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龙傲天穿成暴君文男妻(穿越重生)——一朵奇葩压海棠

时间:2020-11-21 11:09:13  作者:一朵奇葩压海棠
  那西山煤矿连同新式采矿方法,与楚辰耀这个名字一起,震动了整个户部。
  日产两千斤,说给出来就给出来了,楚辰耀还真大方啊。
  楚辰熙在心中感叹。
  这西山无论归于谁手中,恐怕都是藏着掖着偷偷赚钱了,就连他也不例外。甚至于因为这太子的身份,楚辰熙恐怕宁愿延缓几年。
  楚辰耀将西山一般的股权当做万寿节寿礼赠送给父皇,每年万寿节,谁人不是绞尽脑汁搜罗天下奇珍在万寿节当天献上以引起永嘉帝的注意,然而楚辰耀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上书说这是万寿节的寿礼,然后开始西山的开采。
  敷衍的态度溢于言表。
  永嘉帝看到楚辰耀折子的时候楚辰熙并不在,不过也能猜到他父皇是个什么表情。
  拿到这份寿礼,哪怕心里高兴也要因为楚辰耀的态度减去五分。
  对永嘉帝的态度,这皇城里,楚辰耀怕是独一份了。
  想到此,楚辰熙竟然有些羡慕。
  但楚辰熙也知道自己羡慕不来。
  楚辰熙贵为东宫太子,虽然母亲早逝,但地位还是很稳固的,只是后来张贵妃也就是如今的继皇后盛宠不断,他的七皇弟楚辰昰子凭母贵,早早地封了王却一直留在京城,朝臣几次上书都被永嘉帝驳回,以至于楚辰熙这个太子的位置坐的也不那么稳了。
  按照正常发展,便是楚辰熙与七王楚辰昰为了皇位争斗不断,结果两人的争端还没开始,名为匈奴实际上的鞑靼竟然绕过大同,入长城关隘,直逼顺天府城下。
  时京师危急,即将上演靖康之耻的翻版之时,镇守在太原镇的楚辰耀带领一路兵马回援京师,击退外敌,临阵受命,追击溃逃敌军。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楚辰耀临危受命封了个天下兵马大都督的官职,统帅三军,等到战事稍作平息,这个职位就不好剪裁了。
  楚辰耀似乎也没有把兵权交出来的意思。
  楚辰熙的父皇永嘉帝,虽然不喜楚辰耀这个从前没有存在感的儿子,但毕竟楚辰耀也还是他的儿子,似乎也不打算采取强硬措施,这件事就这么耽搁下来。
  如今朝廷一方面防备楚辰耀,一方面又怕外敌兵临城下的事件重演,于是原本早应该如楚辰熙几个弟弟一样封个藩王圈个封地的楚辰耀被硬生生的留在了京城。
  反正已经有一个特例楚辰昰了,多一个楚辰耀也无碍。
  这是朝堂上下的共识。
  名为恩宠实为监视。
  在敌军兵临顺天府之前,楚辰熙对于楚辰耀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楚辰耀的母亲似乎是外族人。
  永嘉帝有十一个儿子,除了早夭的与楚辰熙同母的皇长子以及皇八子之外,其他人包括尚在襁褓中的皇十一子全都早早封了藩王、郡王,甚至于为永嘉帝不喜楚辰熙的九弟都得了个郡王的封号,打发到了云南。
  唯独楚辰耀,似乎被众人遗忘了,等到他出现之时,身着战甲,带领整个太原重镇的兵马将鞑靼驱逐之时,皇城内官员还有些懵。
