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婵闻言皱起了眉头,此事无人同她提过,回京几日,司马毅嘱咐她休息也就没有上朝,不想竟错过如此重要的事。
任素衣见状问:“那如今这些难民是从何处而来,京城附近并无灾祸,何来难民?”
李渊看了任素衣一眼,知他和郭婵亲近,道:“这些难民是从洛水那个方向而来,大部分是为躲避灾事而来京城,只是不想人越来越多,如今已有近千人。”
任素衣是见过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的,那些人或是举目无亲,或是无家可归,且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没有生计可言。且近千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难民短缺食物,如今深秋天气渐冷,长久以往难免不会发生病害或是动乱。
李渊的声音继续传来,“前些日子下官听说已有不少人染疾,且无法满足温饱冷暖,汝阳王妃此举倒是做了一桩善事。”
一番话,几人默默放下了筷子,一场战事,来到京城的难民近千人,那去往他处的又有多少?在半路中殒命的又有多少?
“我……”郭婵犹豫,出了这样的事她理所应该进宫与司马毅商议应对之策。
任素衣也不顾二人在场,握住郭婵的手,“你先进宫,我或许会出城一趟,看看能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想到任素衣一直在准备善堂的事,郭婵点了点头,这时眼角的余光瞥到一旁无所事事的伍思才,这不就是现成的苦力吗?
“伍思才你陪着她出城看看情况,明日向我汇报情况。”
李渊闻言立刻道:“郡主,下官也想前去看看!不如下官一同前去。”
多个人多个劳力,如此任素衣也能轻松些,郭婵欣然答应。
于是,任素衣、伍思才以及李渊三人在郭婵进宫后急匆匆去了城外十里的废弃寺庙。
即便是想过会是怎样的情形,但当亲眼目睹后仍然无法遏制心头的骇然。
此时秋风凌冽,风吹的破败的窗户吱吱作响,黑压压的人群像是物品一样堆积在这个并不大的寺庙,还有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声。
头顶灰色雾霭的天空正如三人心中的感受,阴冷而又压抑。
三人走近了些,才看到这些难民一个个瘦骨嶙峋,看到任素衣三人纷纷睁大了眼睛盯着他们,目光祈求。
任素衣皱眉,“不是说汝阳王府送了一百石米粮和衣物吗?”
李渊也感到疑惑,“这事一早便在百官之中传开了,或许是还未送来?”
三人几乎就在心中确定汝阳王妃不过是沽名钓誉之时,一阵马蹄声传至耳里。
伴随着一阵尘土,终于看清了在风中飘扬的汝阳王府旗帜。
为首一人生的人高马大,他看了任素衣三人一眼随即移开目光,大声喝道:“在下乃是汝阳王府的侍卫,今日汝阳王妃寿辰,王爷和王妃听闻各位生活疾苦,特命我给各位送来食物与生活所需!”
听到这话,挤在寺庙里的难民一个个喜出望外,前推后挤的跑了出来。汝阳王府的侍卫开始有秩序分发食物和衣物,难民们皆是感激涕零。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抖着双手接过食物,重复着,“谢谢恩人,谢谢恩人。”
一旁的侍卫听了朗声道:“你们的恩人不是我,而是我们主子,汝阳王和汝阳王妃。”
闻言,在场的难民纷纷跪下朝着京城的方向叩拜,嘴里念念有词,显然将汝阳王和汝阳王妃视作神明。
伍思才冷汗直流,目睹眼前这一切难道真的不会被灭口么?
任素衣面色冷肃,汝阳王府真的是单纯的想要救济难民吗?看着一个个恍若得生的灾民任素衣说不出指责的话,因为对这些难民而言实实在在的解决他们饥饿的人才是天。
“今日先回去吧。”
任素衣望着眼前的破败的寺庙轻轻一叹,十里外的京城便是繁华盛世,而这里却只有冷冷的风。
回去的路上,伍思才突然说了一句话。
“其实这些难民有吃的,有穿的,管这些是谁送的又怎样呢?”
