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带着文豪红包群考科举(穿越重生)——一口西多士

时间:2020-12-25 17:21:25  作者:一口西多士
  他听到大家对于苏晏的描述,越发觉得苏晏就是当初院试时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个小屁孩。
  他一一对比着,十三岁不就是半大孩子吗,那小子看起来是挺相貌精致、气度不凡的;回忆起他那个百宝箱似的考篮就可以知道他家境殷实;当时小屁孩貌似也写得挺快,第二天下午就开始白天睡大觉,这不就是才华横溢么!
  他这次也在三百名之内,能有机会参加第二场考试,到时候可得逮住那个小屁孩问问他那天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他嘴馋好些天了!
  此时周围的人已经念叨起了上一个小三元陆弦之的才名,一群粉丝又开始围着吹捧他们的男神陆弦之。
  唱完了榜,这一队官差里只留了几个在府衙门前维持秩序。
  剩下的官差便开始按照考生登记的住处,怕有的人没来看榜,准备挨个通知他们记得参加下一场考试。
  张新思混在人群里手脚冰凉。
  他自从听到衙役说之后还有两场考试便面色发白,如丧考妣。原本以为这场院试过后便能成为人人羡慕的秀才老爷了,可万万没想到之后还得再考两场。尤其是听到自己的名字并不在前六十名,甚至还差了一百来号人,张新思更加惶恐了。
  他在心中骂骂咧咧:这学政是干什么吃的?一场考试不就行了吗?多来两场,这不浪费人力物力,考生的时间精力是这么给挥霍浪费的吗?
  张新思心中愤懑不平极了。
  李姓考生也在人群中,听到自己的名字在张新思后头很久,不免有些得意。
  他就说,张新思那个草包怎么可能有机会考中秀才,不过是运气好吊车尾罢了。
  不过张新思这次居然也进了前三百,这倒是李姓考生没有想到的。李姓考生此时倒是对于加试两场十分满意,对,就应该加试,把张新思这类侥幸入围的人统统给刷下去。
  陈大山、陈小山也挤在这一群看榜的考生中。陈大山紧紧靠着陈小山,张着双臂护着自己的弟弟,防止周围的考生将瘦弱的弟弟给挤着。
  陈大山听到衙役说再增加两场考试时,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那天小山考完回来后十分沮丧,认为自己本场考试没有作答得好,出了考场后才想到了更好的破题方式,因此十分懊恼,这些天来来回回跟他反复说了好几遍。
  小山告诉他的考试题目中有一道四书题,恰巧跟那天晚上他在那个穷酸考生的那张纸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陈大山不认为事情会有那么巧,又加上近来他有听到流言说本次院试提前泄题,更是十分怀疑。
  他正打算若是放榜后小山未能上榜,便要去找出那考生藏着的那张试题纸,去府衙讨个公道。没想到今日放榜,听到衙役了说再增加两场考试,陈大山便猜测院试泄题确有此事,增加两场考试不过是采取的补救措施罢了。
  陈大山耐心地听着衙役唱榜,他在心里默默数着小山的名次,直到第一百零九名,他终于听到了衙役唱道:“宝应县!陈小山!”,才松了口气。
  对于这院试泄题,陈大山心里倒是还有些感激之意。他知道一次院试最多只录六十名生员。若就按照上一场考试的情况,小山这次是上不了榜的,不管怎么说,现在小山多了一次机会,这便是好事。
  不论考生们心中作何感想,三日后的“招复”考试是如期举行了。
  三百名考生聚在府衙门前,等待着这第二场考试的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三皇子:淦!脸太疼了!陆弦之你给我等着!
  蠢作者:日万后我整个人都升华了QAQ 我真的一滴都没有了_(:з」∠)_
  “君子则不然、其识足以鉴别天下之是非、灼然如黑白之不可乱。其力足以措拄狂澜之横决、屹然如砥柱之不可摇。”出自状元刘春霖(1904年的会试考试)的答卷。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出自宋玉《好色赋》。
 
 
第26章 
  苏晏也算得上是考试的老手了,第二场“招复”考试,八个小时写两篇四书文,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这场考试的考前检查倒是严苛了许多,须“解发袒衣,索及耳鼻”。这不光是要脱衣服了,连考生束紧的头发都需要放下来,衙役会仔细检查,看头发结内是不是藏有“蝇书”一类的作弊资料。考生的鼻孔、耳朵也要扒开好好瞧上一瞧。
  就连苏晏也被折腾了一遭,鞋底都被衙役使劲捏了捏,查看里面是否夹带有小抄。
  苏晏见这阵仗,心道:上次的考试恐怕真有人作弊了,也不知道是泄题还是夹带的小抄,主持院试的崔学政想必也会受到处罚罢。
  试题发下来后,苏晏便没了心思再去思索这些了。
  他全神贯注地思考如何作文,想早点写完交卷。
  毕竟习惯了提早交卷的苏爽感,这次考试也得贯彻到底嘛。
  午时到了,衙役们给每个考生发下了两个馒头、一碗热粥。
  苏晏看了看自己写的差不多的文章草稿,决定不在考场里吃午饭了,干脆一鼓作气誊抄完,直接回家去吃。
  打定主意后,他便继续用自己现在已经练习得格外漂亮的书法将文章草稿誊抄到正式答题的呈文纸上。
  他一边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文章,一边提腕下笔。
  笔酣墨饱,气韵流畅。
  苏晏誊完了文章,看着自己漂亮养眼的卷子,心里美滋滋。
  不愧是我。
  我现在也是个能写得一手好字,作得精妙文章的文化人了!