  朝中,军队的控制权都是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的,各地藩王并没有兵权,镇守各处的将领也非皇命不可调动,敌军骤然突袭顺天府直接打了个措手不及。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官职也给出去了,几个重镇边军也被楚辰耀裹挟着拧成了一股绳,楚辰耀只将鞑靼赶出了北古口长城关,赶到了塞外,便不追了。
  大宁朝堂腐败已久,军备松弛,还有外敌虎视眈眈。
  朝野上下都被这一次的事情吓得不清,以至于虽然对楚辰熙拿了兵权不还这件事不满但一时也没有任何解决方案。
  况且楚辰耀性行乖戾,真的会动手杀人。
  当初敢上奏喷他拥兵自重的几个御史,不满楚辰耀态度对永嘉帝上眼药的宦官的下场,至今还让人不寒而栗。
  而文臣武将自古就不对付,大宁武官多是军户世袭,庙堂倚重翰林清流,对武官向来不重视,骤然出现一个善战偏向他们的楚辰耀,心思也就活络了起来。原本就因为永嘉帝偏爱楚辰昰地位不稳的楚辰熙,这会儿处境就更微妙了。
  思绪一转,楚辰熙就想到了叶长凌。
  “蔚星可听说过前段时日叶府发生的事?”楚辰熙睁开眼睛,饶有兴趣的说起。
  祁蔚星点头。毕竟当时在叶府的叶承祖的好友有点多,事情一下子就传开了。
  联系到之前叶府想要抬妾为妻的传言,叶承祖治家不严被一个悍妾拿捏也就成了笑谈。
  “若是本宫说这事与五弟有关呢,本宫的五弟半年前给叶府送去了一个女子,那女子曾是京中名妓。”
  祁蔚星听到这话,只是皱了皱眉,他是君子,不喜这种下作的手段,不过联想到京中最近的传言,他倒是明白楚辰耀为何要管这等闲事了。
  “本宫曾经以为此事是五弟有意为之,只是近来才听说,在那女子进入叶府之前,叶长凌曾去了颍江王府,而在那之后不过三天,颍江王府便大肆购买西山田地,这一次万寿节献礼,本宫的五弟也在折子里指明改良方法出自叶长凌之手。”
  “传闻叶老夫人宠溺嫡孙,自幼养在膝下,竟允其不入学堂、不读圣贤之书,不过叶长凌的庶兄叶长钰倒是中了个秀才。本宫又听说叶长凌生母叶杨氏死因有蹊跷,似乎不是单纯的病死。蔚星如今还觉得那叶长凌是毫无城府的稚子吗。”
  何止不是稚子,简直心思深沉,之前那副模样连他都骗了过去。但考虑到他是为母复仇,祁蔚星不仅不觉得方式下作,甚至还有些佩服。
  然而还有一件事,楚辰熙并没有告诉祁蔚星。那便是曾经他认识的叶长凌是什么模样,如今想来,怕是有意藏拙。
  被心思深沉的叶长凌刚回到小院,就打了个喷嚏。
  果然是秋日了,他是不是该多穿点衣服了。
  叶长凌这么想着,便喊梅香去拿厚点的衣服。
  与楚辰熙保持相同意见的,还有吃完了晚饭正在看刘公公呈递的秘奏的永嘉帝。
  东厂、锦衣卫,作为无孔不入的特.务机构,自然将今日太子、五王会面发生的事情,连同最近的奏报一同上奏。
  看了奏报永嘉帝也注意到了一个名字,叶长凌。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最近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着实有些多。
  仔细一想,这不是当初闹出赐婚乌龙之人吗?
  “刘伴伴。”永嘉帝喊了一句“你之前去过叶府,这叶长凌可有接触?”
