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回到民国开百货(穿越重生)——雁过寒潭

时间:2020-12-11 11:57:26  作者:雁过寒潭
  “洗什么白啊, 有什么好洗的。”
  将腿高高地翘在桌子上, 梁少龙满不在乎地说道, “直接解散不就得了。”
  翻看着他带来的图纸,罗夏至和顾翰林对视一眼,满脸无奈。
  “我爸爸死之前跟我说了, 以后不要再让兄弟们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了。再说了,国家现在乱七八糟的,是我辈英雄崛起的大好时机。他让我要么带着兄弟们去投军, 要么跟着罗夏至你从商, 总之要干一番大大的事业。”
  “承蒙梁老爷看得起。”
  罗夏至感叹道。
  说起来,他和梁老爷一次面都没有见过呢。
  “主要是我表哥经常在他面前提到你。我爹他信任我表哥的程度, 比信任我这个亲生儿子可高多啦。”
  上海滩的人都以为他至今在东北未归, 无人知道他早就从水路悄悄返回上海,准备大展拳脚了。
  “这是我从美国人那里搞来的机器图纸, 这个在赌场输掉了全副身家的美国人说自己还是什么工……工程师?反正就是吃技术饭的,说可以帮我搞到机器,并且管理技术。”
  梁少龙用脚指了指坐在一边,乖得跟小媳妇一样的洋人。
  “米斯特罗你好, 我叫做理查德,久仰大名了。”
  这美国人说的一口流利的国语,据他说自己是某个美国纺织公司驻华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因为好赌的关系,不得不和梁少爷结下了“不解之缘”。
  “你跟着梁少龙做事,原来美国的公司不介意么?还有,你的工作签证是到什么时候?在美国犯过事么?有家人在中国么?”
  罗夏至看不懂机器图纸,但是他知道,这个时代来上海滩淘金的外国人,除了被公司派驻不得不拖家带口过来的,那就是胆子特别野的,甚至身上背着案子的外国“盲流”了。
  大上海从来都是冒险家的乐园,冒险家不分国籍,只看有没有本事,敢不敢来闯。
  他看这个理查德就算不是后者,也是介于两者之间。
  “这人的来路我已经让门生去查过了,不算是个好人,但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是来上海滩‘淘金’来的。”
  梁少龙说道。
  “我们学校里有理工大学毕业的老师,学的也是机械。明天我就让他帮忙看看真假。”
  将图纸放进公文包,顾翰林看了看笑的一脸谄媚的理查德说道。
  “明天你也跟我一道去学校。是真是假,验验看就知道了。”
  “好的好的。”
  理查德搓着手笑道。
  本来出老千被赌场的主人亲自抓到的时候,这个美国佬以为自己要命丧大洋彼岸了。谁知道圣母玛利亚的威力无远弗届,叫他遇到了这样的好事。
  如果真的和这个英武非凡的梁少爷说的那样,需要借助他的技术和知识开办起纺织工厂,那可比在工厂里做普普通通的工程师赚的可多了!
  中国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的,以前听工厂里的“拿摩温”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说的不就是他这几天的遭遇么?
  中国人,真的太有智慧啦!
  ————————————————
  就像是理查德说的那样,一个月后,通过沙同的洋行,一整套最新的纺纱机器从十六铺码头下船了。
  按照原定的计划,这些机器将会从水路继续前往位于湖州的新开工厂。但是谁也没想到,这货轮刚入长江的第三天就消失了。
  美国企业主马上报警,江浙沪三地的巡捕和警察联动,都没有找到这批机器的去向。偌大的机器,几万吨的货物,仿佛就此消失了一样。
  最后还是工部局出面摆平,只说是“青龙堂”解散后,长江漕运航道上野寇横行,无人能够出面做主,机器是被水寇劫持了去。再说了,货物从美国出发前,一定是买了保险的,与其在这里纠缠,不如去保险公司索赔吧。
  把这美国企业主气的无话可说,加上损失实在太大,只能关闭了工厂,回国去了。
  “你这是抢劫啊,梁少爷!”
  拿着最新一期《申报》,指着上面头版头条的报道,罗夏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梁少爷居然会走这一步棋。
  “你不是说你要‘改邪归正’,做一个守法商人么?!这,这都是什么啊……”
  “哎,我有什么办法,这批机器是有主人的,它们这些死物又不像理查德,给点钱就能自动跑到我身边来……”
  “那你就用抢的?”