  他一边欣赏着自己的卷子,一边等着墨迹晾干。
  待这松烟墨汁乌黑的光泽彻底沉淀下来后,他便示意衙役要交卷。
  此时此刻,第一场考试时坐在苏晏对面号房的年轻考生还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泡面小天才已经出了考场。他吃着寡淡无味的午饭时,还在回味着那泡面的香味,想等考试结束之后找到苏晏询问那泡面的配方。
  倒是小师兄周允文听到有人出考场的动静,便猜到是自己的小师弟已经提前作答完毕了。
  周允文看了看自己还剩一半的考卷,心下叹气,看来自己之后还得更努力才行,不然要被小师弟远远抛在后头了。
  也罢,周允文三日前听到那魁梧衙役说不准许考生自备午饭时,便考虑到了苏晏会为了回家吃饭提前交卷。
  他便在进考场前就与苏晏商量好了,若是苏晏提前交卷就不必等他了,他自己估摸是要琢磨到考试结束的。
  苏晏一出府衙大门,便看到了二哥苏钰抱着小白闲闲靠在一棵桂花树下,他的身影笼罩在树荫里,苏钰走近了还能闻到桂花淡淡的清香。
  由于家里人都吃过午饭了,苏钰便直接带着苏晏去了附近的天香楼吃东西。
  “想吃什么?今日二哥请客,好好犒劳一下我们未来的小秀才。”苏钰要了个包间,让苏晏看着小二拿出的一叠食单铭牌自己选择。
  苏晏两眼放光,这可是二哥头一次请客,他可要好好宰他二哥一顿。
  苏晏询问了店小二,确认所有的菜都可以做小份之后,便毫不客气地选了一堆食单铭牌。
  点完菜,苏晏稍稍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二哥,殷勤地给他倒了茶水。
  苏钰倒是觉得好笑,他在心里磨牙,难道在自己小弟弟眼里,他就是个抠门的守财奴?
  天香楼不愧是扬州城颇有口碑的菜馆,不仅能满足客人的各种要求,上菜速度也很快。
  店小二麻利地将苏晏点的菜上齐了。
  拆烩鲢鱼头口味香醇,清炖狮子头肥嫩不腻,天香荷藕清淡鲜嫩,高邮麻鸭汤清味醇,水晶猪蹄软糯酥烂。这些菜应了苏晏的要求,都是一小份一小份,盛放在配色精美的瓷盘中更令人食指大动。
  苏晏大快朵颐,饱餐了一顿。
  小白这个时候也喵喵喵地叫起来,粉色的小肉垫不满地推了推苏晏。
  苏晏懂了,估计是闻到了饭菜香味,猫主子现在有兴致进食了。
  苏晏又唤来小二要了一份剁碎的小鱼干,和白米饭一起混合成猫饭。再拿了个小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到小白的嘴边。
  似乎是看苏晏尽心伺候地不错,小白吃得非常满意。
  吃饱以后,它满足地用可爱的小脑袋主动蹭了蹭苏晏的下巴,鼓励他之后再接再厉。
  苏钰在一旁看着好笑,他还真没想到自己的小弟弟对待小猫咪这么有耐心。他寻思这自己反正是做不到这般哄猫或是哄人的。这么说来,自己弟弟以后对待姑娘肯定也很有一手嘛,苏钰想到这不由得笑了出来。
  苏晏看二哥的桃花眼眼波流转,估计他又在打什么坏主意,瞪大杏眼看着他。
  “小舅舅在扬州的松竹斋分店你还未曾去过吧?”谁知道苏钰开口说起了别的事情,“明日不是中秋节吗,今天小舅舅派人送帖子来了,说他特地提早动身来了扬州,昨日刚到,想赶着明日同我们一起过节。”
  听到这,苏晏也是无奈,就算这几年小舅舅柳楷瑞的生意好了起来,松竹斋做大做强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府城开了分店。然而苏晏的外祖父似乎还是没有原谅小舅舅,两人的关系依旧剑拔弩张。小舅舅柳楷瑞也是颇为倔强,这不,中秋节也不回京城,反倒是跑到扬州来跟姐姐、外甥们一起过节。
  “今儿下午你可要随我一同去扬州的松竹斋看看小舅舅。”苏钰说完挑了挑眉,“若你今日考完困倦了,不想去的话,明天在家里也能见到他。”他补充说道。
  “我要去的!我可是好久没有见着小舅舅了!我还没去过扬州的松竹斋呢!”苏晏赶忙说道,说完看见苏钰脸上兴味的笑容,才反应自己二哥又在逗他。
  嗐,什么恶趣味。
  不过苏晏确实挺想想看看现在松竹斋运营得怎么样了。
  长溪县可没有松竹斋的分店,倒是长溪县有一些书坊,特地宣传自己店里有卖印着松竹斋印章的正版话本,以此来吸引客源。