  而且这个名字,永嘉帝莫名觉得熟悉。
  好像之前也在哪里听说过。
 
 
第24章 入宫Σ(っ°Д°;)っ
  “回万岁爷的话,那叶长凌乃是杨阁老的外孙。”听到永嘉帝询问,刘振恭敬的回答。
  杨首辅?永嘉帝愣了愣,突然想起了刘振所说的是谁。
  “竟然是杨卿家的外孙。”永嘉帝一时感慨万千。“想当初他满月的时候朕还抱过他呢。”
  没想到当初那个喜欢喷口水的小娃娃如今也有这么大了。
  永嘉帝是个念旧的人。
  这一点陪伴在永嘉帝身边多年的太监刘公公再清楚不过了。
  杨涟文两朝帝师,与永嘉帝关系甚笃,从今日起,叶府怕是要变天了。
  “杨卿家似乎只有一个女儿。”永嘉帝还记得杨首辅曾经多次感慨这件事,杨涟文年轻时与亲族交恶,与妻子琴瑟和谐,叶杨氏是他的老来女,一直疼爱非常。永嘉帝还记得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开玩笑的提起过想迎娶杨涟文的女儿,那时杨涟文以女儿年幼的理由拒绝了。不过永嘉帝也知道,杨涟文是舍不得独女入宫。
  刘振低头不言。
  “叶承祖治家不严啊。”早在叶承祖受伤那会儿,刘振就将叶府发生的事情当做笑话讲给永嘉帝解闷,叶杨氏死的蹊跷,永嘉帝对于一个后宅妇人的死亡没什么兴趣。
  但如今想来……
  “将此事告诉给皇后吧。”毕竟是后宅之事,还是让皇后看着办吧。
  便是要下旨申饬了。
  自古以来,法律都讲究一个民不举官不究。叶杨氏父母已死,家中又无兄弟亲族,若叶承祖与叶长凌不主动追查或报官,哪怕是皇帝也不好去管这件事。甚至对于叶长凌来说,若他的母亲叶杨氏真的死于祖母或者父亲之手,一个孝字压下来,他都无法报仇,为了家族颜面还必须帮着掩盖此事。
  这也是祁蔚星会赞同叶长凌的做法,易地而处,他若身在那个祖母有意养废,父不慈宠妾灭妻的情况下,祁蔚星并不觉得他短时间他能做的比叶长凌更好。
  “叶长凌这孩子至孝,明日传召他入宫觐见吧。”永嘉帝这么说着,将手上的秘奏扔到一边,继续看他的奏折。
  于是在小院吃完了清淡的晚饭,看了一会儿《论语》,还没翻几页,便睡着了。
  梅香见状,也不喊她家少爷,反倒吹熄了烛火,关上了房门,毕竟晚上看书是会害眼睛的。
  也就是在这时,传召口谕的小黄门进了府上,通知叶长凌明日经筵之后见驾。
  叶长凌收到这条口谕,待送走小黄门之后,在床上滚了滚,表情无奈又费解。
  他完全想不出自己为什么会被皇帝召见。
  ……
  古往今来,想做皇帝的人不知凡凡,但要做好一个皇帝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勤政爱民,仅仅是勤政二字就不容易了。
  先有朝会,早朝、午朝、晚朝,后两者虽然可以省略,但早朝几乎每日都要开。而且自□□撤掉了宰相分权六部设立内阁之后,权力是收归到自己手中了,事情也变得琐碎了。
  除了上朝之外,永嘉帝每日还需要朱批大量的奏折,虽然内阁能帮着缓解一些工作,但大部分都是需要永嘉帝看完回复的。除了京城官员的奏折之外,还有大量外派官员的奏折。这些官员上奏未必有什么大事,但为了能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送个奏折。而且官员们为了展现自己的文采,动辄洋洋洒洒上千言,永嘉帝却不得不耐着性子看下去。
  然而今日早朝之后,永嘉帝还得去文华殿听翰林们讲述儒家之道。
  经筵讲学,每年二月份开始直到冬日,除去六月、七月的暑天,每逢单日皇帝都得到文华殿进行学习。唯一让永嘉帝感到欣慰的是,不仅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太子楚辰熙与他一起,以史为鉴学习孔孟之道。
  早朝不仅对于永嘉帝来说是甜蜜的负担,对于朝臣也是。因为早朝开始时间很早,他们必须早上四点就开始等候了。叶长凌是在早朝开始的时候,才慢悠悠的起床,有条不紊的乘着叶老夫人为他准备好的马车,送他入宫的。
