你说他、来都来了,怎么不知道把东西放下!”
胡氏没好气地拧了他一把,“都啥时候了,还想着吃?没听他说吗,今晚开封府要来搜街,咱们家那些东西,万一让他们搜着可还行?”
于三儿皱了皱眉,“听那小子胡说!包大人真要搜街,能提前告诉他?就算告诉他,他能那么好心知会咱们?”
“谁说他是从包大人那里知道的?指不定就是那个燕郡王说的。”
胡氏翻了个白眼,“要不说他缺根筋呢,连那些没爹没妈的死孩子都往家里揽,什么事干不出来?呵,跟他爹娘一个德性!”
说着,又狠狠拧了于三儿一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赶紧着,把那些见不得光的玩意弄到酒窖,过了风头再说。”
于三儿疼得直咧嘴。
得了,烤肉吃不成,还得大半夜干活。
这俩月怎么倒霉事一件接一件的?
入了夜,司家小院依旧热闹。
司南从唐玄那里讨的四月霜,大方地拍掉封泥,请大伙喝。
人高兴,小黄狗也跟着享福。
孩子们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小羊排的骨头都嚼碎,而是特意留下完整的,喂给它。
小呆吃得直甩尾巴。
司南守着灶台给大伙熬去腻的汤水,同时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于三儿推着送酒的手推车,拉着满满一车斗铜镜子、铜烛台、铜首饰,骂骂咧咧地出了门。
出门就出门,还非得跑到司家门前,狠狠啐了一口。
司南听到了,嘴角一勾,笑呵呵地喊了声小呆。
小呆连忙跑过去,小毛尾巴摇到飞起。
司南拿着串烤肉在它鼻子前晃了晃,嗖的一下隔着墙头扔了出去。
小呆聪明急了,汪汪叫着跑出门,去追它的大肉串。
结果,刚出去叫声突然变了,“汪汪!汪汪汪!”
夹杂着恶狠狠的人声。
司南表情一变,“有贼!”
说着就抽出灶中的柴禾,当作火把一样握在手里,冲了出去。
大伙根本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跟着他往外冲。
然后,大家看到了极其无语的一幕——
于三儿正跟一只狗抢肉串……
关键是,还没抢赢!
小呆一只爪子按着他的脸,一只抓子按着大肉串,凶猛地叫着。
司南像是吓到了,慌慌张张冲过去,一不小心打翻了小推车,只听叮叮当当一阵响,大大小小的铜器翻了出来。
火把燃得极亮,把那堆铜器照得闪闪发光。
司南一脸惊讶,“三儿哥,你不是开酒馆的吗,怎么改行卖铜器了?什么时候办的‘许可证’,没听说啊!”
清婶的新女婿姜四郎刚好在六曹之一的法曹做事,一眼就看出其中有猫腻,“为何大晚上偷偷摸摸运铜器?”
这时候,倘若于三儿好好解释,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然而他偏偏做贼心虚,撅着屁股就要跑。
姜四郎拔腿就追。
槐树也追了上去,帮着他一起把于三儿捆了。
其余汉子不好直接上手,只是有意无意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胡氏原本想出来理论,一见这架势连忙缩了回去。
于大娘倒是出来了,想替于三儿求情,却被于三娘捂住了嘴。于二娘扯着于七宝,眼圈红红的,表情有些复杂。
司南暗自叹了口气。
就是苦了孩子。
于三儿这时候总算反应过来,扯着脖子大骂:“小兔崽子,你诈我?”邻居们诧异地看向司南。
司南一秒变影帝,“三儿哥,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还想问你呢,铜火锅的事我只跟你说过,别人都不知道,是不是你去衙门告发,说我私铸铜锅?”
说着说着,不由红了眼圈,“明明从前咱们两家那么好,如今我爹娘不在了,怎的三儿哥和嫂嫂像是换了一副面孔?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你说出来,我改。”
不等于三儿说话,刘氏便带着哭腔说:“哪里是你做的不好?分明是他们心里脏!从前司大官人在时,他们沾了多少光?这时候只剩下两个孩子们,就里里外外地算计起来,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她向来好脾气,在茶汤巷生活了十余年,从未与人红过脸,如今突然骂起于三儿,那威力比司南自己骂强上十倍。
邻居们的心本就偏向司南,这时候更是对于三儿不满。更何况,刚刚还在司家吃肉喝酒呢!
清婶气得脸都青了,冲自家女婿道:“把他送到开封府,让包大人定夺!”
司南好心提醒:“铜器带上吧,让包大人查查,兴许不是私铸呢。”
清婶叹气:“你呀,就是太心软、太善良,才让这些屈心丧良心的欺负!”
邻居们纷纷摇头,自发地把那车东西收拾起来,跟着姜四郎一起去开封书,权当做个见证。
拐角处。
唐玄微勾着唇,从阴影里往外看,只瞧见那簇耀眼的火把,还有火把下少年精致的脸。
木清暗搓搓吐槽:“这下放心了?可以回去忙正事了吧?”
唐玄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若不是有人放跑了赵德,用得着忙?”
