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看到自家小朋友说想去海边的时候还有些迟疑,因为他们都在商量着“发家致富”的大事,实在难以分出人手来监护这些要去海边的小朋友。
在知道陆仁嘉也会跟着去后,工作人员才松了口气:“那你们要听这个哥哥的话,好吗?”
小朋友们对此毫无异议,于是陆仁嘉从六个小朋友的监护人升级为了“去海边玩的小朋友的临时监护人”,虽然多了个临时的名号,但监护的小朋友数量变多了。
“他们经常去海边,”工作人员对陆仁嘉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不用特别看着。只是海边的天气多变,要是我们这边收到有相关的天气报告,遇到不合适的天气我们会把消息发过去,麻烦您到时候帮忙把人带回来就好。”
好在尽管海边的天气多变,但今天天公作美,直到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地返回时,都没有收到天气会变糟糕的消息。
他们去的时候也是碰巧,刚好海浪退去,沙滩上留下了不少,没来得及回到大海的小动物。
一群小朋友们满载而归,本来带去堆沙子的小桶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贝类,就连原本属于监护人的陆仁嘉也被他们拜托着手里捏着两只大螃蟹回到了孤儿院里。
周正看到小朋友们手里拿着的东西时,还有些惊讶:“你们怎么捡了那么多贝壳回来?”
小朋友们喜欢捡这些东西很正常,但因为住得离海边太近,他们捡回来的贝壳也接近饱和,除非是刚来没多久的,或者是看到实在好看的贝壳,不然他家的这群小朋友们都不乐意去捡了。
不过看到同样提着小桶的龙傲天六人后,他就明白了:带着一起去玩的小朋友们都开始捡了,他们当然也不能落后。
的确是因为看到人家在捡,所以没忍住也一起捡的小朋友们有点不好意思,领头那个小女孩捡得最多,她看着桶里的贝壳,也有些头疼:“捡的时候没留意,也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
而且她放贝壳的小盒子都快放慢了,不知道要放哪里才好。
看着现在气氛不错,周正索性把自己的计划和这群小朋友们简单地提了一下。
在知道贝壳也能被做成风铃以后,对金钱已经有一点概念的小朋友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把自己收藏起来的贝壳贡献出来:“我们的贝壳好看,可以用我们的做!”
在周正解释清楚以后,他们虽然有些遗憾自己收藏的贝壳派不上用场,但还是为此感到高兴。
“到时候手巧的人帮忙做风铃,学不会的人也可以去捡贝壳。”领头的小女孩把自己的“小兵们”安排得明明白白,被安排的人也毫无怨言。
桶里这批贝壳将会成为第一批被制作成风铃的贝壳,小女孩看着它们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陆仁嘉带着六个小朋友看他们分辨能吃和不能吃的贝壳时,没忍住从不能吃的桶里捡起来几个道:“这里这几个怎么就不要了?”
“这个不能吃,壳也不好看,”周正看了一眼,解释道,“所以我们一般都不会开。”
陆仁嘉不是很确定,但他总觉得这几个被抛出来的贝壳有点像是“马氏珠母贝”,也就是最普遍的一种珍珠贝。
他和周正要来这几个珍珠贝,又去旁边拿来开贝壳的小刀,比划着想要打开这几个贝壳。
原本还在看着别人挑拣贝壳的六个小朋友马上就被陆仁嘉的动作吸引了目光,他们围过去,脸上写满了好奇。
“这些贝类可以吃吗?”艾可试图用最接近陆仁嘉思维的方式来揣测,只是这话一出,就让其余几个小朋友侧目。
龙傲天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如果不是确定说话的人是你,我都要以为是叶良辰在问问题了。”
毕竟只有这个家伙,才能把什么问题都牵扯到吃这个方面。
“虽然觉得你说得有点道理,但为什么我总觉得有被冒犯到?”叶良辰说不出哪里有问题,但他的直觉告诉他龙傲天这句话有问题。
龙傲天倒是一点也不慌,他对叶良辰的脑回路有足够的了解,这个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转移话题,就能让对方忘记这件事了。
“所以这个贝有什么特别吗?”
果然,龙傲天问出这个问题后,叶良辰就没有继续揪着他不放,而是同样好奇地看向陆仁嘉。
陆仁嘉简单地解释道:“你们已经知道珍珠了,这些贝里面可能有珍珠哦。”
“原来珍珠不是只是眼泪化成的吗?”对珠宝的认识全来自苏玛丽的叶良辰后知后觉地道。
龙傲天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同伴里竟然有个常识如此匮乏的家伙,他把人抓到一边快速补课,在了解过宝石和珍珠的概念后,叶良辰再次回到“队伍”里时,整个人都恍惚了不少。
他喃喃地道:“我还以为珠宝是眼泪的一种……就,我流的泪是水,苏玛丽流的泪是……,然后有的人流的泪会不会是血这样的。”
苏玛丽听得有些无语:“只有我一个人是特别的好吧,怎么可能大家的泪都不是泪啊?”