  “不然呢?我梁家本来就是漕运出身,这也算是‘最后一票’吧!”
  梁少龙理所当然地说道。
  罗夏至听得都要昏过去了。
  “好了好了,事已至此,苦主都回国了,你也别再追究了。”
  顾翰林在一边打着圆场。
  “我看你早就知道了!”
  罗夏至瞪大眼睛朝他骂道,“你们两个一丘之貉。”
  顾翰林举起双手投降。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你刚知道么?”
  那我可早就知道了。
  罗夏至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
  梁少爷笑的“贼忒兮兮”,“再说了,罗少爷,这里可是‘大上海’!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美国佬说到底也是来中国淘金的,又不是做慈善,你替他操什么心?”
  罗夏至闻言,倒是一时语塞。
  是啊,这里可是民国时代的“魔都大上海”呀!自己凭什么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要求这个时代的人物?!
  梁少爷的新工厂就设在苏州的郊外,由于机器是抢来的,工程师是赌钱输来的,实在有些不光彩(虽然梁少爷本人并不如此觉得)。
  因而工厂是悄悄开幕的,别说报纸媒体了,要不是贴出了招工启事,就连苏州当地名人士绅都不知道家门口开了间如此现代化的工厂。这一点让梁少龙深以为憾,按照他的性子非搞个三天三夜的庆祝活动不可。
  于是上海滩这边,为了争夺漕运的控制权,几个堂口继续打的死去活来。而在苏州,梁少爷则是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活动,一门心思搞发展。
  ————————————————
  一年半后
  端午节前的一个月,梁少爷亲自押送着第一批织好的成品布匹回到了上海滩,将这些色彩鲜艳,质量牢靠,关键是外包装上写着“精品国货”的布料送到了时迈百货的仓库。
  之前一年,南京方面早就派出了正规部队,大模大样地将长江下游的“匪患”清缴了一遍,一举夺回了航道的控制权,哪个堂口都没占到便宜不说,还损兵折将了些许。
  “幸好听了表哥的话,及早抽身,不然这时候说不定被‘清缴’的就是我,要在牢里过年了。”
  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梁少龙感慨万千地说道。
  三人坐在查理咖啡店里,看着外头准备过节的人群,也都是一阵唏嘘。
  这一分别,居然是将近两年了。
  “这对面的工地是什么?看起来阵仗挺大的啊。眼看快竣工了啊。”
  梁少龙如今可不是穿着粉红色褂子,背后插着把扇子到处走的轻浮纨绔了。
  如今的他作为一个实业家,也像模像样地穿上了西服,打起了领带,一身西装革履的绅士派头。
  他还考虑过要不要学罗夏至在鼻子上架上一副眼镜——罗夏至私底下跟他透露过,他这眼镜没有度数,带上纯粹是因为想要有个稳重点的派头。
  梁少龙心动了一下,不过在试戴了几副眼镜后,梁少爷实在受不了这压在鼻子上的分量。
  再说,自己带了眼镜,不也成了他自己口中的“小四眼”了么?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拿着手中的“斯迪克(文明棍)”指了指马路对面,梁少龙回头问道。
  “是端午节那天准备新开业的百货公司。”
  罗夏至淡淡地说道。
  “噗……”
  装模作样正端起咖啡杯小啜了一口的梁少爷,差点把咖啡吐到坐在他对面的顾翰林脸上去。
  后者拿起桌上的菜单,淡定地挡住了这突忽其来的“袭击”。
  “梁二哥如今是文明商人了,怎么还是喝不惯咖啡啊。不管爱喝不爱喝,这‘外国中药’您早晚都要习惯的,不然以后怎么和人在咖啡馆里谈生意呢?新派商人,可是不作兴在茶馆里谈生意的。”
  一想到当年在时迈百货的办公室里,梁少龙把咖啡称作“外国中药”时一脸嫌弃的模样,罗夏至笑着揶揄道。
  “你笑,亏你还笑得出来啊!”
  梁少龙干脆不装“文明”的派头了,将咖啡杯“哐啷”一声砸在桌子上,把周围的人群吓了一跳。
  “你看这个工地,距离你的百货公司才多少米……看着高度,比你的大楼也差不多哪里去吧?”
  “据说为了赢我,特意把天台上的钟楼造的更高些,比我的钟楼高了十公分,哈哈!”