  因为杨阁老的缘故,‘叶长凌’并非初次入宫,甚至‘叶长凌’年幼还是宫中常客,公公刘振还刻意替叶长凌免了学习入宫的规矩。
  连跪拜皇帝的正确姿势都没有掌握的叶长凌:……
 
 
第25章 委屈(加更)
  天刚破晓,伴随着朝钟响起,等在朝房的楚辰耀起身前往太和殿。
  楚辰耀端着玉带,一身朱红朝服,其上绣纹并非是飞鱼、仙鹤之类的东西,而是象征着他身份的蟒袍。
  他身材高大,面容俊美,表情冷淡,手持的笏板远远看去像拿着一把短剑一般。
  御史目光扫过群臣,全都默契的避开一马当先的楚辰耀,生怕引起这位煞星的注意。
  他们自是不怕死的,甚至为了博取美名经常作死挑衅皇帝,鸡蛋里挑骨头找永嘉帝与百官的错处,但是他们怕死的无声无息,更怕生不如死。
  早朝并非是所有京官都要来参与的,品级越低参与的次数越少。早朝也有大朝会、朔望朝、常朝之分。
  因着几年前外敌入侵,楚辰耀临危受命被封为天下兵马大都督,这个职位与一般暂时任命的总兵官不同,它是真的存在过的职位。
  如今与兵部分权的五军都督府前身就是大都督府,但是大都督这个职位的权力却比五军都督府更大,甚至压了兵部一头。
  五军都督府的武官大多世袭,如今能凭军功升上来的都是楚辰耀的旧部。是以朝堂上武官自发的以楚辰耀马首是瞻。
  比起武官们,感到尴尬的确是兵部尚书卫兴怀。曾经掌管一个部门,如今头上却多了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长官,虽说大都督与六部独立,但按照祖制,职权却互相重叠,如今兵部做出什么安排,还要经过颍江王府那边,愁的可怜的卫部堂一部美髯都要揪掉大半了。
  卫兴怀觉得再这么下去他还是提前告老还乡比较好。
  而比兵部的任何指令都要通过颍江王府还要让卫兴怀发愁的,却是与楚辰耀一起上早朝。
  早朝官员进出都是有顺序的,他到底是应该跟在楚辰耀后面,还是与六部的老伙伴们一起啊。
  所幸大部分朝会,楚辰耀都是找借口不参加的。然而今日是八月十五,正逢朔望朝会,宫里还有中秋宴,今日的早朝楚辰耀必然是要参加的。
  早朝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
  近些年,各地旱情严重,而且有着南移的趋势,朝廷几次赈灾,而多次对外战争已经让户部吃紧,永嘉帝无奈还拿出了自己私库中的钱财赈济灾民。
  下了朝,永嘉帝还需去往文华殿听翰林们筵讲,楚辰耀下了朝,刚准备跟随小宦官去临时的住所,就被永嘉帝传召,让他随行一起去文华殿。
  刘公公通传的时候,其他朝臣还没有走远,骤然听到永嘉帝这个安排的朝臣全都吃了一惊,去文华殿听翰林筵讲,这是只有太子才有的待遇,永嘉帝这个安排……这是位比太子,动摇国本啊。
  毕竟连太子都还没有跟着朝臣一起上朝呢。
  原本就对楚辰耀手握重兵不满的大臣当即就达成共识,决定联名上书反对永嘉帝的这个决定。
  祖宗家法不可变,太子乃是嫡长,况且就算取贤,也轮不到楚辰耀上位。
  若是永嘉帝能够听到他这些臣子的心声,一定十分无语的告诉他们,这一次是他们想多了。
  他带上楚辰耀,完全是因为楚辰耀已经弱冠,没有传召又不能去后宫,放在前朝殿里有担心闹出些什么事,干脆直接带上吧。
  来到文华殿,楚辰熙与翰林们已经在候着了,见到永嘉帝身旁的楚辰耀,楚辰熙愣了愣,随即笑着问候,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明面上的兄友弟恭做到了,引得翰林们频频赞赏,连永嘉帝也夸了几句。
  翰林们筵讲的,依旧是四书五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朝代更迭,四书五经每字每句都被加入了各种含义。就像如今的阅读理解题目一样,有些题目让原作者来写,未必能拿到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