叶良辰却很有道理:“之前夏白莲写的文章不是这样的吗?还有人的眼泪从口里流出来的呢!”
陆仁嘉:???
夏白莲:???
夏白莲:“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叶良辰据理力争:“是真的!我就是路过不小心看到,你明明就写那个人‘悲伤得眼泪从嘴里流了下来’!”
夏白莲:……
她好像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了。
又花了一点时间把这其中的梗解释清楚以后,叶良辰终于放弃挣扎,把注意力放回到了这一堆珍珠贝里。
被陆仁嘉称为珍珠贝的贝壳并不多,毕竟海边不是这种贝类的最佳生存环境,马氏珠母贝通常生活在礁石的底下,或者是十米深的低潮区。
这次能捡到这么多,也是他们的运气。
“不过不是所有的贝里面都有珍珠的,”陆仁嘉解释道,“就算是人工饲养也不能保证都有珍珠,更何况这些贝几乎都是天然的。”
叶良辰其实还想问问所以这种贝究竟能不能吃,但陆仁嘉接下来的话让他把吃的事情暂时抛在了脑后。
“这里一共有七个这种贝,我们一人一个,小心点开,看看里面有多少珍珠怎么样?”
陆仁嘉在以前的时候就对网上那种珍珠贝跃跃欲试,只是下面的评价几乎都表示这种贝类腥气太重,为了不让自己可怜的房子沾上奇怪的味道,他硬生生地忍了下来。
现在这里有专门的去腥方式,还翻找出来了那么几个珍珠贝,不开简直对不起这个运气!
陆仁嘉说这话的时候周正也听到了,在知道他们要开贝的时候,他还特地拿来六把给小朋友们用的开贝刀。
“最好也带一下手套,”他把东西递过去,“因为有些贝壳本身就比较锋利,不带手套的话,容易划伤手。”
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十多分钟后,在那边挑拣贝壳的小朋友也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围了过来凑热闹。
“这种贝壳不好看,味道也很腥,我们都不爱弄这个。”有小朋友在围观的时候忍不住说出了声,他旁边一个小男孩小声地道:“我听他们说,好像这种贝里面会有小珠子。”
他们也开过里面有小珠子的贝,只是那些小珠子都太小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弄丢,都被他们好好地收藏起来。
“原来这种丑丑的贝里面会有吗?”
“真的吗真的吗我也要看看!”
“我们看看不就知道了,如果开出来的话,我们以后不要随便扔这种贝!”
“那个哥哥说了,有可能,但不是一定的。不过如果开到了,以后是不是也能加在风铃里?”
被一群小朋友围观的陆仁嘉一点都不紧张,他身边的六个小朋友原本还有些别扭,看到陆仁嘉淡定的样子,也恢复了原本的自在,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手里的贝。
陆仁嘉手里的贝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刀却是最锋利的一把。
之前观察过周正开贝的动作的他眼疾手快地完成了开贝的过程,用小刀轻轻挑起贝肉后,竟然真的在下面找到了一颗珍珠。
“虽然不大,但是圆润可爱,看起来挺好的。”
陆仁嘉把那颗小珍珠拿出来,放在手心里。
最重要的是,这是他亲手开出来的!