  从这新的百货公司大楼建造的第一天起,罗夏至就时时关注了。
  据说这从广东来的李家为了和他“别苗头”特意还请了当初他盖大楼时候聘请的那间营造公司,并且早早就在报纸上放出了消息:这新建大楼将会比时迈百货更大更高更豪华!
  并且这李氏百货公司也学了罗夏至当年的做法,大楼还没有封顶呢,就三天两头在各个大报小报上刊登开业促销的信息,有些东西的价格看的罗夏至都怦然心动了。
  “你就不操心么,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
  梁少爷毕竟装了蛮久“文明人”了,多少把原来的野性给磨掉了点,生生把已经喷到喉咙口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这大马路那么大,谁也没规定只有我罗夏至能开百货公司啊。”
  看着热火朝天干的起劲的工地,罗夏至冷静地说道,“再说了,干什么没有竞争对手呢,算算时间也该来了。”
  别说百年后整条南京路,乃至整个上海都开遍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了,就这条大马路上,理论上这十几二十年里,都应该有好几家百货公司争奇斗艳呢。
  罗夏至利用“现代人”的优势,提前引入现代百货经营理念,为自己争取了三年多基本没有竞争力的优越环境已经是“金手指”大开了。
  他早就知道这样顺风顺水的日子不会长远,所以当听闻有新百货大楼在建的消息,也就表现得最为冷静了。
  “你倒是颇有‘大将之风’。”
  梁少龙啧啧两声。
  作者有话要说:  拿摩温:就是NO.1的音译,意思是工头。以前在上海的英国纱厂里,排行第一的工头就被称作“拿摩温”,外国人用工头来管理其他的普通工人。我的外婆解放前在荣家的纱厂里做过工,说拿摩温打人可疼啦。
  拿摩温在上海话里也有小蝌蚪的意思,用来骂印度阿三,因为阿三头上包着个洋葱头,整个人就像个蝌蚪啦
  好啦,一晃一年半过去啦,我们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出现了。
  之后就是一边商战一边做商场的二期建设,还有开厂搞实业的剧情了
  感谢在2020-09-27 21:20:43~2020-09-29 16:4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墨客客客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烤鱼酱、塞拉 20瓶;礼那 10瓶;木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对手凶猛
  在得知他表哥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都没有顺利“拿下”罗夏至后, 梁少爷对他大大嘲讽了他一番,然后欢乐地回到苏州去了。
  同时带走的,还有准备在最后一个暑假里勤工俭学的黎叶。
  今年高中毕业的他,提前考取了东吴大学, 等开学就能去念书了。
  到了这里罗夏至才知道, 原来早年民国的学制和未来完全不同。
  在还没有全国统一高考的现在,如果要上大学, 是需要学生自己拿着报名费, 一间间学校去考的, 每间学校入学考试的时间都不一样。
  而这些大学和专科学校, 也不拘学生念过几年的书, 如果你有本事,小学毕业能考进来也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了,也不乏有些人年纪一把, 都奔三奔四了还在学海里沉浮,从年头考到年尾,也迟迟上不了岸的人呐。
  黎叶倒是非常争气, 才考了第一间学校就被录取了。
  罗夏至问他为什么不考上海的大学, 他回答学费太贵,勤工俭学也好, 半工半读也好, 都读不起。
  而且他欠三少爷太多,这些年读中学吃喝住宿都没花过钱, 他不想自己大学的学费也是由罗家出。他已经长大,希望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等将来读书出来后,要回来报答三少爷。
  听他年纪那么小, 倒是极有志气,罗夏至也说不出什么了。
  东吴大学距离梁少龙的工厂不远,于是他就打招呼让黎叶进梁少龙的工厂里勤工俭学,并且嘱咐他以学业为重,不要因为工作耽误了读书。
  黎叶年纪虽然轻,但是因为遭遇家变后性格比之同龄人稳重的多,而且读书成绩着实不坏,英文和理科尤其的好,有他在梁少龙这个半文盲身边,也算是个助力。
  已经虚岁十七岁的少年抬起还略显稚嫩的光洁下巴,对着火车站上特意前来送行的罗夏至和顾翰林不停地挥手,直到火车远远地开出了站台,他依然试图将脑袋伸出车窗看着渐渐变小的两人——然后被梁少龙一巴掌打了回来。
  “不要命了啊,旁边树枝没看见么,一会儿捅死你!”
  梁少龙骂骂咧咧地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扔到了正不断掉着眼泪的黎叶的怀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