一句话令任素衣醍醐灌顶,伍思才的话说的对,难民有难,即使汝阳王府不是真心又如何?总归是帮助了这些人,令他们解决了暂时的困难。
任素衣诚恳道:“伍大人高见,是我狭隘了。”
伍思才不曾想会得到任素衣的赞同,猛然羞红了脸,“不敢当不敢当。”
李渊笑道:“思才不必谦虚,不光陆公子如此认为,我亦觉得你十分聪慧。”
一连收到两次表扬,而且一个是当朝状元一个是清河郡主,伍思才不知不觉笑起来,带着些得意。
任素衣察觉到伍思才的神情不禁失笑,不得不说,这位女探花有她的可爱之处。
无论目的是何,只要最后帮到了需要帮助之人,那便也算是一种善举。想通了一切,任素衣回京立刻吩咐准备草药联系大夫,她先前注意到有许多人染了疾病,如若不及时救治指不定哪一日便成了瘟疫之源。
长公主知道后便立刻申明要加入进来,当是为腹中的胎儿积福,因为长公主的号召力,京中许多世家夫人知道后纷纷派人送来药草、衣物,任素衣最后也没想到能够筹集到如此多的财物用品,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让那些难民安稳的度过冬天。
第91章
任素衣不曾想到的是半个月后传来消息, 城外的难民有人染了疫病,接连死了不下数十人。任素衣与郭蝉听闻后十分奇怪,先前任素衣明明请了好几位大夫前去为那些生病了的难民看病并且还特意送去了许多预防伤病的汤药, 不仅如此, 郭蝉也派人注意着难民的情形, 可偏偏如此还是传出了疫病。
此事郭蝉不敢小觑, 特意禀告给司马毅,后者知道后立刻吩咐郭蝉处理此事。郭蝉不敢耽搁立刻准备前去难民避难的寺庙。
刚出门便发现任素衣已经穿戴整齐坐在马车里, 无奈只得允她一道。
“郡主?!”
二人认出是冬青的声音,喜出望外,立刻下了马车,果然看见冬青站在另一辆青色的马车前,手里还拿着马鞭。
这时车帘掀开, 是王念娣姐弟,不知是否是太久未见, 觉得二人长胖了一些。他们身后的是温箐,她气色不错,想来伤已经养的差不多了。
姐弟二人看见郭蝉和任素衣,脸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 齐声唤道:“郡主, 陆哥哥!”
听到王念娣姐弟的声音,二人一直担心路上出事,此时终于放了心。
郭蝉看向冬青,叹道:“路上辛苦了。”
冬青摇头, 她朝二人身后看了看, 郭蝉立刻明白她在找谁,笑道:“莲碧在府里, 今日刚回京好好休息吧。”
冬青见任素衣着男装料到二人出府有事,忍不住问,“郡主可是有事处理?”
想到难民一事,郭蝉皱起眉头,“城外难民染了疫病,表哥派我去看看。”
这时,王念娣说了句,“原来那些人都是难民啊?”
“怎么你们也碰上了?”
冬青点头,想了想道:“回郡主,进城时碰上了,那些人似乎是想进城和守城的士兵发生了......一些冲突,如果您要去见那些难民,不如属下陪您去吧。”
任素衣低头沉思,冬青话里有话,情况只怕不简单。
郭蝉也听出其中意味,想着任素衣同行,点了点头,“辛苦你了。”说着又看向王念娣三人,“今日事发突然,你们便先在府上休息,有事找莲碧,她会为你们解决。”
不想温箐却道:“郡主,先前您说城外那些难民中有人染了疫病,不如我一同前去,说不定能为您尽一些绵薄之力。”
经过徐州被救再加上郭蝉替她摆平了家人的纠缠,如今的温箐对郭蝉很是感激。一路到京城,若不是有冬青和王念娣等人的照顾,或许她死在半路也不一定,她人微言轻,能帮上些忙也是好的。
郭蝉还未开口,任素衣便点头道:“如此便多谢温姑娘了。”
温箐松了口气,笑道:“陆公子客气了。”
冬青将王念娣姐弟二人送入府,四人出发前往城外,温箐和冬青还是坐的来时的马车,郭蝉则是与任素衣在一处。
“你怎么让温箐一同前来?”朝廷特意派了御医处理疫情,并不需要温箐,何况她刚到京城,只怕还不熟悉。
任素衣道出心中的疑虑,“我觉得很奇怪,最先开始那些难民中的确有人生病,但是只要不是重病的人皆已痊愈,且你特意吩咐人白日在城外设了药摊,寻常病症基本可以控制得当,怎会突然引发数十人同时得了疫病去世。”
“你怀疑有人作祟?”