周正也看到了这颗珍珠,如果这种贝真的有那么多珍珠的话,他们也可以考虑一下去采集。
不过后面小朋友开出来的贝的情况让周正那颗火热的心降温下来,他们开出来的要么没有,要么只有一些米粒大小的小珍珠。
用来做风铃上的点缀还是可以的,但如果真的想像他考虑中一样做成简单的饰品,需要太多的珍珠。
七个贝壳都开完以后,他们的收获都被摆在桌上。
苏玛丽的运气一如既往地好,她开的那个贝里,竟然大大小小有十多颗珍珠;运气最差的是艾可,他的贝壳里,一个都没有。
六个小朋友拉着陆仁嘉商量了半天,最后一人挑了一个喜欢的,剩下的都分给了旁边的新认识的小朋友们。
小朋友们没有那么多想法,在收到这份“礼物”以后马上快活起来,拉着六个新朋友嘀嘀咕咕地说着这些贝类会被做成什么样的食物。
陆仁嘉察觉到周正的情绪低落,想了想还是过去问了一句。
听对方说完他原本的想法以后,陆仁嘉安慰道:“采贝很难很辛苦的,因为要不断地潜水,其实对肺部的伤害也很大。还不如你们这样做风铃呢。”
也不是不能用机器采,现在市面上的珍珠很多都是人工养殖加上机器采贝的成果。
只是周正如果有这个钱去买采贝机器,就不会成为陆仁嘉“下乡扶贫”的第一站了。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小型珍珠米的价格以后,周正是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不如直接在网上买点小珍珠米回来做装饰呢,我们的贝壳风铃售价本来就不会特别贵,要是加上珍珠的成本,售价过高的话,不一定有人会买。”
看到他走出了牛角尖,陆仁嘉也感到高兴,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还特意拿出了之前准备好的小零食分给在座的所有人。
在知道这些是糖果后,小朋友们都珍惜地把糖果收了起来。
对上叶良辰好奇的目光,领头的小女孩解释道:“我们这边好多东西都是咸咸的,甜的东西好难得!”
周正有几分哽咽地道:“等我们的风铃卖出去,第一次拿回来的钱,就给所有人买糖吃!”
小朋友们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周围的老师都是一脸坚持的样子,他们也没有反驳,反而忍不住凑在一起,去问六个比较有见识的小朋友。
“甜的东西除了糖果还有什么啊?”
“哪个便宜一点啊?能不能用少点钱买很多?”
“批发?批发是什么?”
看着小朋友们高兴的样子,周正郑重地对陆仁嘉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之前青山还在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孤儿院很多食材调配都被压制,这边能分到的甜食很少。就连甜味的营养液也不多。现在青山倒台,政府把事情肃清以后,分到的物资虽然变多了,但大家对于糖的热爱还是没有变。如果不是你来帮我们找到这个可行的赚钱的方法,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大家都吃上糖呢。”
陆仁嘉还想客气几句,但周正却坚定不移地认为多亏了他的帮忙。
“最主要的是,你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周正如是说,“贝壳风铃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如果找到正确的道路,我们也能自给自足,而不需要一昧地寻求赞助和投资。”
当天晚上吃过丰盛的海鲜大餐以后,陆仁嘉把六个小朋友哄睡,自己躺在床上却有点睡不着。
不知道是自己先入为主,还是在系统的影响下,他一开始接手斐波那契所——虽然那个时候斐波那契所还不叫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要去寻找投资和赞助,也没想过要去寻求合并。
他下意识地就想要自己开源节流,没想到最后反而把路越走越宽。
斐波那契所现在凭着几个小朋友们凑在一起弄出来的专利的利润还有多粗来的钱投资的回报都已经能过上十分富足的生活,但当初“自力更生”的过程,的确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起码就算是所里都是最普通的小朋友,都能靠着这种办法让孤儿院和育儿所的环境变得更好一些。
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了新的意义,第二天陆仁嘉一大早就起来了。
他带着六个小朋友和周正道别,没有等他们做出第一个贝壳风铃,就登上了去往下一站的飞船。
等他把这三个地方都走完,银环那边也走完以后,整理出来的经验和方法,就能公布出去,帮助那些有同样困难的孤儿院和育儿所了!
第二个孤儿院所处的位置在山里,和青山不一样,这里的山要更高更大一些。
站在山脚下的陆仁嘉有些庆幸,自己来到的这天是天气好的一天,他们不需要从安全通道里辛辛苦苦地爬上去。
“山高水远”说的是路途遥远,这样一个词的存在,足以能证明高上的“难以攀登”。
坐在小汽车上一点点地往上爬,陆仁嘉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观察了一下这个山的状况。
这里没有建设缆车等设施,除了因为这里没有什么有钱人进行赞助之外,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地势十分不平整,建设的难度比一般山体的建设难度要大。
科技发展使得曾经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投入的成本会比普通状况下的要大。
本就不富有的星球出不起这笔钱,政府出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考虑也不会出这笔钱,这里就这样一直没有得到建设,以至于生活的成本都要比在山脚下的高上不少。
这里的院长也是一个年轻人,她看起来比银环还要年轻几岁,在听到陆仁嘉的说法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但也没办法,当初好不容易把东西都运上来了,现在要运下去的话,还是要花这么一笔钱。其实要是能攒够钱一劳永逸也还好,但靠着政府的补助,我们这里每次能攒到的钱也不多,每次思考要不要把东西搬下去的时候,都觉得不如再买点新的设备改善一下生活。”
131/142 首页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