  苏晏突然想到,之前一直跟他有书信来往的那位坐拥无数粉丝的话本写手江陵笑笑生,也恰巧是扬州人。说不定这次去松竹斋还能碰上江陵笑笑生本人呢。
  八月中旬的扬州城,夏热褪去,秋意若有似无地随微凉的清风渐渐迷漫。
  沐河边垂柳连绵一片,远望犹如镶嵌着绿边的玉带。岸边的垂柳轻拂水面,水波荡漾,一派好风光。
  苏晏和二哥苏钰一路漫步,也并不觉得闷热难受。
  苏晏看着街旁店肆林立,街道上百姓来来往往,心中有种岁月静好的莫名欢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他们走了不多一刻钟,便到了松竹斋。
  松竹斋的位置极好,位于扬州城繁华的东街上,周围有各种茶楼、客栈,人流量很大。
  松竹斋整个店铺古雅简洁,灰瓦白墙,门楼墙壁有着精致的雕花,门顶部悬挂着金丝楠木招牌,上面用行书写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松竹斋”,据小舅舅说这是特地花大价钱请当代大书法家题的字。
  大概是因为今日是第二场考试,松竹斋店里此时倒也较为清闲,只有几个穿着素色直身的读书人在书架前捧着书本看着。
  一进门,苏晏就看到许多话本摆在最醒目的正中央圆木桌上。
  话本们或是水平放着,或是立起来,或是翻开其中的插画页,垒在一起摆出了一个别有艺术气息的造型。
  小舅舅之前就写信告诉了他这些话本让松竹斋大赚了一笔,他还经常在信里给苏晏寄来银票。
  苏晏第一次接到时还吓了一跳,忙跑去告知娘亲此事。
  不知道小舅舅后来是怎么跟娘亲柳氏解释的,娘亲之后便让他自行收着这些银票,就当作是小舅舅给他的零花钱。
  店里的小二看见他们两兄弟穿戴不凡,是锦衣玉袍的贵公子模样。
  尤其是那年纪较小的小公子,怀里的白猫都有一股子矜贵的味儿。
  这肯定是富贵人家,他想着便殷勤地迎了上来。
  “两位公子可是第一次来松竹斋,需要买些什么?”店小二对着他们行了一礼,毕恭毕敬地询问道。
  苏晏第一来这儿,倒是有些兴致,便问道:“你们这有些什么?”
  那这小二看他饶有兴趣的模样,暗道要做成一笔好买卖,便热情地领着他四处看看。
  积极主动地给他介绍着:“公子您看,这边是我们店最新出的话本,这可是江陵笑笑生先生的近期力作,书生公子都喜欢看,也受到了很多小娘子的追捧,销量可是好极了呢!”
  店小二骄傲地说:“这可是我们松竹斋独一份的,其他书坊里都没得卖呢!”
  “若是你对此类畅销话本不感兴趣,我们家也有别的类型,比如说这本慕容公子的大作《大卫第一衙内》,里头那些探案的情节可是精彩极了,隔壁茶楼的说书先生都是讲的这本咧!”店小二继续推销着。
  《大卫第一衙内》确实不错,小舅舅早在这本书被印刷出来后,就第一时间给他寄了过来。苏晏当时一口气看完了,啧啧称赞。他还猜测这慕容公子的正职不会真是个衙役吧,里头写的查案手法也太专业了。
  苏晏随意翻了翻这些话本,果然他都看过!
  有个出版商小舅舅就是好!
  他可以美滋滋地做第一批追更的读者!
  更别提还能跟知名写手大大私下通信!
  店小二看苏晏左翻翻右翻翻,但却并没有流露出想买的意思,他心里暗道:难不成看走眼了,这位小公子是要来买四书五经等科考用书?
  一书不成便换一书,总之得把生意做成。店小二领着苏晏往另一边走去,介绍道:“小公子可是要来买科考用书?这边的可是读书人人手一本的四书五经。这套是我们店里最好的典藏版,这套书籍的纸张可都是上好的澄心堂纸。”他很有眼色地吹捧道:“若不是看您通身贵气,一般人我还不会给他推荐咧。”
  二哥苏钰在一旁,听到这话不由得嗤笑了一声。他大概是觉得看热闹看够了,便从衣袖里拿出之前小舅舅送来的帖子递给店小二。
  店小二接过仔细一瞧,这不是松竹斋大东家的手笔吗?
  他这才恍然意识到,大东家说过,这次赶来扬州是为了跟自己的外甥一家一起过中秋节。
  店小二又小心翼翼地瞥了瞥苏钰和苏晏,见他们眉目间与大东家有几分相似,心里唾弃自己真是没眼力,连这两位公子是东家的外甥都没看出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