任素衣道:“我不确定,所以让温箐去看看致病的缘由。”
出城前温箐先去了一趟药铺买了些草药给每个人做了一个简易的香囊,道是可以预防寻常的疫病。
出城时已见不到任何难民,许是被赶走了。之后,还未到寺庙,几人便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郭蝉和冬青瞬时便明白过来这是腐尸才会散发出的气味。
任素衣心头震惊,这里比上一次来更显颓败了,尤其是有一种死寂。
温箐本来轻松的神色也被凝重渐渐取代,她拿出准备好的面巾分给众人,“郡主,这面巾上我涂了些药,以防万一。”
郭蝉意识到城外的疫病并不简单,庆幸带了温箐。她接过面巾先给自己带上,然后又给任素衣带上。
“待会儿你跟在我身后,莫要出头。”
任素衣点了点头,她知郭蝉在担心何事,这里的坏境显然不适合再居住,难怪那些难民想进城了。
寺庙门口有两个孩童半蹲着,像是一对门神,任素衣看他二人约莫比王念娣还要小一些,他们手里拿着一个黑黢黢的东西往嘴里送,面无表情的嚼着嘴里的东西。她甚至怀疑那坨黑黢黢的东西是否还能吃。
听闻郭蝉到了,早一步到了寺庙的太医走了过来。
“见过郡主。”
郭蝉挥手,“各位太医,疫情如何?”
为首的太医顿了顿,上前一步,“禀郡主,现下观察看来的确是疫病,不过还不知根源,寺庙里的人需要立刻隔离开,他们用过的东西也必须立即烧毁,避免疫病继续扩散。”
郭蝉闻言看了眼温箐,温箐明白郭蝉的意思,趁不注意时进了寺庙四处查看。
“现下可能配出药方根治这些生病的人?”
那太医道:“回郡主,药方还需研究后才能定夺,目前只能给他们用一些寻常的汤药抑制病情。”
郭蝉皱着眉点头,“辛苦各位了。”
“郡主言重了,当下之急还需立即派人将这里清理,并再寻一处地方安置这些难民。”
任素衣道:“我在不远处有一个庄子,可以先让他们到那里。”
“那是你的......”嫁妆。
任素衣笑道:“先解决燃眉之急吧,快入冬了,总不能在京城里找地方给他们安置吧。”
京城中的那些权贵一听到疫病躲还来不及,又怎会让这些难民进城。
郭蝉道:“用我的庄子吧。”
任素衣摇头,“不合适,你的那处庄子是御赐的,且更远一些,转移起来并不方便。”
可是郭蝉并不想任素衣的庄子因此毁了。
“便这么定了,我说了算。”
在场的太医闻言心头掩不住震惊,这位公子是何人,竟然敢在郭蝉面前道一句“我说了算”,而且看郭蝉的态度,似乎并不生气只是面上的神情似乎是心疼?
他们似乎知道了什么秘密.......
为了避免疫病的扩散,郭蝉很快派人来着手转移难民的事,并且按照感染程度将难民们一一隔开,分别送到任素衣在附近的庄子上。
等人走了,下一步便是清理难民们用过的东西,郭蝉正在吩咐人将东西拿去焚烧,温箐走来。
“郡主,可否借一步说话?”
二人走到角落处,温箐低声道:“郡主,我认为要避免疫病的扩散应当将这座寺庙直接烧掉。”
郭婵心中响起一声鼓声,“先前太医讲只需要烧掉他们用过的东西便可。”
温箐抿着唇,她知道自己说的话分量不足以让郭婵相信她,可……
似是下了一种决心,温箐坚定道:“请郡主相信我,我先前注意到不光是储存粮食和水的地方有许多老鼠,就连这寺庙的庭院里也都是老鼠。”
郭婵奇怪,“这些地方有老鼠不是正常的吗?”
大街上都会有老鼠,何况这种废弃的寺庙。
温箐解释道:“这种地方自然会有老鼠,但是不会有如此多的老鼠在此聚集。”
身后传来声音,“难道这里有什么东西吸引这些老鼠?”
郭蝉转身看见是任素衣,微微伸了伸手,任素衣走到她身边。温箐顿了顿点头道:“陆公子所言极是,我正是这么想的,一定是这寺庙有什么才会吸引了老鼠过来,所以我才建议郡主命人将这里烧毁。否则只是单纯的烧掉他们所用之物,只怕难以防治。”
郭蝉喃喃道:“会是什么呢?”
温箐道:“大概是腐烂的动物或是食物之类的吧,这些东西最容易吸引老鼠。”
郭蝉闻言不语,低头冥思苦想,从先前进来便觉得不对劲......
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
“冬青,查查这寺庙!”
半个时辰冬青便来复命。
“如何?”
冬青道:“回郡主,属下发现这寺庙中地底下埋了不少腐烂的......尸体。”
三人震惊。
“尸体?!”
“是,人的、动物的,不下百具,就埋在寺庙的地底下。”冬青命人挖开低底看到时同样震惊不已,她道出自己的猜测,“这些尸体应该是人为埋在这里的,或许为的正是引发这场疫病。”
温箐闻言不禁道:“活生生的人命,这样未免太过残忍......”
64/105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