木清一僵,讪讪道:“那是他自己跑了,不是我放的。”
唐玄挑眉,“你在紧张。”
木清哈哈一笑,指了指司南,“老大,我觉得吧,现在该紧张的不是我,你再不走,司小郎君就该过来了。”
到时候,就走不了了。
巷子里,司南正靠着门垛,微笑着看过来。
尽管他站在阴影里,他还是一眼看到了他。
唐玄勾着唇,聪慧,敏锐,机智,善良,这就是他的少年。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他守护。
“把于三儿押到皇城司。”
“严加审问。”
木清心头一颤。
传说中的……以权谋私?
第46章 酱酱酿酿
唐玄叫人把于三儿带到皇城司, 是因为查到他牵扯到了私盐案。
司南的猜测没错,司家酒楼的那批私盐果然和于三儿有关。
按理,皇城司只有查访权,没有审讯权, 没关系, 唐玄有的是法子让他招。
他抱着弓箭往于三儿跟前一站, 刑具都不用,于三儿就吓尿了, 一边求饶一边把事情都招了。
原来,当初是赵德找到于三儿, 跟他说有贵人想买下司家酒楼,司旭不识趣,不肯卖,于是赵德就想出了这个主意——用私盐诬陷司旭。
于三儿先前在司家酒楼干了好几年,跟厨子伙计们都混熟了,偷偷摸摸带几包盐进去,根本没人怀疑。
私盐和官盐成色不同, 产地也不同, 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依着赵德的计划, 过上几日他会带人去酒楼搜查, 一旦抓到司旭的把柄, 就能要挟他把酒楼让出来。
真不知道司旭算幸运还是不幸, 没等赵德上门抓人他就去了西北, 这么一走就没回来。
木清气得脸色铁青, 恨不得拿鞭子抽于三儿,“司大官人待你不薄,你这么坑他, 良心是不是黑的?”
于三儿慌忙道:“只、只是几包盐,也不算坑他……其实我是在帮他,他拿着那个破酒楼当宝贝,宁可得罪贵人都不肯出手,早晚得酿出祸事。”
木清嗤笑,“照你这么说,司大官人还得谢谢你呗!”
于三咧了咧嘴,“倒也不必。”
“不必你个球!”木清到底没忍受,一鞭子抽在他旁边的柱子上。
于三儿嗷的一声,吓瘫在地。
木清低喝:“说!姓赵的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
于三儿一个劲往后躲,“没、真没有……”
“啪——”又是一鞭子,木屑飞溅到于三儿身上。
于三儿抱着脑袋,哇哇大叫。
木清一百个瞧不上他,“再不说,下一鞭子抽的就是你。”
“别别别,我说我说!”于三儿连连告饶,“赵爷说,那事若成了,给我司家酒楼一成的红利……”
又是“啪”的一声,唐玄捏碎了手里的杯子。
他从外间进来,冷冷地看向于三儿,“一成红利,就让你背叛旧主?”
若说面对木清,于三儿还有辩白的勇气,看到唐玄,他连嘴都张不开了,整个人像只老鼠似的缩在地上瑟瑟发抖,生怕唐玄一个不高兴,拿箭戳死他。
唐玄确实有这个打算,不过,不是现在。
“我问你,赵德给你的私盐是如何来的?你们二人交涉期间可见过别人?赵德说的‘贵人’是谁?他们为何想要司家酒楼?”
唐玄问一句,于三儿的身子便往下缩上一寸,实在答不上来,几乎哭了,“小的、小的不知,从未见过别人,只有赵、赵爷……”
话没说完,就真吓尿了。
浓重的腥臊味逸得满屋子都是。
木清差点吐了,扭头对唐玄说:“怂成这样,看来是真不知道。”
唐玄沉着脸,狠狠地朝于三儿抽了一鞭子,“这一鞭,是替司南抽的。”
于三儿白眼一翻,吓死过去。
唐玄并没打算放过他,让人把他泼醒,继续问。
木清纳闷道:“老大,你觉得赵德说的那个‘贵人’会不会是赵兴?”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那小子仗着有皇后娘娘撑腰,横成那样,若想要司家酒楼,八成会明抢,不该这么委婉才对。”
唐玄没说是或者不是,只是摇了摇头,道:“他们想要的不是酒楼。”
他查过,司家出事后,司家酒楼被一个叫刘衡的人买下了。
刘衡是司旭旧友,两个人因为酒坊的事生出嫌隙,好多年没联系。这人虽说有些资财,却只是一介商人,不可能是赵德的“贵人”。
所以,赵德拐弯抹角地设计司旭,八成不是为了酒楼。
“那是为了什么?”木清想不通。
“你觉得呢?”唐玄反问。
木清大大咧咧地说:“要么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要么就是为了女人……”
说到这里就管不住嘴了,“不是吧,赵德的那个‘贵人’该不会看上月前辈了吧?要不,就是司小哥?”
唐玄目光一冷。
木清吓得往后跳了一大截,“我错了、我瞎说的,老大千万压住火,我给月前辈道歉,给司小哥道歉——磕头道歉,成不成?”
唐玄:“磕。”
42/156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